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齐鲁】春寒料峭里的一抹温暖(赏析)

精品 【齐鲁】春寒料峭里的一抹温暖(赏析) ——土木禾刀《春寒料峭》读后感


作者:紫玉清凉 举人,4698.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3发表时间:2024-07-23 13:09:24

这是一篇能引发思考,并同时给予我冷冽与温暖的文章。写的是普通人,一个常见的面孔。这个人有大众性,也有代表性。他如牛一般,为撑起一个家庭而任劳任怨,没有恶习陋习,反而谦卑自持,懂得呵护家人,团结工友。儿子按照未婚妻方面的意愿,买车购房,约定婚期。日子虽然吃力,却仍能看到希望。转折出现在一个伏笔上,即“二牤牛”的拉肚子。医院给出的检查结果,也等于宣判了“二牤牛”的死罪。死亡的阴影张开巨大的翅膀,攫住了他。春寒料峭,小雨绵绵,“二牤牛”与他的家人,该何去何从?
   作者的文笔如刀,剖开生活的暗处,向读者展示。同时,又以人性的暖与亮,来对抗命运之手推动而来的酷寒。这种安排,让人在饱含希望中生出绝望,又从绝望中看到希望,是一种很微妙而独特的阅读体验。
   从文章开始到最终结束,我都在脑海中萦绕着数个问题:一个普通人的生存意义在哪里?是传宗接代,循规蹈矩地走完一生,还是不按套路出牌,削尖脑袋挤进一个高层,甚至更高层的圈子?谁会来关注他们蝼蚁一般奔忙的一生,谁会在意他们的发声,他们的疾苦,他们在生活与精神方面的困顿?唯一能够明确的是,这些问题,不是他们要思考的。他们能做的,只是如同二牤牛一般,矮下身子,低下头,将自己的一生献祭给脚下这片热土,这庸常而平凡的生活。文章有三个亮点,可以让人驻足。
  
   一、生活没有敌人,却依然硝烟四起
   小说的情节与人物设定不复杂,一条线贯穿始终。主人公二牤牛是千千万万如他一样,生活在华夏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人。若把生命比作草芥,那他就是其中的一粒,还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粒。但是,在作者笔下,他却有着非凡的意义。作者正是借助他的目光与行动轨迹,来打量和勘探这个世界,试图以此来警醒并诘问一些制度与陋习的牛吗?不合理性。对于其间出现的矛盾与冲突,作者从不参与,也没有道德绑架,而是以一种旁观并近乎残酷的冷冽去据实讲述。“二牤牛”牛吗?他“一米六五的个头,黄黄瘦瘦。刚过知命的年龄,脸皮却皱皱巴巴,宛若烈日下失去水分的老黄瓜。说话也是不忙不慌,全然没有山东汉子的那种粗犷和豪放。唯一和他名字符合的,也就是他下力干活了,头一低腰一弯,如耕地的大牤牛一般,累得四蹄淌汗也绝不埋怨”。就是这样一个身形瘦小,慢声细气说话的人,弯腰拉起了生活的这架马车,背上家庭、责任、病魔、亲情等的重载,奔赴在一场向死而生的路上。这条路上是不平坦的,随便一处的颠簸或者坑洼,都会让其颠覆,陷入深渊。首当其冲的便是儿子的婚事,他们一家人穷其一生的财力,才能勉强应付。只是,千算万算,“二牤牛”也没算计到突如其来降临的疾病。
   “二牤牛”病了。他以为的“闹肚子”,其实是隐藏在身体里的恶疾。他拉着的这架马车,最终陷入了泥潭。谁能帮忙来推一下?是儿子宋玉廷,还是他的工友,或者是社会上某些有力量的团体?都没有。生活毕竟不是神话,生存法则也一再强调“优胜劣汰”。“二牤牛”从医院出来,“像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走上了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归途。如今,他拉的这架马车,已经不堪重负,无法从泥泞的日子中脱身了。
   小说以多处细节为伏笔,细化并加重这些坑洼。全篇没有敌人,却依然硝烟四起,充满着别样的战争。主人公“二牤牛”,与天斗,与地斗,与婚礼的恶俗斗,与不得不面对的疾病斗。他的“牛”劲支撑着他,一路艰辛,一路奋斗,差点走到最后,看到曙光。最终却在疾病与天价医疗面前,不得不举起白旗,向面前这个他无比眷恋,无比热爱的世界宣告失败。因为,只有他的“死”,才能换来一家人的“生”。这种隐忍而伟大的牺牲,出现在和平而祥和的当下,显得尤其悲壮。他以己身做铺垫,填入生活的深坑,让即将颠覆的命运马车,走出泥泞,重回大道。这是隐藏在中华这个民族骨骼里的传统与经典,是一种血脉的承继与沿袭。这种悲壮的牺牲,固然伟大,但背后透露出的问题,才是本文想要诉说的。
   第一是旧婚俗。天价彩礼、婚房、婚车等已经成了许多家有儿子的父母的心病。过去,生儿子顶门立户,如今生儿子要面对一大堆问题。第二是医疗制度。民间流行一句话,叫“健康腰缠万贯,大病倾家荡产”。天价医疗一直是底层民众的心头之痛,“二牤牛”也躲不过这个问题。此时,生活如一架巨大的天平,一边是儿子的婚事与家庭的未来,一边是自己的疾病。如何取舍,“二牤牛”心中早有定论。这是让人意料之中的结局,但无法阻止人们在心底期待着某些转折,期待一个如同影视剧中所展示的和谐与幸福的转折。但这并不符合现实。况且,真正在严酷生活中历练过的人都知道,生活没有转折,有些坎有些难,只有咬紧牙,挺直腰杆顽强战斗。最终,所有的煽情情节都没有出现,没有人为他燃起希望的灯盏,也没有一双阻止他奔赴生命悬崖的手,他被打败了。“他脱下雨衣搭在栏杆上,把老式的平板手机放进雨衣里。合上眼睛,张开双臂,枯瘦的脸颊上沾满春天的雨。尽管此时手机响起,可二牤牛并未接。轻轻一跃,他已变成了一条鱼,在马颊河清澈的水流里,失去了思想,失去了记忆,只剩下轻松的、安静的肉体。”
   二牤牛放下了尘世的负累,不再像牛一样耕作,他变成一尾鱼,隐入了浩渺的苍穹里。从此,病痛、家事,以及放不下的一切,被远远甩在身后,甩在波光嶙峋的马颊河上。那跃动不止的波光,是他对家人不舍的眸光,也是对尘世无声地诘问。
  
   二、那些人性里的微光,虽不足以改变他的命运,却深切地照亮了读者的眼
   “二牤牛”跳河之后,他的工友与家人还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他们还在努力挽留这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只是,仅凭这些人性里的暖,已经无法驱散二牤牛命运里的寒。“村子里找不到二牤牛,他媳妇就来到麦地里。麦地里找不到二牤牛,他媳妇就来到大河堤。河堤上找不到二牤牛,他媳妇就有些焦急,顺着河边一路寻觅。”二牤牛媳妇的寻找,作者用了排比句,让逐渐加深的恐惧与失望,在一步步地验证这个让人悲痛欲绝的事实。
   “二牤牛”死了。死在潇潇春雨中,死在料峭的春寒里。他在雨中孑然一身,孤身赴死的身影,成为我最大的意难平。这个如同镜头般不断拉进又拉远,拉远又拉进的过程,也是二牤牛媳妇心中的火焰熄灭的过程。希望燃起又熄灭,再燃起再熄灭。如此反复求证,明知不可能却强撑着一丝侥幸的信念。这样的拉扯,将她的一颗心撕扯得鲜血淋漓,淋漓鲜血。那些蒙蒙细雨也冲刷不掉的,带着血迹的脚印,是她对二牤牛,这个与她同甘共苦几十年的丈夫的挽留,也是不甘。
   几年前,我在影院里看《我不是药神》时,也曾有过深深的无力感。那些平民的生死与哀戚,虽未经历,却依然在一双双饱含泪水和祈求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抵达痛苦的路径,有时候未必要自己体验,人类在濒临死亡或者绝境时,所展现的无助无望和不舍,会让你瞬间明白所有。那些向朗朗晴空伸出的求助之手,本应是托起这片天空的,却变成了向死神的祈求。天价医疗,是压在普通百姓艰难求生路上的最后稻草。据说,这部电影在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后,国家迅速出手,推动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改善措施。但吕受益的自杀,却成了观众眼中的意难平。希望就在眼前,他却坚持不下去了。二牤牛呢,如果继续活下去,希望在哪里?看不到的,不仅仅是他,还有许多如他一样,被生活压榨,被婚礼陋俗绑缚,被无尽病痛折磨的平凡大众。
   这篇小说,让人浸淫其中的,是那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欲说还休的、难以言说的心痛。无论作者有意还是无意,“牤牛”的隐喻已经暗示了人物的悲伤结局。之所以说是悲伤而不是悲惨,是因为在二牤牛的人生倒计时里,那些人性里的微光,虽不足以改变他的命运,却也让他的人生看起来不那么凄惨。儿子,儿子的未婚妻,工友们,攻于计算得失的亲家,他的妻子,都做出了选择。他们想要挽救二牤牛,或者说,与这不公平的命运,躲藏于暗处的死神做斗争。即便杯水车薪,也要倾其所有。这种平民的勇气与力量,虽然改变不了结局,却能给予读者一丝心理上的慰藉,让这个料峭的春天,有了些许人气与温情。
  
   三、当一个人的痛楚,拥有了大众性,便成了大多数民众的痛
   作者在描摹痛楚的时候,是这样写的:“宋玉廷说:‘这几天事多,家里都乱套了。’就把爹不肯去济南的事,对韩真真说了。说着说着,眼圈就红红的,泪疙瘩在眼皮里含着。”
   “宋昌平看着二牤牛远去的背影,摇摇头,发出一声低低的叹息。”
   “刘长龙给二牤牛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于是骑着一辆带棚子的电瓶车,拉着虎子和豹子来到二牤牛家。”
   “二牤牛媳妇抱起雨衣,向着流逝的河水,向着阴郁的天空哀号。那凄厉的声音震荡在天际,随即被湿冷的春风吹散。”
   这是在“二牤牛”的生命倒计时的时候,身边人的众生相。他们的心痛,以各种不同的样貌表达出来。他们试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将“二牤牛”从命运的漩涡中拉出来。虽力不可及,却必须放手一搏。
   也许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危险便来自未可知的、无法掌控的自然力量。
   将个体的命运放置于时代的潮流中,并以个体的努力挣扎来挑战这种宏大而暂时无法破解的、来自命运与制度造成的双重压迫,这种如同巨人与蝼蚁间的落差,给读者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震撼的,而且余波绵绵,长久不能止息。话题并不新鲜,人物如同杵在身旁,是你、我、他,是我们最熟悉的大众。他们面目平凡,蝼蚁般奔忙,对生命给予的重负,他们只能弯下腰去,承接,承接,再承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小人物的抗争,永远是喑哑无力的。当一个人的痛楚,拥有了大众性,成为大多数民众的痛,扎到了这个广阔世界里的某一处,那么,这痛就有了一种荡气回肠,悲壮豪迈的气势,可以撼动世人的心。海明威说:“悲剧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最黑暗、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刻。” 余华说:“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在此不想列举太多。我只想说,当一个人的悲剧,能够引发大众共情,能够让大众痛起所痛,哀其所哀,那么,这篇小说的感染力可想而知。
   小说最终,“二牤牛”在春寒料峭中跳入了雨中潺潺流去远方的马颊河。他身后,是妻子、儿子、以及工友们的惋惜与留恋的眸子。他们是最终给予“二牤牛”温暖的人。这抹温暖,让小说多了悲悯,使得不合理的制度或者恶俗,有了缺口;使得微不足道的斗志,有了冲击悲剧的能力,有了人性向善的抵达。
  
   《春寒料峭》小说链接:https://www.vsread.com/article-994702.html
  

共 41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发文章写按语时,作者笔下总能传递出自己的风采、特质以及高蹈的视角与独特的审美情趣。而扩大到一片赏析,她却不愿再大包大揽,去全面地观照,而是真诚地探视和共情这篇小说,探幽发微,深中肯綮,从自己的思考、领悟中提出掷地有声的见解。赏析单刀直入,开篇以小说主人公的角度,交代清楚故事背景,列出一连串诘问。复又从现实困境开始,从主人公的向往与遭遇、作为父亲和家庭支柱的责任与选择,到周边人的温暖,再到充满象征性的现实问题和大众现象等诸多方面一一剖析,让观者看到小说更深层次反映出的主旨所在,与底层民众共情,与原小说作者一道,为他们的现实困境发声。通篇文笔热切,充盈饱满的情感色彩,让赏析本身也漫溢出独特的温度。结构上精细自然,层次分明,主题的抓取上更是张弛有度,自然而然地将原小说的面貌托呈于读者眼前。很有诚意的一篇赏析,力荐共赏!【编辑:孤峰皓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4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峰皓月        2024-07-23 13:13:34
  编辑完后,要去拜读一下《春寒料峭》,好看的小说,和好看的赏析。
及时当勉励。
回复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3 13:23:46
  辛苦啦。这篇小说,非常值得一读。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很生动,像在身边。不想用那些大道理去诠释一些世间的事物,就这样家常的说说自己的感触吧。皓月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孤峰皓月        2024-07-23 13:17:19
  很棒的赏析,跳出一板一眼的习惯,意到笔随,见微知著。
及时当勉励。
回复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3 13:25:00
  还有好多没说出来的,读一次,捡拾一次新的感慨。好作品带来的震撼是不一样的。问候皓月!
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3 22:00:33
  读了紫玉的赏析,心里再一次震颤起来;甚至有泪水含于眼中,有滴血的痛来自于心中。生与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到底要走到哪里去?这些问题,本不是我们这些草芥要思考的,也是我们这些草芥无法参悟的。我只感觉到,那年少时梦想的理想社会,已渐行渐远,几乎无可追赶。制度、阶级、差距,肉体、思想、情绪,似乎一切都被物欲的魔爪死死抓住,无力挣脱。我们甚至还不如一棵野草,野火烧死后再不能重生。而重生又能如何,只不过将人间的悲伤再品尝一遍罢了。
回复3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07:15:00
  人生如同一场游戏,你既然活着,就得接受生活以及自然界提出的种种法则。只有在保证活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追求其它,比如说善良,人性,道德等等。这篇赏析,原本设定的,跟最后的成稿有很大的出入,我删除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内容。有些话题,是不允许触碰的。说实话,这篇小说,从发出来的那天,就一直横亘在我心里,有种彻骨的寒,驱散不开。如同生活里的一些事一样,能够刺痛到心里最柔软的痛。我们别无他法,只能选择接受。其实,我认为我们还在追梦的路上。比如,我们仍在这里,仍旧喜欢用文字来诠释心里的爱与哀愁。世界、规则、更迭等,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记得自己的初衷,保持内心的清明,让自己能够在荆棘中看到美好,就好了。
4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3 22:03:32
  紫玉的赏析细腻而深切,如锥刺血。
回复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07:18:05
  我身边有一些人,一些事,是有些不合理之中的牺牲品。我无从为他们发声,只能默默观望,甚至远离。说好听了,是明哲保身,说透了,是冷漠与无奈。太多不可说啊。
5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3 22:11:40
  写这篇小说时,这样的悲剧似乎离我甚远。可刚刚写完,刚刚发表,它就毒蛇一般缠住我了。那种冰冷和窒息的感觉,到现在依然没有退却。
回复5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07:20:06
  看这篇小说,让我想起了看《我不是药神》时生出的刺骨冰冷。那些辗转求生,看不到希望的眼神,又回来了。
6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3 22:16:27
  今夜在这撕不开的闷热里,阴沉的天空似乎要落雨。我想把一件真实的事情告诉大家,告诉这个世界。
回复6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07:22:30
  这个世界,有时候还真的缺少倾听的人。或者说,是不敢见证真相的心灵。
7 楼        文友:成敏        2024-07-24 06:18:36
  老师的这篇赏析,写的非常具体细腻,把土木老师的江山绝品绝品《春寒料峭》深度剖析,真正把那篇文章的内涵解读出来,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对于人性的沉淀!好文章,拜读学习了,问好遥握,祝老师夏安!
回复7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07:24:06
  急就篇。与我开始要写的原意出入很大。好的作品,如同好的菜品一样,必须要有人去品尝。问候社长,遥祝夏祺!
8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7-24 14:21:51
  感觉这是齐鲁社团作者与编者最好的一次交流互动,紫玉清凉老师当初编发了小说《春寒料峭》,此文加精进绝。想必这篇作品对于编者的影响不仅仅于此,显得意犹未尽,于是紫玉清凉老师又特意写了这篇赏析。这篇赏析结合小说内容和人物夹叙夹议,对作品的剖析全面而如此深刻,足见其鉴赏水平的高超。一篇好的赏析,能更好地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给佳作点赞。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8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17:29:42
  这篇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于写赏析的时候,都不用去翻看原文。人物的痛与无奈,那种在生与死之间的抉择,既贴近现实,又分外无情。好作品,值得一品再品。也期待华君的佳作,祝福夏安!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