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逢生干爷

编辑推荐 【春秋】逢生干爷


作者:寸心知 白丁,1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6发表时间:2024-10-18 17:08:27
摘要:讲述一对干爷、干儿子的故事。


   在春生的老家,有这样一种身份:“逢生干爷”。哪户人家孕妇生产,第一个去她家的,主人觉得投缘,就会奉其为婴儿的干爷。因为正逢孩子出生,所以称之为“逢生干爷”。遇上这种场合,来人可不能拒绝,不能有丝毫的不悦,而应当高高兴兴、欣然接受,吃红蛋,并致以真诚的祝福。如此,主人高兴,客人也高兴,正所谓皆大欢喜。大概是从此孩子增加了干爷的福佑,更能健康成长、前程远大,不至于辜负大家的祝福和期望的缘故吧。
   解放那年农历正月初三早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就在此时,26岁的孕妇翠云正经历一场生死考验,春生挣扎着离开了母体,一头扎进了这个贫寒的家庭。当地人常说生孩子对于做母亲的来说,是“有命喝鸡汤,冇命见阎王”,这在贫穷落后的昔日农村,是千真万确的。而就在春生呱呱坠地之际,和他父亲文虎一起在外面“吃过粮(当兵)”的渡江,一如往常地来串门了。他乐呵呵的,一路哼着小调,一副怡然自得的悠闲模样。伸手推门进去,只见里面热气腾腾,全不是往日冷冷清清的情景。渡江想,这老弟家今天是有什么事啊,平时哪有这么生气勃勃?他正在疑惑,东张西望,一伙来帮忙打理的大婶大嫂就一拥而上,把他围在中间,“恭喜恭喜!”渡江莫名其妙:“你们围着我干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大婶大嫂们嘻嘻哈哈地告诉他:“渡江,你还不知道?恭喜你,你做干爷了!”渡江摇头,不敢相信:“什么?你们开玩笑的吧?又冇看到翠云怀孕,做什么干爷?!”这时,文虎从内房出来了,笑吟吟地说:“渡江,是真的。恭喜你做了干爷。”渡江难以置信,傻乎乎地站在房里。待到接生婆芬奶奶把肉嘟嘟的婴儿抱了出来,渡江才不得不相信翠云产子的事实。他有些懵懂地成了春生的逢生干爷。
   逢生干爷是要当正式亲戚走动的。特别是春节,干崽一定要去干爷家拜年,这是约定俗成的礼数。一般情况下,这种干亲关系也不会维持太久,孩子稍大就在有意无意中自然解除了。不过,他们例外,竟一直维持了一生,直到渡江夫妻双双离世,这是本地非常少见的现象。
   春生这个逢生干爷全名李渡江,后来年纪增大,人们叫他渡老子,他的人生之路颇不平坦,特别是晚景凄凉。这从四和尚评价他是“先做老虎后做猫”便可想见。他住在与春生屋场紧邻的菊花屋场,老两口都勤劳善良,很少与人争执,因此颇有人缘。
   渡老子高瘦,慈眉善目,理着普通农民少见的有点像“大背头”的西式发型。他每每一坐下就端起他的水烟筒,拿过一根纸媒子点燃,烧着烟斗里的草烟丝,咕噜咕噜地抽烟,房间里霎时烟雾缭绕。吸烟进去的时候,他的腮帮子就瘪了下去,脸颊两旁各现出一个深窝。呼出来时,腮帮子就鼓着,像两边各含着一个毛桃子。他一次总要抽五六斗烟。然后长长地出一口气,接着干活。而干娘茶奶奶则安静地坐在一旁,边忙手里的活计边看着干爷抽烟。她总是乐呵呵、笑眯眯的,没有某些农村妇女的粗野放肆。她圆圆的脸庞,头发不长不短,经常系着一条粗布围裙,干净利索。看来她还识字,喜欢看“传(小说)”,也不时跟渡老子谈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自己的看法、评价,这从他们家有过《今古奇闻》《聊斋》《粉粧楼》《二度梅》《罗通扫北》等书便可推测出来。春城曾经在他家看到过这些石印本,茶奶奶总会耐心陪着,拿出这些书给他看。她欣慰地看他读这些书,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知怎的,茶奶奶没有儿女,大概是不能生育吧,想必她也想通了,何必强求呢?老两口便顺其自然,后来领养了一个儿子,叫石山,可能是希望他坚如磐石之意,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春生很小的时候,过春节了,家家户户总要贴春联,放鞭炮,做年糕,一片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景象。新正年头,干爷就会早早把他抱过去,到他家吃个饭。后来,春生上学了,茶奶奶会拿出她珍藏的反复翻看的那几本“传”,让他阅读,有时也让他把故事情节说给她听,然后频频点头,露出满足的笑容。她还从“酸坛”里挑出微甜的萝卜、刀豆,搬来自制的“盐果子”给春生品尝。吃饭时,上足平时难得的大鱼大肉,好几大碗,老两口总把好菜夹给他,之后再夹菜给一旁眼馋的石山。直到春生打饱嗝了,才让他离席。饭后,再喝碗热茶,给他包好一大包“土果子”,干爷才小心翼翼把他抱着送回家。
   住在洞里,前后是山,野兽当然少不了。渡老子的一个嗜好或者说技艺是狩猎。他不是专职的猎人,却有一杆鸟铳,还有若干弶,本地人称为“tia(入声)”,是用来布置机关捕捉野兽的。它以竹弓、竹筒、棕绳、“鸭脚板”等零件组成,“鸭脚板”其实是插在陷阱里的触发装置。干爷在野兽必经的小路上,估摸着挖好陷阱,插好“鸭脚板”,与竹弓、竹筒、棕绳等零件组合好,在陷阱上面放置几根树枝,再铺上树叶杂草等作掩护。晚上野兽出来觅食,不小心踩到陷阱,就会触发机关,被绳套缚住脚,束“手”就擒,第二天清早被干爷巡查发现,捉拿归案,回家就可以大快朵颐、享受野味了。早些时候,他经常捕到野兔、獾猪、野鸡,后来却往往扑空,据说是“tia”到了乌鸦,这被视为不走运、不吉利,气得他破口大骂“背时鸟!背时鸟(diao,第三声)!!”很奇怪,从此他便少有收获了。
   那杆鸟铳是渡老子的宝贝,多少年一直珍惜着。他打铳有个特点,乡人叫“打拎(LIN,第一声)铳”,意思是不正面交锋,而偷偷从背面、侧面迂回,突然出击,往往容易得手。但即使如此,偶尔也可能被机灵的对手发现而逃之夭夭,让他功亏一篑,只好望洋兴叹。也有人经常嘲弄他“又打了一只背时鸟吧?”渡老子笑笑,不置可否,表示回答。
   春生干爷、干娘的日子过得清淡,吃的一般,穿得朴素。两口子常常一个桌子四只碗,就是说三只饭碗,一个菜,成了标准配置。到了冬天,干脆就着烤火的炭盆炖点萝卜下饭。
   不过,春生干爷有办法让伙食稍有改善。原来他有吃死动物的怪癖,而茶奶奶也能接受。乡人都说渡老子把别人家的死猪、死狗、死鸡、死鸭都吃了。甚至刚刚埋进土里的,他也挖出来清理后挂在火炉上慢慢熏烤成熏肉来大饱口福。大家很奇怪:他们怎么不会感染生病呢?事实上,老两口确实很少生病看病,茶奶奶更是一辈子八十多年没看过郎中、没进过医院。平时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是自己采些草药熬好喝下,便安然无事了。
   有一次,春生回老家,特意抽空去看看干爷,一进他们伙房,通钩上几块熏得黝黑的东西就赫然映入眼帘。春生问那是什么?干爷笑着告诉他:“是狗肉,熏了好久,味道好极了。你真是‘嘴上有钩(口福)’,今天就在我家吃午饭,拿来下酒怎么样?”春生实在不敢享受,赶紧婉辞,逃之夭夭。
   儿子的失事是渡老子老两口挥之不去的伤痛。那年,生产队办猪场,养了好多猪,需要大量的猪草。石山年轻力壮,毅然挑起了摘猪草的担子。他来到了很远的上洞大山里,一展身手。猪草是称重计工分的,多劳多得。他想尽量多摘。全家都在等着他,可天黑了,夜深了,还没等到他回家。老两口急了,生产队也慌了,马上派人到山里寻找。大伙打着火把,大声呼叫,没有应答。最后在陡峭的山崖下深潭里找到了他的尸体,估计是踩塌了松动的石头而失足跌下去的。当晚,把他接回了家。
   在幽暗的厅堂里,石山静静地躺在棺材里,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的,渡老子站在棺材旁,独自啜泣,一边数落着:“石山呀,你怎么遭了大难啊!你一走,我们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么过啊?你是走了,一了百了,让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知道我们心里有多痛吗?!你让我们怎么想得通呀?”茶奶奶则一个人闷坐在黑乎乎的卧室里,轻轻抽泣,两肩一耸一耸的,像一尊石像。面对眼前这么一幕悲惨场景,春生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风风雨雨,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多了,老两口终于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了。渡老子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和一帮老人家打打麻将打发时光。他没什么钱,只是借此暂时麻醉一下自己。可老天弄人,那次拿钱时,他不小心把衣兜里的全部家当带出来了而没有察觉,那些皱皱巴巴的旧钞票便掉进了炭火正旺的炭盆里,瞬间被烧得残破不堪。等到大伙伸出援手七手八脚帮着抢救出来,已经像孔乙己说的“多乎哉,不多也”了。八十多岁的渡老子捶胸顿足,这真是屋破又遭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啊!后来还是找了在县信用社当干部的望先去兑换,总算挽回了部分损失。
   晚年,春生干爷干娘这两个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以为继,好在山里的乡亲们古道热肠,纷纷想方设法予以接济。老两口也自强不息。在螺形塅里,经常可以看到老两口辛勤劳作的身影。渡老子把着犁,吆喝着牛往前走。茶奶奶在旁边打杂、撒肥料。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跟着一条黑牛,看去满眼全是黑色,看不到一点有生气的色彩。大伙都在想,但愿渡老子人生的最后一场不会也是黑黑的。
   得知干爷卧病在床,刚回家的春生立刻赶去看望。此时茶奶奶已经先走一步,去了天国。形单影只的干爷躺在床上,干瘦干瘦,两眼直瞪瞪望着帐顶,一言不发。春生走进去,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叫“干爷”。他看出是春生,精神突然好了,两眼放光,干瘪的嘴里发出的声音也颇清楚:“哦,是春生啊,你来看我?谢谢你了。到如今还记得干爷,走动几十年,一辈子了,少有呐,真不容易。”春生说:“是啊,干爷。平时我来看你少了,对不住啊。”干爷断然否定:“不是。像你这样在外面搞事,还重情重义的,不多啊。我84岁了,你还来看我,我记着呢。你这样的干儿子,比亲儿子还好,我记在心里,时刻想着啊。”春生拿钱给他,他哆哆嗦嗦地收下了,热泪夺眶而出,紧紧握住春生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从他无助的动作中,春生读懂了这个耄耋老人如影随形的极度孤独。
   人生的旅途戛然而止,渡老子不情愿地告别了这个给他欢喜给他忧的世界。他的丧事,其亲人主张不要再影响春生的工作而未通知,以致春生没能送他最后一程,这成了其终生的遗憾。但乡亲们都觉得:渡老子做了一辈子的逢生干爷,春生走了一辈子的干亲,他应该是满足的,因为他有一个春生这样有情有义的干儿子。
   作者本名:董希如

共 39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逢生干爷”,其实就是民间的“干亲”。一般干亲,只是亲密一个阶段,而这里的“渡老子”和春生的干亲却行走了一辈子。本文故事情节很好,写作技巧令人佩服。阅读本文,可以了解当地的风俗,因此值得阅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4 12:19:03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