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忆】稿费,快乐着我的快乐(散文)

精品 【宁静·忆】稿费,快乐着我的快乐(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84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0发表时间:2024-09-18 15:44:46
摘要:“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首歌不是写爱情的,而是歌咏一名写作者的心路历程,携带着曾经的快乐,走向未来。

【宁静·忆】稿费,快乐着我的快乐(散文) 阴天下雨,无所事事,闲翻手机读网文。忽然,看见单培文老师的散文《稿费杂事》,不由得心头一动,想起曾经的稿费,咧嘴一笑,乐上心头。
   说实话,从小我就不是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当然数理化也不是特别好的那种,但写作文却有些感觉,一些小作文时不时成为班级里的范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高中毕业后,进国企当装卸工,冬干三九、夏干三伏,与文字没有丝毫关联。后来,调入企业团委工作,任宣传委员,担负起宣传共青团工作的职责,这才与文字结缘,开始“舞文弄墨”。
   记得,有一年的三月五日,团委组织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团员青年在工厂大门两侧摆摊,义务为职工理发、修小电器、修鞋等等。我就此写了一篇约五百字的消息,经过宣传部长好一顿修改,投给了《大连日报》。第二天,这篇消息居然见诸报端了,自己写在稿纸格子里的字,一下子变成了铅字,这把我高兴的,简直是心花怒放。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一张寄自日报社的汇款单,金额为三元,成为我的第一笔稿费。看着白底绿字的汇款单,心里美美的,好像中了大奖似的,真想找个相框把汇款单镶起来,挂在墙上欣赏。但是钱的诱惑远大于对一张汇款单的欣赏,毕竟那时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屁颠屁颠地跑到邮局,恋恋不舍地将汇款单递给营业员,兑换三元现金。这三元钱怎么花的?断然记不清楚了,唯记得快乐的心情,犹如夏天里喝一杯冰镇啤酒一样,爽快无比。
   之后,偶尔也会有汇款单,但可以称得上罕见,像流星一样划过期盼的夜空。一九九七年,这一年对全国人民来说一件大事就是香港回归,于我而言则是考取了公务员,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多年以后,我非常佩服组织的知人善用,当时给我安排在办公厅综合处,这个处既负责文字综合,又负责对外宣传,这让我一头扎进文字堆里,开启了真正意义的文字历练过程。
   写字很苦,却也快乐。这个时候,我的新闻写作呈现井喷状,每日里敲打键盘,“噼里啪啦”像动听的音符。之所以呈井喷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人大宣传任务繁重,立法、监督、开会、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都必须及时报道。二来宣传人大制度的媒体众多,当时本市就有四家报社,还有电台和电视台。此外,全国、省人大以及兄弟省市人大都有媒体,不需要首发独家,可以一稿多投。比如,写一篇人大常委会会议消息,我们叫做“通稿”,可以在四家报纸和电台、电视台刊播发。最后还因为当时综合处只有两人,后来那一人还调到市委工作了,基本上我承包了人大宣传报道的稿件。后来,我统计了一下,十年间见诸报端(不含电台、电视台、网站)的消息、通讯等稿件有四十多万字,说是井喷一点不为过。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绿色汇款单,也就是多少不等的稿酬。同事去收发室取文件,回来路过我的办公室会喊一声:“小朱,楼下收发室有你一沓汇款单,雪片一样飞来!”我却在心里想,雪片的比喻难以表达我的喜悦,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盛大的流星雨,照亮心灵的夜空。
   汇款单虽然多,但金额并不是很高。地方媒体的稿费一般就是二、三十块钱,省一级的五十元至一百元不等。《人民日报》这样顶级媒体,通常一篇两千字的通讯给付二百元左右的稿费,可是不要忘记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通讯简直比登天都难。我有一年,抓住几个热点问题,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六篇通讯,分管宣传的副秘书长惊呼:划时代的成就。
   在本地媒体上,有时也有非常可观的稿费。这一般都是在重要会议或是重要纪念日时,以人大常委会主任名义发表的署名文章。一位前几年去世的老主任,在位时我经常给他起草署名文章。这是职责所在,原本就没有考虑稿费的问题,写的时候非常用心,站位要高、理论要新、语言要精、导向要明等等,不能出半点差错。而主任每次收到稿费单时,都会打发其秘书到我们处,拿着稿费单和主任的身份证,说谁起草的谁去取钱。我赶紧跑到单位附近的邮局,签字取钱,一般都是五六百元,足以喜笑颜开。
   稿费来得容易,令人快乐,但指望稿费能提升生活质量或是维持生计,便有点痴人说梦了。但是,在过去稿酬似乎可以养家糊口,有时还能发家致富。稿酬在古时候被称作“润笔”,《隋书•郑译传》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说是隋文帝让人起草一篇诏书,有大臣在一旁戏说道:“笔都干了。”郑译借机说事:“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居然跟皇帝要稿费以润笔。后来,人们就把写文章、作书画所得的报酬,谓之润笔,不单是银两,也包括一些实用之物。
   唐宋两代皇上大都重视或是喜欢诗词歌赋,加之科举也是以诗词取士,因而文人墨客社会地位较高,“润笔”也就水涨船高,相当可观。据说白居易写一篇墓志铭,对方酬谢舆马、绫帛、银鞍玉带等物品,达到“不可枚举”的程度,这有些夸张,也有些惊人了。稿酬最多的,当属唐朝的李邕了。据《旧唐书》记载“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如此鬻文获财,可谓天下第一。当然,也有杜甫这样大师级别的人物,一生过着清贫生活。
   明清朝两代,文人墨客的地位大不如唐宋,“润笔”也逐渐减少。不能不提的是曹雪芹,靠朋友接济过日子,偶尔出售点字画,经常是“举家食粥”,何来润笔,哪有稿酬?但这并不妨碍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撰写《红楼梦》,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一部举世瞩目的文学经典。
   照比杜甫、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巨匠,我算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既然有稿酬,大可不必讳言金钱。我发现一些媒体的时评栏目稿酬比较高,千字文一百到一百五的稿费,如果被报社总编室评为“当日好稿”,则稿费翻倍。我本身就是写政论文的,写言论是我的强项,岂能放过这样的“捞金”机会?还有报社组织开展的征文,既有稿费,还有奖金,价格不菲,怎能错过?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开始写时评和参加各种征文。纸媒受版面限制,最喜欢千字文,几年的工夫,我累计发表言论二十多万字,一时间汇款单纷至沓来。
   树大招风,我的稿费很快就被机关某些同事“觊觎”上了。甲说:“小朱,今天这波汇款单,合起来够三五个菜了吧?”乙说:“小朱,又来一波汇款单,酒钱也有了。”于是,下班后,三五好友,奔着单位后边那条街上的饭店而去,当然是我做东,花得就是稿费。后来,同事们把这样的小聚,称之为“喝血”,常常说下班喝小朱血去。“喝血”成了常态化,我也乐意与大家分享稿费带来的快乐,用稿费养家是不可能的,与朋友一起“糊口”还是完全可以的。培根不是说过嘛,“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我将收到稿费的快乐与朋友同事分享,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多倍的快乐翩跹而至。
   当然,稿费也不全是吃吃喝喝。那些年社会上赈灾捐款,帮扶机关里患重病的同事,植树造林等特殊党费,购买图书,都是从稿费里出的。有一次,同事刚出生的小孩患重病,机关工会开展募捐,我捐了两千块钱。工会的同志说,单位一把手捐了两千,你不能超过领导。我笑,那就捐一千八,我与领导之间就是二百元的差距。事后,我单独找到病孩的母亲,给了她五百元,才算了却心愿。
   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没有稿费的,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纸媒开始不付稿酬了。这个时候,我年龄在增长,职级也逐级提升,新闻消息类的稿件都由属下承担了。一些言论作品,写得也少了,基本告别了稿费。晚报社的编辑找我约稿,我说反正你们也不给稿费了,你到我的公众号上,随便找我的文,适合的就刊登吧。没有稿费的日子里,生活不会因此受影响,仍然是笔耕不辍,但蕴含写作其间的乐趣少了那么一丢丢。
   退休前一年,我开始在“江山文学网”上学习写点散文、小说,算是开启文学创作之路。三年来,发表作品二百七十多篇,按平均每篇三千字计算,差不多是八十多万字。虽然照比鼎盛时期来说,稿费寥寥无几,但写作的乐趣丝毫不减,充实和丰盈着退休后的生活。如今,我的稿费来源,唯余“江山文学网”的V币了。
   忽然想起苏芮的歌,“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在我看来,这首歌不是写爱情的,而是歌咏一名写作者的心路历程,携带着曾经的快乐,走向未来。
  

共 32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轻松自如地回忆过去稿费带来快乐的散文。作者笔调轻松、侃侃而谈,从其第一次获得稿费写起,那时报纸刊登一篇文章简直是心花怒放,而三元的稿费更是令人喜笑颜开。等到工作变动以后,写新闻消息呈现井喷状态,稿费单子就像下了一场盛大的流星雨。虽然稿费的数额不高,但也算是相当可观,足以与朋友同事“糊口”的了。这个过程,稿费给作者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即便是没有稿费以后,已经养成的写作习惯,仍然能够带来种种快乐。诚如文章标题:稿费,快乐着我的快乐!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比较高超,既描写叙说了自己的稿费经历,也巧妙地融入古代润笔的趣事,今与古相映成趣。文风质朴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天然去雕琢,一气呵成,写出稿费的过去与当下,立意新颖,主题集中,不失为一篇优秀散文。美文共赏,推荐文友阅读,一起感受曾经的稿费带来的快乐。【编辑:浩渺若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1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4-09-18 15:46:15
  笔调轻松、侃侃而谈,从其第一次获得稿费写起,写出稿费带来的快乐,也写出一位作者孜孜以求的精神。拜读,学习。
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8 16:36:33
  感谢浩渺若尘对小文的点评和鼓励,祝好。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4-09-18 15:46:53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9-18 16:02:58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也太厉害了。怪不得老师写作能力、编辑能力如此之强,经历和经验如此丰富,写过的文如同吃过的盐和米,比我这样的文学小白强不止多少倍,佩服之至。精神和物质双双大丰收,老师确实非同寻常。文笔精湛,文字风趣幽默,拈手即来,读之轻松明快,除了羡慕就是敬佩。佳作拜读,欣赏学习。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8 16:39:14
  非常高兴看见北方雪飘飘老师的点评鼓励,感谢支持。都是过去式了,那个阶段的确是稿费多多,写作也勤奋,开个玩笑不是在写作就是在去邮局取稿费的路上。谈不上什么厉害,组织安排在那样的一个岗位上,就努力做好工作,一辈子的信条。祝好。
4 楼        文友:单培文        2024-09-18 16:12:46
  认真看完,每一个人文字者的背后,都有无数耕耘。只有当文字变成一种自娱自乐的工具,那么已经是到了另一层境界。
-刻画心灵的印记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8 16:40:35
  喜见单培文老师到访,对小文给予鼓励和支持。我得感谢老师,是老师的《稿费杂事》启发了我,才有这样一篇小文。祝好。
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18 16:35:45
  感谢浩渺若尘老师精彩编按,一点写作体会,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写出与文友分享。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6 楼        文友:古不为        2024-09-27 12:20:40
  小猪总编的稿费让我嫉妒了半天,那时候能有那么多稿费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啊!这也说明了小猪总编的文笔超凡脱俗,出类拔萃。怪不得读起来如此引人入胜呢!这就是水平啊!向小猪总编学习致敬!
回复6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27 18:53:24
  感谢古不为老师点赞小文。那时还不会写散文小说,主要稿费收入来自新闻消息和通讯,单位还有奖励,像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都是稿费的三倍奖励,呵呵。过去式了,看见有老师写稿费杂事,勾起回忆了。
7 楼        文友:古不为        2024-09-27 12:22:53
  现在想拿稿费,一是征文比赛,二是网络小说,小猪总编的文采和勤奋多产,应有用武之地。
回复7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27 18:54:49
  谢谢古不为老师到访,留墨点评。现在没这个精力了,基本就是享受写作过程的愉悦,写完就发在江山,然后不管不问了。
8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24-09-29 11:35:31
  在《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刊居然发六篇通讯,真是成就斐然,令人敬佩仰慕。
回复8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29 14:13:20
  谢谢草原白杨老师到访,点赞鼓励。那时年轻敢想敢干、无知无畏,所以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也别说,现在想想通讯原本就该归类散文,写好通讯也为现在写散文打下基础。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