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人生下半场,对手只剩下自己(随笔)

精品 【雅香】人生下半场,对手只剩下自己(随笔)


作者:树叔 白丁,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6发表时间:2024-10-09 11:11:01
摘要:无论你看到了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生下半场,对手只剩下自己。

北方的十月,己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秋了。
   秋天的云朵散懒地飘在天上,它们有质感,有体量,不仅好看、耐看,有着较高的辨识度。如果仔细观察,不是每一朵都特别分明,即有块垒叠堆的,也有细碎轻薄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绕萦在一起,形成了层次丰富的云团。云团的数量时多时少,有时漫天铺开,像庞大军团,准备随时出征;有时则相对分散,排列出多种阵型;好像由三军统领的风,站在云端上鸣金挥旗来排兵布阵……它们以自己的变幻莫测,来与季节更迭相呼应,具象而又生动,令人百看不厌。
   再看看周围的树,它们曾在沐浴着熇熇夏日和绵绵霖雨中蓬勃地生长,随着天气转凉,渐渐地、渐渐地变成了寂然无声的群体,三三两两的静静地伫立着,等待自己生命枯黄的那一刻……只是,这等待时的寂然有些令人肃穆。人们总是将目光投向拆拆建建的城市建筑带来的变化,但有时也会忽然被树木的深绿色映衬到眼帘,只有这时,才会注意到这些被安插在城市景观中的生命体。
   街道两旁的树木被规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它们缺乏自由,更像是巨大盆景里那些微不足道的点缀,但它们确实是现代化进程中留给城市人的、为数不多的自然的痕迹。当我们越来越困囿于都市的混凝土森林时,这些自然界里残存的绿色影像,就越像清新的空气一样弥足珍贵。
   渐入老境,经常会看一些关于老年人的书,也会把一些感悟和思考,码成字,分享于朋友圈和公众号。有人留言问我:“你是否以一种主动和自觉来争取活的更长久,以应对自己的老年?”没错,谁不想活得长久?不过,要以身体基本健康为前提。但活得久的代价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论你愿意不愿意,都要跟所有带“老”字标识的事物厮守相处,所以,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又很忙。读各种从年青到衰老过程中的文字,当然会有滋有味,不仅解压,而且治愈。那些经历沧桑的文字,有一种涤尽尘垢的明澈通透,而把这些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也会给人带来一份超越时光的宁静与平和。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能有如此境界,实在是自在而超脱。兰德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诗人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干净的高傲,令人心生敬意。我觉得,人光有一颗跳动的心,还不够,它仅仅证明你还活着,要有一颗不老的、耐老的心,才能敌过世间所有。只有这样,你才是那个岁月都偷不走的人。人的老去应该像沉香木,能经年散发出幽深香气,不靠近不知晓。
   我常常想,构成对世间事物正确的看法或观点,并不是来自圣人们流传下来的教条,也不是君王或威权的政令,更不是从小到大受到的五花八门的灌输和宣教。说起这些,某些教育就是像拉低你的智商来培养傻子,人家说黑,你就得说黑,人家说白,你就得说白,即使不是真傻也要装傻,否则,你在这个体制内难以融进,这个社会也难以融进。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只有通过个人的观察和思考,实践和感受,从而更加真切具体地认知世界。年龄越大,这种认识,越明确,越笃信,越坚定。觉得自己的思维和心灵,以及眼睛,耳朵,味觉,触觉,才是一个人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认识生活最正确的方法。
   环顾周遭,觉得我们的生活好像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平滑了。去超市,可以看到颜色艳丽而匀称的蔬果,去朋友圈,可以看到没有瑕疵的照片,去刷小视频,可以看到没有皱纹的脸……好像有一片超大的十级美颜滤镜,将这个世界那些真实的杂质都过滤了去,只留下一种完美生活的错觉,让人们沉坠其中。
   但是,越是见多了这种精致就越无感,便越是怀念一种粗糙而真实的质感:那西北漫天黄沙里回荡的粗粝歌声,那没有模板的鲜活而真实的笑容,那褪去华丽外衣之后的朴素人心……有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粗糙,精致都是包装在外头的,它不是自然现象。”粗糙是原生态的表现,是人生的本质,是生命的真实,不能接纳和容忍粗糙的人,也不会触摸到生命的真意。
   对此,我深以为然。
   人到了一定年纪,总是爱回忆自己这一辈子的得失,总爱盘点岁月给自己留下些什么。说起来,大多数的人生未必能有多大的成就和成功,但是,如果还有些杂七杂八的爱好也是值得圈点。有的人寄情山水,有的人钓鱼养鸟,有的人引冗高歌,有的人伏案挥毫,广场舞也罢,侃大山也好,人生总是被具体生活切割成很多部分,有些用来谋生,有些用来谋爱,有些用来谋乐。这些兴趣和爱好,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将如何度过余生那些长长短短的时日。犹太作家茨威格说:在一个毫无权利可言的时代,阅读是有教养者惟一的特权。
   我觉得,在一个物质与道德、教养不匹配、不同步、不成正比的年代,读书可以让人自度,思考可以让人自洽,它可以让你保持内心的那份安宁。书本不会改变世界,甚至未必能改变你的命运,但它能让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整个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在前行路上还有多少蛰伏的对手。但是,无论你看到了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生下半场,对手只剩下自己。
   (原创首发)
  

共 20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散文,作者从描写秋天说起,就像人生快到终点的秋天,谁不想长寿呢?可要有健康为前提,首先人要活的有质量。作者用老子、兰德名句来说明人生的意义。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作者认为人生的下半场对手只剩下自己。多么深刻的感悟!只有改变自己迎合这个世界,你才会过的不拧巴,才会感到不那么痛苦。有一句比较流行的俗语是“能改变自己是神,妄想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多读读书,从改变自己开始,一定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作者文笔娴熟,感情真挚,笔调明亮,情感饱满,思想丰沛鲜明,寓意深刻,定会与读者产生共鸣,作品结尾更是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可见作者的不凡笔力。推荐阅读。【编辑:闲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3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4-10-09 11:17:54
  感谢赐稿雅香,预祝重阳节快乐!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