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位子
曾卫梓从小就争强好胜,虚荣心特强。才几岁,母亲菊花带他去邻居家吃喜酒,他一看酒席四周的座位都被先到的客人坐了,只有对着大门靠上面一桌贵宾席右边空着两个座位。他大喜过望,忙小跑过去,一屁股坐下,一边还着急叫他母亲快点来坐。菊花一看,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告诉卫梓:“伢子,你不能坐,我也不能坐。快下来!”卫梓不听:“为什么呀?我要坐。”菊花耐着性子解释:“那是重要客人坐的,是贵宾席,我们不能坐。”卫梓不高兴:“我们也是客人,我就要坐这个位子!”母亲要拉卫梓下来,他不为所动,还耍起赖来:“我要位子,我要位子!”一边就眼泪鼻涕双管齐下,闹得姗姗来迟的邻居两个舅舅进退两难,只好宽大为怀,好言宽慰:“没事,伢子想坐就让他坐吧,一样的。”母亲无计可施,犟不过他,只好如此算了。同时再三对那客人说“对不起,对不起!”同桌的贺客都对卫梓刮目相看,纷纷议论:“这伢子这么小就懂得争位子,丝毫不让,搞不好是个当官的料呢。”因为当地土话“曾”的读音与“争”相同,有人见此前景,便戏谑地把曾卫梓叫成“争位子”,并且一点就通,渐成共识。他母亲菊花对此并不讳莫如深,还非常溺爱,有求必应。就这样宠着,宠着,有时候还推波助澜,慢慢习惯成自然,卫梓的人生也因此不可避免地与“位子”紧密联系起来。
大一点了,卫梓被送进了学校,开始读书。
这一天,风和日丽,景色宜人。吃完早饭,在菊花的督促下,卫梓急急忙忙往学校赶。他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长得高挑,比大部分同班同学都要高出半个头。他面色滋润,像个女孩子一样。但如果以为他性格也好,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个山区学校,卫梓鹤立鸡群,具有先天优势,班主任王老师便让他当了班长,坐在最后排,居高临下,帮着管理全班三十几号同学。维护上下课纪律和卫生,督促学习,检查家庭作业,他都做得很好。同学们慑于他的个子和力气,无人敢与他争锋,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在全校都名列前茅,王老师很高兴,老是夸奖他。卫梓也觉得自己当之无愧,便稳稳占据了班长的“宝座”,慢慢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傲气。唯一遗憾的是,卫梓虽然一表人才,读书的天赋却不足,或者说不勤奋,学习成绩有点拿不出手,语文、算术两门主课,总有一门勉强及格。王老师要依靠他帮着管理全班,认为他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是个当班长的料,待一看到他的试卷,老是出错,而且好多都是粗枝大叶出的错,成绩排名也太“谦虚”,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好几次想把他从班长的位子上拿下来,但苦于没人接班,只好无可奈何地苦笑一番,让他在班长的位子上搞起了“终身制”。
事情总要想办法解决。这天,左右为难的王老师把卫梓叫到办公室,端着老师的架子循循善诱地开导他:“卫梓,你看你个子都跟老师差不多了,班长也当得不错,这很好。可是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跟普通同学比,差距都大,你知道吗?”卫梓毕恭毕敬地回答:“老师,这个我知道。”“哦,你知道就好。你想过怎么努力赶上去吗?”“我也想过,也想努力,就是没什么效果。”老师耐着性子启发:“卫梓,这可不行。班长这个位子很重要,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班长是个头,应当是班上的排头兵、带头人。你工作负责,老师都看在眼里,很高兴。但是你的学习成绩实在太不理想了,同学们嘴里不说,私下里会议论,会不服。是吧?”卫梓有些不悦,但是在老师面前是不能顶嘴的,就有些不耐烦地回答:“是。”“那你就要拿出态度来,认真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成绩搞好,让同学们心悦诚服。”卫梓不太懂“心悦诚服”,估摸着就是“服气”的意思,于是轻声细语告诉王老师:“我会尽量搞好成绩。但是没搞好问题也不大,我在当班长,就不怕同学们不服!”老师愕然。没辙了,怎么办呢?
王老师只好把情况向校长汇报,“校长,我现在碰到了一个棘手问题,想请示您怎么办?”李校长年纪大些,微笑着问:“是什么事呀?”王老师便把情况一五一十作了汇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希望校长亲自出马。校长搔了搔头皮,说:“这情况我也略知一二,说起来这个刘卫梓也颇为有名了,老是这样,学习上不仅带不了头,还拖后腿,占着茅坑不拉屎,也不是个事。能不能换?”“换?就是不好换呀。此山只有此木,让他当班长,本来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没办法啊!”校长默然不语,此事便不了了之。王老师怏怏不乐离去。
他无计可施,只好再一次把卫梓叫来:“卫梓,你必须把成绩搞上去。如果做不到,就只能换人。班长这个位子还是有人抢着干的。死了张屠夫,不会吃‘汗毛猪’!你看着办吧。”卫梓急了:“老师,你不能这样!我全心全意帮你工作,你省了多少麻烦。班长这个位子我不能让。你可不能为了学习成绩一件事就把我换下去,做过河拆桥的事啊!”王老师吃了一惊,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竟然赤裸裸地威胁起老师来了?他脸色骤变,厉声喝道:“刘卫梓,你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还有理了?还敢口出狂言?!明天就开班会,举手表决让谁当班长!”卫梓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老师对学生更有绝对优势,一下子口气软了:“老师,您莫生气,我就是想当班长,不想把位子让给别人。”“明天再说吧。”王老师也不想撕破脸皮做恶人,毕竟今后还要跟家长打交道,把关系搞僵了终归不好。
第二天,王老师真的召开了班会,就谁当班长让同学们发表意见。一帮孩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沉默不语。王老师只好打破僵局,说:“平时大家好像意见还不少,今天怎么啦?都变哑巴了?”孩子们看了看卫梓,见他虎视眈眈,目光恶狠狠的,把全班一个个孩子扫视了一遍,不觉不寒而栗。想到老师不在时卫梓冷冰冰脸色的软暴力,都把头低了下去。个别孩子的目光游移不定,最后都齐刷刷看向老师。王老师知道无法扭转大局,转而提出折中方案:“好了,同学们既然提不出别的人选,那么就举手表决,卫梓是不是继续当班长?这样吧,同意他继续当的举手!”孩子们懂得见风使舵,知道卫梓会拉一派打一派,自己跟他作对就没有好果子吃,于是畏畏缩缩全举起了右手。卫梓的脸色缓和了,王老师“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认同了选举结果——卫梓保住了位子,又可以在班长这个位子上继续干下去。
就这样,虽然学习成绩有改观,但也不过是处于中游水平,卫梓仍然稳扎稳打,在班长这个位子上干了整整六年,成了全校独一无二的“老班长”。而且,他仍在蹭蹭地长个子,在班上一直高人一等,就连老师也被比了下去。不用说,他是得意的。他母亲菊花也喜形于色,逢人便说:“我家卫伢子不容易,读了六年书,就当了六年班长,把这个位子承包了。”
上初中了,班上聚集了全区英才,也聚集了全区初中生里的半大汉子,卫梓的优势便黯然失色,也有“文武双全”的孩子王开始挑战卫梓原先无人撼动的位子。没有悬念,开学后,卫梓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班长的位子。他的优越感日复一日地消失殆尽。他只得到了一个卫生委员的新位子。他觉得在老师那里,自己还算有地位,所以依然尽心竭力地组织、检查寝室、教室乃至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也不时得到老师的表扬,但与过去一家独大的班长相比,自然有天壤之别 。
卫梓很失落,这次他果断地把精力转移到了学习上。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发誓要考上高中,把这个实实在在能争取工作机会的位子坐稳,这才是人间正道。还别说,卫梓算是初见成效,不仅后来考上了高中,还毕业了,刚好遇上县文化馆招干,他也赶去报考。单位看他具有高中文化,文质彬彬,很快拍板,把他招进来了,成了县文化馆的文化人。
一晃多年过去了,看着馆里的年轻人慢慢成长,自己却进步不快,老是原地踏步,卫梓很惆怅。在这里,他竟然没有任何位子,这让他大为失落。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卫梓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还是得到了较大提高,慢慢开始发表作品,慢慢也小有名气。再后来随着老一辈逐步退出领导岗位,卫梓先后得到了副馆长、馆长的正儿八经的位子。他欣欣然,也有些飘飘然了。
那一次,卫梓志得意满地去省里汇报群众文化工作。之后跟省里的干部海阔天空地闲聊,陪他去的文化干事小陈介绍说:“这位是我们文化馆的馆长刘卫梓同志。”省里干部不明就里,竟然冒冒失失就问:“馆长是什么级?”小陈不无得意地回答:“正股级!”省里干部茫无头绪:“正股级?没听说过啊。我只知道文化厅是厅级,往下是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正股级是哪一级啊?”刚才还洋洋得意的卫梓一下子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了。他没想到自己堂堂单位一把手,在省里根本不算个官,只是一个连什么级别都够不上的不入流的“吏”,他真想找个地缝钻了进去。
资历积累起来了,年纪也毫不留情地增大了,组织部的领导找他谈话:“刘卫梓同志,你在文化战线是老同志了,德高望重呀。”卫梓知道,说你德高望重,下一句该是要你退了。果不其然,领导接着说:“当然,我们党的事业要代代相传,需要年轻人顶上来,你有责任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发挥余热。祝你退休生活愉快!”卫梓明白,自己必须退了,跟组织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一次,他再也没有位子了。
卫梓有些怏怏不乐地回了家。说到家,他还是个半边户,老婆春云跟着他,并没有转为城市户口,没吃上国家粮。家里的柴米油盐、进进出出,都靠她打理。所以春云自然而然地成了家里的一把手。退休后,卫梓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心里空落落的。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春云一个妇道人家,竟掌握着一家生计,自己在单位是一把手,在家里却是一个普通成员,有点说不过去。不如把家长这个位子交给自己才名正言顺。他跟春云商量此事是否可行?不料春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卫梓呀,你早该说了。你的想法,我全知道,‘开喉见肺’呀。我看你从小到大,一直到老,念念不忘的是‘位子’,闹了一辈子,搞了个馆长,也算是如愿以偿了。现在你船到码头车到站,功成名就退了,还想着家长这个位子,也好。你以为这个位子好搞呀?你每个月挣的那百把块钱,柴米油盐,煤电水气,哪个不要钱?闹得我成天东挪西借,‘扯公被盖婆脚’,求爷爷告奶奶的,我早就想甩手不干了。你以为这是个香饽饽,好,现在就给你,我让贤了。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你心心念念的位子完璧归赵了,真好,成全你了!”
春云心有灵犀地说了这么一大篇,让诚惶诚恐的卫梓松了一口气,他心舒气畅,忍不住会心地一笑:“谢谢,谢谢,我的好老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我者,春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