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走进康桥(散文)

精品 【东篱】走进康桥(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6发表时间:2024-07-24 07:52:28

【东篱】走进康桥(散文) 第二次来康桥了,如果问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那一定是横亘在田野里的一个个黑色的大棚,就像一座座小山峰,这样的山峰有100个,给了村民稳稳的幸福。第二次去靠近这种幸福,竟然有想留下的冲动,在世半生,让我冲动的事情,没有几件。
  
   一
   康桥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东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皖南山区交接带,2004年,由原章村、公益两村合并而成。东接先进村,西连楼阁村,南濒美丽的升金湖,北与大渡口镇杨桥村为邻。我一看,就觉得这是风水宝地。
   有山有水,花草树木自然生长,风光无限,是典型的皖南山村风格,如果只是因为这点想留下,那皖南的每个村落,都会让你驻足停留。
   阳光下,羊肚菌在大棚里茁壮成长,哈密瓜散发香甜的味道,千亩荷池莲香沁人心脾、莲蓬偷偷将头探出,生机萌发的喜人景象,托起了村民稳稳的幸福感。
   羊肚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类,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价格不便宜,煲汤味道鲜美,近年来陆续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一大清早,一朵朵带着露水的羊肚菌,从村民的手里来到东至县兴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康桥村本土公司)加工车间,即将完成它们的“华丽转身”,经过筛选、包装好等多种工序,再通过农村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在羊肚菌种植基地,黑色大棚错落有致,鳞次节比横亘在田野上。曾经这片田地,大部分荒芜,长满杂草。据管理人员介绍,利用黑色网吸收来自然的光和热,从而创造适宜的环境,达到满足羊肚菌生长的生态条件。掀开大棚膜布,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长长的地垄上一朵朵长柄小伞,挤挤挨挨,争相开放。人工种植羊肚菌出菇时间快,周期短,一般从播种到出菇在95天左右,多在3-4月采收,如果管理技术到位,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在胜利镇党委和村“两委”的规划下,在东至县农技专家和镇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方式种植。“撂荒地”变为“希望田”,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村民们光承包大棚,一年就有近6千元收入。据了解,康桥村将利用好现有的大棚优势,继续探索“羊肚菌+瓜果”轮作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成熟的养殖技术、四极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包产包销,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创收并带动当地农户就业。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康桥村走在了“村美、人富、产业旺”的大路上。
   近年来,康桥村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先后种植精品辣椒、莲藕、脆皮金桔、无土水芹等绿色农(果)产品共计2000余亩。2023年围绕“一镇一特”发展方向,种植总面积达300亩的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
   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小小的羊肚菌在肥沃的土地上开出了康桥人的致富花。
  
   二
   因人口众多、家族聚居现象明显等特点,康桥村通过修建周氏和章氏两个家风馆,发挥祖规家训的教育引导作用。“先贤遗风传美德,祖泽绵延振家声”,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等良好的家风在这个近4万人口,5平方千米的大地上广为流传。
   “无传承则无根,无祖宗则忘本”。康桥村有周、章两大姓,两姓名人、能人数不胜数,两个家族都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祠堂。
   祠堂,亦名宗祠,是族人缅怀先祖、崇敬先贤之圣地,它不仅是家族之标志与中心,更是乡土文化之根基所在。记录着家族的传统与辉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可以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首悠扬的诗篇。
   两姓祠堂相隔只百米远,宽阔的村道将两者紧密相连,时光渲染,历久弥新。站在祠堂前,肃穆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前一处小广场,可停几辆小车,不时有村民悠闲地经过。两个祠堂共用一个风水塘,水流清澈、荷叶苍翠,与祠堂人文沉淀后的厚重相映成辉,更觉宁静祥和。内墙壁上“忠孝礼义”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意境深远,蕴含警世醒人的智慧。祠内古井无声无息,井水润泽着代代后人,与祠堂融为一体,成为子孙追本溯源、崇祖敬宗的载体。
   饮水思源,根与源共存。出宗祠内,匾额高悬,烛火熠熠,人们在仰望中追怀先贤往事。出身书香之家的章大光一生立志救国济民,捐资办学,“为国育才”;凭一己之力在外打拼,事业有成,回报家乡,累捐千万的首富周清华;祠堂的功德榜上,长长的捐赠名单是康桥人一代代优良家风的传承。
   继承并发扬好中华名族的优良家风,才是两姓家族人丁兴旺、世代永昌的捷径,这是前人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产。
   日出日落,祠堂不语,静静地看着子孙后代努力拼搏、走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看着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祖国的繁荣昌盛……
  
   三
   走准了菌菇产业的路子、下稳了经济发展这盘棋后,康桥村开始同步建设美好家园。
   “村里现在的环境卫生情况比过去好了很多,里子变好了,面子更美了。”“安徽省劳动模范”康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章庆愉快地说道,“这么多年来,康桥村未见一起不和谐的纠纷,只要是村子的工作,村民们都全力支持。为了修路,村民们自愿免费让出自家房屋。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轻松多了。”
   对于农民来说,一方土地、一块瓦片都是宝,怎么能轻易让出?为何康桥村村民的格局会这么大?只是因为良好家风的传承吗?走在康桥村,人们不禁生出这样的疑惑。
   农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留下的儿童、妇女、老人,就成了三留守人群,康桥村也不例外,如何让留守村民生活得踏实、安全、无忧,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康桥村两委努力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作为大家长,村“两委”一心为家,遵循“谋划发展有亮度,民生福祉有温度,务实创新有深度”的原则,村子里的大事小情,都装在他们心里。
   “孩子们,今天开始,暑期田园课堂正式开始,希望你们能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生活。”在村部后面的“幸福大院”里,为期45天的暑期“田园课堂——快乐班”有序开展,将近70名学生参加。“有新书包、新文具,有‘小老师’们给我们检查和辅导暑假作业,而且每天还有新鲜的面包和牛奶。”今年四年级的章子琪对“田园课堂”并不陌生。接过开班礼物后,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孩子们快乐了,解决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一心拼搏事业,回报家乡。田园课堂孩子们的开班礼品、午饭、午后点心等费用,都是村里居民自发捐赠,家和就会万事兴!
   在托管班结束前,村里还会组织开展结业文艺汇报演出和运动比赛,到时候就在村子的文化广场开展。
  
   四
   走进村文化广场,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休闲纳凉,巨大的展板上一张张五彩缤纷的活动掠影,向人们展示了村民文化生活的“百花齐放”。
   每年对优秀志愿者的表彰,激发了村民对环境的守护,人人都是美好乡村建设者;一年一度的乡村春晚,发挥了留守妇女的余热,让她们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最美夕阳红”“田园课堂快乐展演”等一个个创意活动,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生动呈现。
   广场上一排平房可见“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老年食堂”等牌子挂在上面。同样的,这些支出费用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等孩子们长大,也会跟父辈们一样,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每个人都想着为家乡添砖加瓦,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村民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红,幸福的泡泡越来越大,都要飞上天了。
   村里还开展了乡村治理“积分制”积分兑换活动,村民积极参与卫生整治等活动,就可以获得积分,能兑换大米、油、鸡蛋等相应物品。活动开展后,村民“赚积分”“比积分”的热情高涨,对村庄的发展更关心。美好乡村的发展,需要激励更多村民关心村务,主动配合村庄管理,康桥村的变化一览无余。
   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民风是康桥村幸福的源泉,种植菌菇、产业兴旺是幸福的催化剂,各项利民惠民建设是快乐的添加剂,曾经的“难村”逐渐走出一条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和美、兴旺、幸福村。
  
   五
   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发展都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亘古不变的道理。抓住“人和”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人康桥人做出了和美乡村大文章。
   在胜利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康桥村两委找到了小康之路的密码,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径,推动经济富裕和社会价值实现良性循环,开出了一朵经济、文明齐头并进的双生之花,在新时代唱响属于自己的最强音。
   一路芬芳一路香,“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美丽家园”示范点、“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池州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等荣誉纷纷而来。
   这稳稳的幸福,康桥村民抓住了。再别康桥,心有不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了和美幸福村的密码,只待下次再相会。
  
   2024年7月2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乡村康桥村的优美篇章。作者以报告写实的风格对大美康桥村从历史到如今的变化和人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康桥村地理位置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康桥村的周、章两大姓族人邻里和睦,能人辈出,功成名就之时不忘根本,救国济民,代代捐赠,忠孝礼仪的文化沉淀深入心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和物质财富。在当地政府以及村委的规划和扶持下,种植、养殖等特色模式的运作下,康桥村走在了“村美、人富、产业旺”的康庄大道上。每一个村庄都有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村委的领导可谓面面俱到,一心为民,办了许多贴近民生的好事,激发了康桥人爱护村庄的高涨情绪,也成了美化村庄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幸福感指数日益飙升。康桥村的业绩有目共睹,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村,荣获许多带省、市的光荣头衔,戴上了耀眼的桂冠。作者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深情对康桥村的发展、务实、改变,多方位的注解和赞美,侧重描写了当地政府和村委村民共同一心,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让康桥村走上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之路上。天时地利人和,歌颂时代,赞美乡村,人杰地灵、泽被后世。问好作者,感谢赐稿东篱,推荐赏阅。{东篱编辑:风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轩        2024-07-24 07:56:12
  问好花开老师,看到题目,我想是不是再别康桥里那个康桥~这康桥这么美,都想去看看了~
风轩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09:19:03
  深谢风轩老师百忙中给小文编辑,东至是皖南山区,山水秀美,人杰地灵,欢迎老师来做客!问好了老师,夏安,佳作频频!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4 07:58:43
  这篇关于康桥村的散文,以写实风格展现其变迁。村美民富产业旺,忠孝传承,政府与村民齐心。获诸多荣誉,留守儿童等问题也得关注。作者旁观者视角,深情赞美,见证乡村幸福路,值得赏阅! 祝欣然美女老师工作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09:21:28
  深谢龙主编一直的鼓励,最近走访,看到了山川秀美的村落,老百姓生活幸福,颇有感慨。老师是游记高手,让人佩服!问好龙老师,夏祺,佳作频频!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24 10:04:12
  老师的文,主题契合最美乡村建设,语言干净利落,给我们勾画了一个中国的新“康桥”。尾句引用的非常好,升华了主题,又有味道。清新之作,拜读学习了,祝凉爽一夏!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16:28:20
  谢谢韩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祝老师工作顺利,期待老师佳作!
4 楼        文友:简柔        2024-07-24 11:21:25
  康桥村,一个美好的村,一个幸福的村。村民的品质——他们的礼让,热爱家乡的情愫构成一个乡村的品质,也是先贤精神的传承。欣赏欣然老师的捕捉视角与文笔。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16:28:48
  深谢简柔老师留墨鼓励,老师的白裙子写得轻舞飞扬,真美!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4 16:30:38
  志摩别笔下康桥有爱情之不舍离,欣然老师之笔下有毒,是菌类毒了人着魔,山村兴起比和康桥别更有不一样的诗意。怀才自赤峰写几句,见谅!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19:06:21
  嘿嘿,怀才老师的比喻就是与众不同,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老师到内蒙去了,又要带回多少神仙级别的好文哇,期待!祝老师旅程愉快,一路顺风哦!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7-24 16:37:20
  康桥村,坚持有机农业为先导,让农民富起来,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关怀弱势群体。人们的幸福指数爆棚!此村真美,作者文笔也美,令人身临其境!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19:06:59
  深谢莲香老师留墨鼓励,祝老师生活愉快!夏安,期待老师大作!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24 17:40:24
  这里康桥村是不是徐志摩笔下的“再别康桥”?这里的农民真的是幸运哦,乡村振兴走在时代前列。说起羊肚菌,十多年前,我差点就到安徽去学习技术了的,都报名了,最后没找到合适的伙伴,拦路虎太多,我独自一人差了胆量,泡汤了的。嘿嘿。老师的文精彩绝伦,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24 19:13:15
  花草老师这么优秀,又能吃苦,要是学习了羊肚菌技术,就是致富带头人了。现在农村里,种植养殖业,都很兴旺,都是新农人。问好老师,修养好身体最重要哈!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25 10:02:29
  一看康桥二字,让我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桥,此康桥非彼康桥,徐志摩的康桥盛着爱情,这座康桥盛着村民的幸福。欣赏好文!点赞!遥握问安!
回复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06 15:20:43
  谢谢湘莉姐姐留墨鼓励,祝老师夏安,佳作频频!
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7-25 21:12:29
  合并村取名“康桥”多有寓意和诗意呀!基层农村在面对劳动力外流,村里多是老弱病残妇女的不利情况下,找对了致富路子,让这个村子充满了活力。拜读来迟,学习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06 15:21:14
  谢谢天方老师留墨鼓励,祝老师工作愉快,夏安!
10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7-26 10:56:39
  确实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传奇与发展的康桥!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8-06 15:22:16
  深谢砍老师留墨鼓励,去忙一些事,回复晚了,还请您包含,祝老师工作顺意!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