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龙凤山,我来了(散文)

精品 【东篱】龙凤山,我来了(散文)


作者:武汉廖生斌 布衣,24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1发表时间:2024-09-25 06:10:45
摘要:重阳节临近,单位组织老干部到湖北大冶龙凤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龙凤山

我走过全国不少名叫“龙凤山”的大川名山,起码有十多处,比如黑龙江的龙凤山,洛阳的龙凤山,成都的四大名山龙凤山等等。
   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某一个门派,如果说放到现代的话,那一定是一处名胜古迹,多半以山象龙凤造型而得名。唯有湖北大冶市刘仁八镇龙凤山,以青龙山、玉凤山双峰对峙,辅以龙凤传说文化而得名。
   9月23日老干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13时30分旅游大巴朝鄂东南方向,走武汉外环直插武阳高速(武汉至黄石阳新),从大冶收费站驶出,匝道右侧一美女身着上白下蓝工作装右肩斜挎小型扩音器,头上带着耳麦,她微笑地望旅游大巴,核对车牌后,招手示意停车,帅哥司机立刻反应是龙凤山风景区讲解员。美女虽微胖,但她的身姿依然显得那么优雅,每一个转身和点头,都似乎带着一股独特的魅力,我想,与她相处一定让人舒适。她微笑着上了我们的大巴车,自我介绍一番后,便开始热情洋溢给大家讲述龙凤山的由来。
   相传在玉帝诞辰一千年的庆典上,龙和凤均以出色的表演博得神仙们的众口交赞,玉帝赞道,这龙蟠凤舞,绝世无双啊!太上老君说,这龙凤的灵性聪智是凡界众生应具有的,应该把它移植给凡界,造福人间。玉帝说,这灵性如何移植?太上老君说,老道自有法术。玉帝说,那太上就自作主张吧。龙凤自天庭相识,一见钟情,他们要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相约私奔于凡间。那龙因履行凡间行云布雨之职,熟知天下各地。便带着凤来到果木成森,风光旖旎的刘仁八果城里,双双化作凡人,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太上老君为了将龙凤灵性移植给人世,便着手炼制“灵丹”。炼灵丹要提取天地八方灵气,万物精华。龙凤乃走兽飞禽之王,凝有一切动物的灵性,故而不得不提取。太上老君找到龙凤,对他们说,不是我太上无情要拆散你们龙凤情缘,你们具有人世间男女两性的全部智慧和灵性,你们要把她奉献给人类,用于改造大自然。故此,我要提取你们的精灵,炼成灵丹,在麒麟送子时附在童子的灵魂中,此后,人类将变得愈加聪明睿智,具有创造能力。
   龙凤说,太上老君是要我们赴死来增强人类的智慧。太上老君说,我要将你们的灵魂带走,只留下两具沒有知觉的躯体,但你们的灵魂和精神将于人类同在。
   龙凤说,空有两具无知觉的躯体有什么用呢?我们流连人间美好,你把我们化成山吧。此后,世人因附有龙凤灵性便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后来,人们为纪念龙和凤,把东边一座高峰叫龙山,西边的低峰叫凤山,合称为龙凤山
   一进入山门,就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沙石水底自由穿梭,好不惬意。小溪的旁边挂一串大瀑布。瀑布从高高的山上直泻而下,像一条白龙飞流直下,犹如一幅动静相生的风光画卷。
   龙凤山山下有一棵高高大大的红枫树,庇荫的地面面积至少有30平方米。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枫树一直默默伫在这片士地上,它索取着空气中的养分,向不同的季节展示着不同的风釆,向天空和大地傲视着生命的本能,向关注它成长的人回馈一份绿色的温情。无须要谁知道它的年轮,也无须向谁诉说着它的经历,一年又一年的募然回首,你总觉察到枫树又长高和宽大了许多。
   秋光秀丽连天碧,连绵起伏的青山,如大地的忠诚卫士,坚毅地屹立,默默守护着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似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传奇,携着历史的韵味,奔腾向前。田野间,麦浪滚滚,仿若金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舞动,泛起层层迷人涟漪;稻花飘香,恰似大自然馈赠的芬芳礼物,承载着农民的憧憬与期盼。古老的村落错落于山水之间,青瓦白墙,石板小路,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在龙凤山一带建立了革命苏区——果城里,果城里现为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与殷祖镇地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的诞生地,是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心。1929年6月30日,中共大冶中心县委书记吴致民,大冶县委书记徐策组织大阳鄂三县边境地区一万多名青壮农民,成功地举行“六卅”刘仁八镇农民装暴动,从而拉开了鄂东南地区武装革命斗争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1938年10月18日至24日的果城里阻击战。果城里是武汉保卫战中最后一道屏障。为了保卫大武汉,果城里人民同仇敌忾,全力以赴,平民百姓送饭、送子弹、抢救伤员,积极支持抗日将士与日寇浴血奋战,在七昼夜的拼死保卫战中,我抗日军民用鲜血筑成铁壁铜墙,使日寇不能越雷池半步,从而有效地迟滞了日寇的进程,为掩护武汉军民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红旗,烈士们的伟大气节和英雄壮举永固长存!徜徉在龙凤山革命教育基地上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走廊上,品读感人的英雄事迹,仿佛听到了当年进军的号声,看到了厮杀的战场,看到了招展的五星红旗。悲壮的史诗激励后人奋发!
   我们一群老干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浮雕图,那是红三军团的5位主要领导人:彭德怀元帅,滕代远,李富春,邓萍,何长工,还有5位黄石籍将军:余立金,马龙,乔信明,王平,伍修权。我们一行人站着久久不舍离去。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答案。大家的心情倍感沉重,有一种氛围让人自然而然的肃然起敬。在这里,心灵可以得到净化。退休老党员们屹然挺立,聆听先烈的英雄故事,一位资深讲解员饱含深情讲述龙凤山革命史,情节直击人心,几度哽咽潸然泪下,听众沉浸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泪花盈目,心潮起伏。
   讲解员一路讲着,我们认真听着。我们无一人打瞌睡,无一人交头接耳,大家都沉浸在对往昔深深的缅怀之中。
   龙凤山,的确是龙凤辈出,名副其实。
  

共 22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全国叫“龙凤山”的大川名山,起码有十多处,唯有湖北大冶市刘仁八镇龙凤山,以青龙山、玉凤山双峰对峙,辅以龙风传说文化而得名。作者老干部主题党日活动,就在龙凤山景区举行。导游在大巴车上讲解了龙凤山名字的来历。进入山门,领略了龙凤山秀丽的秋光,也知晓了在龙凤山一带,曾是革命苏区--果城里,令人肃然起敬。在教育广场,作者一行参观了龙凤山的革命历史,深感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倍受感动。一篇感情饱满的随记,给人教育和警示作用,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2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9-25 06:14:07
  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作者在参观游览龙凤山后,留下了内心切实的感受。感谢投稿东篱,顺祝,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2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09-25 07:35:45
  一次党日活动,在美丽的风景中感怀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篇充满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学习了!秋安!
回复2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08:40:50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08:27:36
  谢谢韩老师精彩编辑!向老师们学习,国庆节快到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4-09-25 08:55:41
  这不仅是一次对革命历史的重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净化。它让我明白,我们如今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4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09:13:21
  谢谢老师点评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9-25 11:41:42
  龙凤山,传奇故事,精彩纷呈。文章情景交融,感触很深。一次活动,成就一篇美文,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5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11:54:15
  谢谢老师点评!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9-25 13:35:12
  龙凤山,是一座充满了神话传说的山,更是一座“红色文化”山。山上景色优美,红色故事更是打动人心。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回复6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16:52:10
  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9-25 15:39:36
  老干部党日活动于大冶龙凤山举行。听名字来历,赏秀丽秋光,知此地乃革命苏区果城里。革命历史令人动容,深感今日之不易。此游感情饱满,给人教育与警示,值得一读,引人深思。问候廖老师,顺祝秋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7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16:53:31
  谢老师点评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9-25 18:53:22
  龙凤山文,写得很简约率真。当年红军在那一带的活动,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应该好好补上这一课。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4-09-25 19:57:22
  谢谢老师雅评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