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奖】动力(微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奖】动力(微小说)


作者:周会涛 秀才,141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7发表时间:2024-10-01 07:51:57

吃过晚饭,他便开车拉上妻子和儿子朝木兰街开去。今天是九月三十号,他的儿子要参加县里举办的一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吃过晚饭,他便开车拉上妻子和儿子朝木兰街开去。今天是九月三十号,他的儿子要参加县里举办的一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的演出节目。他在派出所工作,平日里总是忙忙碌碌,今晚总算能抽出时间来陪儿子过来参赛。能为儿子加油助阵,他的心里无比惬意,这一次总算没再在儿子面前失言。他知道,明天就是十一长假,越是在这万家欢乐的节日,他们这些公安干警越是忙碌,等过了今晚,还能否抽出陪陪家人的时间,那就很难说了。
   他的儿子今年十二,在县第二小学上四年级。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他在学校聪明好学,成绩优异。不但如此,为了培养孩子的素质,他还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为孩子在一个名曰快乐金嗓子的辅导中心报名参加朗诵主持专业的训练学习,利用周六日时间,让妻子带儿子学习主持朗诵艺术。经过半年的学习训练,儿子在朗诵艺术方面进步突出,曾多次随辅导中心参加了县里的各种重要演出活动,节目深受领导和观众们的喜爱,儿子个人还单独荣获了好几个重要奖项,在县里可谓小有名气。今天晚上的演出是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举办的,不但有成千上百的放了假的观众前来观看,就连县里有关部门的重要领导都要亲临观看。而且,参赛节目还要采取评委当场打分进行评奖,因此他们全家对这次演出特别重视,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表现,争取好的成绩为家人的。他文学功底不错,又借鉴了网络上的优秀诗篇,整首诗澎湃激昂,恢宏大气,加上儿子豪迈的阅读,更显热情奔放。然而,起初练习时,他对儿子的朗诵效果太满意,虽说基本功很扎实,读来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似乎颇激情,但他总感觉表面阳刚之下,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朗诵并没有把他作品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没有触动灵魂的自然流露。一句话,形式的虚夸大过实感的流露。为此他分析了原因,那就是爱国对孩子来说,还停留在表层的解读,没有切身体会。于是,他便给儿子讲方志敏身陷囹圄,行将就义,而在囚室里而写就《可爱的中国》;讲董振堂将军为抗日救国而弃暗投明,毅然发动宁都起义;讲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祖国的建设,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冒着巨大风险回到祖国怀抱;讲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用国旗换取面包的故事;讲苏丹撤侨时,那一辆辆插着中国国旗的汽车,是如何带着我们的同胞穿过交战区的;讲巴黎奥运会上,心力透支的郑钦文为了祖国,还要再拼四小时,为祖国拼得了一枚含金量超高的金牌......儿子说这些故事他都听过,尽管如此,儿子的朗诵便自然而然揉进了一些真情,效果也产生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儿子一遍遍的演练中,他和妻子的辅导努力做到细致入微,甚至连手势到位,语速疾缓,表情流露等每个细节都提出个人意见,及时更新调整,以到达最佳表现。演出前夕,儿子在所在班级都做了预演,得到的班里同学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因此他有理由相信,儿子这一次演出,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好成绩!而他,就要和妻子在台下一起为儿子加油助威,共同见证儿子获奖的光荣和美好时刻。
   忽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车里的欢乐气氛,他打开蓝牙接听,原来是所长打开的,原因是负责今干警小张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急需住院抢救,让他马上返回局里接替小张的值班任务。失落感只是那么一瞬间,便马上被强烈的责任感驱离,他果断地靠边停车,向妻子和儿子报以自责的微笑,说:“看来这次又要让你们失望了,临时有任务,我得马上赶往局里,你们打车去吧!”
   “没事,有我陪儿子,你放心去吧!反正这又不是第一次了。”妻子大度地说。
   “抱歉儿子,希望不要影响你的心情,好好发挥,争取好成绩,加油!”他又对儿子说,并攥起拳头做了个加油的动作。
   “放心爸爸,安心值班,我和妈妈骑共享单车过去。”儿子同样回了个加油的手势。
  
   派出所里,正在执行值班任务的他,心里很是歉疚。是啊,好不容易有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自己又一次让他们失望了,而且还是这么重要的场合。从木兰街方向隐约传来的声音里,他知道,有他儿子参加的迎国庆节目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他想,儿子是不是会受爸爸突然离场这件事的影响而发挥失常?那样的话,自己真可算作一位不称职的爸爸了。他知道,一旦出了结果,儿子会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给他,县里各大公众号也会及时有相关报道,但即使那样,也不会有自己亲临现场的效果。但是,今晚的他又必须毫无怨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虽说当下社会治安稳定,极少突发恶性事件的情况,但谁又能说,像妻儿那样的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能够快快乐乐欢度佳节,这些不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的日夜奋战,辛勤工作的结果呢?想到这里,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油然而生。
   过了很长时间,不远处的嘈杂声逐渐消退了,他知道,文艺演出结束了,儿子的参演结果也很快就能知道了。
   果然,不大一会儿,妻子的微信里发过来几张儿子获一等奖的几张照片,有领导发奖的,也有儿子把奖匾高高举过头顶的,还有母子合拍共竖大拇指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幸福的微笑!接下来,是儿子的一段视频:“爸爸,你的突然退场,不但没有我的发挥,而且,从你的身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爱国的真正含义。爱国其实未必要一些大道理。你和像你一样十一期间坚守岗位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不正是热爱祖国的真实写照吗?爱国其实无需什么大道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里。正是从你的身上,我更加理解了朗诵作品的内涵,获取了更大的动力。这次获奖的功劳,应该有你的一半,向你敬礼!”接下去便是儿子的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礼。
   接下去是妻子的一小段视频:“你安心值班,明天十一,我带孩子到振堂公园爬山,一定让孩子过个快快乐乐的国庆节!”
   两行泪水从他的两颊流下来,为了家人的理解,他不由自主地站起身,立定后对着手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共 23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公安干警家庭在国庆前夕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琐事的记录,更是对责任、亲情和爱国情怀的深刻诠释。文章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父亲难得抽出时间送儿子去参加庆祝建国七十五周年的演出,这一情节既体现了家庭的日常温暖,也为后面的情节转折埋下伏笔。儿子在朗诵方面的优秀表现是家庭精心培养的成果,父亲对儿子朗诵的指导过程,融入了许多感人的爱国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儿子朗诵的内涵,也向读者传递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然而,故事的转折点——父亲突然接到值班任务,不得不离开家人,这一情节将家庭与工作、亲情与责任的矛盾推到了读者面前。父亲瞬间的失落与随后强烈的责任感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果断抉择体现了公安干警的职业操守。妻子和儿子的理解与支持,也展现出这个家庭的温情与包容。在派出所值班时,父亲内心的歉疚刻画得十分细腻。他对儿子演出结果的担忧,对自己未能亲临现场的遗憾,都让读者感同身受。而儿子在演出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对父亲坚守岗位的理解,又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儿子通过父亲的行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国的含义,这种理解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一感悟充满了力量和深度。最后,妻子的视频传达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家人虽不能团聚但依然互相支持鼓励。父亲流下的泪水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有对家人理解的感动,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而他对着手机行的军礼,则是对家庭和职业的一种敬意表达。这篇文章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家庭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伟大与美好。感谢赐稿晓荷,力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1 07:59:28
  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佳作。文章情节紧凑,从温馨的家庭送子参赛场景,到父亲因工作临时离开的转折,再到最后的理解与感动,层层递进。人物形象鲜明,父亲的责任感、儿子的懂事以及妻子的理解包容都跃然纸上。故事中融入的爱国情怀元素自然而深刻,通过儿子的朗诵和对父亲工作的理解,将爱国与家庭、个人的行动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1 08:00:15
  这篇文章巧妙地将家庭故事与国庆主题相结合,展现了一个普通公安干警家庭的生活片段。文中人物的情感描写细腻入微,父亲的矛盾心理、儿子的成长感悟以及妻子的大度支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通过儿子对爱国的理解这一角度,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现了平凡岗位上的人们对家庭和国家的默默奉献。整体而言,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 楼        文友:周会涛        2024-10-01 09:06:01
  谢谢汪震宇老师的精彩点评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2 13:34:43
  这篇文章讲述公安干警家庭国庆前夕的故事。父亲送子演出却因值班离开,展现家庭与工作的矛盾。儿子出色表现,理解父亲,升华主题。文中情感细腻,展现家庭温情、责任与爱国,描绘家庭与社会角色关系,彰显平凡中的伟大美好。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5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10-05 22:55:55
  仔仔细细的看完了周老师写的这篇作品,文章有深度,有力量。记录了现实生活中很真实的一幕,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了一位人民警察的形象,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有自己的妻子充满了愧疚感,但是他在生活面前表现的很英勇,诠释了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伟大形象。文章中的情节很紧凑,将温馨的家庭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的形象也刻画的入木三分,尤其是最后他引导儿子在成长的路上要爱国这一光辉主题深度的体现出来,给作品带来了画龙点睛的力度,强有力的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祝贺周老师的作品获得了精品,点赞。
张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