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徐一波赏评胡弦诗《午后》(外一篇))

编辑推荐 【金文】徐一波赏评胡弦诗《午后》(外一篇))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3发表时间:2024-09-27 08:20:37

午后|胡弦
  
   一只蓝鹊在小街上空鸣叫,
   我听了听,
   它只是路过,
   并不打算控制或改变什么。
  
   徐一波赏评‖
  
   诗人以敏锐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深意的瞬间。首先,蓝鹊的鸣叫划破了小街的宁静,这声音成为了整个画面的焦点。它的鸣叫或许清脆,或许嘹亮,然而其意义并非在于传递某种具体的信息,而仅仅是生命存在的一种自然表达。
   然而,无论是何种原因,都为这个平凡的小街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
   “我听了听”,这简单的四个字,将读者的视角瞬间从空中拉近到诗人自身,仿佛我们也同诗人一起站在小街中,侧耳倾听蓝鹊的声音。这种直接的代入感,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诗人那一刻的专注与宁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这个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之中。
   而最令人深思的是,诗人点明蓝鹊“只是路过,并不打算控制或改变什么”。这里蕴含着一种对自由和超脱的深刻理解。蓝鹊如同一位匆匆的过客,它的出现并非为了主宰小街的氛围,也无意对周围的环境施加影响。它只是遵循着自己的轨迹飞翔,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然后继续前行。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只蓝鹊或许象征着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闯入我们视野的美好瞬间,它们来去匆匆,无法被挽留,也不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但正是这些短暂而自由的存在,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倾听和感受生命的多样与奇妙。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其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感受和深邃的寓意,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不平凡的诗意。它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又似一扇窗户,引领我们眺望到生命的广阔与深邃。
  
   铁匠老鲁
   作者/王纪金
  
   铁匠老鲁,被时代闲置
   徒弟不堪生活的捶打
   转身离去
  
   有人拿着老铁器,前来修补
   被岁月砍豁的刃口
   老鲁抚摸刀身
   指认当年的火苗
  
   老鲁选择重塑这把刀
   敲打,淬火,珩磨
   骨头刚硬,目光锋利
   冷清街巷,小小店铺
   铁匠老鲁一锤一锤,击打秋风
   白发匠心,让传统技艺
   火星四溅
   (原载《当代·诗歌》2023年第二期)
  
   徐一波赏评‖
  
   《铁匠老鲁》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温度的诗歌。全诗分三节总十四行,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坚守传统技艺的铁匠形象,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坚持,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首节,“铁匠老鲁,被时代闲置”,短短几个字,便揭示了传统手工艺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铁匠这一职业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市场和地位,老鲁的闲置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徒弟不堪生活的捶打,转身离去”,则进一步凸显了现实的残酷,不仅老师傅无用武之地,年轻一代也难以承受这份艰辛而选择放弃。然而,即便如此,老鲁依然没有放弃他的手艺。
   第二节,当有人拿着老铁器前来修补,老鲁抚摸刀身,指认当年的火苗,这一细节充满了温情与怀旧。那曾经炽热的火苗不仅代表着过去的辉煌,更是老鲁心中不曾熄灭的热情与信念。他选择重塑这把刀,“敲打,淬火,珩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老鲁在店铺中专注而坚毅的身影。他的骨头刚硬,目光锋利,这种刚硬和锋利不仅仅是对打铁技艺的娴熟掌握,更是他面对生活困境不屈服的精神体现。
   “冷清街巷,小小店铺,铁匠老鲁一锤一锤,击打秋风”,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坚韧的氛围。秋风本是萧索的象征,但老鲁的一锤一锤却充满了力量,仿佛在与无情的岁月和冷落的现实抗争。他的每一次击打,都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坚守。“白发匠心,让传统技艺,火星四溅”是本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老鲁的白发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更代表着他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他的匠心在这看似落寞的情境中熠熠生辉,那四溅的火星仿佛是他对传统技艺的深情呼唤,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铁匠老鲁的细致刻画,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以及手艺人在困境中坚守初心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我们是否过于追求新事物而忽略了那些曾经承载着先辈智慧和心血的传统技艺?老鲁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传统技艺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文化的延续。

共 17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富有精神内涵令人深思的赏析文章。关于《午后》,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一种意境,作者写意悠远,赏析者理解透彻。只有理解了作者的寓意和内心感受,才能诠释整体诗意。关于《铁匠老鲁》,作者在吟咏一种文化现象,传统工艺不断消失,传承者非常孤独,虽然坚守着,但就像秋风落叶,已经无法挽回。我们传承的只是一种内心留恋,一种匠心精神。赏析者文笔凝练,善于总结,擅长分析,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句句切中要害,分析到位,诠释精准,是一组非常耐读耐品的好文章,为我们更加准确理解原诗提供了帮助。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9-27 08:59:27
  谢谢王社长敬业编辑,编按提纲领,突出中心。辛苦了!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敬业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9-27 09:01:04
  徐老师文笔老道,文采斐然,内容丰富,向徐老师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9-27 09:44:05
  感谢晚秋老师和王社长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创作有了信心和激情!致敬!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