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柳岸】毛笔叙事(诗歌)
新石器的彩陶上
笔的位格已经很神圣了
这是唤醒古文字的一种方式
当图腾复活,甲骨文上朱书和墨书
一笔一划令人敬畏,需要利刃安抚住那些疼
才能将千年一瞬汇入书海浩洋
有时,圆润爽利的笔法会长出翅膀
在历史的迷雾上飞翔
当晦涩的思想隐入尘烟
是笔翻起了流水的波浪
三仟年前,落笔下去,浮云会收起锋芒
古文字匍匐前行,被打磨成一阙绝句
在朴拙险峻的结构中穿行
而后来的字词很老实很木纳
走涩势时,河图洛书山海经十分神秘
走疾势时,燧人氏有巢氏山顶洞人
在书写的笔划里就醒了
女娲夸父在原始森林也有了故事情节
毛笔的记忆很好,也很慈悲
让神话有了以善为本的抒发
秦国名将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南地,又监修长城
为快速传递军情,将兔毛绑于竹竿,蘸墨书写
毛笔初具雏形,自此扬名,博古而通今
毛笔来到人间
让墨花晕染了多少庙堂之气
让文字有了灵动之象
让书法家和画家有了尊严
落笔时,有山有水有平川有惊天动地
运化时,有行有楷有狂草有藏龙伏虎
更有手上乾坤,图月画日的精彩
书者,字里行间千古事
画者,泼墨写意卓尔不群
蔡邕做笔赋让毛笔成为通穹顶的桥梁
以竹替木为管,凿孔入毛
马须为大笔,鸡毛为小笔
赋兔性为兔毫,赋狼性为狼毫
禽兽毛多性格,脾性或柔软或坚硬如锥
或细腻或耿直或宁静致远
收尾则大开大合一鸣惊人
胜在锋颖胜在吸墨胜在吞吐毫气
安徽宣州、浙江湖州是制笔的故乡
经过浸、泼、并、配等七十多道工序
尖齐圆刚柔并济
笔就有了四德大家风范
养字为神养画为风骨养墨为浩气
这笔就有了经天纬地的情怀
这中国文化就醇厚了起来,源远而流长
战土握钢枪,侠士挎名剑,名士握毛笔
笔中太极生出森罗万象
笔中四象尽是梅兰竹菊,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