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何典(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何典(随笔)


作者:亦 凡 布衣,26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发表时间:2024-10-22 15:17:24
摘要:前几年,看央视《中国汉字大会》,有些“冰封词汇”活起来,被焐热。尤其是场外专家对某个字的出处、典故的解读,更加展现了汉字的魅力。“出于何典?”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看点】何典(随笔) 前几年,看央视《中国汉字大会》的印象记忆犹新。孩子们的表现令人震惊,他们对汉字的熟悉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年龄,有时场外成人书写的成功率也不及孩子们。通过大赛,有些“冰封词汇”活起来,被焐热。尤其是场外专家对某个字的出处、典故的解读,更加展现了汉字的魅力。“出于何典?”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因此,我想到看过的一本书叫《何典》。该书以滑稽幽默、口无遮拦的吴地方言,虚构了一部鬼话连篇的鬼世间的鬼故事,是清代奇书之一。这个故事说的是,阴山下鬼谷中三家村有一财主名活鬼,中年得子,不料在谢神还愿之际,有人因斗殴死了,遂被当方土地饿杀鬼讹财,气病而亡。其子“活死人”,少小无依,母亲雌鬼改嫁,被舅母逐出行乞,幸得遇仙人指点,从鬼谷先生学艺。后因平息“黑漆大头鬼”等反叛有功,被阎罗王封为蓬头大将,并奉旨与臭花娘成亲,安居乐业。
   此书成于嘉庆年间,翻刻于光绪四年。1926年,刘半农将此书标点初版、再版,鲁迅为它题记。这本书的出版,正值新文化运动在大力推动“白话化”,把白话文叫“人话文”,把文言文叫“鬼话文”。《何典》彻底的口语化、俗语化及“鬼话连篇”的文字,正迎合了“白话文”的胃口。
   现在对新文化运动的评论很多,包括把鲁迅的文章从教科书中删去,引来了很多议论。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在反礼教、反封建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差点儿革了国学的命,随之而来的汉字简化,也差点儿要了汉字的命。有些简化的汉字,已经失去了它的本义。想起十几年前,随省金融协会考察团到台湾访问,我的名字里有个“圣”字,递名片时,台湾地区的同行不认识这个“圣”字,他们猜“圣”应该是“聖”吧?甲骨文里,“聖”的原始字形是模拟一个人竖着耳朵听人讲话,试想没有了“口”“耳”的人,怎能成为圣人呢?
   最近,微信圈里有一汉字简繁测试游戏,当你取得好成绩,它会显示去台湾、香港无障碍。因为港台汉字没简化。如果你测试得更好,就惊叹你是穿越的古人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字就是血液的细胞。范曾先生说,汉字给人一个无穷极的美奂境界,促成了中国学问成为一种富有诗性的学问。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应认真学好汉字,多问一下“出自何典”。否则,盲目崇洋媚外,就会数典忘祖啊!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人理应学好中国文化,没必要去崇洋媚外,更没必要去创新中国文化。我们中国是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古典文化,不要动不动就去推翻古典文化。其推翻的结果是,有的人甚至连自家的家谱都读不懂,甚至连个简单的“生殁信息”都看不懂。这样岂不是很可怜?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4-10-22 15:18:37
  多问一下出自《何典》,有助于我们增长见识。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28 06:15:4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