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绿野•七夕】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生涯(情感小说)

编辑推荐 【绿野•七夕】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生涯(情感小说)


作者:树勋 童生,97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73发表时间:2024-08-16 10:06:32

(一)
   正是上班的时候,钢铁厂的厂区里,熙熙攘攘的挤滿了人,人们三一帮两一伙地聚在一起,纷纷攘攘的争吵声,不时地响起,在院子的角落里,一个年轻小伙子,独自站在那里,默默地思考着什么。刘晓良今年22岁,前年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济云市,担任车间技术员。父母均在前几年因病去世,如今只是老哥一个,整天孤零零的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原来抱有的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早已被这二年的单调生活,给磨灭的差不多了。今天厂区的揭示板上,登出了两则告示。当下是1987年的12月,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国家正在探索接下来的改革路线。刘晓良毕业于红墙大学经济系,当然对当今世界的经形势很有研究,刘晓良知道自己的最大的机遇来了,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富翁。
   揭示板上的二则信息,令刘晓良看完后激动不已,第一条信息巜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一句话就是企业为员工发放的工资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鈎,这就意味着,效益不好的单位工人,工资会受到影响。谁不想配合,可以考虑离开工厂,自寻出路。近两个月来,刘晓良一直在考虑,怎么想办法搞一笔钱做生意,这下子好了,做生意的本钱来了。做生意最难的就是如何搞到本钱,要是买断工令,刘晓良就可以拿到一笔钱,有了钱就可以钱生钱。第二条信息是国家银行发行了国库卷,国库卷就是国债,1987年第一次发行,当时很多人心里沒底,担心国家把钱借走了,将来能还多少。所以刚推出就遇冷了,没几个人买,最后迫不得已,只能在国企央企搞"摊派"。厂里为了完成摊派任务,对于购买进行补贴,一百元钱的国库卷,厂里补贴四十元,就是说一百块钱的国库券,职工只需要拿六十元钱就到手了。但是很多人在拿到国库卷后,第一时间就把它卖掉了,而且是低价出售,比如一百元的国库卷,厂里补贴四十元,职工以六十元买到手,再以五十元卖掉了,虽然亏了十元,但是毕竟真钱拿到手了。在黑市里,一百块钱的国库卷,只能卖五十元,而国家回购,除了直接返回面值金额外,还给百分之五的利息。即一百块钱的国库券,去银行可以换回105元。如果你50元收一张面值100元的国库券,拿去银行赎回到手了就是105元钱,直接赚一倍,这可是一笔好买卖。看完了揭示板上的通知后,刘晓良的心脏呯呯的跳个不停,他决定了立刻买断工令。一旦事情有了决定,马上就附诸行动。经过一番磋商,事情马上就得到了圆满解决,所居住的厂房,也被厂里收了回去,同时也给了一笔补贴款。总的算起来有将近两万元到手了,经厂长同意,所有的钱全部兑换成国库券,看着包里厚厚的国库卷,他高兴的一门裂嘴笑。
   (二)
   发财启动资金到手了,他的发财之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回到家里后,他从床下找到一个盒子,里面居然还藏有二千五百块钱,这是已故老爹为他留下的唯一遗产,他准备留下500元自己用,剩下的二千元再去收一些国库券,这是稳不赔的,他现在只恨自己手头上的启动资金太少了。下一步就开始大量收购国库券,他不仅倒腾钢铁厂的,整个济云
   市还有八家工厂,另外济云市周围的几个城市的国企工厂的国库券,他也沒有放过。经过近两个月的收购,他的兜里所有的钱,都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当时间来到了1988年的二月二日,他突然从报纸上的一个小格子里,看到了一则不起眼的新闻,中央银行即将放开国库券交易,允许全体国家公民合法买卖,国家发行的国库卷。看到这则新闻,刘晓良顿时高兴的跳了起来。这个机会他终于等来了,他将这份报纸小心翼翼的放到口袋里,急忙跑回新租的房子里,,他从床下拽出来一个箱子,里面放了一堆国库卷,面值加起来足足有四万,其中三万六千元,是他以买断工令以及卖房子的一万八千元,以面值的百分之五十收购的,另外的400O,是他用父亲的遗产二千元收的。正好凑够了四万元,他准备第二天就去上海去兑换。上海距家乡遥远,他坐火车需要一天一宿才能到。等刘晓良来到了上海已经是二月六日的下午了,他顾不上休息,得赶紧把手里的国库券,换成现金,只有换成钱,心里才踏实。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到处都是改革后的崭新景象,他很困难的提着他的大箱子,坐公交车来到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银行,国库券只有这里才能兑换。来到了人民银行后,由于存取款的人比较多,他只能耐心排队等待。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了刘晓良,刘晓良提着他的大箱子,来到了四号柜台。负责接待的是一位比他稍微大一些的男孩子,“你好,我要兑换国库券,”“国库券?我们这里不换国库卷呀!"那个小伙子奇怪的看着他说道。刘晓良急忙掏出自己收藏的那一份报纸,指着上面被他用红笔画了一个圈的方块格。“你看报纸上说,二月三日就可以兑换了,"那个小伙子接过刘晓良的报纸看了看,“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有这个事,我得去问问领导,你稍等。"说完那个小伙子站了起来,走到后面去了,刘晓良只好耐心的等待,大概五分钟,那个小伙子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那个男人上来就开始道歉,“真不好意思,这国库券赎回来,是这几天刚发的通知,我们有些职工还不知道有这回事。"“那我可以兑换国库券了吗?““当然可以,我这就给您办理。"听到这里,刘晓良总算松了口气,能赎回就行,要是这四万国库券砸手里,那刘晓良就得跳楼了。刘晓良马上打开箱子,将里面一叠一叠国库券拿出来。那个小伙子和中年人登时看傻了,"这么多呀!"不过国家说了,国库卷可以自由交易,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照为。
   经过验证,刘晓良手里的国库卷全部是真的,开始全部兑换了,一堆厚厚的人民币,摆在刘晓良的面前,真的把他看傻了。1988年还没有百元大钞,最大的面值还是十元钱的大团结,四万元的国库卷,还有国家给的百分之五的利息,等于是四万二千元全部换成十元钱的大团结,该是多么高的一大堆呵,就这么两个月的时间,刘晓良就赚了两万一千元钱,这个赚钱速度可是有点太可观了。这个年头,工人一个月才六七十块钱,要攒下二万一千元,得不吃不喝二十多年哪。看到自己的成绩,刘晓良高兴的笑了起来。刘晓良把这四万二千元钱带到附近的邮局,以汇款单的形式,邮寄给自己。带那么多的线回家,那可真不安全哪。这个年代银行转账,只接受公对公的,刘晓良是私人转账,只能接受邮局的寄款方式,邮局取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这四万二千元就得收四百二十的手续费,相当于一个工人大半年的收入了,不过为了安全,刘晓良认了。从邮局
   出来,已经是五点多了,刘晓良顾不上休息,又立刻去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回家。倒腾国库券,他就是利用信息传播速度慢,来打时间差,在绝大多数人知道国库券可以赎回,並且还给利息之前,他要尽可能的多倒腾,这是个难得的赚钱机会,稍纵即逝。刘晓良日夜兼程,吃饭在车上,睡觉也在火车上。回到家里,他立刻找了自己的发小王晓明,陪他一起去邮局取钱。当刘晓良把一麻袋的线,倒在王晓明面前时,王晓明真的傻眼了。“这么多的钱都是你的?你从哪里弄来的?"王晓明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又不偷不抢,这是合法合规赚来的。""怎么那么多呀,我几年也赚不来那么多。“唉,你就看我的吧,以后赚的比这还要多。"刘晓明说完,直接看着王晓明的眼睛,“我现在特别需要一个帮手,你能帮我吗?""我能行吗,"王晓明有些怀疑的问,“我们是发小,多少年的好朋友,我不相信你,相信谁?":接下来我打算这样干,刘晓良把自己的计划跟王晓明说了一遍,刘晓良知道,現在一百块面值国库卷,黑市里的价格是55元左右,如果拿得多,还可以商量。刘晓良以55元的成本,买下一张面值一百块钱的国库券,拿到上海去兑换,加上利息是105元,这简直就是暴利,对王晓明这个帮手,他打算给两成利息作为分成。王晓明听完了刘晓良的计划,呼呼的喘着粗气,这明显是个发财的机会,为啥不干呢?“好,我跟着你干,"王晓明非常干脆的说。
   第二天,王晓明就帮刘晓良收国库卷,他们先从钢铁厂着手,打听谁想出售国库卷,开出价格55元一张面值的。工人们被强行分担了国库卷,本来就一肚子气,现在有人愿意用55元收走,他们仅仅损失5元钱,当然愿意,很快刘晓良的四万一千元,在王晓明的帮助下,全部变成了国库券。刘晓良现在拥有面值八万三千元的国库卷,这里面有王晓明投进去的三千元,王晓明说,这是他们家全部家底,他是相信刘晓良的,决定陪他疯一把。
   刘晓良带着面值八万多的国库卷,又坐火车前往上海,两天后这八万多国库卷,再次被赎回,加上百分之五的利息,变成了八万七千元。刘晓良还是以汇款的方式,邮寄回家。刘晓良坐火车回了家,到家后,再次在王晓明的帮助下,又把这笔钱取出来,短短几天,四万多的本金又翻了一番。四万元的利润,刘晓良分给王晓明百分之二十,这里面有八千元是他的,另外他投资的三千元,净赚二千。一下子飞来了一万元钱,王晓明乐的直蹦高,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了,王晓明是真对刘晓良服气了。"咱们这回要改变收购方式,总在钢铁厂里收,会引起别人注意,而且价格很快就会被哄抬起来,咱们上别的厂里去收,“行,我都听你的。”
   第二天兵分两路,分别去其他的国企厂,这次的收购价格,有了很大的变动,原来的55元已经是收不到了,价格已经是涨到63元,但是还可以接受,等刘晓良再次从上海回来,这八万四的本金,升到十五万二千,半个月的时间,刘晓良的四万元本金,已经是翻了四番。爽,实在是爽!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好家是大风刮来的。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继续去其他的几个国企厂,这次当地的国库卷在黑市的价格,已经升到68元,利润比以前少了一些,不过走了一趟,又赚八万多。这回两个人又改变收购路线,兵分二路,去了周边的几个城市,半个月两个人分别扫荡了周边三个城市的十一家国企厂。从刘晓良用四万元本金开始倒腾,一个月后,他的四万元已经变成了63万元,到了这个时候,
   刘晓良已经开始考虑,应该去干点什么了,因为到后面,不少人都认识到,国库卷的价值。国库卷已经从原来的55元,一下子被拉升到90元,这个利润太低了,刘晓良果断放弃了在本省收购,他开始把战场转移到偏远的二个省。
   (三)
   在邻省呆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倒腾了两拨国库券,这时候刘晓良手里的63万元,变成了115万元,本来他还想继续倒腾,但报纸上开始大量报道国库卷的价值,很多人知道了国库卷,不但可以被银行赎回,还有百分之五的利息。原本六七十元钱能收到的国库券,一下子变成了95元,利润太薄了,刘晓良终于放弃了收购国库卷。
   他决定南下深圳,去那里寻找机遇,临行前,刘晓良的钱绝大部分都存进银行了,存单放在自己在省城新租的房子的地板砖下面,他打算南下探路,待有了路子,再把钱从银行取出来,通过电汇的方式汇给自己。他南下只留下三十元钱,这个年代治安不好,担心被贼盯上生出事非。
   出发前特意换了一身破烂,随着人流出了火车站到了站前广场,广场上全是打工的打工仔。他望着眼前的人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首先要找个吃饭的地方,再找一个睡觉的地方。他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兜,"呀,兜里的三十元钱不见了,"怎么办,他现在是分文皆无无呵。他只能漫无目的走在大亍上,想着自己的下一步打算。刘晓良的肚子开始叫唤了,看着路边灯火通明的饭店,心想能不能跟老板商量一下,用帮忙刷盘子作为代价,给他一碗饭吃。上大学的四年里,他完全靠勤工俭学来完成四年学业的,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刷盘子刷碗都不算什么重活。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突然倒在地上,这一瞬间就引起了周边人们的注意,刘晓良也凑过去,看到那个老头脸色苍白,身子微微发抖。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竞没有一个伸出援手的,刘晓良叹了口气,他想要帮忙,但是沒有这个条件,一是沒有钱打电话,叫救护车,二是就算去了医院也沒有钱垫,他现在就是一个穷光蛋。这时候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背着黑色背包的女孩,从人群中窜了出来,她蹲下来,从自己的包里翻出来一个小电筒,她翻开老人的眼睛,打电筒仔细观察老人的瞳孔,接着又趴在老人的胸口听了一下心跳,这一套下来非常熟练,她十有八九是个医护人员。“还好,是眩晕症,问题不大,她转身看着众人,开口道:“各位,前边不远有家医院,我想叫辆车送老人家去医院,谁能帮我把他背上车?"周边看热闹的人无动于衷,“我来吧,"刘晓良想了想,还是站了出来,女孩感激道:“谢谢你了,我去叫车。”很快女孩就拦了辆出租车,刘晓良将老人背上车,在灯光下刘晓良才看清女孩的面貌,女孩给人一种清纯美丽的感觉,宛如三月的春风一般。

共 1260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语言朴实无华,描摹细腻生动,结构完整妥帖。故事梗概:八十年代末期,国企改革如火如荼,主人公刘晓良所在的企业改制,员工发放的工资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鈎。他倒觉得这样非常好,就买断工龄,离开企业自谋出路。有了本钱,他如鱼得水,费尽心倒腾国债,赚取差价;后来国债效益日渐微利,于是刘晓良把钱绝大部分都存进银行了,他打算南下探路,寻找更大的发展机遇。到了深圳,刘晓良助人为乐,敢于担当,偶遇实习医生王小薇。两人志趣相投,王晓良遇到外贸公司的王志强。从此贵人相助,互惠互利,收入渐高,刘晓良工作能力强,一个人能顶七八个人。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刘晓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创业成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贸易公司,难能可贵的是他炙热的爱国之心,又把目标放在国产家电产品上,他想做国产品牌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以销售国产家电为主要目标的商业战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时代背景鲜明突出,充满正能量的文字令人激情澎湃,心旌荡漾。推荐阅读,问好作者树勋老师,祝福创作愉快,秋日安康。【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24-08-16 22:12:52
  一篇正能量满满的好文!推荐欣赏!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