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东北】现代派小说技巧例析(十)(赏析)

编辑推荐 【东北】现代派小说技巧例析(十)(赏析) ——意识流小说的时空处理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6发表时间:2024-10-13 16:44:31
摘要:意识流小说时间空间处理技巧


   空间与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同物质一样,它们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空间与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与时间,也没有不在空间与时间中运动的物质。显然,否认空间与时间的客观存在,是错误的;同样,把运动的物质与空间和时间脱离开来,也是错误的。
   小说是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的感悟的,它的一切叙写,都要受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两千年来,一代代的小说家,为能动地在时空制约下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尽情地抒发个人的感悟,在时空处理上,作了刻意的探求,取得了一个个层次的成就。
   意识流小说家的探求,是革命性的,表现出他们的勇气与胆识,同时也表现出他们的偏颇与过激。意识流的小说实验,已经成为历史,他们成功之处,已为后人所继承;他们的失误,已为小说历史所筛汰。现在让我们作一番梳理,以利于后学者借鉴。
  
   一 意识流小说对时间的处理
  
   用小说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从时间的角度看,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一)时距上的矛盾
  
   时距,即某段时间的长度。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占据的时距,大多是漫长的;而表现它的小说篇幅,却必须是短捷的。文学就是这样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传统小说写作,采用概述、有明确提示的场景连缀等方式,来克服这一矛盾。意识流小说则很少如此。它的办法是:
   1,以心理流程为线索的大幅度跳动
   意识流的意识流动,似乎成了万灵法宝,以它为线索,可以省去许多交代性的笔墨。人物几十年的经历,外人去叙述,要费许多口舌;人物自己去回忆,则不过是转瞬之间。在回忆(心理流程)时,他不过只是抓了几个点;点的连缀,便成了面。这个“流程”,代替了原先那些叙述人的种种交代。
   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苏醒》,以傍晚开局,到次日清晨结束,只不过是一夜的时距,但通过一位普通的都柏林酒商的噩梦与狂想,却概括了爱尔兰乃至全世界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
   2,无线索的任意跳动
   意识流小说总是爱走极端,有时它不要任何线索,做任意的跳动、省略。那些简短的句子,读来不过是瞬间,但是,细心揣摩却发现它所涵盖的时间,又是那样的漫长。
   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写了班吉的一段活动和联想,经译者李文俊先生的注解,我们得知他的意识所及,是不同时间的事情。原文是:“这是女人做新娘的好月份,‘那声音响彻在’①她径直从镜子里跑了出来,从被围堵在一个角落里的香气中跑了出来。玫瑰包玫瑰。杰生·李奇蒙·康普生先生暨夫人为小女举行婚礼。②玫瑰。不是象山茱萸和马利茇那种贞洁的花木。我说,我犯了乱伦罪了③,父亲,我说。玫瑰。狡猾而又安详。如果你在哈佛念了一年,却没有见到过划船比赛,那就应该要求退还学费。让杰生去念大学。让杰生上哈佛去念一年书吧。”
   再看注解:“①昆丁在这里联想起妹妹凯蒂结婚那天(1910年4月25日)的情景。“那声音响彻在”是英国诗人约翰·开波尔的诗歌《神圣的婚礼》中的半行,全句为:“那声音响彻在伊甸园的上空,人世间最早的一次婚礼。”②昆丁想起了他父亲寄来的宣布即将为凯蒂举行婚礼的请柬。③昆丁想起在妹妹与推销员达尔顿·艾密司有了苟且关系后,他自己去向父亲“承认”犯了乱伦罪(其实没有)的情形。”如果说因别人结婚,想到妹妹结婚,尚有关联的话;那么,想到哈佛的划船,则无什么联系。看来,意识流小说常作无逻辑关联的跳动。
  
   (二)时序上的矛盾
  
   时间还有如下特性:一是它具有一维性的,即只能向前,不能倒退。二是它表现为持续的连接,不能中断,在各个时间段落之间,不许颠倒、串动。三是它不能重叠。传统的写法,经叙述人的种种提示,可以适当解决这些矛盾。如“回叙往事”、“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是后话”等等。
   意识流小说借助于意识之流,也冲破了这些禁忌。表现在:
   1,打乱时间顺序,自由连接
   在他们的小说里,时间可以倒流;后发生的事情,可以先写,前边的事情又可以后说。在连接上,不作任何过渡;有时,甚至作反逻辑连接。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开头写班吉边玩耍,边回忆。经译者提示,我们得知:当时是1928年4月7日,班吉的意识流动,涉及到1900年12月23日衣服被栅栏挂住的情景;又涉及到1912年坐马车的情景;再涉及1908年自己给帕特生太太送信的情景;还涉及1898年小时候玩水的情景;更涉及1910年偷酒喝的情景。这部分内容,从时间上看,打乱了顺序,跳动也很大,连接也不用任何过渡。
   2,时间重叠
   时间是一过性的,不能再来,不可重复。但是,物理时间停不下来,小说叙写与阅读的时间可以停下来;物理时间一遍即过,作者与读者的写作和阅读可以反复捉摸。
   法国作家布托尔写了名为《大雕飞过》的小说,从空间看,故事发生在一所楼房里;从时间看,经历了12个小时。作品分头叙写了互不相关的6户人家的生活,只是在最后才借一家女儿在生日晚会上遭到杀害的情节,把6户人家串连起来。由于是平行叙写,好像这12个小时重复出现了6次,可以看作是时间的重叠。
   3,时间的扩展
   小说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是常用的方式;但是,因内容需要,有时它又反过来作,以十当一,以多写少。艺术的概括,可于尺幅之中现宇宙;艺术的察微,可在秋羽之上见鸿毛。
   弗吉尼亚·伍尔夫写了《达罗卫夫人》,其中达罗卫夫人在庞德街凝视一辆汽车,就物理时间看不过是短短的几分钟,而作者却写了整整8页。这种放大,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4,预现未来
   客观的自然时间,是不能提前出现的,只有今天过去,明天才会到来。然而,小说家是小说的主宰,由于他对全局成竹在胸,人物与事件的结局是可以预先表露的。从时间角度看,这好像是把未来的时间提前了。
   这种预说后事,传统的写法中早已有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更加形象而虚幻。它常常是借助某些意象,作象征性的显示。
   《尤利西斯》第十五章,写布卢姆的幻想,他在想象中当上了都柏林的最高领导。这是在客观现实中尚未发生的事情,从时间上看属于未来,提前显示,可谓预现。
  
   二 意识流小说对空间的处理
  
   意识流小说反映客观社会生活,在空间处理上,常常会遇到下列问题:
   1,构筑空间化繁为简
   在小说中表现空间,即提供人物活动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场景氛围,是较为繁难的事情。传统作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巴尔扎克们树立的难以逾越的艺术尺度,意识流小说家另辟蹊径。他们从印象派的绘画中得到启发,化繁为简,采用“人在心在,心在境存”的写意手法,构筑了“意识流动场”这样的新型的小说空间。他们不太着意小说空间的细致表现,读者却能从意识流动中看到人物,又从人物活动的所到之处看到他们身处其中的空间;究其实质,是他们领会了运动的物质与空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
   《尤利西斯》第三章写斯蒂芬在海滩边漫步,在他意识流动所到之处,空间也在变动:“ 斯蒂芬闭上两眼,倾听着自己的靴子踩在海藻和贝壳上的声音。你好歹从中穿行着。是啊,每一次都跨一大步。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穿过极小的一段空间。 五,六:持续地。正是这样。这就是可听事物无可避免的形态。睁开你的眼睛。别,唉!倘若我从濒临大海那峻峭的悬崖之颠栽下去,就会无可避免地在空间并列往下栽!我在黑暗中呆得蛮惬意。那把梣木刀佩在腰间。用它点着地走: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我的两只脚穿着他的靴子,并列着与他的小腿相接。听上去蛮实,一定是巨匠造物主那把木槌的响声。莫非我正沿着沙丘走向永恒不成?”
   2,空间的自由转换
   戏剧的“三一律”,对小说艺术的影响是很深的,传统的小说写法,在场景转换时特别拘谨。那时的小说是分“块”的,场景较为集中。意识流小说家有了“意识流”这一法宝,在场景转换上也得到了自由。在他们笔下,人物、心理、场景、事件浑然一体,无需特意着墨。
   《尤利西斯》第十八章,写莫莉的意识流动,在她脑子里的空间变动,真是难以统计;意识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个场景:“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该起身梳理他们的髮辫了…… 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 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就会大闹起来……他们创造出来的象星星一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墙纸……”
   3,突破透视上的障碍
   从绘画的角度看,表现一定的空间,是受透视归律限制的。比如画一座房子,从正面画,看不到它的后面;从外面画,看不到它的里面。画的时候,上、下、左、右,里、外,都讲究顺序。意识流小说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它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意识流到了哪里,空间立即在哪里构成。厚厚的壁垒,它可以穿进去;隐秘的处所,它可以钻进来。前例中,身在都柏林的莫莉,眼前出现远在中国的情景;在她眼前,不同场景并列,都突破了透视关系的制约。
   4,场景的超常组合
   物理空间的组合,是铁定的客观实在,任何外力不能随意摆布。俗话说“两座山走不到一起”,就是这个规律的形象表示。可是,俗话又说“两个人可以走到一起”,意识流小说正是借助“人”,或者准确点说借助“人的意识流”,使得空间场景做到任意组合。这正如印象派的图画,海洋与高山并列,太阳与月亮齐辉。
   应该说,在时空处理上小说艺术本来就有独特的优越之处,意识流小说更发展、强化了这个优越性。如果说,传统写法是借助叙述人这一线索,在时空处理上得到方便;而意识流小说,则是以意识流为线索,在时空处理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前面说过,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统一性,决定了它们的密不可分;那么,在小说表现时又何必把它们割裂呢?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合理的界限,这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真理再前进一步便成了谬误。”意识流小说对时间、空间的处理,在有的作家的写作中,确有过限之误。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当技巧用得太滥,到了损害内容的程度时,便不再是技巧了。
  
  

共 39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卜奎老人文字的展开,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阔别数年的课堂上一样,亲切,熟悉是这篇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作者以其简洁的语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明了的层次结构为读者讲述了意识流小说时间空间的处理技巧。讲述中并伴有许多令读者熟悉的作品与人物,这便对消化理解老师的教学观点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好文推荐欣赏!感谢赐稿!期待佳作!【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