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晨曦】再次梦想|W. S. 默温(诗歌赏析)

精品 【金文·晨曦】再次梦想|W. S. 默温(诗歌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9发表时间:2024-10-06 15:12:35
摘要:我沿着山上满是树叶的小路 视线变得艰难,我彻底消失 山顶正值夏天

再次梦想|W. S. 默温
  
   我沿着山上满是树叶的小路
   视线变得艰难,我彻底消失
   山顶正值夏天
  
   【作者简介】W. S. 默温(1927—2019),1927年生于美国纽约,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分别于1971年和2009年两度获得普利策诗歌奖,2005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2010年,当选美国桂冠诗人。他对禅宗的兴趣,深刻影响了他的写作。其早期诗作常常出现神秘主义和传奇性的主题,而晚期的作品则充满强烈的梦幻色彩和对自然的赞美。默温还倾心于中国古代诗歌,曾表示:“不关注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影响已成为美国诗传统的一部分。”
  
   徐一波赏评‖
   默温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与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不谋而合。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自然是宇宙的本原和最高法则。默温在他的诗作中,用细腻而深情的笔触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他笔下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仿佛拥有了生命和灵魂。例如,他在《树林边缘》中写道:“树林边缘寂静,黄昏的风不再吹动/一只鸟的羽毛,而树影慢慢移动/仿佛它们有自己的思想。”这种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体现了他对道家“顺应自然”观念的深刻领悟。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强求、不刻意,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默温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这种“无为”的态度。他不刻意追求诗歌的形式和韵律,而是让诗歌自由地流淌,随心而发。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如同道家所追求的“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在《雨光》中,“雨光落在田野上,像古老的时光/它的寂静是一个谜,无人能解”,简单的词句中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力量,让读者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默温诗歌中的“空”与道家的“虚静”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家认为,“虚静”能让人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心灵的澄澈。默温常常在诗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虚幻的氛围,让读者在空寂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距离》一诗中,“在最远的距离中,有一种寂静/像星星之间的空间,无人能触及”,通过对“距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空灵的境界,引导读者超越世俗的喧嚣,去探寻内心的宁静。
   此外,道家所强调的“阴阳互补”“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也在默温的诗歌中有所体现。他的诗作中常常充满了矛盾与对立的元素,如光明与黑暗、生与死、爱与恨,但他并不是单纯地展现这些对立,而是试图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使他的诗歌更具深度和张力。
   在诗歌的浩渺星空中,默温的《再次梦想》如一颗璀璨的流星,虽短暂却光芒耀眼,蕴含着无尽的深邃与力量。这首仅三行的短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其内心所达到的超凡精神境界。
   默温一生思考人与自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首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对大自然怀有的敬畏之心,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间。他担忧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时对生态文明的破坏,这种担忧在诗中化作了诗人自我的消隐,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呼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的首行,“我沿着山上满是树叶的小路”,仿佛引领我们步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自然世界。那满是树叶的小路,不仅是诗人脚步的轨迹,更是他心灵探索的路径。随着视线因艰难而“彻底消失”,这一表述令人震撼,它绝非生命的终结,这种消失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不见,而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超脱,一种精神上的隐退,是诗人主动将自我隐匿于自然之中的决然,让自我在自然的宏大面前变得微不足道。至此,诗人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消解。
   诗人选择道家的修为方式,以无为与虚静来追求自我与自然的和谐,这在《再次梦想》中得到了精妙的体现。自我的消失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融入,是在“无我”中实现“有我”的升华。这种境界,是诗人多年修为的成果,也是对世人的深刻启示。
   “山顶正值夏天”,简单的四个字,却有着画龙点睛之妙。夏天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繁荣,而山顶的夏天则更有一种高远、辽阔之感。诗人站在山顶,面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选择让自我消失,这并非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融入,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在精神上抵达的一个光明之境。同时,这首诗还间接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远行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美学母题。诗人沿着小路登山的过程,恰似一次从近处出发、从低处攀登的远行与登高。而自我的消失,则是在这一过程中,摒弃傲慢与自负,以谦卑之心接纳自然、融入自然。
   总之,默温的《再次梦想》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力量。它让我们反思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呼唤我们回归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这个快节奏、物欲横流的时代,这首诗宛如一剂清醒剂,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重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共 19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思想内涵的作品赏析文章。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往往言简意赅,意境深沉,既具有简洁性,也既有朦胧性。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读懂了文字,却不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有些时候,我们内心虽然已经胸有成竹,却无法表达出精准的诠释。因此,解析文章就像庖丁解牛,又恰如在尘埃中为我们驱散迷雾,让我们看透表象,发现真相,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精髓。东夷三子老师的解析和诠释非常到位,语言流畅,富有深意。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推荐精品。【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0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06 15:14:11
  非常喜爱老师的赏析文章,祝福老师愉快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06 15:14:33
  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0-06 16:34:16
  谢谢老师的辛勤编辑和精准按语!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06 17:36:00
  感谢老师投稿,知识渊博,文字功底深厚,赏析水平高,致敬老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06 17:39:26
  谢谢王社长倾情编辑,编按精准到位,辛苦了!社长敬业精神可嘉,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婉影        2024-10-06 22:39:45
  徐老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短短深奥的三行诗通过老师深入细致的剖析解读令读者豁然开朗,感佩才情!致敬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