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徐一波读诗二首(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金文】徐一波读诗二首(作品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发表时间:2024-08-15 16:45:04
摘要:“我漫步树荫的篷帐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树荫宛如篷帐,为漫步其中的“我”提供了一处庇护之所。这种场景的设定,让人在阅读之初便仿佛能感受到那一份清幽与宁静,也为后续雨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茨维塔耶娃(俄罗斯)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
   每一块磁砖上画着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着,
   颤抖着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作者简介‖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年10月8日——1941年8 月 31 日),俄罗斯著名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
  
   徐一波赏析‖
  
   茨维塔耶娃的一生,是充满激情与苦难的传奇之旅。她出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对诗歌的非凡天赋和热爱。她的诗作仿佛是灵魂的倾诉,真挚而强烈,毫无保留地展现着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她善于运用大胆的意象和奇特的比喻,在她的笔下,爱情不再是甜蜜的温床,而是燃烧的火焰,痛苦与欢乐交织,令人心醉神迷又心碎断肠。然而,命运对茨维塔耶娃并不仁慈。动荡的时代,残酷的战争,使她的生活陷入困境。她经历了流亡、贫困和亲人的离散,但这一切都未曾磨灭她诗歌创作的热情。相反,在困境中,她的诗歌愈发深沉、凝重,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茨维塔耶娃,这位诗歌的缪斯,以她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让我们在她的诗作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这首《我想和你一起生活》,描绘的不仅是对与心爱之人共同生活的憧憬,更是一种对爱与宁静的深切渴望。诗的开始,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小镇、黄昏与钟声,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诗意的世界。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让相爱的人能够尽情沉浸在彼此的陪伴之中。这种对生活场景的细腻勾勒,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温馨。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古老时钟的微弱响声被比作时间的滴落,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悄然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希望与爱人共度的每一刻都能被珍藏。而笛声从顶楼房间传来,吹笛者倚窗,窗口大朵郁金香绽放,这样的画面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进一步烘托出爱情的美好氛围。诗中的爱情并非是热烈奔放的,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从容。“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一种豁达态度,爱并非是占有和强求,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陪伴和等待。这种独特的爱情观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内敛。
   房间里的磁砖画,如心、帆船、玫瑰,象征着爱情、远方和美好。而窗外“雪,雪,雪”的短促有力的重复,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寂静的环境,与室内的温馨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强化了雪景的宁静与纯洁,也象征着爱情的纯净无邪。诗人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宁静祥和。
   对于爱人的姿态描写,“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淡然,冷漠。” 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实则凸显了爱人的真实与自在,也表现出诗人对爱人的包容和理解。而关于香烟燃烧的细节描写,“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烟的末梢颤抖着,颤抖着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则以小见大,反映出生活中的琐碎与真实,也让这份爱情显得更加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爱情生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宁静的小镇、悠扬的钟声、浪漫的笛声、美丽的花朵、温暖的炉火和纯洁的雪,更有爱人的陪伴。
   它让我们相信,即使生活中有平淡和琐碎,只要有爱的陪伴,一切都将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雨的轶事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波兰)
  
   我漫步树荫的篷帐下  
   而雨点偶然触及我  
   仿佛在问:
    你的欲望是受苦, 
   啜泣?  
  
   柔和的空气,  
   湿润的叶子;  
   ——香味是春天,香味是悲伤。  
  
  
   作者简介‖亚当·扎加耶夫斯基(1945-2021),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1945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隆大学哲学系。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他积极投身于波兰“新浪潮”诗歌运动,作为主要理论阐述者和代表诗人闻名。享年75岁。
  
   徐一波赏析‖
   《雨的轶事》宛如一幅细腻而含蓄的情感画卷,在短短几行诗中,以雨为笔触,勾勒出了内心深处的欲望与悲伤。
   “我漫步树荫的篷帐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树荫宛如篷帐,为漫步其中的“我”提供了一处庇护之所。这种场景的设定,让人在阅读之初便仿佛能感受到那一份清幽与宁静,也为后续雨的出现埋下了伏笔。雨点的偶然触及,仿佛是来自天空的问候,也是命运不经意的触碰。雨问“你的欲望是受苦,/ 啜泣?” 这句问话极具冲击力,雨似乎被赋予了人性和感知,它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成为了一种能洞悉人心的存在。受苦与啜泣,是人类情感中深沉而痛苦的部分,雨的询问并非是简单的疑问,更像是一种对灵魂的叩问,引发读者对自身欲望和痛苦的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常常隐藏着内心的痛苦,而雨的这一触及,如同揭开了那层遮掩的面纱,让真实的情感暴露无遗。
   “柔和的空气,/ 湿润的叶子”描绘了雨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景象,与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并非是为了削弱悲伤,而是以自然的美好来衬托情感的复杂。春天的香味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但诗人却巧妙地将其与悲伤相连。这种矛盾的并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复杂多面。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美好的,悲伤也可以在美好的事物中悄然存在。
   此诗语言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扎加耶夫斯基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雨、空气、叶子,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同时,他也让我们看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情感既渺小又宏大,渺小得如同那偶然落下的雨点,宏大得能够与整个春天的气息相抗衡。
   《雨的轶事》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雨的诗,更是一种心灵的倾诉,一种对世界的独特感悟。扎加耶夫斯基用他的笔触,在雨中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关于生命、欲望和悲伤的交响乐,余音袅袅,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间。

共 2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首诗歌的分析与解读,让我们更好地对作者身份、时代背景、主题内涵以及诗歌表述的感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诗歌是语言的净化,诠释是智慧的结晶,诗歌是花朵,解析就是绿叶,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感谢作家老师辛勤耕耘,推荐阅读欣赏。【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8-15 17:32:05
  《雨的轶事》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雨的诗,更是一种心灵的倾诉,一种对世界的独特感悟。扎加耶夫斯基用他的笔触,在雨中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关于生命、欲望和悲伤的交响乐,余音袅袅,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间。感谢王老师的精彩评论!
2 楼        文友:张鹏        2024-08-15 22:21:12
  点赞,生命流动的情怀和感悟。
3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15 23:21:06
  品读,欣赏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