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劫富济贫”记(小说)
周日,梁子被母亲一个电话召回家。好在两个城市不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回到家一看,妹妹也回来了,正和弟媳在厨房里忙碌着,饭菜飘香。梁子插不上手,就陪着老爹在沙发上看电视。
一年前,老爹正式从村会计岗位退下来,每月领着几百元的退休工资。这几年,老爹见着梁子总爱问两件事,一个是现在工资是多少了,另一个就是有没有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每一次,梁子都在心里腹诽:“什么破领导!不过是一个只管干活的副科级。在机关里,一扒拉一大片。”和老爹解释了几次,老爹从来不信。这不,看了没有几分钟,老爹又问上了。
“工资最近涨没涨啊?现在开到手能有多少钱了?”“工资最近没涨,现在开到手也就四千多块钱。”“怎么这么少!这边的税务部门都涨工资了,比你年轻的每个月都能开到五六千了。村里老刘家的丫头,和你一样都在税务部门,级别也和你差不多,开的可比你高多了。老刘头总在我面前嘚瑟,见到他就烦,!”瞧,这个事儿,老爹还弄了个门清。看来,关乎脸面,老爹还是暗地里做了调查。
“爹,我和她不一样,家里这边是省会城市。我那里城市小,在省里排名都是倒数的,这几年经济发展不好,市领导都进去了好几个。再说了,城市级别不一样,工资待遇能一样吗?”“不都是国家拨款开支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这件事,老爹总是理解不了。
“那,你也快退休了吧,还没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什么领导岗位,就是个干活的,没什么退不退下来一说!”梁子有点不耐烦。“怎么没有,这边的机关干部,到了五十五就二线了,班上不上都没人管,也不用干活了。”“你这是老黄历了。现在早就没有二线这一说了。现在机关合并,精简人员。我们部门人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不干活可没人替你干!”
话是聊不下去了,两个人接着默不作声地看电视。
不多久,热腾腾的饭菜上桌,一大家子都坐下来。老爹伸手拉过弟弟的儿子。“来,大孙儿,坐在爷爷边上。”大侄儿虽然表面上虽然有点不情不愿,但还是听话地坐在了老爹身边,乖巧地给爷爷倒上了白酒,给奶奶倒上了饮料。
弟媳给大家也都分别倒上啤酒和饮料后,端起酒杯。张罗着,“来,大家一起举杯,祝爹娘身体健康,幸福长寿!”梁子和妹妹也都举起了酒杯,争先恐后地说着祝福的话。
在一片祥和中,家宴顺利地进行着。
一般这种情况,娘只叫不在身边的儿子女儿回来,肯定是有家事要商量的。梁子一边喝酒,一遍在心里揣摩。酒桌上,娘不说,他也不好问。
饭后,老爹习惯午睡,到卧室睡觉去了。弟媳和大侄儿收拾完碗筷,也回了不远处自己的家。只剩下娘和兄妹三人闲聊,娘是一个健谈的人,聊以前生活中的种种不易,聊母亲初婆家时不被待见的委屈,聊爷爷奶奶把一大家子的债务转到老爹头上的不公平,聊兄妹俩先后上大学到处借钱的艰辛,人情的冷暖。聊到最后,母亲的话进入正题。
“这不,我大孙子该上学了。你们也知道,咱们这里是农村,教学条件不行。周围邻居的孩子都在想办法择校,到城里上学。听说到城里好一点的学校,需要两万元择校费。你们俩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办?你弟弟家的这个条件,你们也都知道。这几年打工不容易,养孩子也没少花钱。这个择校费,他们怕是一时也拿不出来,你们想想办法。总之一句话,不能让我大孙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还有什么可商量的,按照惯例,我们两个均摊呗!”妹妹率先表态,梁子也只得点头默许。旁边的弟弟还要客气客气说两句,被母亲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住了。
“那就这样,抓紧时间。”大事交代完,母亲带着大孙子到外面玩去了。
弟弟面子上挂不住,也跟着回家了。
“哎,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呀!”梁子和妹妹抱怨。
“还说呢!想当初,你不也是咱奶奶面前的大孙子吗?”妹妹揶揄了一句。
“可我没享受过一点待遇呀!想当初我小时候,净跟着奶奶挖野菜卖野了!卖了钱,都给奶奶买药了!我连块糖都没吃到!”直到现在,梁子还满肚子的委屈。
“那是你没赶上好时候,命不好!奶奶虽然没给你买过什么东西,可明面上,还是很护着你的!不然,你在外面挨欺负了,小叔能拿着刀,跟人家拼命!”妹妹仍然不依不饶。
“可别说了!那一次小叔是出风头了,可最后受气的还不是爸妈!给人家家长低三下四赔不是不算,还花钱买了不少礼品去看望!花的可都是咱家的钱!弄得我们好几个月都没见着油星,净吃水煮菜了!”想起那时候,梁子记忆中仍然没有感觉到奶奶对他有多么好。
梁子也知道孝顺老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老人的意,让老人高兴,要不怎么说“孝顺孝顺呢,顺不就是孝吗!”。说起给大侄儿交择校费的事儿,妹妹倒好说了,在家里说了算,妹夫通情达理,没太大压力。梁子就不同了,在媳妇面前,又是难过的一关啊。
老话儿说,“五个手指不一边长”,可在梁子家,母亲就是想方设法地取长补短,劫富济贫,好让它们一边长,只有那样母亲才会开心。“手心手背都是肉”,是母亲的口头禅,可这肉,长在手心、手背,还真就不一样。怎么说呢?手心的肉,是抓东西给自己的,而手背上的肉,是帮着手心使劲的。谁让梁子和妹妹都生的女孩呢。虽然母亲也总说:“新社会了,我们不重男轻女。可真到节骨眼上,嘿嘿!……”
其实,这么多年来,梁子和妹妹没少支助弟弟。找工作、结婚、买房子、买车,哪一次“出血”都是倾尽全力,可母亲总是觉得不够。恨不得弟弟比哥哥姐姐都好,母亲才高兴呢。谁让两个大的“没本事”,不能给弟弟安排一个在母亲眼里“高大上”的工作呢?只要母亲“感觉”弟弟在生活条件上还不如兄妹俩,她就要继续她自以为正当的“劫富济贫”事业。母亲不知道的是,每当弟媳买首饰、添置新衣、外出游玩的时候,梁子家就会“后院起火”。妹妹虽然比她强,可也架不住“长此以往”呀。
母亲偏向弟弟,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兄妹俩考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弟弟因学习不好,初中没毕业就外出工作了。说心里话,兄妹俩能大学毕业,离不开弟弟那些年的付出,两个人应该全力资助弟弟。可这是梁子的“原罪”当初兄妹俩考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弟弟因学习不好,初中没毕业就外出工作了。说心里话,兄妹俩能大学毕业,离不开弟弟那些年的付出,两个人应该全力资助弟弟。可这是梁子的“原罪”,媳妇并不认可。每当家里有事,媳妇都会坚决地“拖后腿”。梁子也知道自己“无能”,管不了媳妇。媳妇脾气暴躁,每每涉及到梁子家花钱的事儿,都会横扒拉竖挡,直到闹黄了了事。两个人因为这件事,没少生气。优势不小心闹到父母那里,还会再挨说,受夹板气。闹大了梁子要离婚,父母又不允许。梁子是在外面风光,在家里,难啊!
说起来,梁子的工资并不比弟弟高多少,可就因为在政府部门上班,母亲从来不信。给母亲看工资条,老太太照样摇头。“你们整天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买啥都不用花钱,你弟弟行吗?干点什么事儿,不都得自己汗珠子摔八瓣去挣?”
回到家,媳妇脸色不好。问梁子:“这一次,妈又找你们回去干什么?”见气氛不对,梁子没敢说实话。“那什么,父亲不是快过生日了吗?刚退下来第一年,不想过得太冷清了,大家商量一下生日怎么过。”
“怎么过?都回家了,还要虚头巴脑的面子做什么!家里吃一顿就行了呗!反正就一句话,只要不让我们花钱,怎么过都行!”梁子一阵无语。择校费这件事,看来和媳妇是没法沟通了。
晚上,梁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烙起了大饼,媳妇却是大小呼噜不断,睡得很美。
梁子睡不着,蹑手蹑脚地起床到书房,从书架上随手抽了一本书,准备拿书当安眠药。翻开才知道,竟然拿了一本《卡夫卡小说选》。平时就看不进去,这回梁子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临近黎明的时候,梁子稀里糊涂地睡着了。梦中,梁子也变成了那个具有穿越时代超能力的大甲虫。梁子在梦中幸福地呢喃:“做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大甲虫,真舒服!”
一连几天,梁子也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媳妇说这件事。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正开全局大会,母亲的电话打了进来。因为开会时接电话,已经有几个人被点名批评了。梁子没敢接,但心里也知道母亲打电话是什么事儿。开完会,梁子不知道怎么和母亲说,也就没回电话。
第二天早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又一个电话打进来。“哥们,我遭难了,被新区派出所关了一宿了。谁说话都不好使,快来救我吧!”
梁子的面前,富二代“大鱼”肥腻而又谄媚的脸呼之欲出。
对这个不得不结交的所谓“朋友”,梁子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滑腻腻的感觉。这货虽然不学无术,见到美女就迈不动步,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人家有个有钱的爹啊。梁子在官场摸爬滚打“奋斗”了几十年的积蓄,还抵不上这货一夜风流的挥霍。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虽然不知道“大鱼”这次是因为什么“进去”的,为什么钱没有“好使”。放在以前,梁子肯定不会管这件事,可这一次,梁子的心思有点活动。船到桥头自然直,有路就有丰田车吗!如果打不开一扇门,只是没拿对钥匙。
梁子的死党加铁哥们,正是这个派出所的所长。两个人都来自农村,一样的倔强、死性,被官场潜规则摔打的“七荤八素”,一样的在上级和媳妇的面前“不得烟抽”。
当路走不通的时候,在撞南墙之前,也许某些从前自以为神圣的理念,也该改一改了。
这么想着,梁子顺势就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水浒传》。
唉,当初,自己为什么就理解不了晁盖和宋江所选择的不同命运呢!
“劫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想起来就他妈爽!
哥们堂堂大学毕业,想当初八十年代也是“天子骄子”,为什么就活得这么憋屈呢!
他妈的,这些为富不仁的奸商!这些该死的富二代!
嘿嘿……
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梁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小说真实反映多子女家庭,老人偏心也是协调着让弱势的,得到帮助,习以为常,给其他子女家造成了烦恼。令人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