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晨曦】诗歌欣赏‖胡弦的《青瓦》(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金文·晨曦】诗歌欣赏‖胡弦的《青瓦》(作品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5发表时间:2024-10-16 08:25:12

青瓦/胡弦
  
   青灰屋顶,轻盈——
   有种飞翔安慰着低处的天空。
  
   沉默坡度里的
   倾斜梦境,
   带着苍穹古老的注视,沉入
   它正在庇护的空间中。
  
   如果幸福易得,火就会躲在纸里酿酒;
   如果温暖恒久,流星就会把阴郁的思想烧掉。
   在江南,小镇,是神的手艺。
   ——廊柱来自山林,青瓦来自烈火,
   而瓦垄间的小草,屋檐上
   滑落的雨滴,
   无人深究它们来自哪里
  
   徐一波赏评‖
   居住南京的诗人胡弦,是一个颇具深度意象写作倾向的诗人,他的诗作如一座蕴含无尽宝藏的矿山,每一次的挖掘与探索都能带来新的启迪和感悟。
   胡弦的诗歌具有一种内敛而睿哲的特质,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深沉的思考与情感。而他对于深度意象的运用,更是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神秘的色彩。这些意象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承载着诗人智慧与思索的载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激荡。
   初读胡弦此作时,我的感觉是有些陌生化,诗中“青灰屋顶”这一意象尤为引人注目。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存在,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深度意象。“青灰屋顶,轻盈——有种飞翔安慰着低处的天空。”初读此句,仿佛是诗人瞬间的直觉迸发,但细细品味,便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更不是冲动之下的随意表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智慧结晶。
   通常,我们会认为天空高高在上,无所忧虑,然而在胡弦的诗中,这高高在上的天空却为低到尘埃里的“青灰屋顶”而担忧。这种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一种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关系,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这难道不是神来之笔吗?廊柱源自高山深处的林木,青瓦历经烈火的焚烧,它们共同匍匐在低处,却拥有一双折叠着的翅膀,怀揣着飞翔的梦想。这里的青瓦、廊柱同样是极具暗示效果的深度意象,为这首看似咏景的诗歌注入了强大的张力,使其超越了表面的景致描绘,成为一首鼓舞人心的励志之歌。
   胡弦通过这些深度意象,引导我们去思考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去感受平凡事物背后的伟大力量。他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低位,即使看似平凡,也不应放弃梦想和追求。每一个不起眼的存在,都有可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和强大的力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胡弦的诗歌宛如一股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滋养。他用深度意象构建的世界,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在他的诗歌引领下,不断探索内心的深处,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中的不平凡。
   诗歌开篇,诗人以灵动的笔触赋予了青瓦屋顶一种青灰色飞翔的姿态,青灰色如作画时的第一笔,其色彩浸染着直透宣纸的背面,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青瓦的沉重与飞翔的轻盈,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青瓦屋顶本是静止而沉重的存在,但诗人却让它拥有了安慰天空的能力,这种超现实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创造力,更暗示了平凡事物所蕴含的不平凡力量。
   “沉默坡度里的/倾斜梦境,/带着苍穹古老的注视,沉入/它正在庇护的空间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沉默的坡度和倾斜的梦境相互交织,苍穹古老的注视仿佛赋予了这片空间以历史的厚重感。而青瓦屋顶所承载的不仅是实体的空间,更是人们的梦想与希望。它在沉默中坚守,守护着身下的一切,在倾斜中保持平衡,仿佛带着苍穹的期许,为人们遮风挡雨,守护一方安宁。
   “如果幸福易得,火就会躲在纸里酿酒;如果温暖恒久,流星就会把阴郁的思想烧掉”这一假设,探讨了幸福与温暖的本质,充满了思辨的色彩。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思考,也是对人性深处渴望的挖掘。在这看似简单的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洞察。
   诗尾部分,“在江南,小镇,是神的手艺。——廊柱来自山林,青瓦来自烈火,而瓦垄间的小草,屋檐上滑落的雨滴,无人深究它们来自哪里”,这里将小镇的构成元素一一拆解,揭示出它们的来源。廊柱源于山林,青瓦来自烈火,这背后是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智慧与劳作。而小草和雨滴的来源虽无人深究,却也共同构成了这一和谐的整体。它们共同诉说着平凡中的伟大,微小中的不凡。就如屋顶的片瓦,从天空俯瞰,难以分辨某一片的独特身世;又如那淅淅沥沥的雨滴,那繁茂的青草,乃至身处中年的我们和那萦绕心头的闲愁,似乎都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失去了清晰的源头。
   坐在屋檐下,像宋人蒋捷那样听雨,方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迷茫与未知。雨滴敲击着瓦片,发出清脆的声响,可它们究竟从何而来?是那遥远的海洋,还是那幽深的云层?青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又是怎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而我们自己,这具已至中年的身躯,承载了岁月的沧桑,却也说不清灵魂最初的起点。闲愁如丝如缕,无端而生,却又难以追寻其根源。
   然而,不仅是来处难以捉摸,就连那织锦般绣载着一切又困苦了一切的时间和空间,似乎也在胡弦青灰而懒懒的退避里,渐渐失去了归处。时间如流水般匆匆逝去,不曾为谁停留,它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留下的是回忆和沧桑。空间在不断地变换和扩展,我们在其中徘徊、寻找,却常常迷失方向。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停止追寻的脚步,当我们对一片瓦、一滴雨、一棵草都心怀敬畏和好奇,去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我们的生命便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深沉。在这充满迷雾的世界里,让我们勇敢地去追问,去探索,哪怕最终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在这追寻之中,我们已经赋予了生命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以青瓦为核心意象,表面上是在描绘江南小镇的风景,实则是在借物抒怀,表达对生活中那些默默坚守、看似平凡却蕴含巨大力量的事物的赞美。青瓦、廊柱等深度意象,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承载了诗人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不是一首单纯的咏景诗,而是一首励志之诗,它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在卑微之处找寻梦想的翅膀。
   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沉默坡度”“倾斜梦境”等词语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使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综观全诗,这些水样的、阴性的词汇,“安慰”“庇护”“躲”“阴郁”“滑落”,恰恰构成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能够以更加细腻、更加深沉的方式去感受、去思考、去存在。
  

共 24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优美的诗歌恰如深藏在山中的璞玉,需要能工巧匠进行开琢,才能让大众认识她的价值,而这类能工巧匠就是东夷三子这类老师。这篇作品赏析紧扣主题,抓住特征,诠释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精髓,解析了作品意象里的内涵和深意,是一篇非常有思想深度的赏析文章。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0-16 09:27:27
  当我们步入暮年,仿佛化身为全然忘我的动物,以一种更为激烈的姿态去理解历史,从荒芜中创造出虚无的蝴蝶,然后奋力去捕捉。谢谢王老师精彩编语!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6 10:53:01
  思想深沉,感悟透彻,文笔精彩,见解独到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6 10:53:28
  语言精美,思想深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