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流年】星星挂在墙壁上(小说)

精品 【流年】星星挂在墙壁上(小说)


作者:咕嘟咕嘟冒泡泡 布衣,38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8发表时间:2024-09-19 15:51:47


   我死了。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是被一条疯狗追赶,然后一头栽进臭水沟里给淹死的。夏季的风像是从蒸笼里冒出来的,扑得人脸直冒热汗,这种天气躺在水里也没有用,周围花草树木也都跟倦了一样耷拉着脑袋,只有闹哄哄的蚊蝇在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堆和水沟旁转个不停。这会儿正三伏天,天气燥热得很,这条臭水沟离街道仅几百米,当地的居民很快就会因为尸体腐烂的气味而发现我,我也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成野狗的盘中餐。当然,被野狗吃掉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我对那副臭皮囊也不在乎。我作为人,一生已经完了,就跟放电影似的,都不知道怎么的就完了。
   我变成了鬼。说来好笑,我从小就对死亡有着莫名的恐惧,比如呱呱乱叫的乌鸦,比如黑漆漆的棺材和野草丛生的荒坟,再比如三更半夜的狗叫声,都会让我心悸很久。我曾在无数次想象过人死后会是什么样子,却不曾知道死亡就跟做梦一样,只是无意识地飘飘荡荡。好在没有人看得到我,我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只是坐在树荫下乘凉。
   如今作为鬼我还有一点知觉,只是内心再也没有了那种恐惧。怕鬼的人变成了鬼,那一切还有什么好惧怕的呢?不仅不怕,我反而觉得做鬼一身轻,当那种压迫人的恐惧随着我一头栽进臭水沟以后,所有的恐惧都消散了。
  
   二
   我出生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各种各样的村寨散落在大山中,大山的中心则是连接各个村落的小镇。不过,所谓的小镇不过也只是一条几百米的街道,比起村寨来,顶多房子大一点,车子多一点,人多热闹一点而已。原谅初中没毕业的我,绞尽脑汁才能想出这些词汇来,毕竟靠力气吃饭的人不需要太聪明的脑袋。
   偏僻的小镇,地广人稀的小山村,接近越南的热带季风气候,那里年平均气温22℃以上,除了冬季以外不会给人舒适的感受。你不会想感受那种坐着吃饭也会流汗,不到下午四点根本不敢出门的感觉。好在热是热了点,那漫山遍野的香蕉和橡胶树养活了生活在那里的人。当然也包括我。我热爱那片土地,热爱大片大片的香蕉林,我喜欢每天去地里转一圈,喜欢看那些小小的花变成沉甸甸的果实。年复一年,我每天不是在给香蕉树施肥就是在给香蕉果套袋,又或者把成熟的蕉砍下来,再一坨一坨地扛回去。但山地不像柏油马路那样闭着眼睛都能走,香蕉又重,一坨大概能有四五十公斤,扛着它走山路稍不注意就会摔得四脚朝天。好在我家养了匹马,它分担了许多劳力,不然一坨一百斤左右的香蕉会在长年累月中压掉我对那片土地的热爱。
   或许正是那强烈热切的欢喜冲淡了我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我从小就讨厌学校,讨厌那了无生趣的座椅板凳。原本,我可以就那样过一生的,和我的父母亲一样,守着那片香蕉林,然后娶妻生子,直到与土地融为一体。但“原本”一词只是假设性的词语。2011年也就是我十八岁那年,香蕉突然降价了,原本三块五一公斤的香蕉五毛钱都没有人要,对蕉农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种蕉不像种其他的农作物一样,卖不出可以囤起来,你只能看着成吨的香蕉在树上发黄,直到烂掉。不仅如此,随着香蕉一起烂掉的还有买蕉苗的钱、买肥料的钱,以及各种各样的人工费。
   那一次的降价风波杀得蕉农猝不及防。本来种蕉就像赌博,但往年价钱再怎么跌也不会跌出两块,而那年开春时大量香蕉齐齐上市,加上马来西亚进口蕉的冲击,包括云南、广西、海南在内的香蕉市场大面积崩盘。香蕉卖不出去的时候,我父亲就一言不发地坐在门口大口大口地吸旱烟,他那花白胡茬像野草一样毫无章法地长着,每咂巴一口,白色的烟雾从黄色的牙缝里穿出来扑他一脸,那黝黑的脸庞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凄凉。
   我本以为一切会慢慢好起来,香蕉的价格也会慢慢恢复,最起码我们家还有一片橡胶林,虽然不能大富大贵,糊口总还是可以的。可事与愿违,从我表舅登门拜访的那一天,一切全都变了。
  
   三
   蕉农一般都是散居,就像欧洲的种植园主那样守着各自的土地,一般都是住在离自家香蕉林近些的地方。我家住在马关县到河口县国道旁的一个农场里,因地势原因,那条公路几乎是从每座山中间穿过。就我家而言,公路把我家的香蕉林分成了上下两片区,好在交通方便,砍蕉的时候给我们省了不少力气。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表舅和父亲坐在门口的矮凳上。表舅三十岁左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微胖,未婚,皮肤偏白,和我皮肤黝黑的老爹坐在一起反差过于强烈。听我妈说表舅是搞建筑的,但那些我都不在乎,只是他脚上那双皮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黑脚丫和Y形人字拖鞋,想着自己要是也有一双皮鞋就好了。
   表舅很是热心肠,每当我家遇到事情都是由他出面帮忙解决,就连我姐夫都是他给介绍的,我父母很听他的话。这次香蕉降价我家亏了很多,在我的父母亲看来,眼前的男人就像神一样,可以解救他们于水火。
   “先得把钱还上。”老头咂着他的旱烟,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人始终没有抬过头,母亲也是靠在几块木板做成的门上一言不发,我不明所以地看了她一眼,根本不知道家里还欠了钱。
   “去年不是挣了十几万?”表舅说出了我的想法。
   “满花结婚买房要首付。”老头子又抽了口烟。别人家是重男轻女,我家偏偏反过来了,他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一双像样的鞋子,对我姐却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她要什么他就给她什么,要去上学就送去学校,嫁人前只也是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饭。我看着自己满是茧子的手,心里五味杂陈。
   天渐渐暗下来了,老头和表舅还在谈论着什么,不同的是他们从门口转移到了餐桌旁。我不想看老头那张黑乎乎的脸,胡乱扒了几口饭就去磨我的刀。老头要跟舅舅去城里做工,却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我从床上揪了起来。
   “咱不种蕉了?”看母亲收拾着行李我就觉着难受,心里憋着一股气释放不出来。山里条件是艰苦了些,可是我爱这天这地,爱这远离喧嚣的自由,我从来没想过要离开这里。
   表舅是个项目承包商,最终,他把我们一家三口安置在工地的简易棚里,并嘱咐工头照顾我们。我没有逃离被安排的宿命。
   我爹听了很多蕉农因为香蕉垮价自杀的事,相比于不确定的事物,他更趋于稳定,做一天的工就有一天的工钱,就算不会发大财,也不会像种蕉那样运气不好就血本无归。有本钱的人才敢赌博,穷人不敢把唯一的口粮拿去冒险。
   在工地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最黑暗的时光。我妈给工地上的人洗衣做饭,我和父亲则是搬砖、搅拌砂浆,后来又是在大大的太阳下头没完没了地砌砖。每当我被晒到脸疼时我就好想念在山上的那些日子,不用被骂,不用在下午四点之前出门劳作,也不会躺在又矮又闷的小棚子里,被蚊子咬还不说,各种各样的气味和隔壁棚子的呼噜声简直让我难以入睡。这还不是最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我受了那么多苦最后还是一毛钱都没有。
   结算工钱的时候,工头把我们一家三口的钱都给了我父亲,我和我妈要花钱只能管他要。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务工,老头都是一副扣扣搜搜的模样,能省的绝不铺张浪费,就连我妈洗衣服时多放了点洗衣粉他都要念叨半天。
   “妈,你去问我爹拿一百块。”我扯了扯身上皱巴巴还破了洞的衣服,想喊她管我爹要点钱给我买件衣服。半年来就几件旧衣服换着穿,鞋子也只有一双拖鞋,一双解放鞋和劳作时必须穿的雨鞋。
   我妈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沉默寡言,扁平圆的大脸上有着母羊一般温顺的神情,不过她是一只又黑又瘦的小母羊,小小的身体裹在那黑花黑花的彝族服饰里,耳朵上还挂了两只大大的圆形耳环。我对她说不上是什么感情,很多时候她都帮我,但我和我爹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一定不会站在我这边,她和我爹一样只喜欢我姐。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那一百块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它就像突然出现的表舅一样,一个把我从蕉林带到工地,另一个又将我带到了其他地方。
  
   四
   我对那个弥漫着热气的傍晚记忆深刻。那天收了工后我饭都没吃,洗完脚换上拖鞋就揣着一百块,和王哥骑着他的电毛驴进了城。王哥和我是同一个工地的,比我大六岁,刚结婚不久,家住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他每天收工后都要回家,早上又早早地骑着车,穿过还在熟睡的街道回到工地上来。别人叫他小王,我叫他王哥,至于他真名叫什么没有人在乎。
   那天一进城王哥先带我去吃了一顿烧烤。啤酒、生蚝和烤鱼,那是我离开蕉林以后吃得最舒服的一顿饭,除了服务员看我们时,带着不太友好的眼神外,一切都很好。
   各种肉在火红的炭上散发出香气,可我隐隐觉得始终有种味道怪怪的,仔细一闻才发现那是我身上的味道,带着小矮棚特有的气息。也就是那一瞬间,我心里对工地充满了厌恶,并且急切地想摆脱那个地方。
   “男人的味道!哈哈哈哈。”王哥见我抬起胳膊来闻就大笑起来,他往嘴里塞了一口牛肉筋,再招手要了几罐啤酒。他点了很多东西,但工友们也传他出门吃东西从来不掏钱。
   “我们两个人吃不完这么多吧?”我问得小心翼翼,右手往嘴里塞韭菜,左手伸进包包捏着我那一百块钱。
   “哈哈哈,小兄弟你难得出来,敞开肚皮吃!”王哥打着哈哈就是不提钱的问题,他越喝越高,眯着眼睛开始讲起了他的媳妇跟儿子,还讲了很多我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红丝带来了一批新的姑娘,等哪天哥带你去啊!”王哥越说越不着调了,他五短的身材坐在矮凳上显得特别滑稽,那双色眯眯的眼睛看得我浑身不舒服,尽管我是个男的,但我还是不喜欢那种感觉。我闷着头吃烤串,寻思着怎么让他掏钱,就算一人一半也好,总不能我一个人全掏。就在那时候他老婆打电话过来了,从工友的口中我也了解到一些,一旦他老婆打电话过来,也就意味着是他脱身的时候了。
   “多少钱么阿个老表给,”我操着本地方言给老板指了指跑到路边接电话的王哥,反正我不傻,但凡谁想占我便宜,我一毛好处都不会让他捞到。
   我不知道最后王哥付钱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反正他还没打完电话我就开溜了。给我妈说的是进城买衣服,但我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回工地去。那时的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要找一份工作,挣些本钱然后回去租地种香蕉。
  
   五
   工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找,人家饭店要女服务员和厨师,旅馆收银的要高中以上学历,送水工要会开三轮车我又不会,装货工又不包住。头一晚我已经花了三十住的旅店还洗个澡,后面几天我只能踹着几十块钱在公园或者银行24小时取款的地方将就一晚。我的要求并不高,给多少钱都没有关系,只要供吃供住就行。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找到任何一份工作。大概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我已经差不多要放弃了,想着再找不着工作就回去搬砖,没钱也好被骂也好,至少不会饿死。恰恰也就是在绝望的关头,我遇到了余老板。
   余老板是干煤炭生意的,长得很高很壮,肚子是突的,头是秃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但整体看着不会让人反感。
   那天我看见狗肉馆门口的招聘信息,去问老板是不是要招工,当时余老板正给他家送蜂窝煤,见我在找工作就问,愿不愿意去他的厂子里做工。
   余老板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山东人。找了那么多天工作听到有人愿意要我自然乐意,当天就坐着小三轮跟着他满城地送货。回到他那个小煤场时,已经是晚上十点,虽然很累,好歹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余老板的煤场在离城十几公里的地方,它坐落在山脚下,有一排供人居住的房子和一个大大的煤棚,房子背靠着山,房后是一大片香蕉林,房前也种了好多芒果树,芒果树跟我腰围一般粗,芒果树下就是那大大的煤棚,煤棚的背后是一条小河,河边搭了简易的木棚,里面拴着两条大狼狗。
   余老板的煤场规模不算大,只雇了两个越南小伙子和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妇,加上我一共五个小工。煤棚里有电视也有床,那两个越南小伙子就住在里边,而我住在煤棚前边的一排房子里,房子是一门一户型的,且只有一层,老板住了中间那两格,我住隔壁,那对夫妇住最左边那一间。
   我住的那间开门就是一张床,床尾立着个风扇,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老板娘心地善良,见我什么都没带就收罗了些老板不穿旧衣服给我送来。那对夫妇和两个越南小伙子主要是生产蜂窝煤,老板娘负责做饭,我和老板负责送货。我没有问过老板一个月给我多少钱,但我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睡得格外香,那咯吱咯吱乱响的烂风扇根本吵不醒我。
  
   六
   一开始一切都好,我干活也干得很卖力,除了那两个语言不通的越南小伙子外,我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处得不错,那对夫妇自己开火,而老板娘的山东菜不太合我口味,因此我常常过去蹭饭。
   那对夫妇的东西比我的多很多,屋子也要乱很多。进门的一侧是刚从树上摘来的芒果,大大小小的芒果和土豆白菜堆了一地,然后是电饭煲,电饭煲旁边立着一袋大米,紧接着是一台二十一英寸的老式电视机,完了是几双散乱的鞋和靠墙占了大约三分之一面积的床。床不大,两个人挤挤刚好。我此番描述后,读者对房子的大小应该有了些概念,加上窗台前摆放炊具的桌子后,这间屋子就没什么空间了,三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我都嫌挤。恰恰也是这间屋子,后来成了我所有恐惧的来源。

共 97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红尘纷扰,人世沧桑,没有强大的心理,要想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好难。这是读完此篇小说后的感想。小说以第一人称,书写了一个人短暂人生的经历。我出生在西南边陲的小山村,环境注定生活不会过得很好,但从小生活在小山村,习惯了自由随性的生活,苦点也没有关系。但小说的情节发展,就如一个人的一生,平淡中不会有传奇,也不会有故事。因着香蕉降价的风波,我家香蕉遭受了空前的损失,一家人被表舅招去工地打工,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不想一生都被父亲控制,一次自我“密谋”后,我“逃”出了工地,到县城找工作,就在把从父亲那儿要来的100块钱花完时,我找到了一份在煤场做销售搬运的工作。三年后,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民生需求的转变,余老板的煤场倒闭,我又一次失业。失业后,我与在煤场一起工作过的同事龙哥租下了煤场山后的香蕉林,种香蕉谋生。后娶了越南女人做妻子,本以为生活从此稳定,人生步入正规,但龙哥的“越南女人出来都是做小姐的”这句话,彻底把我推上了不归路。或许所有的男人都有一个不允许自己的老婆不完美的“洁癖”吧?尤其在两性方面。龙哥为哪句话把自己推上了不归路,我也因此性情大变,对老婆从最初的发脾气到大打出手,最后导致老婆流产,而后出走。我在自相矛盾及愧疚中产生幻觉,不敢在租的香蕉园的房子里睡觉,最后游荡到公园,被一只疯狗追落臭水沟,与这个世界永别。小说承前启后,写出了现代底层人民的生活压力及现状,还有亲情与金钱、权力之间,渐走渐远的悲凉。一篇警世之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2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09-19 16:04:42
  “星星挂在墙壁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心理扭曲到一定程度时,小男孩纯净如星星的眼睛,一瞬间唤醒了“我”的良知,可惜,有些事有些路,一旦走错,万劫不复!所以,一念魔,一念生,困住人身心的,唯自己一念。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9-20 22:20:3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9-21 10:19:28
  一字一句读完,心中感慨万千,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满田的影子,作者利用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心思缜密的思路写尽了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与性格,有不甘、有不舍、有自私、有虚荣、有期望、有脆弱……拜读佳作!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