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砍脑壳的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1274发表时间:2024-09-17 10:03:29
1
呼吸机强行灌注氧气给肺泡
气体交换过后,剩余一堆酸中毒的代谢产物
细菌、病毒的幸福生活开始
纤支镜肆虐小支气管,把光源打向村庄
石头拒绝远处的词性
鄙视拖拽蛐蛐幼虫的蚂蚁
这是在抢夺生命还是保护生命
2
一颗鼻空肠管可以抢救一个瘫痪的胃
粮食、蔬菜打通壁垒,揉合成混沌液体
与肠道里的微生物讲和,翻过皱褶深处的轮廓
在一颗丝瓜花谢了的一瞬间,将花瓣的残渣设计为营养基
高山上的蜜蜂还没有飞出来,花期关闭今晚的春色
一棵树怀念另外一棵树,病床上一个老人睁开眼,开始打量惊恐或镇定
3
心脏开始沉睡在主动脉弓下
体外循环在一套管子的闭合回路抱怨,血液显得苍白,拒绝向前多走一步
癌细胞种植在胸腔,一天到晚都在游泳的鱼停止了呼吸
顺着菌落逃跑的路线回到石灰窑梁子
蝴蝶等着小河的汛期
一棵杉树不慌不忙地长大
牧羊人阿四在树下纠结
前面的山是高了一些或者变矮
4
药物从颈静脉到上腔静脉,新生儿的眼睛盯着器械
试着解读指南或共识,时间、距离在三期临床试验突现诸多离谱
在较正的大数据支持下,逐渐接受低价的治疗
雾在山下涂抹林子
开始装扮健康和愉悦
直到一枚肿瘤倒在手术刀下
5
从监护室到村庄
苹果和核桃的转归,幻想成一片维生素
喂养夕阳,无处可去的山路
紧挨着旷野
鸟自由出入山里
一个姓氏聚集在祠堂里讨论
关于粮食、牲畜,以及没有酒的祭祀
狠群偷走门背后的弯刀
姑娘被抢走
一群汉子守在堂屋前抱头痛哭
6
第13重症监护室,静默着
呼吸机及心电监测标记着一个生命仍然存活
深夜,用健康交换健康
每一种治疗方案与替代方案
在手术与药物之间埋伏
留不住预后
可能让她随风
在傍晚的黄叶缓缓落下
允许自由和烈酒破碎
2024年9月16日于茅台,9月17日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编者按】《第13重症监护室》这首诗犹如一场深入生命与疾病核心地带的灵魂之旅。诗的开篇便以一种强烈而震撼的画面切入,呼吸机强行灌注氧气,这本是挽救生命的举措,然而却衍生出细菌、病毒的“幸福生活”,这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深刻地反映出重症监护室这个特殊环境的复杂性。在这里,生命的维持与生命遭受的威胁并存,纤支镜如同一个外来的侵入者,在身体的“村庄”里探索,而石头的“拒绝”又似乎暗示着身体内部对这种外来干预的本能抵触,这让我们不禁思考,现代医疗手段在拯救生命的同时,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身体原本的秩序,到底是在抢夺生命还是保护生命,这是一个沉重而深刻的叩问。随着诗的推进,鼻空肠管成为了瘫痪胃的救赎,它将食物转化为滋养生命的混沌液体,这个过程充满了对生命顽强与脆弱的细腻描绘。诗中用丝瓜花谢后的残渣设计营养基等形象的比喻,展示了在重症监护室里,医护人员为了维持生命,不放过任何可能转化为生机的元素。同时,病床上老人的打量则把我们的视角从生理救治拉向了病人的内心世界,那惊恐或镇定背后,是对生命未知的迷茫与期待。心脏的沉睡、体外循环的抱怨、癌细胞的肆虐,这些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重症监护室里生命的挣扎。癌细胞如鱼停止呼吸,顺着菌落路线的回归,仿佛是一种生命走向终结的宿命感。而在这一片生死的挣扎之中,杉树的不慌不忙长大和牧羊人阿四的纠结,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自然世界里按部就班的生长,一个是面对生死时人类的彷徨,体现出生命在不同维度下的状态。药物在体内的旅程,新生儿眼睛对器械的解读,揭示了医疗过程中的无奈与希望。低价治疗在大数据支持下成为一种选择,这背后反映出医疗资源与生命需求之间的平衡难题。雾涂抹林子以装扮健康和愉悦,直到肿瘤倒在手术刀下,又展现了人们在疾病面前的积极抗争,尽管这种抗争伴随着诸多不确定。从重症监护室到村庄的过渡,让诗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苹果和核桃幻化成维生素喂养夕阳,这是一种对生命能量转换的诗意想象。而村庄里的故事,如祭祀、姑娘被抢等,看似与重症监护室无关,实则是在探讨生命在不同场景下的境遇。在村庄里,人们关心粮食、牲畜,这是对基本生存的关注,与重症监护室里对生命的直接救治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都是围绕着生命的延续与尊严。最后,诗又回到第13重症监护室的静默,呼吸机和心电监测仪下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顽强。用健康交换健康的无奈,治疗方案与替代方案的埋伏,都预示着预后的不可捉摸。傍晚黄叶的落下,允许自由和烈酒破碎,这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释怀,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在重症监护室这个特殊舞台上的挣扎、希望与无奈,也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感谢赐稿晓荷,力荐共享。【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7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