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红楼隐”金玉良缘说的背后(文论)
【红楼隐】金玉姻缘说的背后
跟这篇主题有关联的是本人《红楼隐》系列的《关于薛家进京》和《说说送宫花》。详情不多赘述,如有看不明白的读者,可以去阅读上面提到的两篇做为辅助。
话说薛家进京,有原计划的三个目的,做为皇商进京打理一下生意,做为四大家族王家女儿的薛姨妈带着儿女进京探望亲友,做为年龄合适的薛家女儿宝钗进京选秀做赞善。在这三个目的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薛宝钗选秀。
因为薛家虽然富有,可是在社会地位阶级身份上,只不过是个皇商,比不得官宦之家。薛家之所以能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是因为靠着自己家的金钱跟官宦世家名门望族的另三家联姻,有姻亲关系跟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为了改变只是商人的身份,薛家的出路最直接的是靠儿子考取功名,可是薛蟠外号薛大傻子,读书不好纨绔子弟的派头十足,指望他能金榜题名给家族挣一个未来,老母猪都能上树了。儿子是二斗的豆子没吃了——荒料,薛家要想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得靠女儿宝钗了。宝钗是女孩不能考取功名,薛家的第一选择就是仗着自己家的女儿生的美又有才情知书达礼的,要走选秀路线,期待着能被皇上皇子们看中,飞上枝头变凤凰给家里带来荣耀改变社会地位。可是,选秀做皇家的女人,一旦落选了再嫁时会被一些职高权重的人家嫌弃,所以薛家对外放出去的口风是宝钗去竞选赞善陪公主郡主读书。赞善是唐朝是太子宫中的职位,相当于太子的一个侍从陪读也就是个奴。《红楼梦》里引用过来给公主郡主做陪读,是比给太子皇子做陪读侍从要低贱的。因为,男子做太子的侍从或者陪读,是可以自己成家立业有一方自己的私人领地或者借主\\\\子的光有所建树的。女子给公主郡主做侍从陪读,就是一侍女丫鬟,混得好能被主\\\\子介绍或者当礼物送给她们的兄弟才能成为皇家女人,混得一般做了主\\\\子的陪嫁丫鬟,不是成为驸马的小妾就是被主\\\\子配给小厮们,所以大家别被薛家说的进京待选做赞善这顶高大上的帽子给忽悠了——宝钗进京要想帮助家里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联姻——这个联姻的第一选择就是进宫做皇帝的妃嫔或者太子皇子们的妃嫔。
可是,由于某种原因,薛宝钗的选秀不顺利。从京都里的贵族公爵世家的贾家里没有宫花,社会地位和在京都人脉资源都比不上贾家的薛家却有宫花,来结合红楼时代的选秀规矩,就是被选上的留牌子赐香囊,没被选上的就赐给宫花做为纪念淘汰出局。薛家姨妈的宫花,是隐写宝钗落选了。
那么,进宫做皇家女人成为了泡沫,薛姨妈就会退而求其次,再为女儿选择一门能有益于他们薛家的婚姻的,就代替了选秀成了薛家的目的。
在退而求其次过程中,薛家的薛蟠不成气候整天结交的狐朋狗友;薛宝钗是待字闺中的姑娘不能自己到处行动寻找郎君;薛姨妈的亲友圈子在京都里,最高的家世背景和于她女儿年纪相仿的公子的家庭,就是荣国府里自己姐姐家的二儿子贾宝玉了。所以,当薛宝钗落选后,薛家的进京给女儿找婆家的目标,自然而然的就锁定了贾家和贾宝玉。
锁定了目标,就得有所行动。这个行动的第一步就是从王夫人处开始。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骨肉至亲多年不见,她们见面后的亲密劲儿可想而知了,以至于她们的院子开了一个小角门,每天晚上不是薛姨妈到王夫人屋里,就是王夫人到薛姨妈屋里唠家常。她们唠嗑说话,我们可以通过第七回周瑞家的的眼睛和耳朵,知道王夫人在薛姨妈那里大谈家务人情。荣国府家务人情,关于经济人事方面王夫人外面有贾政贾琏,内里有凤姐帮着管家,用不到她在薛姨妈面前大谈。唯一能在家务人情上另王夫人有谈资的,就是林黛玉的到来。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王夫人就对黛玉并不友好,先是拿贾政的坐位试探黛玉是否知道礼节,然后又抛出自己的建议,让黛玉不要搭理贾宝玉玉离他远远的。王夫人的这个说辞就是在给黛玉挖坑!因为她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她应该清楚,正确的做法是她跟自己的儿子去说,男女有别你要远着你林妹妹才是。可是,她放着自家的孩子不管,要求别人家的孩子要如何如何,这就是在给黛玉施压。黛玉远了宝玉,他们兄妹关系不好,她有排斥黛玉的理由:林姑娘不识好歹,和他表哥有隔阂。要是黛玉没有按着她的话做,和宝玉走的近了,她也会埋怨黛玉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眼里没她这个舅妈。
也是天意弄人,原来贾宝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他们虽然第一次见面却都有是曾相识久别重逢的感觉,又加上贾母宠爱二玉,把他们安排住在碧纱橱的内外,这就说明了林黛玉没有听王夫人的话,她心里厌恶她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接着,贾母嫌她带的第三代太多了。王夫人这个时候,是盼着贾母能把贾宝玉撵出来跟她住的。可是,贾母却让三春移到了王夫人那边。就贾母的这个安排,换做现代的儿媳妇直接就跟婆婆理论上了。可是那个时代那个家庭,王夫人满心的不满她不能当着贾母的面说出来。这些家务人情世故,她也只能在妹妹薛姨妈处吐槽吐槽。
这些都是在薛姨妈没来之前就发生的事。薛宝钗来了也不是一两天就进宫选秀的。在这个期间,王夫人有足够的时间,跟妹妹和外甥女聊天时表达出对贾母和林黛玉的不满。
林黛玉在没有听从舅母王夫人的话,远离贾宝玉外,她自身有两大瑕疵。第一个瑕疵就是黛玉的身子弱,一看就是不足病秧子。黛玉也亲口承认,从她记事起就吃药。第二个瑕疵,就是因为黛玉体弱多病有一个癞头和尚来渡她出家,她父母不肯,癞头和尚说让她一辈子不见外戚不然一辈子眼泪不断。
这两点,当时在黛玉心里并不算是瑕疵:一是因为她岁数小不懂得这两点会对她和贾宝玉的婚姻造成影响。二是当时黛玉就是听从父亲的话,来外婆家跟着外婆和姐妹们学礼仪的,根本就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婚姻大事考虑的意思。这也说明了林黛玉进贾府的初衷和薛宝钗进贾府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林黛玉开始就把自己的在婚姻中的两个短处主动暴露出来了,是因为她当时还没有见到贾宝玉还没有有是曾相识一眼万年的感觉,后来见来了薛宝钗因为挣玩伴儿,她开始心里犯酸吃醋时,已经晚了收不回来当初说活的话了。
可是,薛宝钗在听到林黛玉的这两个瑕疵后,就开始有了针对性的造假行为——铸造金锁刻上了字,散布了冷香丸和金玉姻缘说。
为什么说冷香丸和金锁上的字都是假的?因为宝钗说冷香丸的制作过程和配料引子是很难凑齐的,用周瑞家的话说,得个十年八年才能凑齐。可是,宝钗说她不到两年就凑齐了,这是一疑点。其二的疑点是宝钗说她从小就有热毒,后来一位海外僧人传授她这个方子,这里的时间线不靠谱和场景不对。时间线要是薛父还活着时,有可能薛父遇到高僧,不过那时薛宝钗才多大啊?也应该是她母亲或者父亲亲自替她收集配药的材料和帮她配料,也不能是薛宝钗亲手配的药才符合当时的薛家成员的年纪和能力。要是薛父过世以后,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个女子是要避嫌直接见那个和尚才对啊。就算宝钗热毒病犯了,也是有薛蟠见那个高僧,知道配方再配药啊。可是,薛宝钗说她自己遇到了海外高僧,并不到两年亲自收齐了药材和药引亲自配了药这就可疑了。第三个疑点最直接暴露了冷香丸子虚乌有。因为宝钗说,冷香丸配好后,要放到坛子里密封后埋在花树下,用时取一颗。可是,薛家从金陵进京走了一年多,请问这个中间,那个放冷香丸的坛子往哪个花下埋才能不失效啊?
至于那金锁,在贾宝玉挨打那回,薛宝钗以为是哥哥薛蟠去告的密,薛蟠恰巧喝躲了揭了宝钗的老底,“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气的宝钗哭了一宿。这里的先前,不可能是薛家没进京之前,那样就是真有癞头和尚给的金锁了,宝钗也就犯不着要走选秀女这步棋了。再有,癞头和尚是如何避开薛家的男人薛蟠,进入内宅见到薛家母女的,导致薛蟠得从母亲嘴里知道妹妹有金锁,和找个有玉的正配的?
不得不说,薛家母女为了帮助家族在社会上能够站住脚,是煞费苦心抛出了冷香丸和金玉姻缘说的。因为在过去,人们的认知里还是唯心主义的,他们相信天命安排。当王夫人拿薛宝钗的冷香丸和金锁的吉谶,对照林黛玉的病没有对症的好药,和不能见外戚的谶语做对比时,抛出她和宝钗的亲情关系,也是一下子站队到金玉良缘这边的。
可惜的是,林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她太聪明了,她一眼就识破了冷香丸和金玉良缘说是假的,是针对她的行为。所以,林黛玉时不时地在众人面前数落贾宝玉,说什么自己没有冷香丸还是暖香丸的,也没啥金啥玉的。这样一来,就会引起有头脑的人思索,就会识破金玉良缘是谎言。这也是薛家放出了金玉良缘的风后,发现被林黛玉识破了,没敢再进一步行动比如直接提亲金玉良缘说,而是改变了战略,用亲近黛玉的方式使黛玉放弃了戒备之心,又拉拢袭人,说是宝黛私定终身,使得黛玉名声受损,贾母为了脸面也不得不同意宝玉娶宝钗。
林黛玉最终虽然失去了成为宝二奶奶的机会,不过在面对相当有针对性的,直接要扼杀她的爱情和婚姻的金玉良缘说时,她能从容应对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这点上黛玉虽败犹荣。
反观薛家母女,尤其是薛宝钗在亲自制造金玉良缘说的背后,给自己打上了心机女的标签。金玉良缘的谎话终当不了真,自己落得个被抛弃孤独终老的下场。既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完)
20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