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影视戏曲 >> 【金文】徐志摩(电视剧)

编辑推荐 【金文】徐志摩(电视剧)


作者:汤文来 布衣,13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2发表时间:2024-08-16 08:55:37
摘要: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毕业于杭州一中,与厉麟似、郁达夫是同班同学,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作品。看 徐志摩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张幼仪,第二任妻子是陆小曼。

【金文】徐志摩(电视剧) 第一集:少年志
   时间:19世纪末
   地点:浙江海宁
   海宁,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小城,沉浸在温暖的阳光之中。在城中一处气派的宅邸内,一个少年的身影在书房中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徐志摩,一个眼神中透着聪慧与灵动的孩子。
   书房内,古朴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徐志摩身着一袭整洁的长衫,正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天空,那深邃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此时,他的父亲徐申如走进书房。徐申如身材高大,面容严肃,举手投足间尽显稳重与威严。
   “志摩,近日在私塾的学业如何?”徐申如语气平和地问道。
   徐志摩转过身来,面对父亲,微微躬身行礼,然后说道:“父亲,私塾的功课,孩儿自是不敢懈怠。只是,那些传统的文章,孩儿觉得有些局限。”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孩儿渴望能接触更多新的知识,新的思想。”
   徐申如微微皱眉,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解,“传统的学问乃是根基,怎能轻易说其局限?”
   徐志摩向前一步,目光坚定地望着父亲,“父亲,如今时代在变,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孩儿听闻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充满了创新与活力,孩儿想要去探索,去学习。”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广阔的新天地。
   徐申如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志摩,为父明白你的心思,但家族的传统不可丢。你要知道,我们徐家世代以诗书传家,你需守住这份传承。”
   徐志摩脸上露出倔强的神情,“父亲,传承固然重要,但创新与发展亦是时代所需。孩儿在私塾中展现的才华,并非只为遵循旧制,而是希望能以此为基石,去开拓新的领域。”
   徐申如注视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你这孩子,想法总是如此独特。但这世间之事,并非如你所想那般简单。”
   徐志摩急切地说道:“父亲,孩儿深知道路艰难,但孩儿愿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这时,母亲钱慕英走进书房。她身着素雅的旗袍,面容和蔼,眼神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疼爱。
   “志摩啊,莫要与你父亲争执。”母亲轻声说道。
   徐志摩看向母亲,语气变得温和,“母亲,孩儿并非有意争执,只是心中的想法实在难以抑制。”
   母亲走到徐志摩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孩子,你的心思,母亲明白。但你也要体谅你父亲的苦心。”
   徐志摩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来,“母亲,孩儿知晓。但孩儿对新思想的渴望,如同燃烧的火焰,无法熄灭。”
   徐申如看着儿子坚定的神情,心中不禁有所触动,“罢了,罢了。为父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但你要记住,无论如何,都不可忘本。”
   徐志摩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父亲放心,孩儿定铭记在心。”
   徐申如转身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本书,翻了翻,“那你说说,你所渴望的新思想,究竟是何模样?”
   徐志摩走到父亲身边,指着书中的一行字,“父亲,您看这一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孩儿觉得,我们不能一味守旧,要敢于变革,敢于创新。”
   徐申如微微点头,“嗯,这话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但变革并非易事,需谨慎为之。”
   徐志摩眼中充满自信,“父亲,孩儿明白。但不尝试,又怎能知道是否可行?”
   徐申如放下书,目光严肃地看着徐志摩,“志摩,为父可以允许你去探索新的思想,但你也要明白,其中的风险与困难。”
   徐志摩郑重地点点头,“父亲,孩儿不怕困难,定当勇往直前。”
   母亲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对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了,好了。既然你父亲已经答应,你可要好好努力。”母亲说道。
   徐志摩笑着说道:“母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让您和父亲失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志摩更加勤奋地学习。在私塾中,他总是积极回答先生的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次课堂上,先生正在讲解一篇古文。
   “诸位学子,对此文可有何见解?”先生问道。
   其他学子都低头沉思,不敢轻易发言。徐志摩却举起手来。
   “先生,学生以为此文虽辞藻华丽,但思想陈旧,缺乏新意。”徐志摩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先生微微皱眉,“志摩,不可妄言。此文乃经典之作,怎能轻易批判?”
   徐志摩不卑不亢地说道:“先生,学生并非有意批判。只是觉得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当以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文章,从中汲取有益之处,摒弃不合时宜之观念。”
   先生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志摩,你的想法虽大胆,但也不无道理。只是在表达时,需注意分寸。”
   徐志摩躬身行礼,“多谢先生教诲。”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围过来。
   “徐志摩,你胆子可真大,竟敢在先生面前如此直言。”一位同学说道。
   徐志摩微笑着说道:“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罢了。”
   “可你就不怕先生责罚?”另一位同学担心地问道。
   徐志摩摇摇头,“只要是出于真心,为了求知,又有何惧?”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徐志摩的眼神始终坚定而自信。
   回到家中,徐志摩依然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探索中。他常常一个人在书房中,阅读各种书籍,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展颜欢笑。
   一天,徐申如走进书房,看到徐志摩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西方哲学的书籍。
   “志摩,如此痴迷于这些外来的书籍,可有所收获?”徐申如问道。
   徐志摩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父亲,这些书籍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
   徐申如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本书,翻了翻,“嗯,看来你确实有所感悟。但切记,不可盲目崇外。”
   徐志摩点点头,“父亲,孩儿明白。西方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孩儿会加以分辨,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徐申如满意地笑了笑,“如此甚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志摩对新思想的追求愈发强烈。他开始尝试着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写作,他的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创新的向往。
   一次家庭聚会中,徐志摩当着众多亲友的面,朗读了自己的一篇新作。
   “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我们渴望着新的曙光,渴望着自由的风,吹走陈旧的阴霾……”
   亲友们有的点头称赞,有的则面露担忧。
   “志摩这孩子,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一位亲友说道。
   徐申如听着儿子的朗读,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朗读结束后,徐志摩期待地看着父亲,“父亲,您觉得如何?”
   徐申如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志摩,你的文章有新意,但也要注意分寸,不可过于激进。”
   徐志摩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父亲,孩儿会继续努力,让您看到我的成长与进步。”
   在追求新思想的道路上,徐志摩并非一帆风顺。他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
   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群学生在宣传新思想,他兴奋地加入其中。
   “我们要打破旧的束缚,追求新的未来!”徐志摩大声呼喊着。
   然而,他们的行为却遭到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打压。
   “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这胡言乱语!”一个保守派人士大声斥责道。
   徐志摩毫不畏惧,“我们并非胡言乱语,而是在追求真理!”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徐志摩等人被驱散。
   回到家中,徐志摩的心情十分低落。
   母亲看到他的样子,关切地问道:“志摩,发生了何事?”
   徐志摩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为何他们不理解我们?”
   母亲安慰道:“孩子,变革总是艰难的,但只要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徐志摩点点头,“母亲,孩儿明白了。”
   尽管遭遇了挫折,但徐志摩内心的火焰从未熄灭。他依然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徐志摩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仰望着星空。
   “这浩瀚的宇宙,蕴含着无尽的奥秘。我一定要走出这小小的海宁,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他喃喃自语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那坚定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世人,他的追求永不止步。
  
   第二集:求学之路
   时间:20世纪初
   地点:上海、天津
   镜头拉开,展现出浙江海宁的宁静与祥和。少年徐志摩站在自家的庭院中,望着远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志摩,此次前往上海求学,乃是你人生的重要一步,切不可荒废学业。”徐父表情严肃地叮嘱着。
   徐志摩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回应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努力进取,不负家族期望。”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徐母在一旁,眼中满是关切和不舍:“儿啊,在外要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写信回家。”
   徐志摩走上前,握住母亲的手:“母亲,您别担心,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不久后,徐志摩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他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一路上,他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思绪万千。
   抵达上海后,徐志摩被这座繁华的城市所震撼。他背着行囊,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好奇地张望着四周。
   在学校里,徐志摩很快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课堂上,他总是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互动。
   “徐志摩同学,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何见解?”老师目光期待地看着他。
   徐志摩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衫,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师,我认为……”他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引得同学们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课后,他常常与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时事和新思潮。
   “如今这世道,变化太快,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有所作为。”徐志摩激昂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手势有力。
   在上海的这段时间,徐志摩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天,他们在校园的角落里热烈地讨论着。
   “听闻天津有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我们是否应该去那里深造?”一位同学提议道。
   徐志摩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说:“我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于是,徐志摩又踏上了前往天津的求学之路。
   初到天津,他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陌生。在学校里,他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学方式。
   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西方文化的影响。
   “同学们,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思想正在改变着世界,我们必须要学习和借鉴。”老师的话语引起了徐志摩的深思。
   徐志摩微微皱起眉头,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抬起头来,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
   课后,他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查阅各种书籍和资料。
   “这部分内容有些难懂,还需再仔细琢磨。”他自言自语道,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本。
   一天,徐志摩在校园中偶遇了一位知名学者。
   “先生,我对您的学说十分敬仰,能否请教您几个问题?”徐志摩恭敬地说道,脸上充满了谦逊和渴望。
   学者微笑着点头:“年轻人,有问题尽管问。”
   徐志摩与学者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他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徐志摩也总是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他慷慨激昂地说着,眼中充满了热情。
   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徐志摩勇敢地站了出来。
   “我认为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束缚,勇敢地追求真理和自由。”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在天津的这段时间,徐志摩不断充实自己,他的思想也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刻。
   然而,求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他会遇到难题,感到困惑和迷茫。
   夜晚,他独自坐在宿舍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星空,陷入沉思。
   “我这样努力,是否真的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
   “不,我不能放弃,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我一定能克服。”他握紧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志摩在天津的学业即将结束。
   “同学们,我们即将毕业,走向新的人生阶段。让我们不忘初心,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徐志摩在毕业聚会上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同学们纷纷鼓掌,为即将到来的新征程而欢呼。
   徐志摩整理好行囊,回望了一眼校园,然后坚定地踏上了归程。他知道,这段求学之路只是他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
   第三集:初遇爱情
   时间:1915年
   地点:北京
   1915年的北京,阳光柔和地洒在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上,处处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一所高等学府的校园里,一场文学讲座刚刚结束。学生们三两成群地讨论着讲座的内容,徐志摩身着一身整洁的长衫,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眼中闪烁着聪慧与热情。他正与身旁的同窗好友热烈地交流着对讲座的见解,不时挥舞着手中的折扇,神情激昂。

共 33292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关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生平的精彩演绎,作者文笔朴实,善于捕捉感情线索,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我们敬佩徐志摩的才华,关注徐志摩的命运,热爱徐志摩的诗歌,感叹徐志摩的结局,一切彷佛早已注定,一切又常常出人意料。感谢作者赐稿,祝福创作愉快。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才子徐志摩。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16 08:59:19
  感谢汤文来老师投稿,剧情精彩,情节跌宕起伏,欣赏佳作!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8-16 09:02:55
  王社长辛苦编辑,长达三万余字的文字,编辑实不易,社长辛苦了,致敬社长,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08-16 09:05:47
  编辑辛苦了,尤其王社长,本人再次感谢!笔在手上,情在心中。
4 楼        文友:草芒        2024-08-17 20:43:08
  志摩是一阵舒爽的清风 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康河的守护神 是唯美的夜莺 是飘过天边的彩云 是清潭里那轮圆月 生命太短暂 光华却永恒
   少年探梦游书瀚 东风酒残放纸鸢 折戟不损志摩诗 康河之舟梦百年
我为诗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