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圆圆的月饼节(散文)
就像农村人喜欢叫小名乳名,小花,枝子,狗剩,狗蛋……小时候最喜欢过中秋节,是喜欢吃月饼,所以我一直叫中秋节是月饼节。
稍大,想着做月饼的过程,一团面,在师傅的手中团团,经过烘烤,就成了圆圆的月饼,所以就固执地认为,团团圆圆这个词,就是从月饼里这么生出来的。
一
人间团圆日,又到中秋时。
迎来了中秋节,吃月饼的日子就到了。看着亲朋好友送来了几盒名牌月饼,留在记忆深处里的中秋节又浮现在脑海。
小时候管中秋节叫月饼节,是因为能吃上带青红丝的月饼,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记得那年过中秋节,我大概是8岁左右吧,看见母亲买回一包月饼,就急切地要拿一块吃。母亲把月饼举起来说,现在不能动,等到晚饭的时候再吃。我仰着头看着月饼咽了一下口水,点头答应着。母亲把月饼放到柜盖上做饭去了。我见屋里没人,偷偷地爬上床,伸手抠开柜盖上的月饼包装纸,对着月饼就咬了一口,急忙出溜下床跑了出去。
晚上母亲用肥肉炖的豆角,炒的白菜木耳,还有干豆腐,再来一盘芹菜粉,总共四个菜摆到桌上,冒着香气,泛着油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四个孩子共八口人高兴地围坐在桌旁。我伸着脖子只盯着月饼。母亲把月饼拿到饭桌上,发现包装纸破了,而且发现上面的月饼好像被谁咬了一口。母亲把目光转向我,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母亲没说话,把每块月饼切成两瓣,先分给爷爷奶奶,然后把被我咬了一口的半块月饼递给我,用手指轻轻地点着我的头说:“吃吧小馋猫。”记忆中我好像头一次吃月饼,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尝出滋味,几口就把半块儿月饼吃没了。看着姐姐们小口品着吃,我真是后悔。奶奶想把她的月饼给我吃,我刚要伸手,母亲就把我的手按了回去:“别那么没规矩。”姐姐瞅着我偷笑,我不好意思低下了头。饭后母亲把她的半块月饼偷偷地给了我,并告诉我说:“老闺女以后不准偷吃东西,这种行为不好。”这次我认真地点着头。这半块月饼我吃了两天,是一点一点品着吃的,青红丝都是挑出来单独吃的。月饼香香的皮,甜甜的馅,就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小时候,没见过其它高级点心,常吃的点心就是饼干,月饼就是最高级的点心了,一年才能吃上一次,更加显得珍贵。我曾天真地想,长大后到糕点厂上班去,想吃月饼一定能可劲吃,而且还能品尝其它点心。但不敢说出我的“理想”,怕别人笑话我嘴馋。那时候一个女孩子要是嘴馋,是很丢人的。
能品尝到月饼的香甜,能吃到用肉炒的菜,就是我小时候对中秋节的美好记忆。
二
上中学时喜欢过中秋节,不光是能吃上月饼,还因为喜欢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在射下九个太阳后,将西王母赐予的长生不老药交给了嫦娥保管。然而,嫦娥却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奔向了月宫,变成一名仙女。这个传说成为中秋节的代表性故事之一,也让我充满幻想。嫦娥的美丽让我好生羡慕,喜欢她梳着漂亮的头饰,喜欢她衣袂飘飘的样子,喜欢她抱着玉兔在月宫里的生活,并不知道她的寂寞孤独。我总是幻想自己也能穿上丝带罗裙,把头发绾成一朵花,变得和嫦娥一样美丽。只是那几年我穿的都是灰黄蓝颜色的板正衣服,头发梳成两个简单的小抓鬏。一点没有少女的妩媚,倒是挺英姿飒爽的。
那年过中秋节,我同母亲去买月饼,店里的服务员阿姨,熟练地拿一张正方形的深黄色的包装纸铺在柜台上,把月饼摆在纸中间,四角往上月饼上一折,上面再盖一张印着嫦娥奔月图案的彩纸,然后熟练地用纸绳缠绕四面系好,微笑着递到我手里。我边走边看嫦娥奔月的画纸,满心欢喜。吃完月饼,就把画纸平平整整地保存下来,时常拿出来欣赏嫦娥。我那时还有一块嫦娥奔月的手帕,都是我的心头好,放在一个红木匣子里珍藏着。
能变得如嫦娥一样美丽是我少女心中多年的幻想。
下乡的时候,中秋节在我脑海里已经淡漠了,居住的地方,方圆几里没有供销社,况我的兜里也没有钱,又正是秋收大忙季节,根本顾不上过中秋节。等到冬天农闲时回城探亲,母亲留给我的月饼,已经干巴得邦邦硬的。但我还是高兴地把掉在包装纸上的碎皮收到手心,放到嘴里细细地嚼着,然后把月饼馅含在嘴里当糖吃了。知青岁月里,月饼依然是我的最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中秋节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端详着月饼盒上的各种图案,想到的不只是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明白了她代表着善良和纯洁的爱情;龙和凤则代表着吉祥和幸福;而莲花则寓意着纯洁和高雅。月饼的意义是象征一轮满月,团圆美满,又是合家分吃,寓意团团圆圆。
三
下午,儿子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回来了,自然要花大价钱买名牌月饼红酒孝敬我们。我和老伴说他们浪费钱,用不着买这么贵的东西。儿媳说,爸妈,你们辛苦大半辈子,理应享受一下现代的好生活。我哈哈地笑着,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全家老少三辈围坐在餐桌前,老伴喝白酒,儿子喝啤酒,我不胜酒力,但也和儿媳各倒了一小杯红酒。小孙子也端起果汁,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团圆的节日,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月饼,我把一块大月饼切成小块儿,每人一小块儿。这次吃月饼跟我小时候是不同的,那时候渴望吃月饼,却没有那么多,而现在月饼多得吃不过来。只是象征性地吃一块儿月饼,是团圆的美好的寓意。
中秋佳节我提议每人说一句带月亮的诗句再吃饭。孙子抢先说“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儿媳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儿子紧接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也急忙来了一句。轮到老伴却卡住了。孙子说:“爷爷你快说啊!”老伴微笑着抚摸孙子的头说:“我虽然一时想不起一句古诗歌颂中秋节,但我要说只有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这个小家才能幸福,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月饼,才能吃到这么丰盛的大餐。”说完拿眼睛扫视大家,那意思是,你们说,我的话对不对?儿媳妇急忙鼓掌说:“还是我爸觉悟高啊!”全家一起鼓掌,又拍了照片,发了抖音,有了隆重的仪式感。这个月饼节过得格外美好享受。
儿子一家打道回府了,夜已深沉,不便去江畔赏月了。也好,在窗前赏月,以免踏乱月夜的宁静。望着浩瀚晴朗的夜空,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幕,银辉如瀑布般洒向大地,和千家万户温暖的灯光遥相呼应,周围群星璀璨。这样的夜晚真是难得,以往的中秋节,常常遇到的是云遮月的天气。我仔细端详今天的明月,那个抱着玉兔衣袂飘飘的嫦娥在里面吗?嫦娥奔月的传说,又在我脑海闪现。月亮把柔和的光芒倾洒人间,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溢满了我的心田。 嫦娥仿佛看见了我,轻轻地向我走来。我要与她打招呼,但月亮又与我保持虚幻的距离,我知道她不只是为我而来,她要光照人间,天涯共此时。
一年一度中秋节,千年一饼传至今。圆圆的月饼节,能唤起许多难忘的记忆,越到眼前越美好。
无论是贫穷家庭,还是富裕家庭,中秋节时,都是一家人团圆,吃月饼赏月亮,诗人说“天涯共此时”,我觉得不仅仅是说再怎么遥远,此时心心相系,还有一层意思是,圆圆的月饼,给了每个人一个圆圆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