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追光的人(散文)

精品 【星星】追光的人(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770.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7发表时间:2024-07-15 16:12:05

住进城市的第一年,我在报社记者若林的母亲那里,照顾她母亲的饮食起居。老人古稀之年,满头白发像落了一场大雪。我称呼她段姨,她姓段,是一个活得很优雅的女人,我第一天到段姨家上班,就被对方惊艳到了。段姨家在南城区最豪华的住宅区——东方明珠小区,上下两层,一百五十多平,一个大大的阳台,突兀地伸出来,像一只青蛙吐出舌头。突出来的空间,段姨没有让它闲着,而是种满花花草草,用盆子栽辣椒、茄子、黄瓜、青葱以及西红柿等,完全将阳台打造成一片生态园。按照我的大脑思维,若林雇我来这里是伺候她行动不便的母亲,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段姨虽然坐在轮椅上,精神矍铄,一点儿看不出她是坐在轮椅上十二年的人。
   若林说段姨是在一场车祸中没了双腿。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段姨的一日三餐,洗洗刷刷。我当时不想接这个工作,人是最不好拿捏的,答对不好就挨训,炒鱿鱼,不如干家政或者是钟点工。我没有高学历,在这座小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只能找一些没有技术含量,不看文凭的事儿做。若林呢,她是来劳务市场一眼相中我的。人和人之间说起来也是讲缘分,好几个女人站在劳务市场等着雇主带走,若林却径直走向我,语气柔和平静,举止文雅,一看就是读书人。她把母亲的情况一说,我咬咬嘴唇,说:可以试试。我就坐她的路虎车,到了东方明珠小区。我吓了一跳,之前我没有伺候老人的经验,唯恐胜任不了,若林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她说:你放心好了,母亲最随和了,不会挑三拣四的,你只管听我的去做,不会出问题,有什么事儿尽管打我电话。若林都这么说了,我再打退堂鼓就不好了。
   我进到段姨家客厅,眼前一亮,欧式的房间设计与陈设,红木家具,意大利真皮沙发,地板和家具,基本是古铜色,阳台上的绿色植物蓬蓬勃勃,在钢筋水泥架构的城市中,这块烟火气息浓烈的地方,令我着迷,我在一瞬间爱上了那个阳台,那一片草木,还有段姨的书房。书橱上陈列的上千本图书,后来,我才知道,段姨是自由撰稿人,出了十五本书,大多是心理学,少儿教育,女性婚姻爱情、家庭等书籍。其中,写女性婚姻爱情的书,连续六年畅销,一度成为国内畅销书榜首。
   若林把我介绍给段姨,她正埋着头,给一盆月季花修剪枝叶,房间客厅地上,十几盆颜色不同的月季花,开得如火如荼,九月末的北方小城,夜里已经落了一场又一场寒露,气温有点低,得穿秋衣秋裤才行。瑟瑟秋风中,小城路边的梧桐树,落叶纷纷,仿佛一只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和尘世做最后的道别。客厅里,段姨的月季生机盎然。我不清楚段姨为什么对月季花如此情深。也许,她与月季花有着我不知道的故事。段姨笑了笑,对我说:来了。接着忙她的了,一把剪刀在她手里发出咔嚓咔嚓声,空气被剪出一条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我初来乍到,也没做保姆的经验,显得局促不安,段姨头也没抬,说:丫头,叫你丫头吧,你和若林差不多大,到这里就跟到了家一样,别紧张,除了我的卧室,其它地方你可以随便进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你尽管用,若林呐,高压锅、电磁炉、电烤箱,这些家用电器,你去指点一下,让丫头熟悉熟悉。
   我抹了抹额头的汗,嘴唇发干,早晨在家吃了两个荷包蛋,这阵子饥肠辘辘,发出不合时宜的叫声,背后传来一声:若林,把冰箱里的蛋挞,热一热,丫头赶早了,许是饿了。先吃点东西再做事。说实在话,我的确没用过电烤箱和高压锅。我在村庄住了四十年,家里烧火做饭用的是柴禾灶,没用过这几种做食物的电器。
   若林一边指导我如何使用,怎么做蛋挞,一边笑吟吟地说:奇了怪了,在你之前辞了五六个保姆,模样、打扮都在你之上,不明白母亲,一下子就喜欢上你,或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对了清儿,母亲的卧室,你记住,别进。
   我纳闷,段姨行动不便,她上床和大小便怎么办?若林似乎看出我的困惑:你也看到了,母亲按了假肢,上洗手间什么的,自己能处理。
   我哦了一声,蛋挞,真好吃,我第一回吃蛋挞,吃着吃着,有些心酸,这蛋挞,父亲母亲没吃过,我居然先吃了。我想过,等有机会买个电烤箱,回去教母亲做蛋挞,烤鸭脖,鸡翅,烤一切能烤的东西。
   段姨有品味,她说话向来斯斯文文,我在她家做得第一次饭,就糗大了,将米饭的水添少了,米饭夹生,我闹了个大红脸。段姨说:没事没事,年轻人再经历几次就熟练了。结果又将米饭改成煲粥了。若林说,段姨爱吃银耳蛋花汤,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煲汤,从食材到火候,必须到位,细节丝毫马虎不得。段姨长期伏案写作,饮食不规律,胃不好,银耳蛋花汤是养胃的,其中放入红皮花生仁、葵花籽儿、红豆、绿豆,外加一点紫苏叶。还有猪蹄汤,一只熟烂脱骨的猪蹄儿,煲出来的汤,白花花的,亮晶晶的,油而不腻,香而不厌。煲好的汤,盛在一只古色古香的兰花瓷碗里,碗上有一个盖子,可以保温的大碗,放上一天,也不至于凉。费时费力不说,选材也复杂,猪蹄,段姨点名要东方明珠小区附近“林翔熟食店”的猪蹄,不大不小,刚好六两重的,脱骨那种,硬一点都不成。段姨很挑剔,厨房不能有一丝一毫油渍,瓶瓶罐罐,坛子,碗,她喜欢景德镇的陶瓷,她用的碗与她年龄不差上下。段姨十分珍惜她的物什,我与她有一拼。在烧菜上,我很多年的厨娘经验,不是浪得虚名,引来段姨的表扬。段姨一高兴,就多吃饭,精神就更好了。她一般在凌晨三点起来写作。她认为那是人大脑最清醒的时刻,她告诉自己,抓住时间的尾巴,多出几本书,给外孙、外孙女留点家业。若林倒不在乎母亲的存款,只要母亲开心,若林就一顺百顺,一好百好。我深知自己与段姨的距离,她是雇主,我是打工的,边界感一定要有。你想,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还没有健全的四肢,终日与轮椅相依为命,却将理想和追求,变成一本一本小说,她本身就是一束光。
   我在段姨这里做到一个月时,段姨索性把房门钥匙,以及去菜市场购物的钱,都交给我处理。段姨安心写书,通常是日暮西山的黄昏,段姨在院子的芙蓉树下,一张石桌子手提电脑敲打文字。风轻轻吹,树叶落下,我无需做什么,段姨见我失魂落魄,就吩咐我去书房。取自己想看的书。我坐在书房的椅子上,读着读着,困意袭来,弄得我直打瞌睡。有一次,段姨给我开工资,随嘴说了一句话:丫头,要不你拿起笔,写一部自己的书,假设是畅销书,那样你就不用东奔西走,在家就有收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段姨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座巍峨的、神圣的青藏高原。我是热衷于追逐光的人,段姨那会子,就像一个能量满满的小宇宙,我是在她的指导下,开始三十多万字的《城市女工》长篇创作。不过,我搞不懂的是,段姨为什么不许我进出她的卧室呢?
   我在段姨的鼓励和支持下,长篇写作能力日渐成熟。段姨指点我如何铺陈下笔,情节怎样构思,抓住读者的心理,让文学代表自己说话,向世界告白、发声。稿子从初稿,到杀青,到校对,直至最后递交一家出版社,中间的环节,段姨没少操心和参与。那部书稿给春风文艺出版社了,进入出版发行的后期准备。
   在段姨家三年,我完成了一部长篇,可以改变成剧本。段姨的意思是,先出书,后联系剧本出售,一步一步来,我欣然答应。
   段姨是在四月天的一个夜晚后半夜,凌晨一点三十二分,心梗走的。段姨离开的那个晚上,若林还在外地采访。我来若林母亲家,始终睡在客厅里,一张长沙发上。你不要小看这沙发,它柔软舒适,躺上去,一天的疲惫荡然无存。段姨那晚与往常一样,吃了一小碗小米粥,一个煎鸡蛋,一碟小咸菜,打了会稿子,就休息了。我睡觉的沙发,正对着段姨的门,夜间,稍有风吹草动,我都能听见。而且,若林要求母亲,晚上别关门,虚掩着就可以,凌晨时刻,我内急,起夜拉肚子,发现段姨压抑着的呻吟,我来不及解手,冲进段姨房间,段姨捂着胸口,在床上翻滚,吐字不清,我一看大事不妙,立即给若林打个电话。若林说,等等我,妈妈,我尽快回去。段姨张着嘴,只出气,不进气了。我对若林说,再不送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若林叫了救护车,我不得不进段姨的房间,救护车到了后,我陪着段姨,去了市医院。
   若林早晨八点下得飞机,打的匆匆赶到医院,段姨弥留之际,只剩最后一口气息。
   若林忍不住扑在段姨身上呜呜哭。段姨拼着残存的那点力气,对若林交代,关于我那部长篇小说出版的事儿,意思若林是电视台新闻部的记者,人脉比较广,帮帮我这个两眼黢黑的保姆。
   若林点点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段姨的葬礼,我出席了,告别若林,回北城的时候,若林才娓娓道来,段姨为什么不许别人进她卧室的事儿。
   段姨卧室的床头柜上,放着若林父亲被放大的黑白照片,照片前边,供奉着水果,糕点,还有香炉,一炷香已经烧剩下半截儿,段姨卧室的墙上,挂着好几枚军功章,有在部队荣立一等功,也有三等功的。若林的父亲呢,一张大大的穿着军服的彩色照片,端端正正坐在墙上,剑眉星目,威武霸气,我瞬间明白了段姨的坚持。她在用心,用余生的爱,庇护她内心常开不败的爱情之花。
   段姨是一个制造光的人,而我甘愿成为追赶段姨的人,她的书,她的为人,都将是我走向明天的星辰大海。
  

共 36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篇散文讲述了作为保姆的“我”的一段往事,虽是保姆与雇主的雇佣关系,“我”却在段姨这里,精神受到启发而终身受益,成为“追光的人”。段姨是一位有品味,有才情、精神世界丰富的作家,因车祸而双腿瘫痪,“我”被她的女儿看中,来段姨的家里做保姆。“我”第一次做保姆,在忐忑不安中上岗,文中详细描述了段姨对生活中优雅环境的营造,对生活物件的爱惜,这些都体现了她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她鼓励“我”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我的心与段姨越来越近,正如作品写的: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还没有健全的四肢,终日与轮椅相依为命,却将理想和追求,变成一本一本小说,她本身就是一束光。她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在她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直到她临终,还不忘嘱托女儿帮“我”。最后,段姨不许别人进她的卧室的谜团终于解开:那里有她精神的寄托,她要独自守护自己的爱情。段姨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故事情节温馨而真实,有很强的感染力,令读者回味。谢谢您的好文,祝您创作愉快!【编辑:棠与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7-15 19:48:00
  一个的人的成功不仅需要自己的奋斗,也需要别人的激励。作者之所以能成为江山文学网知名作家,也有身边的榜样分不开的。本散文就像前进路上的灯塔,指引我们的生活。佳作,好好欣赏。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昔今        2024-07-16 15:03:39
  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中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我”的作家梦——段姨。有机会很想读一读《城市女工》。问候满山红叶老师。
找到自己 世界就会找到你
3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4-07-23 13:28:10
  心中有光,便有无限希望。我们都要做一个勇于追光的人,向着目标永远前行。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