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抹不去的记忆(散文)
尽管那场战争已过去四十五年,但深刻在大脑里的一段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甚至会时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79年1月8号晚,我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某部驻地,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中越边境形势非常严峻,我和战友们随时都可能奔赴战场。在这种形势和氛围下入党,也就意味着:如果必须有一批将士为了祖国尊严而血洒疆场,那我们这些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将注定是第一批!
我已做好为国家尊严而战,随时牺牲自己生命的准备!
临战前给家人留一份遗书,似乎是奔赴战场前的必然程序,但连队并沒有硬性规定。即将参战的每一名官兵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是会死人的。因此,大多数战友都给家人写了遗书,交待了后事。我也不例外,但我的遗书没有写给家人,而是写给了我最要好的高中同学郑皓。我在信中拜托他,如果我在战斗中“光荣”了,请他替我照顾好父母和妹妹。同时,我也像往时一样,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只字未提“负伤”“牺牲”等字眼,还故作轻松地对父母说,我一定会像他们一样(我父母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因战致残),勇敢走上为祖国尊严而战的战场,勇立战功,凯旋归来。
战斗打响后,我们团在外波河畔与越军对峙,随时准备冲过去,进一步扩大战果。那天下午,按团指挥所命令,连长谢正烈带领我们一排,进入外波河我方一侧高地,主要任务是待次日战斗打响后,给对岸越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掩护部队进攻。部队到达阵地后,谢连长带上排长张宝来一起去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我连14.5高射机枪根本无法进入预定阵位,难以对越军阵地有效实施火力压制。为保证任务完成,谢连长当即决定卸掉两台运输车两侧及后面的车厢档板,将高射机枪装在车上,利用公路高处地段和汽车的机动性,快速主动地出击,向河对岸越军阵地实施机动抵近平射,压制越军火力。但这样,我们的人、枪、车也就全部暴露在了越军直射火炮射程之内,随时将会面临车毁人亡的危险。
大战在即,军令如山。战情已不允许谢连长有过多考虑,他决定亲自带领一排,置之死地,拼死一搏,为主攻部队争取更多战机。
夜深人静,我们排潜伏在外波河我方阵地公路一侧,随时准备待命出击。三班长刘晓荣悄悄地对我说:“我好想家!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情况?”
旁边的副指导员陈进荣,从来不抽烟,这时却对我说:“有烟吗?给我来一支。”
我点燃一支烟,递给他。陈副指导员吸了一口,眯着眼说:“再不抽,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抽了!”
我们都不再说一句话,阵地顿时陷入沉寂……
拂晓时分,外波河对岸越军突然向我方阵地开始炮袭,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炮声未停,枪声又起,越军开始偷袭我方阵地。近距离枪战瞬间打响,三班率先对敌开枪还击,战友龙林颈部中弹倒地,我不顾一切冲上前去救下龙林……
外波河之夜,一个令人窒息的生死之夜。在整个反击作战中,我们师几百名战友把生命留在了南疆,至今仍长眠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
我父母很显然比其他人更关注战场局势,我的同学郑皓也焦急万分,每隔两三天就要到我们家去看一看,既看望我父母,也想了解一些关于我的情况,但直到宣布撤军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父母和郑皓,都沒有得到我的任何消息。
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我的消息。郑皓终于忍不住了,跑到我家扑通一声跪在我父母面前,哭泣着说:“叔叔、阿姨!志军不在了,请你们收下我,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我母亲泪流满面,她以为郑皓打听到了我的什么消息,既想知道,又不敢多问,就把我妹妹拉到郑皓面前说:“叫大哥!叫大哥!”
而实际情况是,我们从外波河撤离后,一直在边境上运送战场物资,任务非常繁重,加之仍处于战争状态,书信投寄困难,我就没给父母写信;心想待部队回撤归建,驻防稳定后,再写信告诉父母,谁知竟闹了个误会,让父母和郑皓都以为我“光荣”了。
真没想到,一场战争,一封遗书,让我父母多了一个儿子,让我妹妹多了一位大哥。
反击作战结束后我探亲回家,父亲见我好好的站在他面前,围着我转了一圈,才淡淡地说:“我就说吗!师傅教训教训徒弟,还用得着费那么大的劲?你妈还不信。这不!儿子教训完了他们,现在不好好的回来了吗!”
我连忙扶爸爸坐下,笑了笑说:“爸!我上战场,你就真不担心?”
父亲瞅了瞅我,眉梢向上一挑,瞪着眼说:“有啥子好担心的。如果你在战场上牺牲了,是烈士,我们为你骄傲!如果你在战场上负伤致残了,那就跟老爸、老妈一样,是革命残废军人,也是咱们家的光荣!”停了停,又说,“当然,老子也担心过。那就是担心你在战场上当了俘虏!”
我知道,父亲抗美援朝随60军180师入朝作战,他的许多战友弹尽粮绝后被俘,受尽了屈辱。这一直是埋在他心底多年的痛。
我收住了笑容,定定地看着父亲说:“再怎么,我也不会让他活捉了噻!大不了鱼死网破。”随后又说,“况且,我现在还凯旋而归了哩!”
父亲站了起来,咬了咬嘴唇,盯着我说:“儿子呀!你要好好记住。你的凯旋,是你的战友用鲜血和生命为你换来的!”
是的,我的战友用鲜血和生命为我换来了凯旋而归,也为祖国换来了45年的和平与安宁!
看一看战火纷飞的加沙,想一想我们生活的和平盛世,总觉得那是一段让我们永远也无法抹去的记忆,那些长眠在南疆的将士,仿佛仍在我们身边!
珍惜当下,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