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云水】杆杆酒,其乐融融共饮一坛酒(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云水】杆杆酒,其乐融融共饮一坛酒(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392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0发表时间:2024-07-29 15:30:55


   那时,我是一位卡车司机,在一家物流公司里工作。
   当时,我刚刚开始工作不久,给物流公司开车。感觉这工作蛮好的,可以游遍全国各地了,真是好呀。一开始,我就是这么想的,心里惬意得很。因此,车本子一下来,想也没想,我就开始了开运输车的生涯。每天往车子里一坐,油门一踩,就开始了周游全国的旅途,一会南方,一会北方的,到处跑。
   开始去坚持学车时,家人都不同意,尤其女友,很是为我担心,天天把着方向盘,到处去,那精力得多集中呀,多么地累人呐,她又是多担心呢。
   婚后,她又是多次要我改行。可是,我干上这行后,不仅没有觉得累,反而,更加喜欢上这一行,热爱上这一行了。因为天天出去满世界地跑,全国各地的,风景见多了,思路打开了,朋友也多了起来,天南地北哪里都结交下了朋友,这可是我意想不到的。本来,我就一直喜欢交朋友,喜欢与朋友聊天旅游,还有就是闲着无事,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聊天,好开心呐。
   他,之前一点也不认识的。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寻找顺风车,站在路旁,举着一只牌子,上面黑色水彩笔写着:搭乘顺风车,凉山方向的,有货要捎带。他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满脸的焦急。人呢,也有些憔悴,穿着一身深色很普通的衣服,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短短的头发,有些蓬乱,古铜色皮肤,一看就是山里人。可不是,牌子上写着四川凉山方向的。我恰好就去恰好我要往四川去,就往凉山那去呢。于是,我把车子停到路旁,探头喊着:“喂,凉山方向——”
   他一抬头,看见了我,赶紧跑到车子一旁,见到我,主动从车窗伸手握了我一下说:“叫我友拉就好了,师傅你呐,你怎么称呼?”
   我也很友好地微笑着:“叫我林子好了,我姓杨叫杨林。”我赶紧下了车,因为路边不宜过久停车的。我下了车,帮他把货物装上了车,车子并没装满,依旧还是有些余地的。又将防雨布盖好,一些防护都搞好,才与他上了驾驶室。车子开起来,他长出一口气,说自己已经等了大半天了,不是价格谈不拢,就是司机嫌远,要绕路。还说:“真好嘞,唯独你这位师傅,没有那么多的计较呢。”我说:“反正是顺路,钱多少无所谓的。路上有个说话的,不然,与烟,与烟为伴了。至于路远近,就是一踩油门的事儿嘛。”
   我叫着他友拉的名字,感觉有些奇怪,不禁对他的名字产生了兴趣,感觉不是汉族。一问,果真不是呢,原来他是彝族, 住在大山里。说来,也真没想到,他很健谈,又如我一样,喜欢交往朋友。想也没有想到,很快我们就很熟悉了,好似老朋友一样,真是一见如故呢。
  
   二
   没有聊几句,他开口就很热情地邀我去他家去做客。等到了地方,货卸完了,要我一定要到他家,一起饮酒,尤其是,必须得要饮一饮他们当地彝族的杆杆酒。听到杆杆酒,我心里很是好奇。虽然以前也多少听一些朋友说过,但,毕竟没有饮过,也没见过,那酒到底啥滋味,怎么饮,还是不太了解呢。
   这一路,我和友拉谈家庭谈事业,最多谈到的就是杆杆酒。说来,杆杆酒,我说以前也只是听说过的,但是,具体也不了解,更是没有饮过呐。
   友拉,一听,更是来了劲儿,就此打开话匣子,聊起来杆杆酒。还说,彝族有句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还说彝族人男男女女都喜欢饮酒,他们“有酒便是宴”已成为了习惯呢。
   于是,从友拉口里得知,这杆杆酒,又叫做“芝衣”“泡水酒”或“咂酒”,说的名字越来越奇怪,也越来引起我的好奇心来。友拉说,这酒对彝族人来说,是很金贵的呢,往往用来招待贵客或是婚丧嫁娶,节假日,春节什么的才拿出来饮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嘞。当友拉说他们当地人又叫坛坛酒,彝名就是“尔嘎”。尤其是,彝族人都喜欢,也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
   这酒为什么那么好喝,大概是采用玉米、高越粱和荞子的纯粮食作物来酿制的缘故吧。制作的方法,也是别具一格的,先是将原料粗磨,粗磨好了之后,再加上水去蒸。蒸熟了后,倒在簸萁里,静静地等呀等,等到温度达到了一个度,才开始将荞壳去掉。然后,加酒曲,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因此,酒曲,这可是酒的灵魂呀。这一加,不得了呢,从此,粮食不再是粮食,已经是酒的前奏了。好似一首乐曲,有了音律,好似一首诗,有了韵脚。看吧,每当加进酒曲后,就会开始拼着力气的搅拌,不停搅拌均匀,再就着簸萁,密封起来,接下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发酵。发酵后,就可以转入木桶或是坛子里,再用泥土把木桶口或是坛封起来,放置起来,如此,杆杆酒即将酿成了。
   也就大概十五天左右吧,可以将酒坛开封了,若是再继续多放些日子,两三个月的时间,那就味道更加美了。此时,可以插上若干的麻管或竹管,几个人一起共饮,这就是杆杆酒的与众不同处,也是它美好的一面。虽然,它不能干杯,却是同饮,朋友间,家人间,同饮一坛酒,会觉得,更亲密,更友好,增进了友情,感情在酒里不断升级,交集着,意义非凡。
   听着友拉说着杆杆酒,口里也好似垂涎三尺了,于是,我问友拉,那酒到底醇香到什么程度呀?能形容一下不?他微微笑着说:给你讲个传说吧,传说里说呀,石达开饮后曾以诗赞道:“‘千颗明珠一瓮收,吸进黄河水倒流;五岳抱着擎天柱,天子见了也低头。’听听,哈哈,你说好喝不好喝呢?”
  
   三
   等着到了友拉的家,坐在友拉的家里,才真的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热情与好客。酒未开封呢,只是看见,一坛坛的杆杆酒,仿佛间,嗅到了酒的醇香,微醺起来。
   友拉约来他的好友和亲朋还有邻居,甚至有些不太熟悉的人,都没有什么的,只要围在一起,就很友好起来。一个个将竹管插入同一酒坛中,共饮着一坛酒,畅所欲言,说着彼此的故事。那种情景就很是壮观又豪气呢,更是亲切与无间,一饮入喉,再入胃腹,回甘在口,甜美于心。
   一种醇香,一种甘冽,浓郁,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这杆杆酒,不仅醇香四溢,扑鼻沁脾,且,饮酒的人心花怒放,那浓郁的香气与甘冽的口感,令人饮下一口就感到了甘畅淋漓,欲罢不能,不醉不休的境界了。当地人说,这杆杆酒香味越久越香醇,存放上三年五载那香气更加浓,更加香醇厚,恰如一种文化的底蕴,日久深厚,经久不衰不败。
   于此,我也就了解到,做好一坛杆杆酒,好似做人一样,那是一丝不苟的。要水好高粱是刚刚熟透的,高粱没熟透或是太过软绵都不中用的。至于酒曲多少与配料比例,也都是做酒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口感的。
   说起,彝族的酒曲,也是很独特的,最早时候也是自己来制作的。《酒之起源》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说是制作酒曲,光原料也要有十六种:“三种在高原,放牧者带回;三种在沼泽,放猪者带回;三种在坡上,挖地者带回;三种在岩上,取蜜者带回;三种在森林,狩猎者带回;三种在平原,劳作者带回……”听听吧,就单单这酒曲,真是难得又难得呢。
   坐在友拉家,饮着杆杆酒时,不仅品尝到了杆杆酒的美味香醇,更是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热情与好客,同时也品尝到了他们更加美味的各种美食,坨坨肉、花样灌肠、酸菜汤等等美味。
   这才知道,彝族,人人酷爱饮酒,无论是男是女,几乎人皆饮酒。他们有句谚语:“汉人贵茶,彝人贵酒。”来家里做客或是来玩耍的人,他们以酒代茶的,常常是“有酒便是宴”,故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
   因此,婚礼上酒席上,向来是“酒足”为敬,“饭饱”却是其次的,因此,他们之间,很少有请客吃饭的说法,一般讲究的是送酒为敬的,什么婚丧嫁娶了,或是邻里产生矛盾了,就用送酒来说话,因此,他们有这样的说辞呢:“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
   逢年过节大事小情,婚丧嫁娶的,各家各户靓丽的阿妹子就会,很友好的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杆杆酒来,酒放在门前,再插上几枝锦竹或麦杆竹管之类的吸管。此刻,只要是路过家门口的人,无论谁,都会被热情邀请,吸上几口的。
   长此以往,人们早已对杆杆酒,也叫做转转酒、坛坛酒的已是耳熏目染,习以为常,离不开,舍不下,不断延续,一代代,又一代代。
   一酒泯恩仇,一酒情深厚,一酒万万年。
   杆杆酒,不仅成为了彝族人的特色饮品,最珍贵的美酒,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杆杆酒,是这一生最难忘的一次饮酒,醉在凉山,情在人间。
  

共 32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彝族杆杆酒的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名物流公司运货的司机杨林在运货途中遇到一位需要搭乘顺风车的凉山彝族人友拉,并热心帮助他将货物运回家,友拉请他和杆杆的故事。友拉一路介绍杆杆酒别具特色的制作过程、饮酒放松以及待客都少不了杆杆酒,这表明杆杆酒口味独特,真的与众不同。等到把货物到了友拉家,充分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热情与友好。友拉叫来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和杨林畅饮杆杆酒,那种醇香、甘冽、爽口的滋味,扑鼻而来,让人回味久久。在彝族人心目中,饮酒是一种拉近彼此间距离的融合剂,再大的矛盾和仇怨都可以通过饮杆杆酒来化解。文章构思精巧,情感真挚丰沛,笔触优美动人,场景生动感人,画面感强,富有感染力。既让读者了解了杆杆酒的文化,感受到彝族人的淳朴好客,又展现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温暖感人。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清凉一夏,生活快乐,精彩不断。【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9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7-29 15:43:50
  文章构思精巧,情感真挚丰沛,笔触优美动人,场景生动感人,画面感强,富有感染力。既让读者了解了杆杆酒的文化,感受到彝族人的淳朴好客,又展现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温暖感人。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清凉一夏,生活快乐,精彩不断。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7-29 15:47:24
  彝族杆杆酒第一次听说,原来是一种口味独特的高粱酒,很多人可以用吸管同时喝,热闹有趣,让人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7-29 20:48:14
  感谢云彩老师辛苦编审,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夏天快乐!
春草葳蕤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7-31 22:50:04
  恭贺春草葳蕤老师征文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8-01 15:15:41
  彝族杆杆酒,还是第一次听说,作者从跑车说起,中途拉了一个彝族人友拉,经友拉介绍,杆杆酒的酿造过程以及它的历史。杆杆酒,代表着彝族人的热情好客,是拉近距离的融合剂,是调节矛盾的调和剂。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文章情感细腻,书写流畅,文笔清新活泼,构思独特,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拜读欣赏了。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佳作连连!永远开心快乐!
梦在何处
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8-02 20:34:00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敬茶!
春草葳蕤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