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黄河之上(散文)
仲秋时节,在孩子们的陪伴下,驱车来到了名闻遐迩的济南府。游罢了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和芙蓉街,自然少不了去看一看黄河。记得几十年前,我曾登上千佛山远眺黄河,她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弯曲地飘落在齐鲁大地,流经济南府的边缘。那时候,一颗少年之心,激动的快要跳出了喉咙。
而后,我又在兰州看到了黄河,正值黄昏,西天布满了火烧云,领略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奇观。我也曾驻步在山西壶口,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那气势犹如千军万马冲锋陷阵。震耳欲聋的涛声,响彻云天。而今已是古稀之年,再次来到济南瞭望黄河,不禁感慨万千。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是唐朝诗人李贺《梦天》中的著名诗句。原本是形容从天上遥望华夏九州,宛如九点烟尘。那一汪海水,清浅的好似从杯中倾泻出来一般。只因北魏和唐宋时期,济南称为“齐州”,所以李贺这两句诗,便被后人借来形容遥望中的济南山景。倒是那“一泓海水”,变成了“一弯河水”。
济南市历下区的著名景观——齐烟九点,偎依在黄河母亲河畔。元朝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就是描绘了泺口黄河的绮丽景色。黄河自古有“悬河”之称。由于黄河流域的泥沙大量沉积,水位不断上升,两岸大堤随之加高,遂成为了“地上河”。济南段被誉为“水上长城”的堤防、险工、涵闸等工程景观,已融入百里黄河风景区,是人们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体验黄河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外游客前来寻根、观赏的必到之处。
中心景区,花草茂密,林木葱郁。三季开花、四季常青,堪称“空中花园”。悬河其上,堤防伟岸,大坝飞峙,尤为壮观。站在巍巍的长堤之上,南望千佛山,群峦叠翠,泉城美景尽收眼底。漫步堤岸,临风听涛,颇觉游目骋怀。黄河枯水期,河面如镜,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汛期来临,波涛汹涌,漩涡环生,水流湍急,令人惊心动魄。
黄河湿地的自然保护区内,野鸭、水鸭、灰鹭、白鹭、灰鹤、白鹤、天鹅等野生鸟类,成群结队,翱翔栖息在黄河之滨。放眼望去,蔚为壮观。此外,玉带束腰的百年铁路老桥、斜拉式公路桥、泺口古渡浮桥,为古老的母亲河,更增添了几分妖娆风姿,形成了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黄河边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风景区的不断完善,游客纷至沓来。蜿蜒的河流,郁郁葱葱的绿植,以及随风摇曳的柳树和耸立的鹊华楼,集自然生态与人文水域景观于一体,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在这风景秀丽的黄河之滨,空气清新,视野辽阔,非常适合散步和休闲。尤其是梨花、海棠、紫叶李竞相开放的季节,那真是一个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的美好天地。沿着堤坝漫步,还能够欣赏到宛若画卷似的油菜花田。
若是有野营的兴趣,黄河百里风景区的大片沙滩区域,有很多适合露营的好地方。也可以举办素质拓展、自助烧烤、沙滩跑马。即使在长堤上放一放风筝,同样会增添无尽的乐趣。
有人说,黄河沿岸的景致,两分荒凉,三分凄美,五分大气磅礴。而在我的眼里,济南的大河之美,波澜壮阔,气贯长虹。无论心中有多少烦闷与悲伤,吹一吹黄河的风,那郁结在心头的忧愁就会随风而去、荡然无存。
在孩子的帮助下,我和老伴穿过了铁栅栏,来到泺口古渡,踏上了坚实的钢铁浮桥。自从1988年5月,泺口浮桥建成通车,摆渡船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浮桥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车辆通行的效率。行人走在浮桥上,可以随意观看黄河的美景。人来车往,热热闹闹,成为济南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可以如此这般地贴近黄河。看着黄澄澄的河水流过浮桥的孔洞,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有了别样的感触。奔腾的河水,何以这样的急促匆忙。宛若寸金光阴,似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带领我们领略了济南黄河在不同时期、不同视角下的独特魅力。从几十年前少年时初见黄河的激动,到历经岁月后古稀之年再望黄河的感慨,时间的跨度不仅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与黄河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纽带。对黄河景色的描写生动而丰富。将黄河比作闪闪发光的玉带、形容其如 “地上河” 的独特形态,以及描绘不同时期黄河的多样姿态,如枯水期的宁静祥和与汛期的惊心动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黄河的千变万化。文中对济南黄河周边景观的刻画也十分精彩。齐烟九点的历史文化底蕴、《鹊华秋色图》的艺术烘托、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机勃勃、各种桥梁的独特风姿,以及景区内四季如画的美景,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作者不仅展现了黄河的壮美景色,还融入了丰富的游玩体验,从野营、素质拓展到放风筝等,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趣的黄河风景区。同时,文章结尾处对 “逝者如斯夫” 的感悟,更是将黄河的奔腾与时光的流逝相联系,升华了主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还有对人生的感悟。无论是对济南黄河感兴趣的游客,还是热爱文学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让人对济南黄河充满了向往和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