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漫说旅游(随笔)
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来临,去哪里旅游是一个问题。但旅游,毕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具备两大条件,一是有闲,二是有钱。普通工薪阶层在这两方面,恰恰是最缺乏的,因此旅游无形中成为一个试金石,可以试出来一个人工作是否惬意,薪水是否丰厚。
大海最近有点忙,九月三十日晚上还在加班,一直到八点多,才算完成手头的工作,同时还有两项任务,节后第一天就要完成,这给他不小的压力。这种忙碌,加上压力,让他感觉很不轻松,即便马上放长假了,也没有那种欣喜的心情。他没有为本次长假做任何计划,有点茫然。
生活不会因为你的茫然,而稍稍停下来等你理清头绪。节日也不会因为你的茫然,而稍稍延迟到来。一切都平稳地向前流淌。第七十五个国庆日如期到来,大海一家人如期放假,开启了休息模式。
一
一年之中,只有两次这样的长假机会。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出去走走是必须的。这是共识,或说是大家的潜意识。但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即将要出门,却不知道所去何方,茫茫然。这种茫然的状态与刻意出门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计划、准备、实施、总结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基本程序。计划首当其冲。没有计划,随意而行,是行不通的。没有计划,只有一条路可走,从现在开始做计划。于是一家人坐下来探讨假期去哪里旅行。
小时候,都是父母做好攻略,小孩随行。如今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张。身为父母,这个时候都非常富有牺牲精神,大海不例外,大海媳妇也不例外——都决定以孩子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大海首先开口道:“这个假期,我没有计划,你们想去哪里,自己做好攻略,我负责当好车夫,你妈妈负责后勤”。大海媳妇苦笑地瞥了他一眼。她身上也有一堆工作等待她去干,实际上也没有心思外出旅游。此时她保持了沉默,等待孩子们的答案。
儿子马上说,我想去喇叭沟,听说那里秋色非常美。大海不知道喇叭沟,立即打开地图导航。原来喇叭沟就在北京,是原始森林自然生态景区。距离他们住地180公里,驱车大约3小时。女儿说要去呼伦贝尔看大草原。大海导航一看,有1500公里多,思想上已经打退堂鼓。大海媳妇插话说,我看天气不怎样,这几天都降温,往北走,估计比较冷。查一下天气,果然草原上已经下雪了。女儿很快打消了去草原的念头。大海顺势说,还是不去草原了吧!
大海考虑到喇叭沟不远,有心满足儿子愿望去喇叭沟。随即做起攻略来。他提出建议:第一站到喇叭沟,然后去乌兰布统,经过塞罕坝,回头经过承德避暑山庄返回。儿子高兴,欢呼雀跃。女儿反对说,塞罕坝都有雪了,景色不行,不去那里。意见相左,无法决定。
僵持了半天,大家都不说话。女儿喜欢汉服,有意旅拍,很快有了新主意,建议去山西平遥古城。儿子不懂平遥啥东西,先是反对。看到僵持的结果是哪里也去不了,很认真地说,爸爸说了,发生冲突,总有一方要妥协。我不坚持去喇叭沟了,只要出去,去哪里都行,总比呆在家里好!说的大家都笑了,既笑他懂得妥协的成熟,也笑他去哪里都行的随意。
二
一家人旅游的目的地就这么决定了——山西平遥古城。
收拾好行李,开车出发了。对即将到来的旅游充满期待,一切都是美好的,这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要使这种快乐持久,且永不忘记,需要具体细致的旅游攻略,以及旅游途中的深刻体验。所谓攻略,既包括吃、住、行,也包括景点门票、景点特点、历史、人文、典故等。吃住行方面,需要比选,提前下订单,这属于物质层面,有钱在手,比较好解决。景点历史人文,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合理规划制定出路线图,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这属于精神层面,有钱没用,有时间也不一定有用,需要动脑筋,需要博览群书,这比较难。所谓深刻体验,是在前述功课做足的基础上,旅游途中产生过多的思索、感慨,学术一点说,是旅游审美。旅游途中个体参与越多,互动越多,审美越深刻,产生的记忆就会越久远。通过旅游得到的快乐,也就更具体更难忘。现实中,很多游客往往忽略第二层、第三层内容,以至于旅游过的地方,若干年回过头来,所记住的内容并不多。
民间有高手总结旅游现象,非常精辟。歌曰: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这是很多游客的常态。本次旅游来说,大海一家也是如此。一家人对平遥都没有了解,也没有查资料,因为是临时决定到平遥古城的。他们只能现场看看热闹。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平原,面积225万平方米。我们熟知的故宫,才72万平方米。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年),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所建。公元前221年起,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官衙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味之高,国内仅有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两处。
这些是最基本的常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知识,比如建筑布局。平遥古城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是取孔子3000弟子72贤人之意,体现了古人对儒家的尊崇。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历史上为何能诞生晋商群体?平遥里有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有什么涵义等等,如果深究,里面的知识、历史、人文层出不穷,博大精深。这些本来是旅游攻略应有之义,在出发之前就应当了解熟悉的。可是大海一家人都没有认真去学习了解,只能说比较遗憾。
三
仓促而行的旅游,想要引起深刻的旅游体验,是很难的。因为思考没有素材作支撑,无法产生体验,更无法产生审美,这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不知道平遥古城的历史,如何能体会古城身上的时间烙印?不知道古城兼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作用,如何体会古城里建筑的布局,不但有县衙、城隍庙,还有文庙、票号、镖局等;如何体会城墙的高大、建筑手法、造型等等?不知道雷履泰为何人,如何体会日升昌的伟大与平凡?不知道晋商的崛起和成就,如何体会“19世纪亚洲华尔街”的称号?……
这些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一般人做不到,又不请导游,旅游收获甚微就是必然的。大海一家人体验如何呢?女儿忙着旅拍,儿子忙着通关,申请一本“跟着悟空游山西”通关文牒,挨个景点打卡,至于景点是什么,有何讲究在所不问。大海和媳妇感觉疲惫,没有做攻略,无法提供更多的讲解和引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更加感觉疲惫。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慕名而来,人流量严重超容,用摩肩接踵都不足以形容!大街上走都走不动。在这样一个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游客如此之多,也极大影响旅游体验了。中午找一家山西特色餐厅吃饭,排队取号,前面排队居然有90桌待叫。如此就餐体验,很难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之前不做攻略,之中受拥挤之苦,哪里还有愉快的深刻的旅游体验?最终,大概率会随着滚滚客流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一次驱车千里的旅游结束了,但这样的旅游并没有摆脱那首歌谣说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的尴尬局面。大概多数人们的旅游,就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年复一年的重复着。
幸好大海进行了积极反思。他决心现在开始做下一次旅游的攻略。尽管下一次可能旅游时间还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同样是9月30加班至很晚,所以10月1日休息一天,正好错过北方寒潮。
同样是没有丝毫提前规划,10月2日清晨才决定去北方,于是一路走过承德—乌兰布统—塞罕坝—喇嘛沟。
盛世金秋,一览天高地阔,风吹云聚云散,山峦五彩斑斓,草原牛羊自在。
游玩的意义有很多种: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固然好,放松心情、收获经历,也甚是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