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考试失利与组长之失(记叙文)
新学期的帷幕刚刚拉开,第一场考试便在紧张的气氛中悄然降临。那两节课的时间,仿佛白驹过隙,匆匆而逝。当我踏出考场的那一刻,心中对此次考试的题目满是自信,觉得它们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还在脑海中大致梳理了一遍答题思路,自认为发挥得还算不错。
回到家中,我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浮躁状态,写作业时心不在焉,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四处飘荡。夜晚悄然来临,我躺在床上,却如同置身于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个问题:我这一次会考多少分呢?“应该还是九十五分以上吧!”我在心里暗自窃喜,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令人满意的分数在向我招手。
漫长的夜晚终于过去,黎明的曙光划破黑暗。我匆匆吃完早饭,便迫不及待地向学校奔去,一路上,心中都在憧憬着自己依旧能够稳坐语文组长的宝座。当我如一阵风般冲进教室时,第一节课的铃声恰好清脆响起,而这节课,正是决定我“命运”的语文课——老师要公布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了。我满怀期待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仿佛老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能预示着我的成绩。
随着老师公布的分数逐渐升高,已经逼近九十五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份笃定愈发强烈,仿佛胜利在望,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组长的荣誉再次降临在自己身上。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老师清晰地报到我的名字时,“黄依,90.5分。”这几个字如同尖锐的利箭,瞬间穿透我的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犹如被一道闪电击中,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个成绩宛如晴天霹雳,将我之前的自信和期待炸得粉碎。我慌乱地拿起试卷,双手微微颤抖,认真地审视着每一道题,发现自己竟然在阅读理解部分栽了大跟头,失分惨重。
就在我还沉浸在成绩的打击中时,老师紧接着开始宣布组长人选了。我满心期待着那熟悉的名字再次从老师口中吐出,可是,命运却再次给了我沉重一击,老师叫到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前面的那位同学!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失去了色彩,变得灰暗无比。我的心仿佛坠入了万丈深渊,失落和沮丧如潮水般涌来,将我彻底淹没。我想起以前,每一次我都是语文组长,那种站在讲台上领取作业、组织小组活动的自豪和成就感,如今却如梦幻泡影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沮丧,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这次考试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温柔地看着我,眼中满是理解和鼓励,她轻声说道:“一次没考好没什么,重要的是要在当中找到问题,吸取教训,争取把下一次考好。”妈妈的话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穿透了我心中的阴霾,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那一刻,我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重新燃起了努力的斗志。我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下次考试一定要重新夺回语文组长的位置,不辜负妈妈的期望,也为自己争口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针对阅读理解这个“薄弱环节”,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我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沉浸在各种文章的世界里。我阅读经典名著,品味其中深刻的内涵和精妙的语言表达;我钻研科普文章,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理解复杂的知识信息;我剖析散文佳作,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写作手法。在做阅读理解练习题时,我不再是盲目地答题,而是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每一个题干的要求,圈画出关键信息。对于每一篇文章,我都会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结构布局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完题目后,我会认真对照答案,仔细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过,而是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解题思路,同学也会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明显感觉自己在阅读理解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以前那些让我感到困惑的题目,如今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棘手。我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答题的准确率也有了显著提高。这种进步不仅让我在学习上重新充满了信心,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有行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深知,失败并不可怕,它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只要我们有勇气从它身上跨过去,继续坚定地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下一次考试的到来,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凭借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重新找回属于我的荣耀,再次站在那个曾经属于我的位置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碧桂园校区402班黄依,出生日期:201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