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傩神的传说(小说)
九九登高,说一个神的故事:
傩神的传说
萍乡是傩文化的家乡,至今仍保存着48座古傩庙,一千多张形态各异的古傩面具。2001年,文化部命名萍乡的上栗县、湘东区为“中国傩舞之乡”,2006年,萍乡的古傩面具又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四,到翌年的正月十五,是傩庙最热闹的时候。尤其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个傩庙里都会有通宵达旦的傩艺与歌舞表演。
今年春节,我有幸被邀请到湘东去参观了一次傩艺表演,看到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怎么样?”一同被邀请前去参观的老周问我。
“太精彩了!”我说。
“已发掘的傩舞节目,有三十多种,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老周是萍乡市文化馆的研究员,对于傩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
“只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始至终每一位表演者都要头戴面具?”我说。
“面具是傩舞必不可少的装饰。最早也许是为了惊驱疫厉之鬼,后来逐渐艺术化,除了凶猛狰狞型以外,又有了和蔼端庄型,诙谐幽默型的。至于傩面具的来由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唐宏、葛雍、周武三位天将杀尽邪恶之后,留下一支号角,嘱咐杨昊祖师雕刻三人头像,说是一旦有事,面对头像吹响号角,他们即会降临。有说是一猎人被野猪引入山洞,发现傩神的一具铜面具。有说是山洪暴发,河里漂来一箱傩神的面具……但有一种传说与众不同,还颇有传奇的爱情色彩,不知你是否愿听?”他说。
“当然愿听。”我说。
于是他便向我们讲述了下面这个故事:
这个传说中的傩神,是一位名叫郭子舒的年轻貌美文武双全的书生。
那一天,郭子舒去县里赶考,路遇吴村的一位名叫吴雁春的考生。吴雁春眉清目秀,谈吐不凡。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便结伴同行,一起去县里赶考。
几天以后,县学放榜,两人都考取了秀才。
拜了恩师,进了县学之后,两人又一同返乡。
几天相处,情同手足,临分别时,不免有点依依难舍。
“数日相处,情投意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忍就此分别。”郭子舒说。
“是呀,知音难觅,这次得遇郭兄,实乃幸事。只是聚少离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吴雁春也颇有点伤感地说。
“也不用多久,明年秋天我们依然可以结伴而行,一起去参加乡试。”郭子舒心中虽也有点惆怅,但却乐观地劝告他说。
“郭兄有所不知,家父供我读书,是要我入学之后在村里办一所私塾,教乡邻的孩子们读书识字。恐怕不会让我去乡试。”吴雁春说。
“这你就错了。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苟安于一隅?再说,又有哪个父亲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名成才?放心,明年秋天我去你们村邀你,你父亲一定会让你一起去乡试的。”郭子舒说。
然而,次年秋天,郭子舒去邀约吴雁春时,出来会见他的却是一个比他年长的跛脚男子。
“对不起,我要拜会的是吴雁春。”他说。
“我就是吴雁春。”那人回答说。
“不对!你不是吴雁春。去年我与吴雁春一起去县城参加过考试。”他说。
“公子,请不要着急。”那人说道,“我确实叫吴雁春。去年与你一起去考秀才的是舍妹吴雁秋。舍妹今天上山采茶叶去了。我已经派人去通知她,要她回来见你。”
原来吴雁春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病后瘸了一条腿。父亲怕他以后无法干农活,便送他去读书,希望他以后能办个私塾,靠教书为生。谁知前几年考试规定有所改变,面目丑陋与四肢残缺者不准进学。他两次前去参加县试,都因腿瘸而被拒之门外。但考不上秀才,他就没有资格开馆教书……去年,他妹妹出了个主意,冒名顶替,代他去参加考试,这才为他取得了一个秀才的身份。
等了大约有半柱香的时间,吴雁秋才回来。但见她头戴花帽,身穿罗裙,一张笑脸艳如桃花,美比西施。郭子舒不觉看得呆了,心簇乱颤。他立即请求拜见吴雁秋的父母,向吴家提亲。
吴雁秋的父母见郭子舒一表人材,女儿也对他情有所钟,便欣然同意了这门婚姻。只是一再交代郭子舒要以功名为重。要他立即起身去省城赶考;待考完乡试回家后,再来商议婚嫁之事。
这一次,吴雁秋一直将郭子舒送到村外,临分别时一再叮嘱说:“你这一去,无论考好考坏,能否中举,都要尽快回来,免得我日夜思念,寝食难安。”
“那是当然。”郭子舒说。
郭子舒这一去就去了半个多月。乡试的几场考试,场场顺利,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一十六名举人。
郭子舒中举之后,立即日夜兼程赶回家中,请人前去吴家说媒。谁知不到半天,媒人就返回来说,吴家遭遇变故,家破人亡,吴雁秋不知何去?
郭子舒听后大惊,立即亲自前去打探消息。最后,他终于从吴家的一家邻居那里得知:在他离开吴家去省城赶考之后,来了一个自称是绝世大王的黑魔,血洗了吴家,杀死了吴雁秋的父母与兄长,掳走了吴雁秋。
郭子舒怒火填膺,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前去救吴雁秋。
郭子舒骑着快马走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了黑魔。
郭子舒虽然练过武艺,文武双全,但毕竟不是黑魔的对手,没有几个回合,就被黑魔生擒了过去。
吴雁秋听说郭子舒被抓,连忙去见黑魔,请求他放了郭子舒。
“放他容易,但你要先答应我一个条件,做我的压寨夫人。”黑魔说。
吴雁秋无奈,只好含泪答应了他的要求。
那一天,吴雁秋把郭子舒送出洞外,一再叮嘱他说:“回去以后要立即上武功山去拜张真人为师。那黑魔本领高强,只有张真人能制服得了他。”
郭子舒回家以后,立即上了武功山,请求张真人收他为徒。
张真人听了他的陈述后,点头说:“那厮也活到头了。我会把我的全部本领都教给你,助你去灭了他。”
郭子舒天资聪颖,领悟力强,加上他报仇心切,日夜苦练,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别人需要学三年的全部工夫。张真人见他武功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便准他下山。临下山时一再嘱咐他说:“那黑魔身高力大,凶猛无比,战斗时要多加小心。”
这一次战斗,郭子舒虽武艺高强,远非昔日可比;但黑魔见来者是当日自己手下的败将,一介白面书生,便毫不畏惧,愈战愈勇,郭子舒虽技高一筹,一时也无法将他拿下……
两人就这样一连打了三天,天天都是平局。
第三天晚上,郭子舒的小师弟给他送来了一张面具,说:“师父恐那黑魔见你是一年轻美貌的白面书生,毫无惧意,一时难以取胜。要你明天戴上这张面具去与黑魔决战。”
郭子舒接过面具仔细一看,见那面具系用青铜精雕而成,蓝脸赤发,两眼喷火,十分狰狞吓人。
第二天,郭子舒就戴上面具去向黑魔挑战。
黑魔走出洞穴,见前来挑战的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白面书生,而是一个凶神恶煞般的怪物,不觉有点胆怯。勉强战了几十个回合后,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便卖个破绽跳出圈子,转身想逃进洞去。
郭子舒哪里能容他逃走?一个箭步急追过去,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斩下了他的头颅。
郭子舒杀了黑魔,走进洞去寻找吴雁秋;但他找遍了洞里的每个角落,都未能找到吴雁秋。最后,一个使女将一封书信交给他说:“小姐已经投水自尽了。小姐自尽之前写了这封遗书,要我转交给你。”
郭子舒接过遗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感谢郭兄替我一家人报仇,杀了黑魔……失节之人无颜苟活于世,还请郭兄另择良妻。”
郭子舒心如刀割,大哭了一场。哭罢决定走遍天下,杀尽似黑魔一般的妖孽。为了更好的克敌制胜,他吸取经验教训,每次战斗都要戴上那张面具……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觉笑了,说:“这个故事大概是你自己杜撰的吧?”
“我哪有这么丰富的想像力。这个故事,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老周说。
“故事虽有破绽,例如傩神得道的年代是否有科举考试?但总体来说,故事还是挺感人的。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我说。
“我那支秃笔能写出什么好故事?我把它说给你听,也就是希望你能把它写出来,告诉更多的人。”他说。
朋友的嘱托,难以推辞,我于是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