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山里人(散文)

精品 【东篱】山里人(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8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5发表时间:2024-10-20 00:48:46


   某年秋天,我和镇子里的人结伴去山里采摘茶子。
   山脚下,有户人家。青砖,灰瓦,檐角低垂,敞开着木门,木窗,挂着玉米、辣椒和大豆。篱笆墙里,碧绿着萝卜,蓊郁着白菜,爬着眉豆,攀沿着丝瓜和南瓜。更惹人眼的是几株高高大大的月季,探出院墙,欢快地举着大朵大朵的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黄的像太阳。山里人还栽花,开得这般美丽。我惊得大呼小叫,这家人家肯定住着漂亮的小姐姐。一位老汉正在修整着庭院,旁边趴着一条金色的猫,黑色的狗,闭目养神。见来人,狗“汪汪”吠着,猫站起,伸了个懒腰,看我们一眼,跳出了院外,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老汉呵斥了狗,看我们一眼,继续埋头手上的活计。从里屋出来一位驼背的老妇人,约摸六十多岁,看来是这家的女主人。老妇人微笑着,一副慈善熟稔的样子。我们与老妇人搭了话,问哪里有茶山?“哦,摘茶子呀,早段时间来就好了,这边山上都是,可那都是早熟品种,都掉了。”老妇人一副惋惜的样子,驼着背走到墙院外,用手很真诚地为我们指着较远的山,说那边才有。此时,老汉看了看我们,黑红的脸上漾起笑来:“去采摘茶子哪有不带钩子的?从城里来得吧?”我们微笑说从镇子里来的。“树那么高,怎么够得着?你们等下。”老汉转身去了一间茅屋里,拿出三根钩子。我们一行五人,还差两根,老汉四下望望,从一堆木柴里抽出两根分叉的檵木,拿来柴刀,削去多余的枝桠,理去结疤,他的动作很缓慢,但看得出做得很是仔细,最后,还不忘用手掌来回拂拭,检验着是否粗糙会伤人手。他一边忙活着,一边告诉我们,回来时可当扁担使,檵木的,结实。而此时,老妇人已搬出了凳子,椅子,端出了茶水,捧出了花生瓜子。这对老夫妇,衣着朴素,皮肤黝黑,满脸皱纹,我们觉得他们如他们家的月季花一样清清亮亮、美美丽丽。
   我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说什么好,只好不住地点头微笑。
   老妇人怕我们不知去路,驼着背、拄着拐,把我们送出去好远好远,比比划划一通,叮嘱我们怎么走。厚诚的几乎近于“傻味”。我们谢过,朝山里走去。老妇人转身离开的一瞬间,突然想起什么,又把话递过来:“回来时要原路返回呀,不要走那边,那边看似近,可都是沼泽地,一踩一脚泥,有时没膝盖。”我们答——好嘞。我们走出去了好远了,她还在原地,一副不放心的样子。我知道,那是山里人骨子里特有的善良。
   一整天,我爬山上坡的,手握檵木钩子,既勾茶树,又当拐杖,一点儿也不感觉累,总感觉心里栖满了阳光,暖暖的。
   那根檵木钩子,我一直珍藏着,现在搬进了市里,依然带着,有事没事拿出来看看。若衣服吹到了阳台外,我就用它勾起。冬天晒腊肉,我就把它横在阳台上,挂着鸡、鸭、鱼,让阳光打在上面,看着美妙极了。其实我家阳台上到处有挂钩,可我就爱用它。孩子问我是宝贝不?我说是,它的材料是朴素与善良组成,千金难买。
  
   二
   每天清晨,总看见一位老人,皮肤黝黑,身材瘦小,背微驼,穿着破旧衣服。看不出他实际年纪,或许五十六十,或许七十八十。他一边清扫着街道,一边望向不远处坐在席子上的小男孩。小男孩大概七八岁,有时死盯某物痴笑,有时紧抱身体不停地摇头晃脑,有时痴痴玩弄着几块积木。老人空了,也会坐在席子上,陪小男孩一起玩积木,陪他说着没人听得懂的话,陪他追蝴蝶捉知了,陪他看月亮数星星。
   有人告诉我,老人住在离镇子七八里外的山里。两年前的某天,老人如往常一样,起了大早来到镇子里清扫街道,在某拐角处发现了小男孩。小男孩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绻缩在墙根瑟瑟发抖。问他哪里人,也不说话。打听几天,也没人来认领。老人只好带回家,领着去镇子看了医生。医生说是“自闭症”,最好去大医院瞧瞧。老人带着小男孩,跑县里,走省城。然,这种病又如何治得了?有人为老人担忧,劝说送走。老人答,往哪儿送。也是,一看就是智力缺陷,同龄的人早就会跑会跳,他连站都站不稳,更令人头痛的是他不开口说话,说了,别人也是听不懂。这种情况,收留是自找麻烦。
   从此,老人与小男孩相依为命。没有一个不说他犯傻的。人生,到底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我想,遵从内心的善良,认认真真地做事,这或许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我的灵魂受到极大震动。再看老人时,我总感觉他身上散发着慈悲的光芒,我的眼神有了崇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照常清扫街道,捡了瓶子纸壳什么的卖了,换了牛奶鸡蛋养活他。某日,天幕已垂,老人还没回家。小男孩坐在小板凳上看月亮,数星星,等老人。瘦弱驼背的老人是他的山,他的天。当老人回到家时,小男孩搂抱着老人,结结巴巴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报答你。老人笑着问他怎么报答。他答,我给你买一屋子好吃的,一屋子玩具,一屋子好衣服。老人笑了,笑出了眼泪。他心里像天上的那轮月,水汪汪亮堂堂的。瘦小驼背的老人,拉扯着小男孩长大,吃的苦,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老人不知从哪儿听说小男孩是吉安那边的。他也听说我老家是吉安的,提了一大包红薯跑来,要我帮忙打听消息。老人说着苦衷,说他一天天老去,万一哪天过世了,丢下小男孩一人可怜。他还说,现在小男孩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喂鸡喂鸭,打扫场院,淘米煮饭……老人如数家珍,说这些话时,他眼里有光。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一是他看到了小孩的进步,他感到了无比的幸福。二是他在担忧我不给他打听。望着老人期待的眼神,我回了趟老家,都说没听说此事。我也去当地派出所打听,同样没有线索。老人来听消息,虽然失望,还是再三地向我说着感谢的话。
   我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心里酸酸的。再见他们时,我总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但又不知说什么好。反倒老人,时不时送一把豆角白菜什么的给我家。我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可老人死活不要,说自家种的,不值钱。我去里屋,找点什么作为“回礼”,可老人很快隐到马路那边的人群中去了。
   有卖烤饼的,小男孩被香味牵了去,老人买下一个,小男孩拿在手上低头咬一口,赶紧递到老人嘴边,让他也咬一口。他们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吃得香甜,吃得欢乐。苦点、穷点算什么?只要有爱在,一只烤饼,也能让人遍生暖意。我掏出手机,偷偷为他们留了影。
   很多年过去了,我时不时翻出相片看看,是的呀,还有什么风景,比这个画面更温暖,更美好。
  
   三
   还是去山里采摘茶子。
   我们一行几个,骑了摩托车,直奔“官山”某山。离山二里地是一片田野,道路弯曲狭窄,无法骑行,只好泊车空地。空地不远处,一个菜园子,有位老妇人正在伺候着菜蔬。正值深秋,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之类应该过了时节,可那里依然蓬勃着春天的气息。辣椒开着白花,黄瓜顶花带刺,茄子穿紫袍,西红柿挂灯笼。我忍不住惊叹——长得真好!老妇人抬头笑,与我们搭话。在聊天中,她得知我老家是她外婆家隔壁村的。这下子不得了,老妇人像见着久违的亲人,二话不说,老表老表地叫着,领着我们就去她家坐,我们表示去山上采摘茶子,她不多留,交代我们中午过来吃饭。我们以为是客套话,嘴里答着好嘞,根本没往心里去,直赶山头。
   下午两点多,我们还在山头采摘茶子,山下传来声音,原来是老妇人在叫唤我们下山吃饭。那一下子,我们很意外,也很感动,没想到山里人那么实诚,煮好饭菜,见我们没回,把饭菜送到山上来了。我们无法推托,相约下山吃饭。
   为了饭菜不洒不凉,老妇人动用了家里所有的饭盒、瓶瓶罐罐,每个都装得严严实实的,摆放得整整齐齐,用两个大篮子挑着,扁担一头,还不忘挂一壶茶水。天呐,居然有七八个菜——蘑菇炖鸡、荷包蛋、腊肉炒笋干、红烧茄子、醋蘸黄瓜……老妇人一边忙着摊地垫,递碗递筷,一边说着,饿坏了吧,哎,知道你们不回,我早点送就好了。老妇人热情地催促着我们吃饭。这么多菜,老妇人觉得不够,带着歉意解释着,山里,没啥吃得,对不住了。其实,我们心里清楚的很,山里人家,离街市远,根本买不了菜,杀鸡、煮蛋是山里人最朴实,也是最豪华的仪式,他们自己平常是不舍得这样“败家”的。我们四五个人,相互望望,想说些感激的话,又觉多余。还别说,彼时的我们大清早出来,越山过壑,攀枝爬树,那是又累又饿,看到饭菜,肚子更加咕咕叫,干脆动起筷子大快朵颐。
   当我们吃饱喝足,放下筷子四望。一丛铺地盛开的野菊,金黄金黄,黄得那么灿烂,又那么沉静,小粉蝶轻灵灵飞着,而太阳,像泼下的牛奶柔软丝滑。当我回望老妇人,老妇人满头银发,却梳得精致,身上衣服陈旧,但干净整洁,她的笑,如这盛开的菊花栖满了阳光。哦,这个世界,钻石一样明亮。
   论亲戚,我们是八杆子也挨不着的。论朋友,我们是初次见面。论图什么,我们是一群上山采摘茶子的妇女,没身份,没地位。可这位山里老妇人,却给了我们一粥一饭的温暖,尽管不是山珍海味,却在我们心里,投下了异样的温暖,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善解人意,什么叫仁爱。
   都说山里风景美,美在哪里?山美、水美、空气美,但我觉得山里人的微笑、语言、心灵更美。也许他们没有多少知识,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惊天动地的话,也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他们被山养过,纯朴、敦厚。
  
   四
   昨天,我为在校的女儿送饭。一个小男孩,在马路中间走来走去,四面车来车往,有司机按喇叭,他无事人样没有反应。多危险啊!我急忙挥着手过去把小男孩牵开。我伸手摸摸他的头,搂着他的肩膀,与他说话,他眼睛一动不动对着一处看,眼神里,没有任何内容。原来是个智障孩子。我这下犯难了,那边要急着为女儿送饭,这边一下子又走不开。其实,这些并不是原因,真正原因,我是怕要是寻不着小男孩的家怎么办?那一下子,我打了退堂鼓,但我脑子里闪出那位清扫街道的山里老人的影子。于是,我坚定了信念,决定给小男孩寻着家,万一寻不着,我照顾。
   有一个人认识这个孩子的奶奶,便电话联系,为孩子找到了家。
   很多年了,我想再进一次山,去看看山里人。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进不进山,看不看他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拥有山里人的心性,那是对山里人最大的安慰与感恩。
  

共 40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见惯了冷漠,人的内心是很难被打动的。读湘莉老师的文章,我深深的被感动着。感动于那些隐藏在山林间的人性光辉,感动于那些源自内心深处的纯真与善良。湘莉老师饱含深情,用心描绘了三段关于山里人的故事。他们虽然生活在偏远的山区,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他们的心灵却如大山一般纯朴、敦厚。第一段故事中,一对老夫妇用他们的真诚与善良,温暖了湘莉等采摘茶子的陌生人。他们不仅为陌生人指路、提供工具,还细心地叮嘱他们注意安全。这份无私的帮助,体现了山里人骨子里的善良与温暖。第二段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与自闭症小男孩的感人故事。老人用他的慈爱与耐心,陪伴小男孩成长,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尽管生活艰辛,但老人从未放弃对小男孩的关爱与照顾。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让人感受到了人间的大爱与温暖。第三段故事则更加体现了山里人的热情与善良。八杆子挨不着的亲戚,其实就是陌生人。一位老妇人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并送到山上,这种真诚与热情我是很难想象的,也着实羡慕湘莉老师亲身经历了。这些故事看似平凡,其实非常有张力。他们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的麻木、冷漠、自私、排斥、疏离。他们是伟大的、高尚的、值得歌颂的,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一定会照耀每一个与之有过交集的人。湘莉老师说的很好,进不进山,看不看他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拥有山里人的心性。好文大赞,力荐赏读!【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10-20 00:50:08
  读这篇文章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即人类的文明到底该怎么定义。现在所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确发达了,但越来越多的人缺失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不知道这样还算不算“文明人”。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05:50
  佳华老师好!能得到佳作老师这么精彩的编按与深刻的点评,湘莉荣幸之致!其中溢美之词湘莉权当鞭策鼓励。文中四件之事都是真实发生,虽然小事,可我想着还是记起,生活中不就是被这点点滴滴的好感动着么?再谢佳华老师的精准精美的编按和引人思索的高评。遥握问侯,谨祝秋祺!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0-20 06:49:43
  老师截取的几个故事片段非常感人,山里人,不是他们傻,而是骨子里透着善良。老师用几个细腻的情节,勾画了山里人最美的灵魂,朴实里的善良。语调清新,描写细腻,就像放映一幕微电影一样,活灵活现。老师的文笔功夫越加老辣了,真心佩服!拜读学习,汲取营养,顺祝秋日愉快,写做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09:33
  韩老师好!认识你真好,韩老师就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给人温暖与教育的人。老师的人品与文品都是湘莉学习的榜样!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0-20 08:45:29
  读湘莉美女老师的散文,被其描绘的山里人故事深深感动。老夫妇的善良、老人对小男孩的大爱、老妇人的热情,平凡却有张力,照出世间冷漠。好文!力赞!让我们拥有山里人的心性,才是关键,力荐赏读! 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16:02
  善斋老师好!非常感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候,谨祝秋祺,精彩纷呈!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0-20 09:02:27
  我被老师笔下的几位山里人的淳朴、善良、挚诚、厚道所感动。浓浓的乡情,浓浓的爱,如果都像山里人一样,人间哪里都有温暖,哪里都有真情,哪里都有爱。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人间最幸福最美好的天堂。爱,还能感染,还能传播,作者见识了爱,也传递着爱,让爱升华,这是文章最精彩的一笔。当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相信会感动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人,像作者一样去学会爱,传递爱。或许,这篇文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多写山美、水美,写人心美的文章,我读过很多,这是最好的一篇。读后,我的眼睛有些湿润。这就是老师散文的魅力。感谢李老师给大家送上最美心灵鸡汤。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秋安!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22:02
  吴老师好!吴老师给了小文这么长这么美的评价,湘莉不胜感激!是呀,如果每个人都象那几位山里人样,那该多好啊。那几则故事,都是亲身亲历,虽然都是小事,但令我难忘,今日记录下来,希望温暖更多的人。遥握问候吴老师,谨祝秋安!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20 11:58:35
  山里人的淳朴,大山养育着他们的善良,佳华老师说起文明这个词,我觉得文明就是表现在某些细节上。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无论身份,美总是带在身上的。山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只是我们没有走进去,看不见。湘莉老师的这篇散文,敲打着我们的心,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写得细腻深刻。传递爱,不是贫富决定的,是人性人心。怀才抱器拜读,问候秋祺!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32:17
  怀才老师好!有句话说交朋友,要交善良、温暖,给人教育的人。怀才老师就是善良、温暖,给人教育的人。湘莉对待生活的态度,很多来自怀才老师,怀才老师起了很大的榜样作用。认识怀才老师真好!遥握问候,谨祝秋祺一切都好!
6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0-20 12:05:31
  生活中,亲戚之间都有陌生和疏离之感,而质朴无华的山里人对萍水相逢的人,付出无私的帮助和关爱更显弥足珍贵。文末,点出文章主旨,要有山里人的心性。文章传递着人性的光辉,读起来是被温暖感动着的。拜读美文,祝美女老师秋安!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40:17
  石叶老师好!深谢石叶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这些小故事,在我心中积压很多年了,不敢忘,也不能忘,前两天去给女儿送饭,遇到一位智障孩,引发我再次想起这些点滴,所以记之。遥握问候老师,期待老师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10-20 12:46:32
  山里人的质朴,真诚,善良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这样的一种善是容易被感染的,诚如斯言,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42:52
  深谢鲲鹏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留评。老师美评令湘莉汗颜。再谢!老师美文湘莉还来不及拜读哩。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8 楼        文友:周丽纯        2024-10-20 13:37:58
  喜欢读湘莉老师的作品,总能读下去,还意犹未尽。赏学了!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44:19
  周老师好!老师美评给了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候,期待老师精彩纷呈!
9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4-10-20 13:48:25
  “拔笋仔”、“摘茶子”、“爬山”说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由于有生活的体验,本文才会描写出“山里人”的淳朴、实在。祝秋祺撰安!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47:24
  打笋子,削茶子,捡菇里是湘莉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又到削茶子季,湘莉惦念着。哈哈。遥握问候森林老师,谨祝秋安精彩纷呈!
10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0 15:08:53
  山里人的淳朴在哪里都一样。善良不分区域,不分民族。老师的文章通过几位山里人的善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完美与清澈,是因为有善良在做佑护。说实在的,现在物欲横流,人心向恶,善良便显得那么的高贵。一篇文章看似普通,其实,一点都不普通!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0 15:52:08
  枫桦老师好!认识你真好,你的善良同样感染着湘莉!你的“网开一面”就是人间的温暖与大爱!我始终相信,人性都是善良美好的。深谢枫桦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小文留评,湘莉不胜感激。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