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支票故事(散文)

精品 【东篱】支票故事(散文)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198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0发表时间:2024-09-09 05:53:51
摘要:我是到北京打工以后才认识支票的。一张长条纸片上填上数字,盖章公章、人名章就能当钱用。和支票打了好些年的交道,也发生过很多故事。

我是到北京打工以后才认识支票的。一张长条纸片上填上数字,盖上公章、人名章就能当钱用。和支票打了好些年的交道,也发生过很多故事。
  
   一、丢支票
   严格来说,财务人员给对方出具支票应该写全,包括日期、金额大小写,抬头、用途等。可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前期没有支票打印机的时候,很多出票人都怕写错,只填写大小写就把支票交给售货方。这样的结果就是支票一旦丢失,可能被别人拿来购物或者套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及时发现支票丢失也很难在银行那里挂失。我刚到北京捷恩公司不久一位同事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这个同事姓赵,就叫他小赵吧。他是北京人,家里条件相对算好的,那时候骑摩托车跑业务,比我们这些外地的挤公交车的效率高多了。夏日的一天快下班时候,我们正在办公室闲聊,小赵骑着摩托车突突突一溜烟地来到门口,随即咯吱一声一个急刹,停下。他摘下头盔回头去开身后的工具箱,突然,人一下子都定在那里不动了。原来是工具箱他没上锁,颠开了,放在里面的记事本等物品统统不见了,而记事本里放的就有今天收的支票,金额八千多。他着急地告诉我们这些。
   我们也都围了过去,帮着他回忆,乱出主意。正在小赵急得满头冒汗,要原路返回寻找之际,他的呼机(90年代后期)滴滴滴地响了,小赵连忙跑进办公室打了过去。对方自称出租车司机,捡到了钱包、记事本和小赵的一盒名片,然后跟小赵简单核实身份和物品清单。物品完全吻合,就和小赵约定在清河红绿灯交接。小赵激动地说:“谢谢大哥,我给您买条‘希尔顿\\\'……”得知情况,大家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感叹小赵命真好,碰到好人了。
   小赵叫上我们几个跟他一起去交接。不一会儿,就见约定的那辆出租车靠了边,打开了双闪。小赵连忙过去,表明身份,对方简单询问一下,然后把钱包打开让小赵对一下现金,里面有四五百块钱的样子,支票也在。小赵说没错,谢谢,对方却迟迟不把东西交到小赵手里。小赵突然明白了,是自己没兑现承诺。可是这时候小赵却有点舍不得了,他说:“大哥,我给您买一条‘都宝\\\'得了。”(那时候大概希尔顿不到200每条,都宝大概30多)小赵说这话连在一旁的我们几个都觉得没劲,老爷们吐唾沫是个钉子,哪能出尔反尔呢?出租车司机也沉下脸来,直接从钱包里抽出两张百元大钞,把其余东西塞给小赵,说:“哥们儿,这是你答应我的,剩下拿走,再见!”剩下哄笑的我们和尴尬的小赵在风中凌乱。
   我们也理解,这些钱,都是跑腿挣来的血汗钱,都舍不得,我们说,大伙回去凑点给你弥补吧。人在难处,需要安慰。我们也无法指责出租车司机,因为他能够归还失物,已经是高风格了。
   还有一件丢支票的事更具戏剧性。
   贾勇是我的高中同学,也是我介绍到公司打工的。在此之前,他比我来北京还早,在北京西直门外的“春玲饺子馆”干过几年。我刚来北京那会儿还投靠他,住在饭店阁楼,跟他挤过一个被窝。我情况好点儿以后他就跟我一起来给公司跑业务。贾勇离开春玲后,他弟弟就接替了他的位置,继续在那个饭店打工。出门在外大家都是相互帮趁着讨生活,我们是患难之交,一生朋友。
   那次,贾勇从“电专”(现在和北京交大合并了,都在西直门外)结了一张支票,放进包里的纸样里面夹上(我们卖纸,包里长期都带着纸样,就是不同克重的白纸)。正赶上中午,他就溜达到娘娘庙外的修鞋处,准备给自己的皮鞋钉个掌,顺手把包放在一边的马扎上。就在一转眼,他的包就不见了。他那时候刚来公司不久,要是这一万多真的损失了,那可是雪上加霜。他连忙找公用电话先给我们老板打电话问怎么办,老板让他联系电专看能不能先挂失,得到的回复是对方劈头盖脸一顿数落,说挂失很麻烦,补开支票也不可能,因为支票没填日期。
   贾勇后来说,当时他整个人都是蒙的,矗在原地愣了很久。突然想起他饭店的老板,他是北京土著,在这条街上,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一些,连忙打电话跟他说明情况,问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这位老板说这条街上盘踞着河南帮和东北帮两拨小偷(没有地域黑,事实如此),他只能找人问问试试。
   这个时候奇迹有发生了,贾勇的呼机响了,是饭店的号码,贾勇连忙回过去。接电话的是他弟弟,问贾勇是不是把包丢了,开始贾勇还以为是饭店老板跟他弟弟说了,弟弟来关心他呢。正要把丢失情况跟弟弟再说一遍,没想到弟弟说了:“刚才有人打电话过了,找贾勇,问是不是丢了包,恰好是我接的。我猜想是你把包丢了,就把包取了回来,这才跟你联系。”贾勇连忙让弟弟查看纸样里是不是有一张支票,谢天谢地,还真的在,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原来贾勇包里还保存着饺子馆的名片,我们猜想是小偷偷了包没发现钱财,只有一些纸样子,这个包也是简易的帆布包,不值钱,就随手全扔了。这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小偷,万一小偷爱学习,看到这不错的大白纸,拿回去写字画画,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两件事都让大家都跟着虚惊一场,长了教训,出门万分小心,几乎做到手不离包,眼不离包。我就算在外吃饭也会把包带子缠在手腕上,背在身上只放在胸前,坐公交实在困了也只敢抱着包眯一会儿。从那后公司这么多的业务员这么多年还真没在再丢过支票,包括现金。
   只是发生了个事,没有成为事故。我当时就想,为什么银行对支票的处理那么费事,能不能在安全上做得更好一点。看看现在,数字人民币都开始试点了,小偷的职业,也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多么好的事。制度和方式的创新,可以保证人性在正确的轨道上。
  
   二,空头支票
   空头支票,顾名思义就是收到的支票对方账上没钱,划空了。后来引申为那些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的承诺,被嘲“竞开空头支票”。
   做买卖的钱哪有不紧张的,偶尔开出去的支票到期了兑现不了也算正常,最怕就是对方给了一张延期支票拖延时间跑路的。我的另一位同学兼同事小孟刚来不久就碰上了这样一件糟心事。小孟也是我介绍到公司的,人很勤快,就是做业务不太得法,业务总是上不去。勤能补拙,附近的客户基本上都被我们这些老业务占领得七七八八了,他就舍近求远,专门往石景山、门头沟方向跑。好不容易做了一家某研究所内部的一家印刷厂,也答应卸完货给开一张延期半个月的支票。可是送到货后的第三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公司,意思是他是这个研究所印刷厂的负责人,支票也是他开给我们的,只不过印刷厂是租给一个姓林的人在经营。这个小林一夜之间把印刷厂的设备、材料都给搬空了,电话也联系不上了,应该是跑路了,你们手上的支票也不要入账了,入了也是空头。
   那时候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也不正规,夫妻店,规定“丢了钱”由业务负责赔偿,打工人只能被动接受,没有维权意识。小孟刚到公司不久,还没赚到什么钱,反倒是背了一身债,这个压力太大了。不过小孟这个人有着极强的韧性,他几乎每天最早起床,去往门头沟一带边跑业务边探寻小林的消息。印刷这个行业有这个特性,干的时间一长都会积累一些客户,很少换行业。而且自己接的活儿干不过来,往往要发给同行干。还有很多自己本身没有印刷厂的,只是打着某个印刷厂的旗号在外“接活儿,倒活儿”的,像是空手套白狼。小孟就靠游走在各个印刷厂,得到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拼凑起来,最终了解到经常给小林做活儿的几家印刷厂。小孟的诚心打动了某个印刷厂的老板,他告诉小孟,小林明天上午来他的厂子。第二天,我们一行人早早地在印刷厂门口蹲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小林被我们堵着了。后面的事情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把小林扭送到派出所,开始小林有点怕,让朋友送一万元现金过来,后来他一听警察不管要账,后续的款给不上让我们出门口左转找法院起诉,小林立马腰杆挺直了,眼珠子乱转。我们问派出所管什么?答曰管治安,管打架。我们说他这是诈骗,是跑路,要立案。派出所说小林这是没有能力偿还,是躲债,是经济纠纷,哎!突然,小林来劲了,说,我们这些人揍他了,还说要把他“活埋”(当时就是吓唬他)。派出所让他指认是谁打了他,小林用手连续点指着我们几个,嘴里道:“你,你,还有你……”我们这些人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由胜券在握立马变得垂头丧气,哑口无言。多亏小林身上没什么伤,要不我们还要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都是市场不规范和我们不懂法的教训,现在想来我们那是公对公的买卖,就应该起诉那家印刷厂法人和主管部门。还差点闹成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故意伤害罪。最后放了小林后以后也就如泥牛入海,踪迹不见。
   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需要时间的,曾经的我们,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多么危险,好在我们守住了底线,没有危害小林的人身。现在看,说一声“走法律”,不动肝火,法庭陈述,纠纷就解决了。和谐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能够和谐地解决。我深有感触。
  
   三,支票换现金
   支票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解决大额现金的不便性和安全性,但现实中有了人的因素,很多事变得复杂起来。
   例如,原来政府采购多集中在少数大型印刷厂手里,一些小型的印刷厂和“接活人”就需要我们这些游走于各个印刷厂的卖纸人帮忙牵线介绍,让对方开“政采票”,等对方收到货款后,这边再开票把款结回来。
   一次德胜门的一家小印刷厂的老板小闫找到我帮忙开一张十多万的政采票,同时他还找了另一个四川人小周也走类似的账,也是差不多的金额。小周我也认识,20多岁的女孩子,只是不太熟。可巧的是我们同时找到了同一家叫“振兴华”的印刷厂。老板是位大姐,姓王,人很好。
   那天小闫说他客户的钱已经到了振兴华账上了,让我帮忙去给拿支票。我在支票本上签字的时候恰好看到了让小周办理那张支票的金额。王姐说,那个小张打电话了,说明天来取。我说要不我给带回去得了,王姐说,一码归一码,别捣乱。可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了。我把我拿回的支票交给小闫的第三天,小闫就跟问我振兴华的电话,我说怎么了,他说小周说好的那天要给他支票,可是那天支支吾吾说过不来,有事儿。可是再过两天电话就打不通了,会不会支票套现跑路了?后来我陪他去找到振兴华王姐,王姐把签字本给我们看,确实几天前小张就拿走支票了,同时查账钱已经被划走了。十多万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了,连立案的条件都不够。
   这样的事情,在圈内还有很多,更多是业务员挪用收回本公司的支票货款换现跑路的。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被公司起诉最后锒铛入狱的,赃款追回或者部分追回。还有更巧的,债主和欠债人有时候竟然在某个地方突然撞上了,气氛是相当的尴尬,一时成为圈内的笑谈。
   做生意,最怕意外,按照规矩办事,办事的人脸上可能当时难看,受不了,但在正确的生意轨道上,谁都出不了轨,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情归人情,手续要健全,这是生意的法则。
  
   四,支票的没落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支票的使用再这五六年内急剧萎缩。虽然银行还没宣布禁止使用支票,但我至少一两年也没再收到支票了。倒是省去了取支票、填支票、填进账单、跑银行的辛苦,也更加安全,快捷了。这是时代的进步。
   前两天,我翻保险柜,看到了支票夹里面还有多张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我都做了作废处理。我还发现了两张客户的支票,盖着鲜红的印章,都填好了金额,只是没有日期。一张金额不大,不到两万,老板叫李凤春,那些年欠了我钱,给了这张支票,老是说过两天、下周、月底前这样的话,几年也不让入账,后来我这个要账的也打不通他的电话了。听说他后来厂子倒闭,家庭离婚,过得很惨,也没有起诉他。
   支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曾经发挥了便捷安全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安全,变成了麻烦。还是现在好,就比如微信技术吧,一旦出现经济往来,都有记录,而且法院也认可这样的账目往来。
   另一个有十多万,但是后来我追得紧,也抹不开人情脸面,终于“两清”了。如今,这两张支票也就是两张废纸了。我把它们放回原位,等老了以后拿出来,回忆回忆这些泛黄的故事,挺好!
   每一张支票都有故事,是创业的故事,也是交往的明细。就像曾经的布票粮票花票油票,一大堆票,都已经成为收藏人关注的东西,支票也是这样,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更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见证。建设安全的网络系统,让经济社会运行更便捷更正常,已经成为共识。
   我用文字收藏这些支票的故事吧,那段历史不会消失。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共 4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前,很多公司的业务员或者在财务部工作过的人,对支票都不陌生。作者讲述的几个关于支票的故事,饶有趣味。一、丢支票。马大哈的人多的是,丢支票的人大有人在。同事小赵,骑摩托车跑业务,一日快下班时回来,发现工具箱没锁,里面的记事本和收到的八千多元的支票不见踪影。后幸被一出租车司机捡到,小赵以两张百元大钞示谢。另一件丢支票的故事更具戏剧性。高中同学贾勇在作者公司打工,一次将结到的支票放进包里的纸样里面夹上。在钉鞋掌时,顺手放下的包转眼不见了。正发懵时,弟弟传呼自己,有人捡到了包送到了贾勇家中。原来,小偷发现里面没钱,便将包扔掉。虚惊一场。二、空头支票。所谓空头支票,即明知账上没钱开出的支票,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欺诈行为。小孟的一笔业务,和某研究所下面的承租人小林有关。小林开了支票后,人去楼空。后小孟得知小林行踪,蹲守将其抓获,但其负债累累,私自抓人,差点犯法,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当然,最后放了小林后,此事泥牛入海,不了了之。三、支票换现金。这其中的过程有些复杂,作者可谓吃尽苦头,教训值得记取。四、支票的没落。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兴起,支票的使用频率急剧下降,现在转款、汇款、提现等结算均是无纸化办公,手指轻点,即可完成,这是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支票,剩下的只有淡淡的回忆。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支票有关的故事,令人不禁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初那段岁月。故事引人入胜,文笔精炼老到,感悟别致深刻。好文,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901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09 05:57:52
  老师讲述的几个故事非常别致,如果不在商海中拼搏、沉浮,很难有这样的经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悟出,于人于事,诚信走天下。感谢老师来稿,顺祝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10:38:47
  给韩老师按编是找对人了。韩老师做了一辈子会计,也在纸业公司干过,应该对支票和这个行业相当了解。我也没深入写,就捡着几个有意思的故事聊了聊。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甚至名字我都用的真实的。虽然有些事看起来更像故事。以前还有故意拖延付款在支票上做一些手脚,让支票入不进去的。也有银行失误把别人的钱划到我账上的,然后不吱声银行给划走的。写辛苦老师百忙中辛苦付出,祝老师秋琪顺意,创编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09 08:02:08
  这篇散文以亲身经历讲述支票的故事,有丢支票的惊险、空头支票的欺诈、换现金的苦头,还提及支票的没落。文笔精炼,感悟深刻,带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之初岁月,引人入胜,值得力荐赏读! 问候天方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10:44:07
  龙老师好,这些说是故事,其实都是真人真事,丢支票那两件事没做任何修饰,都是真实的,想起来都有意思。还有很多故事一时没想起来,有机会在写个续,您也做生意,想必也有很多的支票故事。现在支票基本没有了,记录一下生活。祝老师秋琪顺意,创编快乐!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09 10:01:35
  我干供销社商业的时候,也带着支票出去进货,开支票,那是一种值得自豪的身份,感觉无需带现金,一切那么便捷,但在使用过程中,就像天方老师遇到的,一旦丢失,一旦被盗,一旦开了空头支票跑路,不讲信用,那真是损失。天方老师回顾这些,让我们懂得之前的经济生活的样子,为今天的进步感到心安。特别是题材,写出了深度。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10:49:33
  以前中关村电子城,商家特别谨慎周五快下班收转账支票,因为一托就是周一入账,最早周二才能到账。万一碰上骗子,骗子有充裕的时间跑了。啥事都有,还有银行搞错,把别人的钱划到我账上的时候,最后又蔫吧出溜的给我划走的故事,忘了写,以后补上。还是现在方便,手一点就到账了。祝老师万事顺意!
4 楼        文友:岚亮        2024-09-09 10:30:43
  天方兄弟是个腰包鼓鼓的老板,经常与支票打交道,于是便有了支票的故事。很独特、新颖的题材,行文老辣,幽默,耐读,让人深受启迪,好文,大赞!
回复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10:53:26
  亮哥出马一个顶俩,您是大拿,这次出山又给我们带来惊喜连连,夸奖小弟愧不敢当。这篇散文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真实记录生活。没有夸张,甚至用的都是真实名字。我是什么大老板,就是有个讨饭的营生,凑合过日子。祝老师创编愉快,万事顺意!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09 13:40:13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写出如此具体生动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把人带入情境中。读罢,不得不感慨,现在社会真好!为好文点赞!遥握问安!
回复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17:34:40
  我的题目是故事,其实这不是故事,都是真实的事情,甚至没有经过修饰,这篇文章算是记录生活经历,感谢关注,顺祝秋琪!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09 18:11:55
  这几个支票故事,都很精彩,引人注目。这也是经常在商界摸爬滚打得出来的经验。我没与支票打交道过,如果我捡到了,或许也会当废纸丢,哈哈。美文,点赞学习,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21:25:24
  这篇文章就是有感而发,记录一下生活,都是真人真事,凡事都有两面性,现在转账省事了,税务监管也容易了。现在见到支票基本上废纸了,确实要丢掉,哈哈!
7 楼        文友:简柔        2024-09-09 18:33:33
  天方老师是一个大老板,做大生意,经常要接触支票。我做的是小本买卖,倒是很少接触支票。没想到支票里有这么多的门道,故事,长见识了,一个个关于支票的故事很精彩,折射了人性的美好与丑陋以及商场奋斗的不易。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商场就是江湖。
回复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9-09 21:28:50
  不是什么大老板,就是养家糊口的营生,过日子罢了。用支票是行业性质决定的,我们这是大宗商品,本大利希,没得钱赚,看着流水大而已。赊销,风险也大!感谢老师留墨,祝老师秋琪顺意!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