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一把刀(散文)

精品 【星星】一把刀(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770.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3发表时间:2024-07-12 00:32:03
摘要:原创首发

【星星】一把刀(散文) 刀从一只火炉走出来的时候,也许是黎明,天空透着淡青色的曙光。也许是黄昏,大漠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刀离开淬炼自己的火焰,浑身焕然一新。刀知道来到世界的任务,不仅仅是活着。我认识的一把刀,最初是在父亲的手里,刀安之若素,被父亲夹在腋窝下,有条不紊的朝一座山走去。
   父亲是要在晌午前,完成一堆柴禾的收集。村子在一片山脉之间,父亲左手拎着一扎草绳,稻草散发着米粒的气味,引来几只麻雀的尾追,鸟儿们是奔着稻子来得,这让麻雀想起,在秋天里,金灿灿的稻穗,风一吹,耷拉着头,摇晃一下,再摇晃一下。麻雀不费力气,蹲在田里,或者站在稻棵上,伸嘴一啄,就能将肚腹填饱。父亲停下来,从粗布衣兜内,掏出烟包,取来一张日历表,捏一撮烟末子,拇指和食指一捻,一根烟就成功了,洋火一擦,燃着。父亲吧嗒吧嗒嘴,蓝色的烟雾遮着他的脸,半明半暗,父亲继续往山里进发。柴刀被换了一个姿势,从左腋窝变成右腋窝,刀刃上沾满父亲的汗味人生。草绳呢,也变了位置,像半个月亮,悬在父亲的腰际。
   山不算巍峨,树木不修边幅,肆意生长,父亲是不会用刀去砍杀活着的草木,在村子里,很少有人将柴刀捅向手无寸铁的树。我理解父亲,就像理解一把刀的存在价值。
   那些已经枯萎,死掉的树,才是父亲们该收割的。任何一棵树,大树,小树,歪脖子树,青杠子树,松树、杨树,槐树,梧桐树,枣树,桃树,梨树,没有哪一棵树,无缘无故被砍倒。当然,也有人偷盗树,父亲憎恨这样的人,我们也恨。偷盗树的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树和人有着相同,平等的生命。人得尊重一棵树,敬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树,人,和刀经纬分明,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姻缘。
   日头永远有着人无法抵达的热情,父亲挥舞着柴刀,刀光一闪一闪,枯木应声落地。我发现,树在倒下的一瞬间,像极了一个人,对,像祖父。以及一匹马,一头牛。与尘世告别的样子,沉重,神秘,又令人心碎。
   刀在放下一些树木后,有点钝了,父亲用手探了探虚实,不忍心再消耗刀的体力。刀和柴禾被父亲搭成捆儿,五花大绑坐在一个山坡,等着父亲扛着下山,太阳越来越毒,父亲满脸大汗,灰色的褂子,后背湿透了,仰脖儿望望天,一群大雁掠过头顶,歌声嘹亮,白云朵朵,父亲笑了笑,用袖子擦了一把汗,蹲下来,头拱在打成乘号的柴禾中间,柴禾稳稳的骑在肩膀上。那是我小时候坐过的地方,有着人间最久远的温度,父亲的温度。三十六摄氏度的爱,不高也不低,刚刚好。
   柴刀重新回到屋檐底,与镢头,犁铧,锄板紧挨着,风来雨去,日子一天天过去。柴刀一般不轻易出场,柴刀一出江湖,定有树木被收走,成为一根一根横平竖直的柴禾,码在墙角,最后进入灶堂,点燃一天的烟火。树有树的宿命,人有人的归期,刀何尝不是?每一把刀的诞生,都有着一段曲曲折折的过程。按现在出土文物来看,最早的刀产生在商代,较短,直脊翘首,初为铜制,短柄,只能算是自卫武器或者是工具。距今已有二千八百年历史,由石头,象牙,骨头做成的。刀行走世间,比人多了锋芒和底气。刀久战沙场,当仁不让,即便被拦腰折断,刀刃依旧寒光凛冽,威武不屈。不像人,说变就变,见异思迁。唐•王昌龄有:“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李白的《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同样是唐代诗人,卢纶关于刀的句子,更充满血性:“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刀,战刀,弹簧刀、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单刀、朴刀、鬼头刀、象鼻刀、武士刀、春秋大刀、长杆尖大刀、龙头状元刀、三尖两刃刀、乾坤日月刀。刀在任何时候,哪个民族,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三皇五帝身边,配有带刀侍卫。皇冠贵族出行,均备有一把刀,刀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担当。
   接下来,说一说菜刀,无论城市,抑或村庄。每一个有灯光的地方,必有一把菜刀,它平凡且普遍。生活的必需品,母亲用过多少把菜刀,清的可数。母亲用过的菜刀,就是豁牙漏齿,也舍不得扔。往往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跃在家里,比如,用旧菜刀割韭菜,剁红薯梗喂猪,砍猪骨头,切南瓜,一些比较粗糙的活儿,皆是旧菜刀干的。母亲数过,她用过六把菜刀,在不同的阶段,菜刀与墙上趴着的水磨石一起,在老房子平静的呆着,不声不响,你来与不来,它们一直在。
   菜刀切下一个一个丰腴的,憔悴的,瘦弱的岁月,菜刀眼巴巴看着人,一茬一茬被送出老宅子,睡在地下的房子。红白喜事,女人男人去帮衬,手里少不了一把菜刀,切菜,剁骨头,鸡块。菜刀有了深一层的意义,它亲自目睹一场一场悲剧喜剧,唢呐声声,送死人,也迎接活着的人。
   后来啊后来,我也攥着一把菜刀,出入厨房,和菜刀琴瑟和鸣,演奏一曲围城版的横刀立马,一把菜刀,周身渗透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母亲那一代人对一把菜刀情同手足,她不会让菜刀落一点疤痕,总是小心翼翼的和刀相处。
   菜刀在案板上,杀死和解剖一条鱼,一只鸡,一根黄瓜,将鸡鸭鱼肉捯饬捯饬,进入铁锅,电磁炉或者火锅。人的一年四季离不开菜刀,一间厨房里,少不了菜刀。没了菜刀,厨房也就没了灵魂。正如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士兵。手里缺一把刀剑,打仗就失去底气。我做厨娘几十年,感同身受的是,菜刀不能不锋利,单位领导的爱人,一个大高个男人,将一枚小小的土豆,切成比发丝还细的丝儿,大小均匀,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刀功了得,可谓炉火纯青,家里和单位招待客人,基本是他上灶。只听厨房叮咚叮咚,啪啪啪,当当当,手法娴熟,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在场的人,呆若木鸡。你根本看不清刀和土豆的摩擦,眨眼工夫,一堆发丝般的土豆丝,陈列面前。
   我和菜刀相濡以沫许多年,切不出理想的刀功,不得不让刀上阵磨枪而已。
   瓦刀,我没用过,邻居三叔是瓦匠,一把瓦刀,在他手上,小鸟一样的敏捷,灵活。一块砖,通过瓦刀一钝,一怼,一敲,结结实实长在地基上,我有几次,没事做。蹲在三叔垒房子的现场,瞅着三叔,把瓦刀玩于股掌之中,指哪打哪,一打一个准。砌起来的墙壁,规规矩矩,工工整整,大写的几何题。瓦刀走南闯北,立下汗马功劳。城市的高楼大厦,别墅,公寓。都留下瓦刀健硕的背影,村子的马厩,鸡棚,羊圈,瓦屋,厦子,谁也离不开一把瓦刀的打造。现在,瓦刀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唯有在某一个早晨,或者白月光的夜晚,想到瓦刀。它不争不吵,安安静静睡在一个角落。与世无争,人畜无害。有时候,院墙和瓦棱裂出一道口子,瓦刀被请出来,临时抱抱佛脚,维修一下破了的地方。其实,瓦刀战功赫赫,不管身处何地,不被常想起,永远也不会遗忘。
   手术刀我见过四次,它每次经过父亲母亲的身体,我都不由自主的死一回。我陷入某种绝望,在漫长难熬的等待中,迎来父母出手术室的消息,我如梦方醒。有一秒钟,不,一分钟,二十分钟,我甚至希望,动手术刀的人是我,不是父亲母亲。后来,我明白,我的疼痛是我自身造的孽,迟早要还的。那张病床上,做过多少场手术?死过多少人?谁也计算不出来,在医院,有些病人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该做手术的,不该做手术的,在一把手术刀前,保持理智和清醒。有人该换一颗心脏,有人该剜去心灵里的肿瘤,我想替父母挨一刀又一刀,用我不强大的身体,担负起我做女儿的责任。大多时候,我是失望的。我专注的盯着一把手术刀,不知该下手,还是收回刀锋?我常常在这种命题作文中,反反复复选择,何去何从。
   在世界,有一把无形的刀子,它隐匿在暗处。专门偷袭你,无论是哪个行业,什么角色,都会有暗器伤人。世上有一种英雄,他不用刀枪剑戟,却让华山论剑,东邪西毒,弯弓射大雕。这个人就是金庸,我是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长大的,他的笔是一把刀,写尽天下英雄,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男女美好的爱情。而我手中的笔,只能算作一把小刀,弘扬真善美,贬低假恶丑。
   宋代•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此时此刻,我的心境与陆游大诗人何其相似!人生海海,世界薄凉,心底住着一把刀,该有的善良,必须具备。触犯底线的人事物,定然刀影相见。活出刀子的坚韧,不屈不挠,个性和脾气。
  

共 3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散文,作者把全天下的刀都写进去了,可谓是刀的大杂烩。在乡下老家,刀,不是武器,是最小的农具,是日常生活的用具。它体型虽然不大,用途却极为广泛。坐家没有刀,就像日子没有白昼,天空没有阳光,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威力。有时候,浓缩就是精华。刀是一个大家庭,按它的形状、功用,大致可以分为镰刀、柴刀、菜刀、铡刀。镰刀的身材虽然最小巧,但却是刀中的女汉子。镰刀,是用来割的。割猪草,割麦秸,割稻秸,割牛草,割苞谷杆。正如作者所言:在世界,有一把无形的刀子,它隐匿在暗处。专门偷袭你,无论是哪个行业,什么角色,都会有暗器伤人。世上有一种英雄,他不用刀枪剑戟,却让华山论剑,东邪西毒,弯弓射大雕。这个人就是金庸,我是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长大的,他的笔是一把刀,写尽天下英雄,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男女美好的爱情。而我手中的笔,只能算作一把小刀,弘扬真善美,贬低假恶丑,宋代·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此时此刻,我的心境与陆游大诗人何其相似!人生海海,世界薄凉,心底住着一把刀,该有的善良,必须具备。触犯底线的人事物,定然刀影相见。活出刀子的坚韧,不屈不挠,个性和脾气。《‌一把刀》‌通过描述刀这一特定工具,‌通过描绘刀的锋利、‌速度和力量,‌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也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社会习俗的思考。本文措辞优美,语言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使读者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散文的韵律美。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4-07-12 00:33:21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4-07-12 12:46:43
  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7-15 07:21:31
  作品由一把刀展开了由古到今,由家人到社会的联想。作品引经据典,充满对人生与社会的感悟与思考,充满对亲情与乡愁的味道。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3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4-07-23 13:36:23
  一把刀,折射出人性与人生。点赞好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