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山河】入画的岁月(散文)
在我小时候每逢年节都要在门板上张贴,我们小孩子都随着大人们叫它为门神爷。后来才知道,门神爷爷是年画的一种,有年腊月二十,父亲因忙于车站的工作给了我一块钱让我去渭河打弯处的蛤蟆口村的那家画坊求两幅年画和写上三副对联。之所以叫求画而不是叫买画,用父亲的话来解释,那就是神是不可以用来做买卖的,给钱,那叫润笔费,和现在的叫法一样。
蛤蟆口这家专做年画和写对联的画坊我和父亲来过好多次,大都是来求写门联或者一幅画什么的,父亲和画坊的师傅很熟络,我也算是有过几面之交了。看我手里拿着钱,画坊师傅也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让我坐在板凳上等一会。
由于年节临近,来这里求取年画和写对联的人很多让我等了很长时间,免不了有些心急。不过也通过求取者们和画坊师傅的交谈中知道了一些有关年画的事,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已经十二岁的记性还是让这些“画”音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影响。现在想想,那可真是知识的财富。
在我那个年龄段所见到的年画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乱称呼。贴在屋里墙面上的就叫做年画,贴在门板上的必需叫门神而不能叫画。那个时候一般家庭在过年时基本上都贴门神很少贴年画,这缘于经济问题是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家基本就没有贴过年画,但门神必须年年张贴,而且张贴时很隆重,父亲会染香放炮且嘴里念念有词,然后恭恭敬敬地贴了上去。
我正思量着今年这次贴门神爷一定要说服父亲让我来放炮,这样我就可以偷偷地揪下来一些留着过年期间到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着玩。一位叔叔的高大嗓门把我吓了一条,他在问画坊师傅这个年画怎么个叫法。我探探头看到这位叔叔正指着一幅老寿星模样的画在询问。
画坊师傅很有耐心对对这位叔叔说,你说的这幅画用的工夫比较多,耗时,整个画面必须要细致,属于“画宫尖”或者“画三才”。画坊师傅拿起一张我没看清是什么画说这幅是一整幅的年画,我们这一行都叫“宫尖”。这张一纸三开的呢,我们叫做“三才”,还有那些,都有叫法,祖上传下来都是这么说道的。
看来这位叔叔多少有点懂画不时地点点头还很内行地问画坊师傅,那幅画上面涂有金粉应该叫金什么了吧。画坊师傅笑笑说你说的没错,这画上用金粉的全称叫“金宫尖”或者“金三才”。这些呢都是我们这一行人的叫法,在城里基本都不这么说了,看着亮眼就是好画,有没有什么说词就不重要了。
接着画坊师傅很有兴致地说靠柜子边放着的那些都是上半年也就是六月份以前的画,叫做“青版”,炕头上放的那些都是七月以后的,也就是“秋版”了。画坊师傅解释说这都是老话说的老画,来要画的没人在意这些,就我们这些做手艺的人讲究一些。
画坊师傅还讲了许多我都没记住就记住了这些,因为这几段话很新奇也好记,现在回想起来真恨自己笨怎么不全用脑子记下来呢。虽然画坊师傅所讲的都是旧时期对画制作的说法,但那是中国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文化,是因时制宜的绘画艺术,是有它的来源和根据的。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懂画但很喜欢画,所以对有关画的任何说法都很有兴趣。
始于古代的年画或门神画都属于传统的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城乡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节庆艺术品。年节贴年画和门神既用于烘托年节气氛,也装饰了家门环境,象征着祝福和吉祥以及喜庆,让人们看起来心情愉悦。
在古时期,不仅仅是老百姓年节要张贴年画和门神,官方也照样做,明清时代就是这样,每逢过年皇宫里也都要张贴门神和对联。去过故宫博物院参过的人都会记得,保存着的清代门神比如将军门神和童子门神等门神画就是古年画。宋朝时期把年画叫作“纸画”,到了明代,又叫做“画贴”,等到清朝初期改叫“画片”或“画张”了,直到清道光年间才被确定为“年画”。
清代是年画的鼎盛时期,人人离不开年画家家离不开门神,其题材多样且更丰富,年画的制作也已趋向精美化和视觉化。在清朝中期,各类年画店和大大小小的作坊在城乡比比皆是,达到了空前。
起源于汉代并改革于唐宋最后盛行于明清,到近代年画的题材已经无所不有,像神仙一类的,吉祥物一类的和故事传说一类的等等,画品达千余之多。曾经的木版年画源之于中国的古老风俗和信仰,一般家中张贴年画或者门神都是有着一种寄托和祈求,包含着对一年的希望。
我小时候求取来的年画是用木板水印制作出来的,看起来与现在的画作差别很大。现时代随着印刷技术的高科技发展,年画的内容不再有传统木版画那种了,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颜色更多彩。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那种很让人有种代入感亲切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年画就要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这个遗憾一直到有朋友送给我一本潍坊木版年画“麒麟送子”,让我再次兴奋起来。
年画或者门神画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加之新时期年节风俗的逐渐改变,年画也在变化成为了象征性的家庭装饰的艺术品,门神则似乎正在退出绘画艺术的舞台。不过在门上贴财神的人越来越多,这大概也算是对贴门神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吧。
年画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国今天的文化遗产。年画,能唤起人们已经封尘的过往记忆,让人们牢记先祖们的勤劳和智慧。
真的很感慨,写这篇文章是年画拨动了我的心弦,是年画将我带入最美好的民族文化怀抱中。突然记忆起那位画坊师傅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的岁月在画外,你的岁月在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