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打工潮涌赵家沟(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打工潮涌赵家沟(散文)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24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3发表时间:2024-07-20 20:13:15
摘要:后来,建娃、军娃、狗儿娃和建英妹等队上的十几个青年都报名去广东打工了,   消息在赵家沟传开后,附近的李家沟、杨家沟、周家沟等村的人都陆续从不同的途径出外打工,涌起了一阵打工潮。

回到槐州,远斌一头扎进工作中,弥补闯广东落下的工作。一晃就到了周末,远斌乘车回到赵家沟。
   一直期盼远斌回来的佳娃队长,听说远斌要回来,就坐在赵东祥家的门槛石上,与赵东祥一左一右地坐等。东祥家的花狗也摇着尾巴,在门口串来串去。刚进入赵家沟地盘,小花狗就嗅到了味道,追到村口不停地围着远斌转圈,还发出“汪!汪!”的报信声,远斌在小花狗的尾随下,快步回到家里。
   佳娃迎上前来,笑眯眯地说:“哎呀!你去广东,好几天,我都在等你的消息,快给我们摆一下,那边的情况!”
   赵东祥心里也喜滋滋的,从堂屋拿出一根高板凳,放在门口,说:“大娃儿,你辛苦了,就在这里坐,外面凉快点。你给队长好好摆一下龙门阵,等一会,你老妈就做好饭了,中午整两口!”
   远斌从包里拿出两只电子表,一只给老爸,一只送给佳娃。佳娃高矮推脱,不好意思。远斌说:“有啥不好意思的,你是队长,需要掌握时间,每天的广播只有三次,其他时间你就搞不懂了。这个表是最新的高科技,可以说话的,我演示给你看看。”
   说完,按下电子表的按钮,手表就发出声音:“现在时刻上午十一点三十五分。”
   “哎呀!这么安逸啊,这手表还可以说话,对我这些大老粗来说那就方便多了。”佳娃兴奋得像个孩子。
   赵东祥也叫远斌帮到扣上手腕,从来没有佩戴过手表的他,手腕一伸一缩的,不时看看手表的显示,按动手表的按钮,手表就发出悦耳的报时声音。
   “你们两个摆哈龙门阵,我出去逛一圈。”赵东祥要将喜悦,传递到赵家沟的每一个角落。
   远斌将广东打工的情况给佳娃做了介绍:“每月打工收入有300多,比内地工资高很多,就是去的时候辛苦点,听说工厂里面管得严,窝尿都要小跑。去那边的人很多,也是需要关系介绍,才方便进厂,不然就成了盲流,要抓起来的。”
   “这么好啊,我们在队上做一年也看不到几个钱,打工一年可以修几间瓦房子了。辛苦点算啥子,总比在赵家沟当农民好,做一年除了角提留款,自己剩不到几个钱。哎!这下子对了,赵家沟有希望了。远斌哥老倌,你帮到牵线,我去找队上要打工的人。我们开始把这事干起来,也算是为大家做一件好事吧,要得不?”佳娃兴奋地说。
   “要得,你联系好了,就打电话,我帮到报名,就这么说定了。走,进屋喝酒去。”远斌拉着佳娃进屋去,佳娃却说:“都不好意思了,你送我手表,还在你屋里喝酒。”
   “莫讲这些,你为大家办事,也辛苦,喝点酒,我们再摆一下龙门阵。”佳娃就这样走进远斌家的堂屋。
   午饭后,赵家沟的几个后生,都涌上门来。托远斌帮到介绍去广东打工。
   看到这些比自己小几岁的乡亲们,渴望改变的劲头,远斌说:“你们的热情是对的,要走出去,才晓得外面的世界,在赵家沟是没有出息的。”
   他转身给佳娃队长说:“你还是拿个本本来,把人登记起来,看有好多人去,尽量一家人安排一个出去。”
   佳娃队长接着说道:“你们要去,可以,每家还是要留一个壮劳力,不然家里的活路没有人做,粮食烂在地里,也可惜。还有老人、小孩也需要照顾。”
   “斌哥,在屋里么?”还在田坎上走起的外姓人家李大路的幺儿李小路,一边走一边吼道,大步流星地向赵东祥家走来,跟在后面的李大路不停地喘着粗气,手里提着一只鸡,汗水顺着脸流淌着。
   远斌见到李小路,没有多说话,神情漠然。他知道李大路家欠自家一个情。前几年,窦媒婆给远玉提亲,他家不愿意,反而和大队干部成了亲家。伤了老父亲赵东祥的面子。山不转水转,李家终于求上门来了,远斌心里就不打算帮这个忙。他还是礼节性和李大路打了一个招呼:“李老辈子好,你来了,屋里坐。”
   李大路心里知道远斌为啥冷冰冰的。就堆笑道:“远斌老侄,你回来了啊,我来看一下东祥老哥,他在家吗?”
   赵东祥在里屋忙,听到李大路的声音,站在屋里说:“大路老弟啊,哪股风把你吹过来了,你都是大队干部的亲戚了,不怕我们穷人家粘到你啊?”
   “哎呀,莫这么说,东祥哥老倌,还是你能干,你大崽现在有出息了,还能帮到大家出去打工,真是羡慕死啊!我今天就是来给哥老倌赔罪的,当年还是怪我瞎了眼睛,没有看到好远,现在来给你赔礼,送一只鸡给哥老倌炖起吃,请求你不要老是记到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相处一辈子,要互相帮衬啊。”李大路努力地笑着,假惺惺地后悔当初的决定。
   赵东祥望了望,满脸汗水,一脸诚恳的李大路,就请他进屋。聊了起来:“哎呀!大路兄弟啊,我就是说句笑话,你莫往心里去,那些事情早就过了,我们还是一个生产队挨邻择近的人啊。没得啥子,你有啥子事要找我,还拿只鸡来?”
   “不瞒你说,我家的日子过得也艰难,大崽倒是结了婚,小儿子还没有着落,他刚初中毕业,在屋里做活路,也挣不到钱,一天吊儿郎当,跑广新场瞎逛,就像个二流子一样。这不,听说你家老大有熟人,可以到广东打工,我今天就是来求你的,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把我家幺儿李小路报个名,去打工,要不然二天接不到婆娘。你就行行好吧。”李大路近乎哀求道。
   “这事啊,我看是没有问题,不过,还要问问我家老大。远斌,快过来。”赵东祥右手放在脑门上抓了几下,慢悠悠地说。
   远斌听到父亲的呼喊,走进堂屋。问道:“老爸,啥事?”
   赵东祥把李大路上门求情的事情说了一遍。远斌望了望李大路和李小璐,那乞求的眼眸,转身就往门外走。
   赵东祥追出门来,把远斌拉到竹林盘里,说道:“老大啊,以前的事情就算了,那个叫我们家穷啊,如今人家都求上门来了,还是给个面子吧,你看还拿了一只大公鸡。以后你妈老汉还要在队里相处啊,你就给我一个面子,想法给他报个名吧。”
   远斌年轻气旺,听父亲这样一说,他也就消气了,点头同意了。
   赵东祥走进里屋,给一直在煎熬中期盼的李大路两父子说了,叫他报名。
   李大路高兴地拉着赵东祥的手,连连致谢:“太感谢你了,东祥大哥真是宽宏大量,好人有好报啊!以后做农活需要帮手的话,你就说一声,我一定来帮忙。”
   “莫说这些,乡里乡亲就像踩着肩膀下来的弟兄一样,要相互帮衬。”说完,赵东祥用手按了一下手表,清脆的声音就传了出来:“现在时刻,下午三点十五分。”惹得李大路羡慕不已,回头给李小路说:“你娃儿好好干,挣到钱了,给老子也买一只,像东祥老辈子一样,洋盘一把。”
   心地善良的赵东祥,就照这样的信念,在赵家沟与乡亲们和谐相处。
   后来,建娃、军娃、狗儿娃和建英妹等队上的十几个青年都报名去广东打工了,
   消息在赵家沟传开后,附近的李家沟、杨家沟、周家沟等村的人都陆续从不同的途径出外打工,涌起了一阵打工潮。
  
   2024年7月20日于赵家沟竹韵书院

共 2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主要讲述了远斌去一趟广东打工,给家乡乡亲们带来了赚钱的门路和希望,在那个年代,背靠黄土面朝天,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南下打工则不同,只要能吃苦就能赚到钱,一二个月的工资抵得上农村一年的收入,稍微有点头脑的人,有可能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家族的命运。就这样,远斌带着年轻力壮乡亲们的期望,开启去广东打工潮的征途。九十年代受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冲击,赵家沟的农民也开始解放思想,不愿意守着穷乡僻壤,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着出去闯荡,本文人物对话刻画非常典型生动,非常接地气,勾勒出那个年代赵家沟人破旧立新敢于拼搏敢于勇闯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令人印象深刻,佳作鉴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7-20 20:14:28
  90年代,正是打工潮的最盛的时候,很多人离开家乡赶到沿海一带闯荡。生于70,80年代的打工者也许对上世纪90年代汹涌南下的打工潮记忆犹新。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7-20 20:15:05
  这些南下的打工者为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有了今天城市的繁荣景象。如今这些人都已青春不在,而大多数的外来打工者没被城市接纳返回了故里,在繁华的城市中留下的只有他们曾经的记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孤峰皓月        2024-07-20 22:07:43
  文章虽短,却把过往年代农村生存状况、人与人之间的世故以及远斌、赵东祥一家的热诚厚道和对同村人的关怀写得入木三分。
   如今数十年过去,这种情状回忆起来也十足珍贵。
及时当勉励。
4 楼        文友:成敏        2024-07-21 06:26:06
  现在的中国,农民绝大部分都会去打工,因为种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重担,只能再通过打工,来增加收入。打工的人是非常辛苦的,但是我们中国人不怕辛苦,勤劳节俭,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好!
5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1 09:03:55
  老师的赵家沟系列作品,真实感人,文笔生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