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耶胡达·阿米亥诗歌赏析(作品赏析))
假如用一张苦涩的嘴说‖耶胡达·阿米亥(以色列)
假如你将用一张苦涩的嘴说
甜蜜的话,这世界将
不会变甜蜜也不会更苦涩。
书上写道我们不必恐惧。
还写道,我们也将改变,
像字词,
在将来和过去,
复数或单独。
很快在即将来临的夜晚
我们将像流浪艺人,出现
在彼此的梦中。
在这些梦里
还将有陌生人来临,
我们都不认识。
徐一波赏读:
耶胡达·阿米亥的《假如用一张苦涩的嘴说》一共用了七个“将”字,将动作规定在假设的条件下,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的心灵世界。
诗歌开篇,“假如你将用一张苦涩的嘴说/甜蜜的话,这世界将/不会变甜蜜也不会更苦涩”,诗人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揭示了语言与现实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暗示着,言语的力量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无论甜蜜与否,都难以直接改变世界的本质。生活的苦涩与甜蜜,是一种深深植根于现实的体验,而非几句言语就能左右的表象,而是其自身固有的存在状态。这种对语言局限性的洞察,既带着一丝无奈,又蕴含着对真实的执着追求。
“书上写道我们不必恐惧。/还写道,我们也将改变,/像字词,/在将来和过去,/复数或单独”,这里提到了书,书代表着知识和前人的智慧,仿佛是某种权威的象征。书籍给予我们慰藉和指引,告诉我们不必活在恐惧之中,我们有着改变的可能。就像字词,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演变,拥有多样的形态和意义。然而,即使书中给予我们不必恐惧和会改变的安慰与期望,我们依然如同变化无常的字词,在时间的长河中飘忽不定,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变化是孤独的、多样的,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无常和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渺小。
诗歌的后半部分,“很快在即将来临的夜晚/我们将像流浪艺人,出现/在彼此的梦中。/在这些梦里/还将有陌生人来临,/我们都不认识”,则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而又迷离的氛围。诗人将我们的存在比作流浪艺人,在梦中相遇。梦是虚幻的、不确定的,正如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和偶遇。即将来临的夜晚象征着未知和潜意识的领域,我们像流浪艺人般在彼此的梦中出现,暗示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灵深处的某种隐秘联系。那些陌生的面孔在梦中出现,更是增添了梦境的神秘色彩,象征着生活中无法预知的人和事,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神秘。
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语言、变化和梦境的思考。阿米亥以其敏锐的感知和细腻的表达,将苦涩与甜蜜、确定与不确定、现实与梦境、熟悉与陌生等对立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他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和结论,而是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思索和感悟。
从语言风格上看,诗歌简洁而富有韵味,用词精准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朴素的语言,诗人传达出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使读者在不经意间被触动内心深处的琴弦。
忘记某人‖耶胡达·阿米亥(以色列)
忘记某人就像
忘记关掉后院里的灯
而任它整天亮着:
但正是那光
使你记起。
徐一波赏读:
耶胡达·阿米亥的《忘记某人》这首诗,简短而深邃,语言简洁却富有张力。诗人以独特的意象和精妙的隐喻,为我们呈现了忘记一个人的复杂心境和微妙过程。通过“后院的灯”这一独特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遗忘过程中的挣扎与无奈。它让我们意识到,忘记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充满了反复和纠结。那束无法熄灭的光,既是痛苦的根源,也是曾经美好回忆的见证。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首诗或许不仅仅是在谈论忘记某个人,它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人生中各种想要舍弃却又难以割舍的经历的隐喻。那些我们试图摆脱的过去,往往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回到我们的意识之中,提醒着我们曾经的存在和感受。
诗一开始,“忘记某人就像/忘记关掉后院里的灯”,将忘记某人这一抽象的情感行为具象化为忘记关灯的动作。后院里的灯,本是生活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但在此处却成为了记忆的象征。忘记关灯,意味着那束光依然存在,暗示着想要忘记的人其实并未从心底真正抹去。诗歌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关于遗忘的困难,更是关于记忆的顽强。我们常常以为可以通过主观的意愿去忘记一个人,但实际上,那些深刻的情感和经历早已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未被关掉的灯的光,就像是记忆的触角,随时可能在某个瞬间触碰到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再次记起那些想要忘却的过往。
“而任它整天亮着”,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忘的“未完成”状态。这种持续的光亮,仿佛是记忆的顽固与执着,不受我们主观意愿的控制。暗示着我们试图忘记某人,却无法彻底做到,那些与某人相关的回忆却依然在心底的某个角落闪耀着,不肯轻易熄灭。
然而,最精妙的是结尾的“但正是那光/使你记起”。这束本应被遗忘的光,却成为了唤起记忆的源头。这光,既是后院里那盏实际存在的灯所发出的物理光芒,更是记忆深处那个人所留下的情感光辉。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矛盾:我们越是努力去忘记,那些残留的痕迹却越容易被触发,让我们重新记起。这种矛盾的心理,如同一个无解的循环,让遗忘变得艰难而曲折。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情感宣泄,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张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情感和记忆的复杂性。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后院里亮着的灯,象征着无法割舍的记忆,其持久的光亮与想要忘记的意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一如玄学派诗人,阿米亥很少只用“名词甲像名词乙”这样简单结构的明喻,而是常用“句子甲像词组乙”或“句子甲像句子乙”的结构,且往往加以逻辑性扩张或发挥,以表明一种状态、事件或行为与另一类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忘记某人(甲)就像忘记关掉后院里的灯(乙)”便是例证。
忘记并非是彻底的消除,而是在光与暗的交织中,学会与过去和解,与记忆共存。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让读者在其中看到自己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的挣扎,进而引发对人生中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