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齐鲁】人间烟火,美丽婺源(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齐鲁】人间烟火,美丽婺源(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50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8发表时间:2024-07-22 22:34:04

清晨,阳光透过云层,鸟儿啼唱着欢快的歌谣,路旁的喇叭花奋力吹奏“暗香”的乐曲。晨雾迷蒙,慢慢褪去纱裙,婺源渐渐显露轮廓,仿佛一位沉睡的少女,睁开惺忪的双眼。哇,多美!
   人们晨起,穿衣下床,洗漱锻炼,生活打起拍调,随着大自然的节奏起伏。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锅灶干净,橱柜清爽,角落里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一根火柴,一点松明,几根木柴,互相碰撞下,炊烟袅袅升起。此时,空气中,花香、树香、稻米与蔬菜的清香掺杂其中,交织一起,构成婺源引人入胜的烟火气息——那是勤劳与纯粹的味道,是大地赐予的馈赠。
   轻移漫步,脚踩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抚摸翘角飞檐的徽派建筑,远看连绵起伏的群山,耳边是锅铲撞击的清脆声音,眼前是一扇扇半掩半关的窗户,透过细小纱窗的缝隙,勤劳的家庭主妇绾着头发,裹着头布,系着围裙,在锅灶前忙得不亦乐乎。千百年来,婺源人恪守“勤俭节约”的准则,坚持“耕读人家”的信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完,一家老小围坐“八仙桌”旁,享受温暖时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小桥流水人家里的烟火是那样令人魂牵梦萦。
   婺源位于山间,虽然现在四通八达,高铁昼夜不停,但自古交通不便,崇尚自给自足。早餐不复杂,却有着别样的风味。稀饭一碗,冒着热气,刚出炉的糯米子糕、清明果、灰汁果,配着酸腌菜、酒糟鱼,透着家常的质朴,盈荡美好的情怀。早餐吃饱,系上镰刀,扛上锄头,穿着解放鞋,拥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一天的劳作,虽艰辛却值得付出。
   日上柳梢,阳光炽烈,婺源的街道车如流水马如龙,热闹起来。菜市场里人潮汹涌,烟火气息如头顶的太阳,热不可当。摊贩们大声叫卖,吴侬软语,语调抑扬顿挫,笑容亲切熟悉,透出诗情画意。新嫩的蔬菜色彩斑斓,散发诱人的光泽;鲜活的鱼虾蹦蹦跳跳,透出巨大的活力;美味的水果沾着露水,包含丰富的营养。家庭主妇们相互问候,话着桑麻,交流着菜谱,谈论着家长里短。
   瞧,白发的老人佝偻着腰,辛勤一辈子,坐在屋檐下,售卖自己栽种的蔬菜;听,那只大公鸡虽然关在笼中,依然高抬着头,不时地“喔喔喔”叫着,丝毫不担心明日的结局;闻,熟食店旁浓郁的菜香,如无形的手,勾起人们的食欲,店主也不吝啬,吆喝着让你尝一尝;张开嘴试一试,果真让人欲罢不能,非得买上一点,回家加个餐。
   午后的婺源,仿佛陷入短暂的休眠。街道上的行人稀少,店铺里的老板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闭着眼睛,打起瞌睡,脸颊彰显着惬意十足。乡间的田野里,农民们趁着晴好,耘田锄草,辛勤劳作,汗水滋润大地,孕育着希望的种子。
   傍晚时分,婺源又迎来生机。夕阳倾洒金光,青山绿水、白墙黑瓦、匆匆行客如同披上一层金纱,不由得让人萧红笔下的《火烧云》。袅袅炊烟再次从烟囱飘出,宣告晚餐的交响曲唱起,这是最平凡的生活小调,最真实的生活乐章。每一个人的眉头舒展着,眼睛微眯着,嘴角微翘着,举一个透明的玻璃小杯,来一口“坑头水酒”,迷蒙中,日子奔向太多的美满。
   夕阳下,河边的沙滩上,细软的沙粒仿佛被点亮。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笑声回荡,充满童真和活力。简单的工具,甚至徒手挖掘,一个小坑,几个红薯,一堆柴火,一条小溪,他们安全有保障,配合得井井有条,篝火燃烧,红薯埋进去,等上片刻取出来,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用小手轻轻拨开,露出金黄色的内馅。一口咬下去,甜味弥漫,烟火如美酒醇酽,让人陶醉其中。
   夜幕笼罩大地,倦鸟无影无踪,月华如水,夜市的繁华拉开帷幕。摊贩们摆出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手工艺品到地方小吃,触目见琳琅珠玉,应有尽有。游客和当地人穿梭在摊位间,寻找心仪的物品,品尝地道的美食。
   婺源的小吃数不胜数,深得众人心。摊主各展所长,正忙碌地炒菜,动作熟练而迅速,锅中的油滋啦作响,火焰跳跃着为这场烹饪伴奏。食材在他们手中舞动,翻炒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周围的顾客被阵阵香味吸引,停下脚步,看着锅中的菜肴被巧妙地翻炒,耳边是热情的交流声:“这手艺好,多少年了?”“这摊我从二十岁就开始摆,算算也有三十多年。再干两年,等儿子毕业,就不干了,好好退休养老,到乡下种菜养鸡去。”谈话间,摊主一脸骄傲。他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年年“三好学生”,考入名牌大学,是全家的幸福根源,更是婺源“书乡”最好的诠释。
   小吃实惠不贵,价格公道;菜色精致,味道上佳;服务到位,从不欺客……三五人坐下来,围坐成一圈,没有粗鲁,没有野蛮,没有喧嚣,只有浓浓的友情,刻苦的爱情,深深的亲情,在彼此的交谈中,在喃喃的耳斯鬓磨里,在不经意的举杯换盏间,一切如眼前的人间烟火一般,在升腾,在升温,在燃烧。
   夜深,婺源的热闹散去,小镇恢复宁静,像是按下暂停键:人们睡去,市场睡去,街道睡去……只有清澈的星江河蜿蜒地流向远方,固执地发出悦耳的“潺潺”声,从不停歇。也许,它们不懂道阻且长,不知且行且珍惜,人生啊,该适时驻足,观赏人间烟火,不失人生乐趣。
   平凡的日子,人间的烟火,总能最深处地抚慰我们的心。一起走进美丽的婺源,这被誉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地方,去寻找那份被遗忘已久的纯粹与安宁,去感受那些平凡而真实的人间烟火。可能,这些恰恰是中国人内心真正追求的根基所在。

共 20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想象中的婺源,应当是旖旎又诗意的一片自然田园中的大美,色彩明丽,干净、壮阔、浓郁、生动,如同季节的信使。而作者笔下,婺源人的一天,如是远眺时望见的纪录片回放,将一切真实而鲜活地投影出来:他们拥有自己的节奏,从鸟儿啼唱的清晨,生活就打起了拍子,勤劳的婺源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潮汹涌的菜市场,屋檐下的白发老人,夕阳下,孩子们烤红薯的情状,以及夜幕拉开时,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小吃……处处皆笼着铿锵的生活气息。作者笔下,有对婺源人“勤俭节约”的特写,更有对平凡时光、人间烟火的细致勾勒与定义,“中国最美乡村”美的不是游人眼中的声与色,美的是婺源人为主场的生活之中的铮铮作响。文章揭开了婺源在世人眼中所笼罩的那层神秘面纱,以烟火气息的一茶一饭,生活起息为主场,把一个真实而家常的婺源推送于世人面前。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梦幻般的桃源生活结合至一处,才是婺源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独特的地域化景致描摹,不仅呈现出了婺源真正独特的一面,更是将这些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特色一一标记。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它们是巍巍中华能够永久屹立在东方的支柱之一。很是优美的一篇散文,推荐共赏。【编辑:孤峰皓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峰皓月        2024-07-22 22:35:13
  拜读老师又一佳作,问好。
及时当勉励。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7-23 06:22:03
  婺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可是读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了婺源的人文地理,绚丽灿烂的景色,淳朴善良的人,构成了婺源地区悠久深厚的历史,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婺源最值得煎熬的地方!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3 08:47:45
  最近总想出去走走,婺源一直是目标之一。单老师的文,再次勾起我的遐想。这篇散文,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婺源的人间烟火气。真好,问候老师夏日安好!
紫玉清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