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璞】慧眼识真金,勤奋绘人生

编辑推荐 【文璞】慧眼识真金,勤奋绘人生 ——阅览黄进琪《仰望峥嵘》文集感怀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6发表时间:2024-10-02 05:54:25
摘要:收到 老战友黄进琪寄来的要我校对把关的70余万字的文集《仰望峥嵘》,十分高兴,非常愿意为这位挚友文友校阅,当第一读者。当阅完全书后,颇有感慨,对于他连续出版文集,在文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成果表示祝贺的同时,也探索了他成功的原因,那就是练就一双锐利的慧眼,具有一种勤奋的精神。于是,我以事实说话,予以表达!

非常高兴,我的同乡老战友小老弟黄进琪在三部“仰望”(仰望星空、崇高、铁军)后,紧接着又出一部70余万字的《仰望峥嵘》文集,真是高手高产,可喜可贺!六天前,他将清样寄我,让校对把关。我欣然接受,虽已年近九旬,精力有所衰退,但因喜好文学,又是挚友知音,很乐意当第一读者,先睹为快。
   校对书稿,轻车熟路。我退休32年来,曾编校过几百部达亿万余字书籍,这是一件给他人做嫁衣扮新人,又让自己受感染可获益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每次校毕,万千思绪涌进脑海,诸多感慨荡漾心间,激起难以抑制的情愫,觉得有话要说,须与作者沟通,架起心灵的彩桥。可说出来之后,一些作者感到点出了文意宗旨,道出了书籍真谛,要求作为序言收录文集,这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似乎宣宾夺主也。经商讨,作为文集诠释与导读,亦未尚不可!
   许多年来,与进琪老弟接触、交流,他的作品丰盈脑海,他的人品刻在胸怀,总想对他的文学成功之路说点什么?好了,那就趁拜读《仰望峥嵘》之际,一吐为快,略表感慨!
   我清楚,进琪老弟从小就喜爱文学,如今已达耄耋之年,在漫长的好学上进的路途中,炼就了一双锐利慧眼。他能够在接触万物的境遇中,一般人心不在焉、过目就忘的情境下,辨识那是珍宝,而后刻印脑海,从而抓住不放,追踪探索,获取成果,挥笔成稿。就拿他撰写的老红军的光辉业绩来说吧!我以前也曾想过,这些年来,他写出,不!是抢救出极其珍贵的老一辈革命家——红军、新四军,以及诸多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只是由于他担当为离休老同志服务的缘故,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当细想一下,并不只如此!工作环境条件,这仅仅是一个机遇而已,其实质还是在于崇高的思想、对老革命崇敬的胸怀,且具有一双睿智的慧眼,亦就是:慧眼识真金,慧眼抓机遇,慧眼展才能。许多人物、事件,在他人眼里,也许是平常的、一晃就过的,甚至是见怪不怪、不值一提的,然而在他眼里,总能见其实质,透视本质,揭示真谛,紧抓不放,挖掘出启人心智的瑰宝。当然,在他眼里更清楚这些老革命蕴藏的精神财富,不可估量,不可等待,必须尽快开采,奉献社会,传承后代,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比如:他在此文集里,再现了决战淮海中张铚秀将军的丰功伟绩;诉说了为铁路事业建功勋,为伟大祖国添光彩的原铁道兵后勤部顾问谢华的精彩人生;叙述了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杜义德将军如何让“东陵大盗”孙殿英落网的真相;展示了开国儒将史进前的翰墨情怀;还有“正气参天照人间”的开国少将张崇文、三过雪山草地的百岁老红军王德贵将军、抗日英烈名留青史的原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沈爽、学会用电台打击敌人的新四军浙东纵队情报能人秦基,以及机遇奇缘幸福人生的解秀英在毛主席专列上工作十年的情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祭奠西山无名烈士墓纪实、深切悼念时代楷模著名军旅艺术家阎肃的情怀诉说等等,都倾诉了激越的情感,奏响了心灵的旋律,启迪人们致敬先辈、追赶时代,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的激情与精神!
   进琪战友以其慧眼总能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捕捉到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焦点新闻,可作启人心智的“教材”,从而去探索、采访、挖掘,将生动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有了这双慧眼,就有写不尽的史实,道不完的话题。对此,让我钦佩。他的行为也可启发诸多文学爱好者,如何以极大的热情,炼就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开阔思维之路,施展文学身手,写出既感动自己,又能感动他人的精彩文章来!
   当然,仅仅只有“慧眼”是不够的,必须看到、想到,就随即写到,以眼亮脑动带手勤,以勤奋挥写春秋,以笔耕著成文章。从黄进琪的文集中,显而易见,他是个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不懈奋斗的先行者,喜于、敢于和善于将思维变成文字,也只有如此才能妙笔生花,著作连篇。君不见,《仰望峥嵘》中,占很大篇幅的是如今人们难得一见、难以坚持的“岁月留痕”,以日记的手段,真切描绘健康成长的心路历程。许多年来,他养成了良好的写日记习惯,从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黄进琪则是记叙从不息,下笔如神助。“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进琪而言,可演绎为“文海波涛涌不息,勤笔通航乐悠悠。”日记日记,非笔勤难成气候。只要坚持,就能出奇迹。我记得原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肖锋将军的《长征日记》被人们称为“不仅是长征路上的道路地标,也是遇到困难挫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坐标。”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用日记真实再现了那段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以及在长征将士们身上体现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向前。而且,肖将军在64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写日记,构成了一千多万字的回忆材料,出版三部著作。这是一种怎样的坚韧不拔、坚毅不竭的精神啊?!可如今,在和平优越的环境里,可悠然提笔就写的情况下,反倒难见能够坚持写日记的人了!也许是我信息闭塞,不要说像肖锋了,就是像黄进琪那样,从1963年2月18日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起,就开始写日记至今不停,一写就是61年,并在延续,将会超过肖将军的可谓凤毛麟角,难能可贵呀!
   以日记叙述成长的心路历程,记下峥嵘岁月,记下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同学情、战友情,载入史册,历久弥坚。这有多难处、多辛劳、多不易呀!忆往昔,心难收;看今朝,多筹谋;思未来,壮志酬。岁月沧桑,人生汪洋,以勤起航,直达远方!进琪的日记,就像其他著作一样,是他终身勤奋的写照,勤奋留下无怨无悔的闪光足迹,勤奋绘就事业辉煌的人生!
   黄进琪是一位乐于和勇于攀登高峰、获取完美的追求者,他思想务实,作风朴实,工作扎实,以其“三实”,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干什么,都能富风采、显业绩、出成果。他曾4次荣立三等功,多种荣誉、获奖,蜂拥而至,在平凡中彰显非凡。比如,被《中国老年报》返聘,负责“银发广场”栏目期间,每天面对几十封稿件的情况下,他在一丝不苟地审编提升稿子质量的同时,还与作者深交朋友,沟通联络。对刊稿者,在报纸出版的当天,将修改的文稿附在样报上寄出,借以对照提升写作能力、激发写稿投稿热情;当春节来临,就给所有作者寄赠贺卡予以勉励,增进友谊,扩大《中国老年报》的影响。他珍惜收藏作者们的来信,仅2005年就有20多封,由此可窥编者与作者合力同心办好报纸的一片深情。仅就这一举措,请问有多少编辑能够做到做好?老朽投稿时间超过一个甲子,但从未遇到过这样从业敬业热情洋溢,与己密切交往的编辑。进,是进取,亟需提倡;琪,是美玉,值得鉴赏,从进琪中可得雅趣、智慧与力量。这是我对“进琪”之名的联思遐想,不知您对文集读后会引起怎样的思维随想,不妨予以交流、欣赏!
   所谓峥嵘,以老朽理解,简而言之,乃是指山的气势巍峨高峻,人的才气横溢高超。此文集正蕴含诸多形如高山、颇有才气的人物,在仰止中定会激心灵、启心智,动心魄,让你心悦诚服、十分钦佩的同时,陶冶情操,振奋精神,踔厉奋发,奋力前行,时不我待地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圆自己的梦想!
  
   (2024年9月2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共 28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热情洋溢的书评文字。文章评介军旅作者黄进琪的《仰望那峥嵘》文集,赞赏了文集的革命故事,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同学情、战友情等事迹,以及传承老一辈革命家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伟大精神,并高度赞美作品的创作特点、作者的创作精神。文章还侧重介绍了作者人生风格,以及老年以来为军旅和社会做出的文字贡献,推崇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忘我奋斗精神。其实这也是本文作者朱老先生的自我人生写照。文章简明扼要,文笔流畅,对于了解和推介黄进琪同志和作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欣赏此文,推荐阅读。【文普社团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4-10-02 06:12:45
  欣赏朱老先生新作书评,前几日收到老先生赠送的巨著《耄耋心声》,也有阅读,格外敬佩老先生的奋斗精神,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一辈革命者的伟大情操。望老先生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同时也要注重身体,写出更多的革命故事。
2 楼        文友:石寸雨        2024-10-02 09:26:13
  敬佩老师的写作精神。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4-10-02 11:04:19
  一群不懈努力的老战友,惺惺相惜,互相鼓励,晚景辉煌。
4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4-10-02 16:21:36
  爱,到一定时候,深情自见。精神让我感动
5 楼        文友:静净        2024-10-02 21:51:03
  敬佩老师笔耕不辍!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