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读诗后感随笔(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读诗后感随笔(随笔)


作者:文思若静 秀才,105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4发表时间:2024-07-16 07:38:55
摘要:读文功资深老师的忆端阳诗写的后感,希望老师能谅解赐教

2015年清明节前一天,由眉县楹联学会会长——刘启云老师组织并带队,岐山、眉县、扶风三县协会会员以及部分文学爱好者一行,参观了扶眉烈士陵园和张载祠。
   回来时,扶风给其他两个协会会员每人赠送了一本《扶风文艺》第七期;回家后,我抽空详细拜读了扶风文朋诗友的美文美诗,从古体诗词、自由诗到散文小说等,觉得每个人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带有乡土味、接地气的佳作。其中有一首诗让我有点费解,阅读了好几遍,就是理解不了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他究竟想给读者暗示什么,反复阅读,费心理解,或许因为自家知识浅薄的缘故吧,终究还是没有弄懂其中含意。
   我崇拜作者老师不凡的文功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同时,自己的内心深处,蓦然间生出了些许的自卑失落感……这首诗的作者是位书法家,很有名气的一位老师。原文复制在此,虚心请教诸位老师,帮我理解诗文所蕴藏的意义:
   忆端阳,
   文/窦建民
   游览长城念始皇,
   传承统一祭唐王。
   佩服乞丐朱元璋,
   欣赏曹操做宰相!
   苦笑霸王死乌江,
   屈原殉国莫效妨
   胸无大志缺胆量,
   做个弱者学张良。
   拜读完这首诗后,收获不小,让我对古诗词、古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到三四句的时候,我发觉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病症重犯,心想先挺直腰板坚持读到最后。却感觉很难做到随心所愿。只好蹲在地下继续去阅读五六句——但腿疼腰酸症状紧锣密鼓的向我讨债似的围攻过来。好像作者有感应似的——言外之意,“你称自己有几斤几两,有资格评点别人作品吗?我写的不好,中央领导接见我,你连北京都没去过,不要说见天安门,你连北京长城都没见过,你有啥资格评点他人。
   其实从一开始读老师大作,就在内心不断地为自己输送着氧气,不断地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直到把老师的诗意读懂,理解透彻,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谁会想得到,作者的诗功比我的意志坚硬,立马来个扫堂腿就放倒了我,此时感觉自已很像古戏《三娘教子》里的薛乙哥,在三娘面前读书时,一不小心口吐狂言,才触犯了感恩三娘的礼规,给三娘跪地甘愿受家法严罚。我也如此,心中不服,又不得不向大师跪拜祈求赐教。当自己坚持读完最后两句诗时,也就是七句八句诗,感觉自己好像自控能力有限,又像遇到伤情至极之事,眼泪顺着脸颊往下一直流淌着………
   我仰躺着读诗句,翻个身爬着又解析诗意,蹲着一字一字的反复重读,从头到尾一句一句地去领会,去剖析……发现读了窦老师这首诗后,我的感觉无论是从字句安排上,还是从音律上都无可非议,但从意境上给人感觉太过于消极。我自认为读者读他人诗,不光是要拥有韵味十足的优美感觉,还需要给人一种正能量的鼓励,和激发他人写作时的激情。其实我学文也相当于半路出家的和尚,腹内没装多少经文,再加上先天性的自卑感,心灵上稍有点刺激就受不了。
   为啥我要说窦老师这首诗对我有点消极情绪影响呢。因为受先祖遗传基因影响,宁折不弯的性格已经被这个时代淘汰!一没给先人争气,二没为国家做什么大的贡献,三没为自己,为后人争一份名利资产。四没拥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去干一番大事业,五没传承先祖的智慧,却传承了他们勤奋好学的毅力和宁折不弯的性格。因知识浮浅,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就了解的肤浅。对窦老师这首诗按理说不应该承受多大的情绪影响,然而,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力,这首诗确实对我影响很大)!
   不熟读历史就自然不知道长城是谁修的。说不清雄霸天下的唐王李世民是谁。但窦老师诗中提说的这些重要历史人物我早从父亲口中得知一二。阅读历史才能知道三国奸臣曹操理直气壮的能当上宰相,丐邦朱元璋也能登极坐皇位。难道他们朝有腿吗!都不是,只因这些人
   读懂了厚黑学,解开了人类生存的密码。贵族弟子项羽想称霸天下,因野心大于志向。心胸狭窄小于志向,输给乞丐刘邦是预料中的事。输了志向,输了自尊,输了脸面,他才宁死不肯过江东,盼一日为王,一世为荣的心愿,仅仅只圆了刘邦充当皇帝的美梦。
   刘的谋略和治国控制人的心计谁能敢比。而他们没有一个有好结局好下场。作者最后强调我们如果没有充王当英雄的胆量,不要效仿屈原抱石去沉江殉国,他让我们学明智的张良退出江湖做弱者去深山隐居……我将整首诗读一遍又一遍后,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而且是直接刺激自己灵魂的问题。
   生存于这个世界,其实感觉自己才是百无一用之人。学不会秦始皇朱元璋的用人心计,那么曹操和霸王更不用学。想学张良没有张良的智慧。因张良非同一般人!就是想学也学不来他的明智之举。他能见机行事,他是大智若愚之人,能屈能伸的智商一般人是学不会的。你如果没有畅走江湖的经历,他的才华和智慧,你根本就学不了。
   古人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说其实正是张良的明智之举。作者在诗中说的明白,你如果是胆小如鼠没志向之人,学张良智慧,伴君如伴虎!因君王在危难之中念忠臣,得势坐享其成之时往往听信的是奸臣之言。如宋朝的杨家将,岳飞等下场都是把“忠"字用的不到位而白白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自己的性格偏偏只学岳飞不学张良,这与遗传先祖的基因有相当大的关系。
   什么才叫人生叫生活,什么又叫生存。谁能读懂人生的真谛,谁就是时代的娇儿。父母给了你生命,你想办法活下来才叫生活。活的有目的,有志向,有气节,那才叫正确的人生观。
   扶风楹联学会副会长杨巨成老师不会电脑,因他一直在审纸质稿。让人从电脑里复印出来由他最后再审。他从中也发现了窦老师写的这一段诗后,可能他也和我一样持有不同的看法。他随笔才写了一首自己读后感想诗。读了他的诗后,我心情从消极情绪才转为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什么呢!下来先拜读杨老师的佳作再作分析:
   文/杨居成
   风流倜傥唐明皇/残暴荒淫殷纣王
   反腐清贪明元璋/智压朝纲寇宰相
   千古伟人游长江/雷锋精神当效妨
   劝弟常抒正能量/携手共进做贤良
   这首诗他从不同角度上写出了古代帝王对待人生的态度。也阐明了他的阶级立场。他没按窦老师的思维模式去剖解古代帝王的功过。他把杀人无数的朱元璋称为反腐清贪的豪雄。也特别赞扬了寇准以智整理朝纲,无私无惧的大无畏精神!当我拜读了他的诗后,虽然说比窦老师写的诗积极因素和情商高,但我还是感觉意境不太理想。
   中国人从八国联军入侵,再到日蒋的滥施淫威,又到今天的强盛多亏了谁!没有以毛刘周朱一代伟人付出的代价垫地基,中国人今天能无忧无虑的去享受生活。我的想法作诗证明:千古伟人游长江只能说明毛主席身体健康,不能证明毛主席救国的功劳。老师写雷锋精神当效仿没错,在句子押韵上也很好!但在句子意境上还不理想。雷锋精神不是效仿而是要大力支持人人去当雷锋。只要中国人都怀有爱国爱人民的大爱之心,中华民族文化才能发扬光大,才会后继有人。下来是我本人拜读了二位老师也是兄长的诗后,由感而发随笔写的拙作:
   文/舒文静
   窦杨二兄忆端阳,
   追古思今表衷肠。
   窦兄情真意感伤,
   杨兄勉弟抒正量。
   伟人救国世敬仰,
   蒋施淫威民遭殃。
   国强民富谢党恩,
   华夏振兴万年长。
   我写的这首后续诗也不太理想,因自己对古体诗只是稍懂,但不太熟悉。只是顺水修渠而促成。感觉没有像平时写诗一样由灵感激发提笔抒情。而是由二位老师的诗在前面引导,后面才有我笔下如水缓缓流淌似的感言诗流露。打开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史册来看,忆古思今,没有人像毛主席那样一心一意去做救国救民的真观音。那朝那代的皇帝没有私心!老蒋为称帝差点断送了中国。中国人处于水火之中不救,为了实现自己的帝王梦,不惜一切代价滥杀无辜和毛对着干。其目的想在中国一手遮天建立蔣家王朝。蒋追求的境界最终与失道寡助的词语挂钩——罪名留千古。而毛泽东的思想与作为,才真正体现了一位伟人的大胸怀和大魄力。他才是张载四为思想的真正践行者。
   一首诗在读者看来,不光要韵律美,首先要整个诗的立意,境界都要高。尤其是写历史上的名人和帝王。我们先要看他们中间谁对国家贡献大,就把谁写出来赞颂。比如秦始皇为修长城有功也有过,我们就要把他的功劳写上为他歌功颂德。虽然说诗言志也抒情。但我们的情不会为国家不做贡献的人去抒的。
   如果在你身边发生一件令人感动,或者让你感觉到特不公平的事,你想把它写出来公布于众求大家评论,能从中找到公正。尽管你在前面由于愤怒而无奈写的很消极,尤其是写到最后几句一定要提升正能量去激励读者,让读者感觉到作者是一位以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美德的人,而不是牢骚满腹,怨社会不公的有消极心态的人。文人给人的形象区别于他人,不是只把自己内心情绪抒放出来完事。而是要用你不凡的文字功夫去激活那些麻木的灵魂。让他们与她们用自己手中的笔,为国为民去抒发壮志豪情。自不量力,班门弄斧说了这么多,敬请二位老师即是兄长多多原谅与理解。祝理解万岁!万万岁!
  
   作于2O15年清明节后于眉县
   改于2019年7月于深圳:

共 36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正能量:本质是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和希望,如同灯光,自带光芒,亦有丝丝温暖。社会需要正能量,有良知的人不只是通过文字抒发情感或鞭笞邪恶,而是用文化所蕴藉的力量,去促使、激活现实生活中某些灵魂的觉醒与改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观点蕴藏在字里行间。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4-07-16 09:15:16
  谢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这篇拙文已经写好快十年了!一直徘徊在发不发的十字路口。不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和瘦笔!发了又怕窦老师知道了心中不舒畅!心思我是文功浮浅野心不小的狂妄之人。我的观点和看法都在文中流露,我说的对不对,敬请各位老师文学之友读后有什么看法和想法,请畅开欲言去谈谈自己的想法意见!向大家学习致敬!谢谢大家,再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致夏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