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又见秫秸花(散文)

精品 【流年】又见秫秸花(散文)


作者:梅之馨 白丁,9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1发表时间:2024-09-09 09:14:57

在岁月的长河中游走,总有一些瞬间,能让我们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而又见秫秸花的那一刻,便是这样一个触动心灵的瞬间。
   在琵琶湾公园的边角处,有几株秫秸花。这种花不起眼,直直的一根一根的杆上开出粉的、白的、紫的花来。如今,再次见到秫秸花,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小时候,村里有个爷爷家种了一院子的秫秸花。院子里,从屋门到大门洞是一条碎砖铺的小路,满院子的秫秸花肆意绽放,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夏天的中午,我和小伙伴们悄悄拨开爷爷家的门栓,轻轻推开门,踮着脚进到院里,一通采摘,摘得直到手里拿不下为止,再踮着脚出来。轻轻带上门,慢慢拨动门栓,栓好门。我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是院里的花少那么多,老爷爷能看不出来吗?也有时候,正采着花,睡晌觉的老爷爷突然从窗户探出头来,大吼一声,我们就闻声疯跑。直到跑到离他家远远的地方,再检查自己采的花或果。我们并不是爱花之人,我们是为了吸吮花托根上的那一丝丝甜香,吃它的嫩嫩果实,那果实甜甜的粘粘的。
   整个夏天,我和小伙伴们不知去他家多少次采花揪果,中午趁爷爷睡晌觉的时间去的时候多。大中午的我们也不睡晌觉,去老爷爷家揪花,去村北小树地里捉知了,趴在地上看一队蚂蚁搬家……到了晚上还没吃晚饭就困得上下眼皮打架,摸不着炕了。
   爷爷家院里的秫秸花,是我小时候见到过的最美的花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人们只关心能不能吃饱肚子,谁还有心思养花呀!
   爷爷姓陈,跟我一个姓,却不是我的本家。他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会写毛笔字。过年家家要写对联,村里谁家娶媳妇要写对联,有丧事了需要记账,村民们都去请他。还记得老爷爷下巴上留着一缕山羊胡,花白的头发,有些仙风道骨的风范。我虽说不出他与普通农民有什么不同,但总觉得有不同之处。他穿的衣服也是打着补丁,但总是干干净净。后来我读书,知道了那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在村里也格外受到别人的尊重,我虽然曾偷偷揪他家的花,见面也要尊敬地大声喊“爷爷”,他会微笑着说:“别再揪花了,花开着才好看。”我吐吐舌头,爷爷原来知道我们揪他家的花呀。
   过大年,看爷爷拿毛笔写对联,只见他运笔如飞,一挥而就,那张红色的长条纸上,就有了一幅像画一样的字了。趁他休息的间隙,我偷偷拿起笔,也像模像样地饱蘸墨汁,并且把笔尖也在砚台边上刮一刮。笔好难用,笔尖软踏踏的,笔尖往纸上一按,字没写成,墨汁倒滴了一滩。笔握在老爷爷手里怎么就那么听话呢?因此我对他这个文化人更崇拜了,也心生出对美和文化的向往。看见花,我总把花与文化人联系在一起。花的美让人赏心悦目,有文化的人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也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每每逛公园,看着公园里或这里几棵或那里一丛的秫秸花,就会对秫秸花多注目几眼。也会摘下几颗果子,尝尝那味道,却不似当年吃起来那么清香诱人了。那天在公园,我正在一丛秫秸花前驻足摘着几颗果子,听到身后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看,是在县中学工作的同学。
   我们剥着果子,边走边聊。“不似小时候吃着好吃了。”她说。“是呀!现在好吃的东西这么多,再说本来这小果子也不是用来吃的,它是花的种子,小时候没什么可吃的,这个吃起来也是美味。”我咀嚼着一颗果子,在想小时候的味道。“我把你写的那篇《过年》(曾写过一篇关于小时候过年的文章发在了朋友圈)在班上读给学生们了。”她说。“现在的孩子对那样的文章也许不感兴趣!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些艰苦岁月的人才会有共鸣!就像这秫秸花,这么普通,可我见到她,总觉得她美!”我剥着一颗果子,把一粒种子放进嘴里,种子有点老了,吃起来有点涩。“是啊,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在福窝里长大,吃的、喝的、见的,比咱小时候丰富多了。”她怅惘着。“可是……”我想说,可是他们也缺少我们小时候的那种快乐!那时候,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络世界,但我们的快乐却如此简单和真实。我们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路过公园那片月季花,月季花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深深地吸一鼻子,满满的花香吸进我的心里。“怎么现在老怀念小时候呢,有什么可怀念的呢?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年代!有时候做梦还梦到小时候的事,会在梦中笑醒!”她微笑着摇头叹息。“老了呗!怀旧了呗!”我也摇着头附和。当路过那片牡丹园,我想起春天的时候。那满园的牡丹怒放着,游人如织,争相拍照留念。我和几个朋友也曾来赏花,也拍了照片。古人曾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经典诗句,用来描绘牡丹开放时的盛境,以及人们对它的狂热喜爱,确也恰如其分。可是在我的心里也开放着一方盛境,就是那开着五颜六色的秫秸花的那方小院。秫秸花,那朴实而又绚烂的存在,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梦想。于我而言,那开着秫秸花的小院,就是我心中的盛境。那里承载着我童年最纯粹的快乐。
   随着新农村建设,我的老家现在是一排排的小别墅,新村花草树木随处可见,但那满院的秫秸花永远盛开在我的心中。那是我童年的宝藏,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的盛境,是我心灵深处的温暖港湾。
  

共 20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对于作者而言,小时候,村里陈姓爷爷家里栽种的一院子的秫秸花,作为一种朴实而又绚烂的存在,就承载了作者童年的许多欢乐与梦想。即便那时候缺吃少穿,也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络世界,但孩童的快乐却是那么简单而真实。现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老家已是一排排小别墅,花草树木也是随处可见,然而,小时候那满院的秫秸花却永远盛开在作者心中。因为,那是作者童年的宝藏、是无法忘怀的盛境、是作者心灵深处永远的温暖港湾。整篇作品紧紧围绕秫秸花,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既回顾了童年简单而真实的快乐,又回想了陈姓爷爷作为文化人的慈祥儒雅,同时,又深切感怀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文章主题集中,娓娓道来,能够引发同龄人的许多共鸣。一篇有关秫秸花的怀旧文字,流年推荐阅读。【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9-09 09:23:23
  一篇怀旧文字,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是啊,以前的日子里,虽然穷苦,但快乐并不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却更容易怀旧了。感谢作者的分享,也感谢作者赐稿流年!同时,文中“时候”的“候”字几乎全是错别字,望作者以后更正后再投稿。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梅之馨        2024-09-09 10:07:25
  谢谢老师指导,以后注意
回复1 楼        文友:梅之馨        2024-09-09 10:35:58
  谢谢老师指正,以后注意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9-12 16:04:2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