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齐鲁】探秘“魏了翁”(随笔)

精品 【齐鲁】探秘“魏了翁”(随笔)


作者:宋威杰 白丁,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1发表时间:2024-08-03 07:41:23
摘要:我亦是两位孩子的母亲,深刻理解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内卷的时代,何种教育才能真正引领孩子的一生成长。我希望,通过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锻炼,将这份宝贵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让教育的力量触及每一个心灵,激发他们无限的可能。

在这片被时光温柔拂过的成都平原上,蒲江县静静地躺在历史的怀抱中,1400多年的岁月沉淀,铸就了它千年古县的荣耀。就在不久前,一场名为“千年传承,一砚风华——探秘魏了翁的蒲砚之旅”的游学盛宴,在蒲砚村热烈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和家长的热情参与。
   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此次活动,旨在让蒲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以创新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成长。
   2024年7月28日,阴雨连绵,气候适宜,25名学子和12位家长,踏上了这场探秘“魏了翁”之旅。我们深入蒲江的历史长河,感受魏了翁文化思想的熏陶,触摸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蒲砚的独特魅力。
   清晨的八点半,队伍整装待发,朝着前面的山峰玉子贯,鹤山书院的遗址隈支峰迈进。此次徒步登山,结合蒲砚村正在宣传的环保理念,融入了徒步净山捡垃圾环节。孩子们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登山,当我们用心观察,仔细欣赏路边、远处的美景时候,发现路边的垃圾玷污了美好的绿色家园,于是孩子们拿着夹子,你追我赶,边走边探索、边发现,一路的垃圾捡个不停,家长们也积极配合提垃圾袋,看谁捡得多?看谁最厉害?一路欢声笑语,鸟语花香,绿荫盎然,回荡在这悠悠山谷里形成一幅美好的画卷。
   这场徒步捡垃圾活动,六岁的儿子晨晨是期待很久了,所以一开始就进入了兴奋状态,家长们都感叹道他能坚持下来吗?没想到他是最积极的,捡得最认真的,连地上小小的烟头都不放过。
   “哇,晨晨捡得好认真呀,前面的哥哥姐姐们没有发现的垃圾,居然被你发现了。果然藏在草丛里的垃圾都被你发现了。”
   “妈妈,快过来呀,这里还有好多垃圾,快把垃圾袋拿过来,装不下了……”
   “晨晨,你听!这片果园会感谢你的,他们在说,晨晨感谢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变得干净多了,谢谢你们小朋友!树上的鸟儿们也在欢快地唱歌呢,仿佛在感谢你们,保护了他们的家园,让这片森林更美丽啦!”
   走着走着,路边果园树下跳出来一群小奶狗,哎呀他们正在喝狗妈妈的奶水,萌萌哒太可爱了。晨晨看着狗妈妈在和自己摇尾巴,仿佛在给自己说什么,于是晨晨拿出自己背包里的小面包、火腿肠,本以为自己要补给的能量,没想到转身他却投给了狗妈妈。狗妈妈一个劲儿地摇着尾巴,不停地感谢着晨晨。
   看着狗妈妈吃得很香,晨晨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比自己吃着还香甜呢!“妈妈,狗妈妈饿了,他要吃东西才能喂养他的宝宝们呢。”
   一旁后勤保障的刘老师看到晨晨的这一幕,不住地为孩子点赞:“小伙子,不错哈,把自己的零食拿来喂狗狗,有爱心!”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山谷里,小麻雀蹦蹦跳跳,如同地面上孩子们跳跃的音符,奏响大自然的乐章,每一跃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花白长尾鸟展翅高飞,穿越林梢,留下一串优雅的剪影,它们的飞翔,让人心生向往。
   “孩子们,快看呀!小松鼠正在大树上跳来跳去!”
   “哪里呀?我要看!我要看!”
   这场意外的惊喜,让孩子们看到了森林里的小精灵,它们的尾巴像是一面面小旗帜,在枝叶间摇曳生姿,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跟随着小松鼠的脚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灵巧的小松鼠在枝头一闪而过,孩子们的目光便紧紧追随,他们的脚步也随之加快,仿佛在参与一场森林里的捉迷藏。
   然而,即便是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也难以抵挡孩子们那双渐渐发软的小腿。前面大哥哥大姐姐们早已冲在前面,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能听到他们在前方山坡上的呐喊声。而最小年龄的东东、晨晨、平平,落在了队伍最后面,妈妈们在旁边一直鼓励着,坚持着。孩子们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那是一种超越了年龄的沉重。是啊,此刻已经徒步了一个多小时,手里还拿着夹子、垃圾袋,早已超越了自己的极限。此时,刚好后勤保障刘老师的电瓶车骑了上来,只见刘老师背上、车子的前面、后面座位上早已挂满了同学们的背包、垃圾袋,热情的刘老师还不时地为大家送来矿泉水,用心全程呵护着队员们。
   晨晨倚着刘老师的电瓶车,小声嘟囔:“刘老师,我想坐车。”那几乎是一种央求的神情,眼中闪烁着求助的泪光。看着这样的情景,此刻作为妈妈的我,又何尝不想让孩子少走一段路,帮助他直接到达山顶呢?可转念一想,未来孩子的人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山去挑战,一旦这样妥协了,放弃了,那他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很容易被放弃。当听刘老师说,孩子们加油啊!转过前面两个弯就到山顶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内心在思考如何激发孩子们继续前行呢?
   “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来探寻谁吗?”
   “魏了翁!可魏了翁在哪里呀?”晨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怨气,脸上的表情早已表明不想走了!
   “孩子们知道吗?魏了翁可是全国状元啊,他修建的鹤山书院为什么要在这么高这么远的地方吗?”
   “不知道,太难走了,妈妈为什么他不在城里修学校呢?”晨晨继续好奇地追问道。
   “对呀,这就是我想给你们说的,听说魏了翁建这个书院,就是要看哪些同学有坚强的意志力,能爬上山顶就表明自己想学习的决心,而且山顶上还有灵气,能护佑大家学习好,成为学霸,成为状元!如果今天你们都能爬上去,哇!魏了翁在天上都看到你们的,一定能保佑你们读书超级厉害!”
   “真的吗?魏了翁这么厉害啊!我要去找魏了翁!我要去看看他的书院长什么样的呢?”
   经过这番心上的链接与赋能,孩子们再次鼓起勇气,那双小手紧握成拳,似乎在为自己加油打气。他们迈开坚定的步伐,继续向前走去,那小小的身影,在这山谷间,显得格外坚强和勇敢。
   两个小时后,我们所有人终于登顶成功。一路的汗水,几度的动摇,都在彼此的鼓励和关爱中化为坚定的力量。脚下的棘刺,让我们明白,人生路途,总有曲折,但只要勇敢面对,终将抵达顶峰。
   东东如同一个小小的探险家,站在山巅之巅,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光芒,他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像是握着世界的尽头,激动地呼唤:“妈妈,妈妈,快看呀,果然站在山顶上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此时,妈妈温柔地拥抱着儿子,一同凝望那仿佛触手可及的天地交际线,我轻轻按下手机快门,仿佛捕捉到了时间静止的瞬间。在这一刻,我相信,这便是母子间最真挚、最美好的画面,如同一首无声的诗,流淌着爱与温暖的韵律。
   在这片土地上,孩子们追寻着魏了翁的足迹,体验着历史的厚重。山间云雾,绿意盎然,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他们为之震撼。
   攀至山巅,目之所及,唯有一座电视塔傲然矗立,它的身影在山顶显得威严而坚定。而那心心念念的书院,却似隐于云雾之中,不见踪影。孩子们的好奇如同一串串飘扬的音符,不断追问着,“书院呢?那读书声呢?”失望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但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歇。
   在蒲砚村何书记的引领下,一群求知若渴的孩子踏入了灌木丛生的山顶。脚下的路,荆棘丛生,每一步都是对意志的考验。男生们勇往直前,开辟出一条小径,女生们紧随其后,不让须眉。一位同学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像是此刻最好的注脚。
   短裤下的双腿,被枝条和茅草划出一道道血痕,但这些孩子们却毫无惧色,他们在丛林中寻觅着魏了翁八百年前的足迹。此时,何书记驻足,引导孩子们低头寻觅,只见一堵土墙在草丛中裸露,墙角静静卧着一个石凳。这一幕,让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思绪如穿梭时光的箭,将我们带回八百年前的岁月。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山顶,条件虽艰苦,了翁先生却能在此播撒智慧的种子,传道授业,培育出一批批儒学英才,令人由衷敬佩。
   何书记引领孩子们抬头仰望,那满林子的隈支树,地上的隈支(儿时称之为猫鼻子,学名酸枣)揭示了隈支山、隈支峰的由来。隈支,寓意着古人向往远行,又渴望归根的深情厚谊。
   那布满树桩的读书台,铺满落叶的洗墨池,色彩斑斓的烽火台,每一处遗迹都如同历史的低语,令同学们惊叹连连,每一次发现都是心灵的丰收。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他们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更在心田播下了求知的种子。
   随后,同学们跟随许永驰老师(蒲江魏了翁研究会执行会长)的脚步,仿佛穿越时空的长河,回到了南宋嘉定二年的岁月,魏了翁的英姿和大儒的风采,在我们的眼前一一重现。在隈支山脚下,鹤山书院的创办故事,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同学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敬仰的光芒。在这场与千年时光的对话中,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启迪。他们为了翁先生的智慧而惊叹,为他对教育的执着而感动,心中悄然生根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崇。
   徒步返程下山的路上,孩子们仿佛获得了山川赋予的力量和了翁精神的能量,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有力。风雨虽然来袭,却未能阻挡他们前行的决心,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
   家长们以身作则,用行动传递着坚韧与勇气,没有一句责备,只有相互鼓励和赞许的目光。在这场旅程的终点,孩子们不仅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更在风雨同行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成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坚持。
   亲子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彼此的眼中闪烁着对方最耀眼的光芒。这段旅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中的哲理:真正的力量,不在于避开风雨,而在于面对风雨时,我们选择勇敢前行。
  
   后记:我既是这场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也是家庭教育的践行者、传播者。我深知,怎样的活动才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和锻炼注入力量——那必须是有精神引领的,富含文化内涵的。在蒲江这座千年古县,历史的河流缓缓流淌,绵延千载,它所蕴含的能量如同灯塔,照亮着蒲江学子的道路,赋予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他们毅然前行。
   同时,我亦是两位孩子的母亲,深刻理解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内卷的时代,何种教育才能真正引领孩子的一生成长。我希望,通过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锻炼,将这份宝贵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让教育的力量触及每一个心灵,激发他们无限的可能。

共 39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的是25名学子和12位家长组成的一个团队,在2024年7月28日这天踏上了这场探秘“魏了翁”之旅。作者提到的目的是,感受蒲江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魏了翁文化思想的熏陶,触摸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蒲砚的独特魅力,以创新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成长。作者紧扣徒步登山的过程,夹叙夹议夹抒情,不仅有对一路景色怡人的采撷,更有对以晨晨为代表孩子的生动描写,作者娓娓道来,体现出这次活动不仅仅是玩,更重要是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如何去引导孩子激励孩子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让他们明白“人生路途,总有曲折,但只要勇敢面对,终将抵达顶峰”。家长带领孩子,跟随许永驰老师(蒲江魏了翁研究会执行会长)的脚步,追寻了南宋魏了翁的英姿和大儒的风采,更是具有深刻思想和文化教育的意义。这篇文章充满亲和力,清澈流畅生动细腻活波,足见作者的文字功底,正能量的作品,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0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8-03 07:45:00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每一个家长的重中之重。可是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正确的陪伴和引导呢?可能这篇文章的讲述值得借鉴。给美文佳作点赞。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8-03 07:49:36
  这篇文章对于这次探秘“魏了翁”之旅的整个过程描述非常详尽生动,由表及里,还深挖了意义所在,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很不错。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8-06 07:31:41
  很好的文章,有思想有深度,言之有物,比那些无关痛痒的文章好多了。欣赏老师佳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