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绮梦之旅(散文)
晨曦的柔光轻抚着睡眼朦胧的室韦小镇,多情的额尔古纳河温柔、静谧地依偎在它的身旁。这如梦似幻的清晨,我手握缰绳、骑着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站在碧草如茵的山坡上,游目骋怀,远处峰峦叠翠,河流蜿蜒,壮丽辽阔的江山图画让我心中涌出一股豪气,仿佛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女侠,草原让我驰,天地任我行!
我从喧嚣的城市中来,两天前踏上了神奇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一、绿野无涯
从哈尔滨乘火车到海拉尔,暮发朝至。上了接站的越野车后,又小憩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一窗一世界,但觉天高地迥,心情豁然开朗。呼伦贝尔大草原,早已名冠天下,但撞眼的这一刻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
无际的大草原就像绵延伸展的绿色魔法毯,夹带着奔驰的越野车,仿佛穿梭在时空的画布,探寻着神秘的绿野仙踪。苍穹之下,如影视大片在不停地变幻着镜头,成群的牛马似坠落凡间的星星,自由地徜徉在萋萋芳草间;如蘑菇簇簇的蒙古包炊烟袅袅,轻盈的烟波托起无尽的遐思;远处的山峦恍若一匹匹神驹的脊背,在天地间纵情驰骋。正在目酣神醉之时,山野之下,闪出一片油菜花,带着光彩照人的金黄,在苍茫的云泥之间高调地铺上了一条抢眼的彩带。令人窒息的美,化作惊叹,在胸中掀起了潮水般的波澜,思绪也如天马行空般地游走起来。
浩瀚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孕育生命之花的摇篮。“昭君出塞万马惊,匈奴单于喜相迎”,“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这些塞外诗风中豪放不羁的鲜活形象,是匈奴、突厥、契丹在草原上秣马厉兵的印迹。“装得下,世界就是你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从这里发出了征服世界的号令,建立了令欧亚大陆都颤抖的蒙古帝国。
我忽有个疑问,大草原宽广而包容,牧民们豪爽热情,为何历史上的草原民族都那么凶悍?我为自己科普了一下,《狼图腾》中的毕格力老人曾说过:“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朴实又充满睿智的话语,蕴含着最初的草原文化,它既有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又流露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而草原本身具有生态的脆弱性,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就会殃及牧民的牲畜,赖以生存的资源被破坏,使牧民感到了生活的危机。大草原赋予了牧民们勇猛坚韧的天性和能骑善射的天赋,生存压力的增大,促使他们不得不采取异常手段。“在斗争中求生存”是草原文化中的另一个体现,广阔的平原易于大规模集结,形成强大的攻击力,侵略、抢夺中他们展现了凶悍的一面。马背上辉煌、悲壮的传奇,使得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越野车上的司机身兼两职,作为地陪导游,随时给我们讲解草原的风土人情。
车的前方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车缓缓地停了下来,在草原上不能随便鸣笛,这不仅是怕惊扰到羊群,更多的是对草原上生灵的尊重与呵护。
我们没有看到牧羊人,却看到了一只牧羊犬,尖尖的、三角形的耳朵灵敏地挺立着,狼一样矫健的身体充满了震慑力,它机警、老练地昂首站在路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羊群,发现有只掉队的羊,它闪电般地冲过去,“旺、旺”地说教着,就好像老师在批评学生,羊识趣地回到了队伍中。直到羊群全部走过了车道,它才跟在了后面,继续充当着羊群的保护神。车上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女孩忽然说了一句“牧羊犬像我爸爸”,引得车里的人一阵哈哈大笑。童言无忌,但顺着小女孩儿的话想了一下,牧羊犬是牧民们的得力助手,忠诚、有责任感,面对羊群受到威胁时,凶猛、敏捷又奋不顾身。哦,这些内在的品质的确像“爸爸”。
见识了大草原上无冕之王的风范,感受了草原文化中最动人的和谐画风,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有着莫名的憧憬与激动。
绿野无涯,思绪也无际,时空给与我们的不仅仅是辽阔,还有情感驰骋的无羁,就像那个孩子的比喻,坐在教室里,她一定不会那样说。
二、莫日格勒河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一条最美的河流——莫日格勒河。相传,莫日格勒本是一位姑娘的名字。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贫瘠的草原,草疏畜弱,牧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解救家乡的苦难,莫日格勒姑娘立誓寻找神泉。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最终精疲力竭,倒在了山坡上。妙曼的身躯化作了一条条弯曲的河流,清澈的河水滋养着她心爱的大草原。
动人的传说让风景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更让人心驰向往。
我们来到了莫日格勒河的河畔边。河水微澜,澄澈见底,几朵娇俏的云影飘荡在逶迤的河流中,抒写着“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故事;花儿芬芳,草儿微醺,几匹健壮的骏马在绿野中纵情驰骋,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牛群,在不远处沐浴着阳光,三两成群的,或站或卧,或低头吃草,或凝神冥思,悠然地享受着自由与阳光。
一只身披五彩云朵的大花牛,引起了我的关注,它半卧着,雄壮的身躯像座小山似的,温柔的眼波闪烁着友好的光芒,浅褐色的尾巴活泼地摇来摇去,驱赶着不停骚扰的蚊虫。我告诉女儿要和这条漂亮的牛来张合影。我走了过去,就要站到它身边时,它忽然站了起来,铜铃似的牛眼里瞬间弥漫着警觉和怒气,刚才的友好荡然无存,牛角在光照下闪闪发光,我心里一惊,迅速拉着女儿急急地向后退去。它仿佛只是想警告我一下——“不要离我太近”,收到效果后,它就又重新俯卧下来,继续它的怡然自得。草原上的生灵是自由的,但也是充满野性的。我在女儿面前检讨了自己的鲁莽,“不打扰”也是对大自然敬畏的一种表现。
或许,这就像一条小河会时不时惊起一朵浪花。或许,我的理解是错误的,这是牛遇到我的友好表示。有时候我们并不能读懂自然界和动物,只看见了牛在河边的美,却不懂它为何做出这样的动作。
断崖,也叫马背山,是大自然赋予莫日格勒河的又一神来之笔。它是一个地势较高的小山,峭壁是历经千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壮丽的断崖景象。站在断崖之上,居高临下,可以俯览九曲连环的莫日格勒河大观。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生态,对上山是限时开放的,我们很幸运,被允许直接驱车至断崖之顶。
莫日格勒河犹如镶嵌在无垠草原上的一条玉带,飘逸绵延,曲折而灵动。又像一副玄妙的太极图,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勾勒出广褒的草原上生生不息、万物相依的生命景观。在河边啃食嫩草的羊群,如白云般散布在茵茵碧草之上。七月的塞外,清风习习,吹得游人衣袂翩翩,此情此景,诗情溢满心中,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莫日格勒河有传说中的神灵护佑,水草丰茂,是牧民们理想的牧区。著名作家老舍曾赐予莫日格勒河为“天下第一曲水”的美称,名人、传说,加之浑然天成的草原风光,使莫日格勒河成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绽放着夺目的光华。
三、卡线上的额尔古纳河
卡线是中俄边境的一条边防公路,在清朝时,边境线上设置了众多的哨所,也叫卡伦,连成了线,也就有了卡线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卡伦消失了,卡线的称呼沿袭了下来。曾经的“五卡、七卡、八卡、九卡”演变成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小村庄,每一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们从临江屯驶入卡线,大名鼎鼎的额尔古纳河与之紧紧相依,堪称是一场穿越在历史与大自然相互交织的奇幻之旅。卡线越过碧绿的草原,浓密的山林、迤逦的河流、错落的丘陵,真可谓“左右皆佳景,满目尽芳菲”,荡魂摄魄。
夕阳西下,额尔古纳河从越野车行进方向的左侧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开始了一路的追踪并行。它时而像扭动的蛇,在无涯的碧野中迂回行进;时而又径直前伸,在千年的流淌中勇往直前;河面时而如淑女的纤腰盈盈一握,时而如宽阔的银河星光灿烂。
夕阳把醉美的霞光洒向了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用泛着金闪闪、红亮亮的粼粼波光热烈地回应着,它们好像是一对痴缠的恋人,缱绻旖旎,美得令人心疼!
沿着河岸,一路的铁丝网,提醒着游客,这条风情万种的河是一条界河,在1689年同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后,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国,不再为我们所独有。额尔古纳河上源于海拉尔河,在中俄边境线上曲折延伸至1600多公里,最后流入黑龙江境内,汇合为黑龙江。额尔古纳河的众多支流润泽着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历史上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母亲河。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讲述生活在中俄边境线上的古老民族——赫哲族,百年沧桑、跌宕起伏的故事。这部小说的大火,让这条界河更加声名鹊起。
一路的视觉盛宴,让人目不暇接,直到几个金灿灿的大字“中国室韦口岸”映入眼帘,我们才发觉室韦小镇到了。当晚我们就住在了小镇上的木刻楞客栈。
四、室韦风情
清晨,女儿还在梦乡,我悄悄起身,想独自感受一下这里静寂的晨光。刚出门,就遇到小镇上的牧民牵着马守候在路边,是为客栈里的游客提供更惬意的体验——骑马穿过小镇,到对面的小山顶,饱览小镇全景。这样的一个诱惑,谁能拒绝呢?
面前的蒙古马高大健壮,棕红色的毛发油润光泽,马鬃又长又密,双目炯炯,额中间还有个宝葫芦形的“白玉顶”,好一匹帅气的骏马!我立刻为与它的遇见而感到兴奋。
骑着马漫步在室韦小镇安静的小路上,两边的“木刻楞”建筑就像童话世界里的小木屋,古朴庄重又温馨浪漫,一根根紧密对接的圆木上,布满了天然的纹路和花纹,沉淀了岁月的沧桑,描述着千年的故事……
室韦又称蒙兀室韦,公元七世纪在《旧唐书》中有过记载:“室韦者,契丹别类。”证实这里曾是蒙古人的祖先游牧繁衍之地,也可以说室韦是蒙古族的发源地。
时代的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滚滚向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大量的俄罗斯人到室韦来定居,这些移民带来了俄罗斯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并与当地居民和平共处,互通有无,继而联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华俄后裔”,而室韦也成为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我骑的这匹马的主人就是一位“高鼻深目”的“混血儿”,操着一口地道亲切的东北话,真的感受到了一番别样的风情。
我到达山顶时的震撼,就如我在文章的开篇所述。但是,自诩女侠的豪情万丈,没有坚持多一会儿,就在下山途中消失殆尽。下山的时候,马的重心前倾,我为了保持平衡,竭力将身体向后仰。这时,那匹马随便打个鼻响,或轻微地晃动一下,就会引发我全身神经细胞的敏感,我紧紧抓住缰绳,生怕它会“马失前蹄”。
又回到了平坦的小路上,不知哪家的面包房里飘来的阵阵烤面包的香气,我顿感饥肠辘辘了。
早餐后,我们来到了室韦小镇的中心——团结广场。在广场的中央,一匹骏马雕塑很是引人注目。但我觉得有点眼熟,因为它很像我清晨骑的那匹骏马。它扬蹄腾飞,强壮的身躯、流畅的线条,俊美非凡。马在蒙古民族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蒙古人民马踏铁蹄、纵横驰骋的伙伴,是速度、勇敢、智慧的化身,也是蒙古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在广场两侧的观景台上,一河之隔的俄罗斯小镇奥洛契近在咫尺,偶尔还可见在村庄悠闲散步的村民。边境,和谐中透露着祖国的强大与庄严。
广场的周围遍布古朴优雅的木刻椤,几处“洋葱头”——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犹为醒目,中俄混血儿在街上来来往往,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室韦绝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承载着中俄文化历史交融的见证,让室韦小镇散发着独特魅力,为它赢得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美誉。
广场中的商铺林立,蒙古族的特色产品、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我和女儿买了些奶酪、牛肉干,巧克力、大列巴,回去之后,还要在特产的世界里,尽情品味这场旅行中的高潮迭起和叹为观止。
风情,不是用来看的,走出室韦小镇,我觉得很值,没有辜负这次逗留,融入了室韦的别样风情之中。
五、暮宿黑山头镇
汽车驶离室韦小镇,开往黑山头镇。女儿问我:《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但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是不是我们今晚要暮宿的黑山头镇?我百度了一下,居然查出了两个答案,有说就是指黑山头镇,还有一说是指内蒙古包头附近的阴山一带。放下手机,我觉得都不重要了,悬念增添的趣味才是旅途中动人的色彩。
我前面所提及的卡伦,其中的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位于黑山头境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元时期,黑山头镇上的黑山头古城就是一座辽代遗址。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蒙古汗国时期,这里曾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撒尔的封地。古城更增添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人文底蕴。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蒙古包,像草原的守护神,静静地坐落在宁静的原野上,散发着神秘、原始的气息。我和女儿找到了属于我们的那间。蒙古包内充满了民族特色,地上铺着蓝黑相间的栽绒毯,靠近床头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张雪白的、毛茸茸的羊皮,床头柜上摆放着一个形似牛角的酒囊,蓝灰相间的皮色、精致华美。蒙古包也与时俱进,同时加入了现代的元素,配备了空调、独立卫生间,连防蚊香也贴心地准备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其更增添了宾至如归的舒适感。
蒙古包顶部的天窗又叫陶脑,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它是蒙古包的灵魂所在,是蒙古人民智慧的结晶。天窗将自然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天窗之下,能沐浴阳光,仰望星空,既有家的温馨,又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今夜将是我有生以来,距离大自然最近的夜晚。枕芳草入眠,伴繁星入梦,拥抱着大草原最纯粹的温柔。
但现在,女儿迫不及待地拉着我走出了蒙古包,走向盛大的篝火晚会。
篝火已点燃,熊熊的烈焰在夜空中熠熠生辉,发出噼里啪啦的音乐声。照亮了欢笑的脸庞,温暖了激荡的心灵,点亮了未来的希望。在马头琴悠扬的旋律中,身穿华丽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姑娘们,手拿哈达表达了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们,对来宾的热烈欢迎与美好的祝福!蒙古骑士们手拿着火把,站在马背上一路狂飙,冲进了篝火晚会的现场,展示了人马合一的高超骑术和马背上民族文化的传承。
大快朵颐烤全羊,酣畅痛饮马奶酒!若是诗仙李白在此,定会大声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完全放松地融入这欢乐的气氛。
动感十足的蒙古舞,散发出的自由和活力带动了所有的游客,我和女儿与其他游客们一起,纷纷加入狂欢的行列,手牵着手,与篝火共舞,与明月欢歌!美丽的大草原之夜,将为人们留下如诗如画的永恒记忆。
明天,我们将要离开呼伦贝尔大草原,离开这片神圣的净土。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不舍,但大家议论最多的是对大草原生态现状的担忧。曾听说呼伦贝尔大草原因生态恶化,持续沙化,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久可能就要变成呼伦贝尔大沙漠了。当地政府给出了最及时的信息。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当地呈现出沙化面积不断缩减、治理成效持续拓展的良好态势。
再见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会带着我的思念、祝福你——中华大地的瑰宝,祝你风调雨顺,草木繁盛,生机盎然,永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