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浅说古代诗人写的野花佳句〔散文〕
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最美的野花诗佳句有很多,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各个不同时期的诗人对野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野花独具的魅力与顽强的生命力,绽放了它们善于孤静的芬芳美丽的风景。
野花,充满着自然和野外生长的神奇,它们的生长和开花的过程就是一首芳香扑鼻的诗。在古代诗人写的野花诗中,除了欣赏唐代诗人杜甫在草堂时写的野花诗外,我国历史上还有好多著名诗人,在他们诗词中也写到了野花,其中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带着联想和人生哲理,令人百读不厌,浮想联翩。现在,让我们打开他们写的有关诗词,在阅读中感悟其闪烁着独特艺术魅力的野花佳句,在阅读和欣赏野花的诗句中品味野花盛开的各种风景。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春思》中写道:“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此诗句描绘了春天洁白的野花如雪绕城盛开,诗人在赏春时坐着,看到了春天的这道美景。这句诗的意境颇为深远。通过“野花如雪”和“江城”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场景,“坐见年芳忆帝京”表达了诗人对曾经在国都帝京时的繁华日子予以思念。“帝京”通常指的是古代京城,象征着繁荣和文化的中心。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观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晚唐诗人温庭筠在《蔡中郎坟》中写道:“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这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花间派”重要词人温庭筠,在写到自己路过东汉著名文人蔡邕坟墓时,看到了古坟残破荒凉的一片景象。蔡邕是东汉著名文人,曾官至左中郎将,死后葬在毗陵尚宜乡村〔今日的常州地区〕,引起诗人深深的感慨,
诗人在写到的“野花春”的“春”字时,形象地显示出逢春而发的野花开得热闹和一片生机的画面。而在野花衬托下的古坟,更显得很是荒凉。这时的诗人心中,有了一种今昔沧桑变化的感慨。第二句中暗含着古代人对才人文士传统继承关系的一种迷信传说。这个传说源于《殷芸小说》,讲述了张衡和蔡邕之间的联系,暗示蔡邕是张衡的后身。这种说法虽然荒诞,但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张衡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敬仰和对蔡邕这位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其才华和成就的称道。虽然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张衡的科学探索精神,还是蔡邕的文化艺术成就,都是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诗人巧妙地利用这个传说进行了推想:既然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科圣张衡死后有蔡邕作他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想必也会有后身了。这里用“闻说”,暗示“中郎有后身”是出于当时传闻中的一种推测。巧妙地将诗意由和盘托出。这首诗不仅透出一种今昔沧桑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蔡邕这位东汉末年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书法家的敬仰之情。
晚唐诗人韦庄在《清平乐·野花芳草》写道:“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这首词中的佳句通过对野花和芳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惋惜之情。韦庄也是晚唐花间派中成就比较高的词人之一,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也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词的上句“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描绘了自然景观中野花和香草在关山路旁寂寞地生长的情景。这道风景不仅构成了一幅清晨春日的美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悔恨。通过运用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这首词不仅视觉上的美感,又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在特定环境中所处的复杂的情感世界。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送韦城李少府》中写道:“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正是春天时节。诗人在路旁驿亭送别南昌县尉客人时,美丽的野花尽收眼底,林中的乌鸣犹感清新。诗中的“野花看欲尽”,就是说野花虽然很美,但看上去好像要凋零一样,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而“林鸟听犹新”则写了林中的啼鸟听起来更为委婉凄切。反映了诗人对即将离别之客人的不舍,写出了好友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人在唐朝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为尚书右丞相,文学功底深厚。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很大。本句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了深远的人生愿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受。
五代诗人佚名在《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中写道:“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诗词中的佳句意思就是池塘边开满了缤纷灿烂的野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缕缕金黄的柳丝,在春雨中随风摇曳,轻轻拂动。诗中的“灼灼”形容了野花的灿烂,而“依依”则是形容金柳的柔美,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春日风景。此外,这句诗中的金柳黄的色彩也象征着希望、温暖和光明,寓意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让自然之美得以持续,为人类带来欢乐和希望。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野花的鲜艳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宋代诗人宋太宗在《缘识其九二》中写道:“逢春便见野花亲,往覆闲忙旧路尘”。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有显著的贡献。他擅长文史,工于诗词,被誉为多才多艺的皇帝。
《缘识其九二》中的这句诗是说:每当春天到来,野花就盛开,以其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诗人在诗中用了一个“亲”字,形容自己与野花的关系,不但表达了对野花的喜爱之情,而且又暗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之关系。这种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现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往覆闲忙旧路尘”则通过“往覆”、“闲忙”和“旧路尘”词语,勾勒出了诗人行走看到的情景。这句诗通过春天的野花和旧路的尘埃,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的感慨。整句诗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宋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宋代诗人秦观在《好事近·梦中作》中写道:“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此诗词句写出了一场春雨过后的一幅春天的美景,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野花,当野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来了盎然春色。首句“春路雨添花”描绘了春雨如何增添花朵的鲜艳,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花动一山春色”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告诉我们:春雨象征春天的开始,它为大地带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花朵的盛开是春天到来的明显标志,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美丽。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具体描绘,也是对生命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净化的境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魅力。
宋代诗人陆游在《杂题·野花红碧自争春》中写道:“野花红碧自争春,村酒酸甜也醉人”。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村酒的味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生活的欣赏。其中,“野花红碧自争春”描绘了一幅春天野花盛开的美丽画面,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而“村酒酸甜也醉人”写出了村酒的味道,诗人通过对村酒的描述,展现了村酒的两种主要特点:一是味道丰富,既有酸的清爽也有甜的甘美;二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外界的一切。这句话的背后,反映了村酒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这句诗通过写野花的盛开和村酒的味道,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这种贴近生活的诗,读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元代卢挚在《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中写道:“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诗句中的“野花路畔开”形象地表现了乡村小路上野花盛开的景象,而“村酒槽头榨”则描绘了乡村酒坊中酿酒的情景。通过一个“榨”字,可以想象到村民们忙碌于酿酒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惬意。“村酒槽头榨”则描绘了村庄中酒坊的情景,为这个宁静的乡村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活力。
此外,这两句诗还蕴含着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在诗人眼中,这是表达自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这句诗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乡村美景的赞美。
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唐寅〔唐伯虎〕在《花降图》中写道:“春色撩人不自由,野花满地不忘忧。”“春色撩人不自由”,诗人所说的“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景色,万物复苏,色彩斑斓,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撩人”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春色之美,仿佛面前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挑逗着人们的心弦,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野花满地不忘忧”,这里写的的“野花满地”是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野花遍地开放的景象,以独有的方式装点着大地,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坚韧的美。而“不忘忧”三字的“忧”,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中的烦恼、忧愁或忧虑。这句诗提醒我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也要保持理性和警觉,不要完全被眼前的美好所迷惑,而忘记了生活中的责任和挑战。
清画家、诗人吴嵩梁。在《江南道中》写道:“一路野花开似雪,但闻香气不知名”。说的是诗人在行走时,眼见一路上野花盛开,不仅洁白似雪,而且香气浓郁,但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诗句中的“不知名”三字用得极好,仿佛野花就是无名英雄一般,在春光下悄悄地为江南春光增色添香。这是一句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花的海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但闻香气不知名",则强调了野花的香气之浓郁,即使不知道这些野花的名字,它们的香气依然能够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野花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的探索和好奇,寓意自然界中许多未被发现的美丽和奇迹,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欣赏。
除了上述这些古代诗人写的野花诗句外,还有许多诗人在他们的诗中写到了野花。在此不一一例举。阅读这些野花诗中的佳句后知道:这些诗中写到的野花佳句,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生生不息。诗人们通过写野花的形象,展示它们生命力的强盛和花开的美丽,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这种表达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野花生命力和独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阅读古代不同时代诗人写的野花诗中的佳句,总感觉到诗人们面对野花所产生的联想、抒发的情感、哲理等,在许多方面都各具特点,既有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法赞美野花,通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花的形态、色彩、香气以及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融入了个人对人生、情感的思考,使得诗歌佳句既有视觉上有美感,又有了思想上的深度和立意,在诗句中浸润出一片诗情画意。值得我们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阅读。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在诗词中所写到的野花佳句,不仅描绘出了野花的自然美、生命力、人生等方面哲理思考,又丰富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阅读后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诗的佳句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感受到这些野花佳句之美。古代诗人写的优美的野花佳句,就像千年开不败的野花一样,组成了独特的魅力风景,在诗海中芳香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