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我梦中的那座山(散文)

精品 【齐鲁】我梦中的那座山(散文)


作者:冯兴虎 白丁,7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9发表时间:2024-07-24 17:06:42
摘要:通过描写家乡山水变化,追忆往事,向往未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老家房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当地人都称它凤凰山,又名金蛤窝。它没有泰山的雄伟,也没有黄山的神奇,更没有华山的险峻,却在民间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也成了我梦中的打卡地。听爷爷讲,在远古的时候有两只金凤凰飞临此山而得名。每天清晨附近的村民都能听到凤鸣,只要凤凰鸣叫,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儿不约而同的飞向山顶,构成了百鸟朝凤的美景。
   站在山顶俯视脚下恢宏蜿蜒的黄河尤如巨龙奔腾不息。白帆点点,渔歌声声,自然形成的码头驿站,被称为白天千里眼,晚上万张灯,又形同龙凤呈祥之壮美画卷。凤凰山曾经丛林茂密,苍松翠柏,山槐挺拔,杜鹃竞秀,也曾因盛产天然金刚石而名嘈一时。传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探秘者纷至沓来,其中不乏风水先生。一时间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各种各样奇谈妙论,被人们奔走相告,最具感染力的是盛传此地将诞生"帝王将相",那在封建社会可不是个小事儿,此消息一经传到京城,朝廷便派风水天师到此观天象、看地形、察民情。天师回到宫廷,不久皇上就命人在东西不到10公里的距离上修建了三座寺庙,旨在通过此法把好风水给压制住,以维续他们的王朝统治。
   说来也奇怪,后来凤凰飞走了,黄河也改道了。只剩下一只通体金黄的蛤蟆(蟾蜍)在山坳里蹦来蹦去,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儿。就这样又不知过了多久金陵城来了一位高人,装神弄鬼的居然把金蛤蟆给顺走了,这时当地人才知道它是一只"拉金尿银"的宝物啊。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在山上拣到的那些金豆子、银绺子都是金蛤蟆所赐。一时间有后悔的、有愤愤不平的、还有骂娘的。半山腰间的金蛤蟆洞金黄、滑润、幽深,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还有在凤凰山的后坡上布满了像足球大小椭圆型石头,坚硬无比。有传说是凤凰蛋,因凤凰飞走了,没能孵化,汲取天地灵气后化成了石头。还有传说八仙之一的张国老成仙前在此修仙养驴,他成仙后驴拉的"屎",就变成石蛋了。不少人家用它来做碓头,说用它捣出来的谷物味道别样,有健康长寿的功效。孩子们用更圆一些的石蛋,当炮石蛋做游戏,就和现在用玻璃球做游戏差不多的形式。
   小时候我总是站在房后仰望此山,幻想着一个又一个神奇传说,突然在大山深处再次显现。人的好奇心和欲望是有生俱来的,它驱使我和小火伴们经常跑到山上无头无脑地探寻,有一次太阳都落山了,我还没有下山,心里一急迷了路,那真是急坏了父母,发动了亲邻四处寻找,幸好家乡的山没有峡谷纵横,也没有什么凶猛的野兽,相对还是安全的。要是问我童年有哪些最美好回忆,那一定是和小伙伴们上山挖山葱、摘泽蒜、拣松果、追野兔、套山雀,躺在山坡上沐浴暖阳,惬意地看古黄河波光粼粼,吸吮着家乡山野花香的味道了。
   岁月催人老,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染尽秋霜的老者,四十五年后再登上凤凰山,心里生出了阵阵的凄凉,记忆中草木葳蕤的景象荡然无存,它再也不是我梦中的那座山。整座山被掏空,丛林被毁,我数了数仅废弃的大小石灰窑就有三四十座,到处残垣断壁,矿空遍山,乱石散落,山脚下立着一个严防地质灾害的警示牌,这哪里是什么地质灾害,分明是人为所至。
   断壁上有几只乌鸦不时地哀鸣,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不远处一棵孤零零的杨树,上面托着两三个喜鹊窝,一并随风摇曳着;山坡上零散着几十只山羊,老羊官蹲在树下,正吧唧着老旱烟陷入沉思,我慢慢走过去打着招呼,他还算热情地挥了挥手,并带有警觉的说,听口音你是外乡人吧?不是还在惦记这剩下不多山石林木吧?我连忙说:"我是根在故乡的外乡人,顺手指了指我们的村子,道出自己的来意,"老羊官叹了叹气说,可惜了,养育我们祖祖辈辈的山林,十几年的功夫就被毁了……
   八十年代,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春风,同样吹进了我的家乡,吹活了这片热土。头脑灵活的人,看准时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有利条件,占山建窖,占地建厂,做着老祖宗留下山林的无本生意。十几年间整个山上狼烟四起,炮声轰鸣,各种机械来往穿梭,昼夜不停的炸、炸、炸,挖、挖、挖。据说最火爆时,4吨以上的卡车,一天都能运走数百车石料、白灰、水泥。生活的节奏告诉我们,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在当时都是有人脉、有资源、有经济基础或者是某些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这部分人确实是先富起来了,也不同程度的带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也有不少人跟着脱了贫。当然有些人先富了,也没有忘记回报乡里,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修路建桥出钱出力。也有些人唯利是图、盲目开採、野蛮开採,可山不能再生,挖一点少点,再加上起初政府的监管不到位,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所以就变成了我今天看到的破烂不堪的样子,这也是那个年代许多地方的共存通病吧。
   千百年来生活在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环境中的人们,男人体魄健硕,女人优雅贤淑,普遍长寿,八九十岁高龄老人皆耳聪目明,还能自给自足,被誉为长寿之乡。而恰在大开採的这些年,十里八乡不少人得了疑难杂症,有的说是石灰粉尘所至,有的说是农作物施用化学药物影响,还有的说是破坏自然环境的惩罚。
   还好新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终于让人们觉醒了,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懂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懂得了敬畏自然。自然资源保护组织的志愿者们也不停的走乡入村宣传自然资源保护法规意识,展开一系列的活动、研讨,其中有一个提问很有深意,"老祖宗留下的环境资源被我们毁掉了,用完了,吃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是啊,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而今天的我们又该怎么做?这是一道必答题。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开始花巨资对残存的山体进行改造保护,对自然环境予以修复,增加植被,重建庙宇,恢复历经千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庙会,或许经过不懈的修复,我梦中的那座山,在不久的将来会景象万千、更加迷人。
  
  

共 23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与致富,是得不偿失的。文章开篇,便将凤凰山的传说与其静谧优美的自然风光呈现于读者面前。这座有着古老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矿藏的大山,却在当地一些人的肆意挖掘开采下,变得面目全非。原本的长寿之乡开始出现疑难杂症,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受到了冲击。前后对比之下,凤凰山该如何发展就成了当地人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作者对故乡自然资源的保护有着深切的忧患之心,对过度、超前开采提出了质疑。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若大地上没有了山川与河流,我们的子孙后代该如何生存?一篇有着强烈忧患意识,对大自然有着敬畏之心的好文章。推荐赏阅!【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3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17:08:42
  在梦中,凤凰山还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天然氧吧。只是,现实中,却因为过度开采而变得满目疮痍。好在,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也许,亡羊补牢,现在还为时不晚。感谢老师赐稿齐鲁,祝老师写作愉快!
紫玉清凉
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24-07-24 17:11:09
  看到老师的文章,想起我故乡的那座大山。挖山填海工程开启之后,它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连同我许多童年、少年、青年时的梦想与回忆,一同葬身于大海中。但愿人类能够及时停下破坏大自然环境的那双手,让我们继续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再次祝福老师!
紫玉清凉
3 楼        文友:冯兴虎        2024-07-24 18:47:03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盛葳
4 楼        文友:孤峰皓月        2024-07-24 19:59:09
  拥有众多版本神奇故事的凤凰山,
   一下子想到《新白娘子传奇》上提到的凤凰山,
   宝地可以是很多传奇故事的发源地,
   也可以是作家笔下精彩故事发生地。
及时当勉励。
回复4 楼        文友:冯兴虎        2024-07-25 07:07:04
  谢谢!
5 楼        文友:成敏        2024-07-25 06:34:22
  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一切景物,都是值得怀念的,虽然山不一定多么有名,多么的高大,却给作者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一篇佳作,阅读学习了,问好遥握!祝,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冯兴虎        2024-07-25 07:07:22
  谢谢!
6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7-26 08:15:48
  语言流畅,情感饱满,欣赏老师佳作。人类对世界的破坏,美其名曰开发。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