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寒北富户
冬天的风,刮在脸上象刀割一样地疼,徐茂才担着他刚从山上打下的柴禾往县城方向赶。他想,卖了这些柴禾,他家的日子就能稍好一些,也许,还会缺少得很多,但除了打柴禾,这个冬天,他的日子又会缺少更多的内容,而变得更加渺茫。
俗话说,靠山吃山。冬季里,他除了能打点柴到集市上去卖,实在找不到能换来铜钱的其他任何办法,娘是个可怜人,从小把他拉扯这么大不容易,还整天念叨着没给他要下个媳妇,写在娘脸上的愁楚,把他的心遮得严严实实的。
没有烧木炭的窑,他就在自家的炕洞里烧。茂才有的是力气,他从山上砍来树木,就用斧子把树干截成一段一段的,每段一尺来长,再把截好的木柴埋到着火的炕洞里,用灰埋着烧,三五天就能烧半笼木炭。烧木炭可有许多学问,若烧的时间太短,木柴燃烧不充分,烧成的木炭中间就会有硬木柴的成分,在烤火时就会冒出烟,是次等木炭。好木炭是通过将木材在缺氧的环境下高温加热,使其中的水分和杂质完全馏干,仅留下纯净的碳元素,从而用手一掂分量,比燃烧之前轻了好多,再用手在敲击时,能发出很清脆的声音;若烧的时间太长,木柴就会化成灰烬,成不了木炭。一般硬杂木,如杏木、杠木、铁夹木等硬木质的树木,烧出来的木炭不但成色好,质地坚硬,还能卖一个好价钱。几个月下来,茂才和娘一盘算,觉得烧木炭比卖柴强多了,于是娘儿俩商量着挖窑烧木炭。
他们从邻村请来了一位李师傅,在骆驼沟建窑烧木炭。骆驼沟坡大沟深,人烟稀少,林木茂盛,是取柴烧炭的绝好地方。李师傅和茂才转了整整两天,决定在骆驼沟半山腰挖窑,他们选择的窑正面靠沟,背面依山,打窑出的土就顺着沟边溜下去了,比较省工,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炭窑打成了。接下来就伐木砍柴。这伐木砍树可是个气力活,既要把树木伐倒,还必须把树木运到炭窑旁进行整理,一段一段地锯开,去掉树枝树梢,把整理好的木材密匝匝地立放在炭窑中去,这就是装窑。经过半个月的劳作,茂才在李师傅的指点下,已装好了窑,只等点火了。在炭窑里烧木炭,要比在炕洞里烧难多了,关键是掌握好火候。开始烧烟筒冒出的是黑烟,到烟囱冒出缕缕青烟时,就可以先封死窑下面的风口,再盖严窑上面的烟囱,一般是严封上五六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在窑底部先开一个小口查看,如果火全部熄灭了,就可以打开窑门,凉上三五天就能出炭了。在李师傅的指导下,茂才又自己装窑、点火、压窑,直至出木炭,半年后茂才已经能独立装窑烧炭了。由于茂才的勤快、苦干,到二十几岁时,不但娘儿俩的生活过得去,还买了一头小毛驴,茂才就用驴驮木炭去县城卖,茂才心善,怜惜毛驴,自己还用担子挑一些。
在这一年的秋季,茂才又烧了一窑炭,封窑后,他躺在热烘烘的窑顶上,心里舒坦极了,仰望天空,明亮星星向他眨眼,黛青色的山峰向他微笑,山谷中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山鸡“嘎、嘎”的叫声。舒坦之余,他不免有些悲伤,想起自己小时候就失去了爹,没有父爱,衣服经常穿得破破烂烂,打满了补丁,穿的鞋脚指头经常漏在外面,人们笑话他大舅二舅都出来了,他很害羞。每年的春夏秋季还好办,冬季就难熬了,手和脚常被冻裂布满了口子,疼痛难忍。小时不但受饥挨饿,还经常受到小伙伴们的欺负,他个头矮小,身体瘦弱,打不过对方,但并不是软弱可欺,在挨打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找机会打对方一拳,或着死抱住对方的腿,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是不放手,过早地炼就了他倔强的性格。有时他挨了人家孩子的打,大人还来找他娘闹事,他的娘委曲求全,惹不起人家,便当着他人的面打他。但他看到娘在打他时,两眼总是噙满泪水,这不是打他,这是向恶人的挑战,他们孤儿寡母是弱势。村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在茂才娘那里沾不了便宜,就找茂才的茬,没有人为他们说话,没有人为他们撑腰。现在他家好了,最起码不受欺负不饿肚子了,衣服虽然穿的破烂些,但是有衣裳穿,也练就了他一副好身板。茂才想到这里,不由得“唉”了一声,想现在日子虽然过得去,但他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没有媳妇,村子里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早已结了婚,而且孩子都多大了,他还是光棍一条,心中总不是滋味。他常去城里卖柴卖炭,碰见女人不由得要多看几眼,有时是直愣愣的呆望着,吓得女人慌乱地躲去。想起这些他不由得心烦,站了起来,在窑顶踱步,环顾四方,又一次看到了天空中的东南方向,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这已是他第三次看到这样的亮光了。看到这些亮光,他的心也不乱了,一种好奇的心理促使他要看个究竟,这种向往好奇的心情驱散了他的忧伤和寂寞。虽然是夜晚,茂才拿上斧子,从窑顶向山颠走去,凭着平时在山上打柴的经验,借着星光,穿过密林,上到了骆驼山顶。看清楚了,是玉峰山半山腰上发出的亮光,象金银一样,闪闪发亮!
第二天茂才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娘,娘听后说是他看花了眼,或者那是鬼火,一再叮嘱他以后不要上山去看了,也叫他不要一人去烧炭了,去时要叫上村里的他狗蛋哥。茂才娘经常想,茂才现在虽然长得一米七八的个子,结实的身体,身强力壮,但一个人在山上常使她经常牵肠挂肚,不要说有什么鬼神之类的事,但山上确实有狼、豹子、豺狗、野猪之类的野兽,这些野兽常出没在山林里,寻找吃的,不管碰到哪一个野兽,都不好对付。儿子很听话,也很倔强,这使她很高兴。自从茂才两岁失去了爹,她和儿子相依为命,为了这孩子,她吃尽了苦头,她的日子是从泪水中走过来的。她是一个小脚女人,却要常去做男人们做的活,他们的生活主要靠南沟那二三亩坡地,播种时没有牲畜,只能一锄一锄地去挖种,收下的玉米棒自己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家里背。农闲时不是上山挖药,就是赶季节采拾核桃、杏胡、山桃胡、木耳、黄花菜等变卖,繁重的体力劳动常累得腰酸背痛,使她的身体过早地衰老了下来,每逢吹风下雨,她浑身疼痛难忍。她的娘家在宁夏,小时候家里没粮吃,是她父母亲来麟游逃荒时把她嫁到这里,她这里没有亲人。她在村里能给别人帮的忙一定要去帮,能做的事坚决去做,只要别人来叫她帮忙,即使自己的事再紧再忙,身体再累,也要去帮人家。但她从没有在村子里的老、小人面前说过硬气话。茂才爹出事那年她还不到二十多岁,村里村外的多少人劝她改嫁或另招一个人,但她为了孩子,硬是没答应,从而得罪了不少人,也受到村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欺负。她的苦水倒出来似渭水长,她的冤屈说出来似海深。现在她的日子比过去强多了,但儿子没有媳妇,常常愁的她晚上睡不着觉。过去有人给儿子提过亲,但家里太穷拿不出人家要的财礼,错过了时机,现在儿子还没有媳妇,她能安心过日子吗!
第三天吃过早饭,茂才告诉他娘他今天要去山上出窑里的木炭,茂才娘要茂才叫上他狗蛋哥一块去,茂才不愿意,他要一个人干。茂才娘不好再强求一再嘱咐,去了以后不要乱跑,注意安全,让晚上回家住,茂才讲:“一个人没有问题的,娘你放心好了。”他带上娘给他准备的馍,拿上随身不离手的弯刀镰上山了。茂才回来了三天两夜,虽然晚上和娘睡在一个炕上,但对玉峰山发出的亮光念念不忘,一直想那事,到底是什么东西发亮发光呢,好奇心促使着他要去玉峰山探个究竟,于是他改变主意,今天就去玉峰山。
玉峰山在骆驼岭的东南,和玉帝庙遥遥相望。茂才抄近道而去,翻过骆驼岭,顺着玉泉沟向外走,左转右拐,约莫能走四十多里路就到了玉峰山沟底。这里是玉峰山的阴面,到处是悬崖峭壁,没有能上去的路,看玉峰山顶隐隐约约,笼罩在云雾中。玉峰山下面的玉泉河有一二丈宽,河面上已结成了白皑皑的冰,河中较大的石块裸露在冰层的外面。茂才从光滑的冰层上小心走过,从靠近玉峰山北面的一个小沟渠攀枝而上。小沟渠坡陡路滑,地面上长满了青苔,走在上面十分光滑。沟渠被各种各样的荆条藤蔓封挡着上山的去路,茂才一路走一边用弯镰砍着藤蔓、荆条,费了很大的劲才攀上不到五分之一的第一道崖坎,准备坐下来吃些馍,歇息一会儿。茂才坐下来在腰带上一摸,发现别在后腰带上的馍口袋不知什么时间遗掉了,可能是上山时被什么挂落了。遗了馍就麻烦了,对饥饿他很害怕,于是顺路返回寻找。茂才向下走了三十来步,看到了一只狼正在那里啃吃着自己的馍口袋,狼也发现了茂才,抬起头望着他。这是一只两岁左右的狼,看上去个头不大,很瘦弱,身上的毛柞的难看。野兽一般不会伤害人,也怕人,只要人不伤害它,是不会主动伤人的。茂才瞪大眼睛望着狼,是从狼口夺食呢,还是让狼吃掉他的馍,如果让狼吃掉他的馍,他今天将要饿着肚子,但能从狼口夺下馍吗?弄不好狼要伤害自己,怎么办?一种本能的夺食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他举起弯镰奋不顾身地向狼冲了过去,狼被这突然的袭击吓退了,他抢到了馍袋子,当他拿起馍袋子向上走时,狼不甘心地跟了上来。茂才没想到这只狼与自己较起了劲,他有点胆怯了,他虽然手里拿着镰,但毕竟是在深山,而且只有他一个人,他面前站着的又是一只饿狼。茂才面对着狼,手中举起的铁镰始终没有敢放下,他始终保持着要用镰刀去砍狼的这种姿势,一步步地向后退着,狼也看到了他的软弱、胆怯,也一步步地向上逼来。看着这只不屈不饶的狼,他停了下来,怎么办?他害怕了、胆怯了,腿也有些软了,扔掉了左手中的馍口袋,顺势面对着狼坐在了坡上。他现在是居高临下,双手紧握铁镰,举在胸前,镰头对着狼,狼看了他一会儿,也就地蹲了下来,眼睁睁地望着他,现在变成了狼与人的较量。茂才用眼睛余光扫了一下周围的地方,想找块石头,但这里的石头全埋在土中,没有能顺手抓起来的一块石头。他声嘶力竭地喊着“打狼、打狼、打狼”,但没有人应声,只能听到从山对面传来的“打狼、打狼、打狼”悠长且渐渐弱下来的回声。茂才想如果这样和狼对峙下去,他不是狼的对手,要吃亏的。他霍地站了起来,不顾一切的向狼冲去,狼见势不妙,扭头向下窜去,他凭着居高临下的优势,使劲把弯镰向狼扔去,弯镰砍中了狼的后右腿,狼一边嚎叫,一边向下逃跑。茂才这时打红了眼,一边狠命地追着,一边大声呼喊着。狼跑到沟底,在河的冰棱上一跑一滑,一跑一个狗蹲有劲使不上,茂才又一镰砍向了狼的腰部。正在这时,从山里下来了两个过路人,听到喊声跑了过来,正好他们两人手里都拿着棍子,他们三个人前后夹击,终于打死了这只狼。二位陌生人帮着茂才打死了狼,也救了茂才,茂才这时坐在被冰冻实的石头上,浑身瘫软了下来。他双手抱拳,感谢二位大哥在危难时的相助,叫二位大哥把狼抬回去,两个过路人要分一半给茂才,茂才不愿意,他说是二位大哥救了他的命,他只能用这个猎物报答。
茂才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了神,他仍坐在那块石头上,仰头端详着玉峰山顶,没想到去玉峰山这么难。最后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中,他没有敢把这件事告诉娘及别人。每想起这件事就心有余悸,一直在家静养了半个多月,什么活都没有干。茂才娘问他怎么了,茂才只是说乏困。
茂才在家静养的这段时间,常想起玉峰山上发出的光,那是什么光呢,是人,是神,还是什么宝物呢?茂才从小养成了倔强的性格,他一定要去玉峰山探个究竟。半个月后他觉得身体养好了,对母亲说要去山上出木炭。
这次茂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玉峰山,他带足了干粮,提了一把长把斧,他想好了这次不从阴面去玉峰山,决定从石头崖方向走,走大圈从阳坡上玉峰山。这天天刚亮就出发,太阳偏西了,才到了玉峰山顶,可到了山顶,要到玉峰山阴面的半山腰就难了,因为他在骆驼岭上看到的亮光是从玉峰山阴面的半山腰发出的,所以必须下到阴背面去。他在玉峰山顶上转来绕去就是下不去,从阴面的崖畔向下看,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沟,只看见沟底隐隐约约的树梢和飘逸的雾气,最后他循着山崖向南转去。他攀着枝条,抓住茅草的根茎,小心翼翼地向下滑。没想到向下滑了二三十步,下面是一块不大的平台,平台上有一座庙。这庙年久失修,东北角的墙头也被雨水冲毁了,这座庙建在这地势险要的地方真是让人惊喜,他绕过庙,在庙的背后,竟然发现了通向石崖里面的一条石头小路,这是人工从石崖上凿出的一条小径,宽不足一尺,长五六尺,高三尺来许,人要走进去只能猫着腰,但没有手抓的地方,下面又是看不到底的深渊,要走过去,太危险了。茂才没有退缩,他坐到不足一尺宽的石路上,两腿顺悬崖吊着,后背紧靠在石崖上,用左右两手支撑着身子,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动,终于胆战心惊地过去了。石崖里面是一处宽窄不等的小院子,长十五六丈,宽两丈左右。院子的中间有四五人合抱,高约两人的巨石,竟然被零碎的不规则的石头支撑了起来,离地面约有二尺,茂才想莫非这就是宝物,他用手推了推稳如磐石,又围着巨石走了两圈,想这么大的石块就是百十来人也抬不起它的,而且下面支撑的是一摞一摞极不整齐的石头,不知道哪一摞石头是这块巨石力量的支撑点。这是神仙造就的,是上帝赐予的,这可能就是他几次在骆驼岭上看到的发光的宝物。他端详了许久,在院子里拔起一根茂盛的铁杆篙子,折去荒梢,然后把那三尺来长的铁杆篙子支撑在巨石下面,以表示他对这块巨石支撑的虔诚之心。随后去观看那三只窑洞,每只窑足有一间房那么大,窑壁用石灰粉涂抹的很光滑,第一二只窑里没有什么,第三只窑里有多半窑的如豌豆大小的颗粒状东西,茂才用手抓起来觉得很沉,不知是什么东西。出了窑,看见院子西北角的崖边上有一铁梯固定在悬崖上,有三余丈高,但下不着地,上不接崖顶。茂才虽然在这里没有找到宝物,但他的心愿满足了,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了骆驼沟继续出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