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三哥(散文)

精品 【文璞】三哥(散文)


作者:麻雀 白丁,4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00发表时间:2024-07-02 14:59:44


   一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是许多外省人对湖北人的大致总结与概括。暗含哲理,既褒又贬。说明湖北人既聪明又狡猾,言外之意,是指在与湖北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须格外小心,格外慎重。弄不好会吃湖北人的亏,上湖北人的当。在湖北又有一种说法: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也就是说上述这几个地方的人,智商方面更胜一筹,也更聪明一些,非也,其实不然。我也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地方,在我看来,每个地方都有善良之人,也有狡诈之辈。没有一个地方全是好人,更没有一个地方全是坏人,事实往往胜于雄辩。
   三哥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无比亲昵的称谓。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三哥这个称谓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很多家庭都是五、六个孩子,排行老三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三哥。我们家兄妹六人,我在家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因此,我们家就有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小时候两个妹妹很黏我,一前一后叫四哥,那个亲热劲,别提有多美了。现在都天各一方,没人再叫我四哥,不过,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那时当四哥,其实是很享受的,也是很惬意的。
   下面要写的三哥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个复员退伍军人,曾在部队八次立功受奖的三哥。这是武汉的三哥,也是黄陂的三哥,准确的说是黄陂黄花涝的三哥,更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三哥。
   三哥本名王三清,大家都亲切叫他三哥。我第一次见三哥是二〇一九年在武大樱花诗会的年会上。这个诗会早期是武大齐义鹏教授等人发起成立的。年会上,最活跃的人就数三哥了。他频频举杯挨桌敬酒,一口纯正而又地道的黄陂腔,风趣而幽默。
   三哥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头发稀疏花白,高鼻梁大眼睛,逢人笑眯眯的。对待一些外地文友,他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都是温情与关怀。很多人都愿与三哥打交道,跟他交往会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三哥是天生的乐观派。三哥说话随意,爱开玩笑,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信赖感。酒席上许多人都叫他三哥,从那天起,我在心里默默记下三哥这个人。
   近些年来,三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编辑出版了《古镇缘》、《古镇情》、《古镇恋》三部巨著,又与明德运合编《黄花涝》,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迎来创作大丰收。
  
   二
   黄花涝是一个古镇。去年三月我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古镇记忆。文中开头关于古镇的传说作过详细描述,对三哥也蜻蜓点水似地带过几笔。之所以又写三哥,源于今年端午节的龙舟赛。
   今年端午节,黄花涝举办龙舟比赛,另外今古传奇杂志黄陂分站挂牌成立。去的人多,离黄花涝十里开外,一大早就实行交通管制。好的是有几台大巴车转运接送。
   凡去过黄花涝的人都知道一个叫三哥的人,并知道“三清书院”。一栋五百平米左右、两层楼的房子,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有个小院,院子门楣上书写着“三清书院”四个大字。字体龙飞凤舞,遒劲有力,一看就出自大家手笔。
   院内栽有两颗橘子树,青枝绿叶,上面挂满圆溜溜的小橘子,煞是可爱。几小块用砖围砌起来的土地,整洁、方正。分别种着番茄、辣椒、茄子。茄子辣椒都已成熟,番茄呈青色,每根番茄藤上挂满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番茄,像一幅油画,给人画面感十足,赏心悦目。
   院子一端竹子搭建的架子上,结满长豆角,两只花蝴蝶于豆角丛中一上一下追逐着,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似的。院墙上爬满丝瓜藤,绿油油的丝瓜垂在藤上,随手摘两条或清炒或汆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穿过甬路即是正屋大厅,映入眼帘的全是书画作品。一套高档红木沙发静静地卧在客厅,默默地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正面墙上是蒋城关画的一幅迎客松,色彩鲜明,颇具功底,
   格外引人瞩目。大厅后面有个套房,墙上除了字画,再找不出一块空地方了。大厅右手边是厨房,中间夹着一间书房,大而宽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壁柜里整齐码放许多大小尺寸不一的宣纸。四面墙上挂满名家字画,皆采用橡木框子装裱,美观养眼,令人赏心悦目。
   从大厅左手往里走,首先看到的是一间大约四十平米的活动室,中间置一乒乓球台,闲暇之余打打乒乓球,也是令人惬意的事情。天花板上装有数盏小射灯,白色光线强烈耀眼,使墙上字画的线条看上去,曲线更加优美、自然,更加充满立体画面感,从而更加生动流畅起来。
   紧邻活动室有两间正房,一间是卧室,另一间为客房。墙上也全是名家字画。床头柜上立着一盏玲珑别致的小台灯,架子床的颜色为天然树脂漆,窗外几缕阳光照进来,折射出迷人的光泽。床上一对绣花枕头上有鸳鸯戏水的图案,床单上一汪蓝月映衬着几枝清荷,有种荷塘月色的味道。蚕丝被叠成豆腐干状,看上去整洁、明快,而又充满情趣。
  
   三
   今古传奇杂志黄陂分站挂牌仪式活动,在黄花涝三清书院举办。府河又举办龙舟赛。天公作美,无风无雨也不见太阳,府河两岸站满了人,据说有六万之众。河对岸长满青草的坡边插着一块块广告牌,武汉盘龙城黄花涝第十三届龙舟文化节,十七个红色大字在没有阳光的天空下,依然醒目而耀眼。
   两场活动同一天举办,这是双喜临门。据评估预测,端午节当天现场的人数将达到或超过六万之多,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全程拍摄。黄花涝还从没这样热闹过,这样盛况空前的场景只在电视上出现过。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涌入府河两岸,如何接待?如何交通疏导?如何维护秩序?等等,都是些棘手的事情。
   三哥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但那都是别人组织的,他只是一个参会者。这次不同,他要亲自参与谋划两场活动具体实施的方案,诸多细节,一点差错不能出。
   端午节前的一天,离活动的日子越来越近。看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地方。三哥点上一支黄鹤楼香烟,独自在自家二楼房间里慢慢踱步。他沉着脸思索,眉间的川字纹,深深竖起来。手指间青烟袅袅,在他头顶盘旋。窗外一道阳光正射在他脸上,仿佛舞台剧的追光,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特写。
   异彩纷呈的龙舟分组比赛,一组三支龙舟队参赛。每一支龙舟上十队桡子,二十名桡手,龙头处设一面大鼓,擂鼓之人或俊男或靓女,后舱一人扶棹。随着一声号令,三支龙舟像离弦的箭飞奔而出,河水向后及两边炫出绿色波浪,眨眼之间,一支龙舟冲过终点。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人群沸腾,府河沸腾。
   一支龙舟上擂鼓助威的是位穿红着绿的姑娘。远远望去,她擂鼓的姿势非常优美,吸引府河两岸无数惊羡的目光。趁龙舟靠岸时,我走近仔细端详,只见她上穿红绸束腰短袖,下配绿色棉绸裤,一头瀑布似的头发自然垂下来,乌黑亮丽。此女艳而不俗,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媚而有骨,腰肢袅娜却暗藏刚劲,柳眉凤眼流露须眉之气,又好似仙女下凡,一颦一笑,摄人心魄。
  
   四
   前不久,三哥、蒋城关、张和平、余顺桥等一行六人应吉林雪柳诗社社长郭丽之邀,前往吉林市参加“雪柳诗社”举办的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活动。列车奔驰在茫茫原野上,平稳而安静。那些不断向后飞掠而过的田野、河流、丛林、山脉、桥梁、村庄,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现代化的速度之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成片成片的建筑群,將辽阔的原野切割成碎片,给人既梦幻又真实的存在。
   动车上,三哥思绪万千,想想这几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前几年大哥去世,二哥十岁那年因盲肠炎,来不及成人幼年早逝。两个弟弟和小妹又不在身边,现在各有各的生活,兴趣爱好不一样,导致兄妹聚少离多。有时候想起来难免觉得孤独,甚至是黯然神伤。值得欣慰的是文友很多,这些有情有义的文友,填补了三哥心灵上的空虚与落寞。
   想一想年轻时那些爬冰卧雪的日子,心里便会涌起丝丝温暖。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如今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大家亲如兄弟,好似一家人。一些在武汉的战友,经常会组织在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主任彭凤霞是这样评价三哥的:“三哥如父,敦厚慈祥;三哥如松,正直刚强;三哥如海,宽宏大量。”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书画社社长蒋城关说:“为人豪爽,待人热情,对人真诚!办事大气,勇于助人,正义正直!”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樱花诗书画社执行社长张和平逢人便说:“豪爽仗义,能俗能雅。平易近人,华夏三哥。”
   “一往情深”是东北吉林人,真名姜世武,曾是武大樱花诗会早期发起人之一。我问他对三哥的印象,他说:“高高的个子,热辣辣的性格,听不懂的口音,编不完的古镇情缘。”
   我笑着说:“他去东北您应该要求他讲普通话的,如果他不讲普通话不给他酒喝。”
   世武兄又说:“我们认识十四、五年了,他从来不会说普通话,他在酒桌上祝酒,都是殷琼霞给他翻译。”
   “幸好他带了翻译。”我依然笑着打趣道。世武兄短短数语总结的很到位,还真是那么回事,三哥讲话,除了我们湖北人能懂,外地人可能像听天书似的。
   三哥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分配在黄花涝村任支部书记。他喜欢干农活,不挑不拣,什么农活都干,在干农活的过程中,他觉得很享受,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与村民们打成一片。虽没有强大的权力,也没有崇高的地位,但他有自己的农家小院,有引以为傲的“三清书院”,还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一副硬朗朗的好身体,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常令他颇感自豪,觉得人生如此的完美。
   监利才子彭开全打油诗一首:
   黄陂三清哥,华夏朋友多。
   ​青春献军旅,扛枪保祖国。
   ​转业到基层,带头打赤脚。
   ​百姓爱支书,名声贯府河。
   ​呕心三部曲,古镇著传说。
   ​江城黄花涝,书院留名墨。
   谦谦君子风,即兴可吟哦。
   席上三杯酒,打油有把握。
   喜欢夸美女,头脑最灵活。
   口才基因好,陆鸣喊表哥。
   与君六七年,相逢不做作。
   若是一拱手,不笑也幽默。
   ​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草于武昌司门口
   (原创首发)
  

共 39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讴歌和赞颂人物的美文。作者借别人之口,一个善良正直、幽默风趣、乐观豁达、热忱爱国、豪爽率真、吃苦耐劳、睿智过人的军人三哥跃然纸上。三哥文韬武略,既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军人,又是文学领域的知名人士。他不仅是他们兄弟姊妹的三哥,也是江湖弟兄的三哥,更是我的三哥。他的文学造诣很高,频频出书。还拥有了自己的一方文学净土“三清书院”。三哥组织能力超强,体现在今年端午节的龙舟赛暨今古传奇杂志黄陂分站挂牌仪式活动,黄花洛古镇一派盛世空前,气势磅礴,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互相渗透、交融,三哥运筹帷幄、得心应手,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挂牌仪式举办得特别成功。三哥得到了各界文人志士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三哥还有一个官衔,那就是退伍后担任了黄花涝村支部书记,基层的父母官最不好当,毕竟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群体,但三哥人品过硬,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为民办实事,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是老百姓眼中的最爱父母官。反映了作者与三哥的深厚友情,对三哥的爱戴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的那份笃定和热爱之情。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各方面多很优秀的人物,令人仰慕和敬佩。作者布局巧妙,详略得当,文笔细腻,描写入神,情感真挚,采用引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文学艺术感倍增。尤其是借他人之口描述三哥的品行和个性,更加生动逼真,更有说服力,使文章惟妙惟肖,感染力极强。不发一篇精美散文。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欣赏。【文璞书苑编辑:优雅如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0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4-07-02 15:04:12
  欣赏麻雀老师的精致散文,布局巧妙,文笔细腻,为读者成功塑造了一位善良、幽默、豪爽、坚韧、睿智及才情过人的军人三哥,令读者仰慕钦佩。向老师学习,期待新作。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2 楼        文友:静净        2024-07-02 15:16:19
  一个正直善良,爱国爱民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男人的风采。作者语言风趣幽默,谈古论今,将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欣赏点赞!
3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4-07-02 16:13:54
  三哥幽默风趣,军人的他展现出军人的风姿,有一面之缘难以忘怀。出众的三哥跃于纸上不是狭义上的三哥,是大家的三哥。美文欣赏学习
4 楼        文友:月亮之巅        2024-07-02 19:27:42
  开头引人入胜,激发了我读下去的兴趣,而这兴趣源于我对湖北人的印象。我楼上住着一位湖北佬,就因住房漏水问题与他打交道,真是尝尽苦头、伤透了神,正如开头所讲。作者对三哥的精心描述,让其优秀的品质与成就令人肃然起敬,文中借他人之口,使得三哥的形象更为真实且极具感染力。为三哥点赞,也为作者点赞,确实欣赏到了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5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4-07-04 14:07:04
  三哥真是好样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