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乡村守望(小说)
“爹,渴不渴?”五岁大的儿子寒叙端着个用匏瓜做的水瓢递到寒铁头面前,匏瓜里盛满了一瓢满满的山泉水。
“儿子真乖,先端给你娘喝,爹不渴。”寒铁头抡着的大铁锤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娘,爹不渴,你喝。”小寒叙走向另一旁左手持着铁钳,右手拿着小铁锤的母亲王翠花面前对着她说道。
“谢谢叙儿,叙儿真孝顺。”说完王翠花放下小铁锤接过水瓢就猛喝了几大口,喝完又将水瓢递给了寒铁头,寒铁头接过水瓢一口气将剩余的水喝了个底朝天。
“爹,你不是不渴吗?”小寒叙嘟囔着个嘴看着父亲说。
“儿子,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寒铁头笑着说。
“爹,那我什么时候能长大,长大了我也要跟你学打铁。”
“儿子,你可不能跟爹学打铁,长大了要努力去城里生活,走出这穷山村。”
“爹,我们现在不是很好吗?”
“可城里不用晒太阳,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呢。”
“哦!叙儿明白了,爹。”
“嗯,这里热,你站远一点。”
“铁头啊!明年就该送叙儿念书了,你说是送去他外婆家念,还是就在村里读?”一旁的王翠花插话道。
“城里教学好,还是送城里他外婆家吧!”
“可城里念书费用不便宜。”
“没事,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享受最好的教育。不要像我一样,一辈子只能待在农村。”
“嗯,我支持你。”
“花啊,苦了你,跟着我来这里受罪。”
“我乐意。”
……
斜坡村是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斜坡村以斜坡而得名,这里住着三百多户淳朴老实的庄稼人。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村里没有通电,也没有修马路,点的是煤油灯,走的是蜿蜿曲折的山路。
为了让儿子寒叙今后能走出农村,斜坡村的寒铁头在儿子三岁时学了一门手艺,在村口处自家屋旁建了个铁匠铺。农闲时,张铁头就每天光着个膀子和老伴在铁匠铺里打铁,替附近十里八寨的村民们打造一些农具,收点小钱,日子也算是过得比其它村民稍微好一点。
儿子寒叙自从被送到外婆家上学,一直很努力,并且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城里工厂单位上班。正当儿子寒叙工作刚安稳时,寒铁头的老伴王翠花却病倒了,没两月就撒手人寰,永远地离开了他们。母亲走后,寒叙想将父亲接到城里享福,可寒铁头说,待惯了斜坡村,住不惯城里就一直没去。他还说,他想守望这乡村,守望妻子的身影,因为他觉得妻子还活在自己身旁,在这个山村的天上看着他。
自从老伴去世后,寒铁头也不打铁了,那铁匠铺就冷冷清清,冰冰凉凉地躺在那里再没人去过。没过一年,铁匠铺就开始漏雨,紧跟着在一天夜里轰然倒塌,将铁匠炉埋了个严严实实。没了铁匠铺,寒铁头还有三亩良田。他现在年纪大了,也不想折腾,就操持着那一点地,过着简单的生活。
铁匠铺旁边还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寒松已经过世,留下一个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的孙秀梅带着八岁的女儿在艰难度日。看到孙秀梅娘俩日子过得苦,寒铁头就经常去帮她们家干活,替她犁地。可寡妇门前是非多,寒铁头去帮她家干活,村里就传出了许多闲言碎语,说秀梅不守妇道,说寒铁头勾引人家寡妇。面对这些喜欢嚼舌根的人,寒铁头并不在意,他也告诉秀梅不要听他们乱说,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最可恶的是,秀梅去世老公的那些兄弟,不仅不帮秀梅家干活,反而告诫她要少和寒铁头来往,不能辱了他们一房的清誉。斜坡村人思想比较保守,女人如果死了老公遗留有子女,女人就不能再嫁,必须要待在夫家照顾孩子到成年。秀梅个子本身就比较瘦弱,许多体力活他根本干不过来。没办法,即使有风言风语,她也只能含泪咽着,尽量把孩子带大。许多人的风凉话不敢当着寒铁头的面说,不然他那一身黑黝黝的打铁肌肉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多久,斜坡村在政府的帮扶下,那条修了几年的马路终于通到了村里。还派了一个女大学生柳青萍来村里当支书,搞乡村振兴计划。为了方便支书柳青萍住宿,村长动员了许多村民在寒铁头的铁匠铺的地基上盖了两间木瓦房,权当她的办公地点。
那天柳青萍找来几个村干部,商量打算在村里种植柑橘带领村民致富,要各组组长配合动员村民将计划实施下去。斜坡村有的是地方,缓缓的斜坡有好几个山头,正适合搞种植技术。可当这方案公布下去时,却遭到村民们的抵制,说自己的地头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来搞那些什么旁门左道。其实村民们更多的是不相信这丫头片子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她才多大。以前也派得有村支书,可没搞几年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也没干成,还留下一堆烂摊子。就这样,种植还没开始就流产,柳支书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想不出任何对策来。
这两年,寒叙的单位经济效益一直不怎么好,工作干得也不是很顺利,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寒叙心情不好,就请了几天假准备回村里探望父亲。从城里到斜坡村有一百多公里,公共汽车只能坐到乡里,还有十多公里要步行进村。如果有车进来自然好,斜坡村的马路刚修通没多久,路上跑的车辆很少很少。不过寒叙很幸运,搭了一辆拖拉机就坐到了村口,时间刚好掐到饭点。
寒铁头的家在村口,和孙秀梅的家离得不远,中间就隔着铁匠铺。寒叙下了车后,往铁匠铺瞧去。只见铁匠铺现在换成了两间木瓦房,一个姑娘正端着个脸盆从屋里走出来。
“青萍,你怎么在这里?”看到学妹的寒叙两眼放光,老远就喊。
“寒叙,原来你是这个村的?太好了!”看到寒叙的柳青萍扔下脸盆,小跑走到寒叙跟前。
“青萍,你还没回答我呢,你来这村里做什么?”
“说来话长,大学毕业后,本来我要留在城里单位上班的,可父亲非要举荐我来基层锻炼锻炼,说是为了我好。”
“怎么样,待得还习惯吧?”
“别提了,一来就碰到了难题。”
“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得上你。”
“就是什么乡村振兴计划,县里文件让我带领斜坡村致富,搞种植。可村里的村民不配合,我工作无法开展啊!”
“这好办,我先去说通我父亲,咱们先从一家做起,然后慢慢影响其它家庭。”
“真的?太好了,我就说嘛,遇到你准有好事发生。”
“行,这事就这么办。”
“对了,你毕业后为什么没来学校看我?”柳青萍话锋一转,问起了当初心里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毕业后我就参加工作了,忙成跟狗一样,哪有时间去看你。”
“借口,都是借口,没把我当朋友看。”青萍将脸一扭,还是不愿相信寒叙当初是因为没空才不去看她。
“好了,别生气了,这不以后都可以天天看到了。”
“那是你说的啊,可不许反悔。”
“不反悔,反悔是小狗。”
“好,那我原谅你了,今晚在我家吃饭。”
“我得先回家跟我爹说一声。”
“你家在哪个位置?”
“在那。”寒叙用手一指。
“天啊!我们还是邻居。”柳青萍捂着嘴偷笑道。
“那还不好,省得走路。”
“那我多做一个人的饭,一会你叫叔叔也一起来吃。”
“好,我问一下他。”
寒叙提着几袋礼品,跨进了自家的大门。此时寒铁头正埋头在灶房里生火做饭,打算简单对付一餐。当他生好火回头一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爹,我回来了。”看到父亲在生火做饭,寒叙喊了一声。
“回来就好,等爹做好饭,陪爹喝两杯。”
儿子寒叙回来,让寒铁头很开心。就欲在吊炕下,取下一块腊肉打算洗干净,今晚炒个荤菜啥的下酒。
“爹,先别急着做了,青萍说去她家吃饭。”
“青萍!你认识她?无缘无故的,她请我们吃饭做什么,是不是想让我们同意她搞那什么种植?”
“爹,乡村振兴是让咱们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是好事。”
“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做什么?你别跟着瞎参合。”
“爹,你要相信年轻人,以后改变斜坡村的还是得靠年轻人。还有我决定不回单位了,就在斜坡村帮青萍搞种植项目。”
“什么!你个兔崽子,你要气死你爹啊?好不容易送你上大学走出农村,结果你却要跑回来,你对得起你死去的娘吗?”
“爹,现在单位不好混,有可能我会被裁掉。既然早晚要裁,何不早点做决定回来搞种植。而且这项目有政府扶持,稳赚不赔。”
“不行,爹不同意,就算被裁掉了单位也会有安排。你有大学文凭,在哪里都能找到吃的,总之不能回农村。”
“爹,现在到处都在搞乡村振兴,许多村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了。”
“儿呀!爹种一辈子土地了,这山旮旯能种出什么来爹不知道?你要相信爹,被裁了,就在城里混,何况你们单位还分得有房子,有窝就不会饿着。”
“爹,我给你摊牌吧!青萍她喜欢我,她爹是市里的大官,这次她下来基层锻炼锻炼,你还愁儿子以后不能回城里?”
“真的?你可不要骗你爹。”
“爹,我啥时候骗过你嘛?”
“既然这样,爹就不过去了,一会爹还要去你秀梅婶那看看。还有爹同意支持柳支书的种植计划,你告诉她一声。”
“好,那谢谢爹。”
寒叙放好东西后,和父亲又聊了好一会,才提着一瓶酒往青萍住处走去。
“你爹怎么不过来?”在灶房忙活的柳青萍看到寒叙提着一瓶酒进来,于是问他。
“我爹去秀梅婶那了,他让我带个话,全力支持你的乡村振兴计划。”
“你怎么说通你爹的,说来听听?”
“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哦?”
“说,不生气。”
“我说你是我女朋友,我爹就信了。你可别误会,我爹那牛脾气,说了半天他也没答应,没办法只好出此下策。”
柳青萍没有接话,不知在想些什么?只见她锅铲一响,将锅里炒熟的菜装进了碗里。
“你生气了?”看到柳青萍没有接话,寒叙小声问道。
“没有,我有那么小气吗?快坐下来,准备开饭。”说话间,柳青萍已经将碗筷准备好了。
“两年不见我们喝点酒吧?”
“好!”
寒叙打开了酒瓶盖子,拿了两个杯子将酒斟上。很快俩人你一杯我一杯,一瓶酒全被他们喝光了。柳青萍已经喝得很醉很醉,寒叙也喝得差不多。看到柳青萍就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寒叙只好起身将她扶进卧室里。而刚歪歪扭扭将柳青萍扶好放床上时,寒叙的酒劲就上来了,身体一歪,也醉倒在了床上。
……
“寒叙,快醒醒!”第二天柳青萍一早醒来,才发现寒叙居然睡在自己床上。而且好巧不巧,手还搭在自己身上。被柳青萍一吵,寒叙瞬间醒转,急忙缩回手爬下床一个劲地在那里道歉。
“对不起,青萍,我混蛋!”
“你这道歉的意味是打算不负责吗?”柳青萍直勾勾地盯着寒叙说道。
“你说,要多少,只要不报警,多少我都赔偿。”
“谁稀罕你的臭钱?”
“青萍,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
“傻瓜,要不你娶了我,我就原谅你。”
“啊!我不是在做梦吧?”这突然的转变让寒叙摸不着头脑。
“我是认真的,你娶不娶吧?”
“娶娶娶!”寒叙欣喜若狂,他一直暗恋柳青萍,只是碍于她的家世背景,一直不敢表白。
……
有了寒铁头的支持,孙秀梅也加入了种植计划。寒铁头在村里人缘又好,加上村长的宣传,于是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凡加入的村民每家可入一份股,所缴纳资金全部用于果树的种植开支。股权越多收益也越大。柑橘三年便可挂果,可统一进行销售,村民无需担心卖不出去。
斜坡村有的是山头,很适合大范围种植柑橘。在村长的协调下,村民们开始开荒大范围种植柑橘。柑橘幼苗是由政府提供的,是柳青萍开着她的皮卡车从育苗基地,一车一车拉回来的。
三年后,柑橘大丰收,加入的村民都收获了第一桶金。看到邻居都赚钱了,没有加入的村民也要求加入。于是在柳青萍的指挥下,柑橘园开始扩大规模,大范围种植,将几个山头都种上了果树。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年所有柑橘都遭遇了虫害,山头里的柑橘树冷冷清清地挂着几个孤零零的柑橘果,惨不忍睹。
“寒叙,怎么办?村民纷纷要求退股。”柳青萍冲进寒叙家,心急火燎地说。
“别担心,我去解决。”说完,寒叙拿了一本记账本和一支笔就跟着柳青萍出去了。
“铁头哥,我们也去看看吧?”孙秀梅拉着寒铁头的胳膊说。
“好!”
寒铁头和孙秀梅还是走在了一起。尽管她婆家人不同意,可在村支书柳青萍的普法及主持下,他们俩冲破了这层阻碍,喜结连理。见过世面的寒叙也没阻止父亲再娶,毕竟他也知道,父亲需要一个人来照顾。
在柳青萍的两间瓦房外,已经围了近两百个村民。村民们情绪很不友好,各种抱怨的声音充斥在人堆里。村长也来了,正在安抚大家的情绪。看到这乱糟糟的场面,寒叙和柳青萍走到了人群中间准备开始喊话。
寒叙清了一下嗓子,拿起一个扩音器就对着周围喊道:“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婶,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
“退钱、退钱,我们不听……”人群还是很吵闹。
“退钱可以,但烦请大家安静一下,你们这么吵,我们给谁先退钱呢?”
一听到寒叙说会退钱,人群瞬间安静了不少,个个都睁着铜铃大眼在看着他。
“寒叙,我们也没那么多钱退啊?这可怎么办?”一旁的柳青萍焦急地说。
“别担心,我们可以向银行贷款。”
“可银行的钱也要还啊?”
“放心吧!我相信我们村的种植计划,现在只是树遭了虫害,又不是树死了,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明年一定还会好起来的。”
“好,听你的。”
和柳青萍交换完意见,寒叙又拿起话筒喊:“各位叔叔伯伯、阿姨大婶,果树只是发生了虫害,我们会想办法找到原因并进行根治。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先不要急着退钱,果树每年都会挂果,一挂果就会有收入。而你们现在一旦退钱了,万一果树好起来,你们家不就少了一份收入吗?”
“我们不相信……对,我们还是要退钱,谁知道果树明年会不会好……”刚安静的人群又吵了起来。
“好!既然要退钱,等下一个个排队,签协议退钱。不过钱大家也要给我点时间,我一时半会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大家给我半个月时间,到时钱一定全数退还给你们。”
这次风波总算压了下去。然后寒叙开始找信用社贷款,没多久在柳青萍提供的担保下贷了五十万下来。钱到手后,寒叙和柳青萍就开始把钱还给每家每户。为了找到虫害的原因,柳青萍还请来了专家实地考察。经过专家技术指导,第二年柑橘园很快就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果实。三年时间,寒叙不仅还掉了贷款,还将自己的木瓦房换成了小洋楼,买上了小车。那些没有选择退股的村民,也收获了自己应得的报酬。而退股的村民,看到别人拿着一叠叠钞票,悔之不已。不过他们还是有收入,每年征地都有分红,只是少了许多。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寒叙和柳青萍又搞起了养殖,让村民们踊跃参股。养殖也做得很成功,一年时间,家家户户都收获满满,踏上了小康水平。
那天,柳青萍站在柑橘园的山头上说:“寒叙,这回可以有胆量见老丈人了吧?”
“可以,明天我们就去。”说完寒叙将柳青萍紧紧地搂在怀里。
“那好,今后我们也不回城了,以后就守在这个小山村,我给你生一大堆娃娃。”
“好,生一队足球队,我们也来举办一次村超,哈哈!”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轿车飞驰在路上,往某市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