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爱心】补鞋情(随笔)

精品 【丁香·爱心】补鞋情(随笔)


作者:江亲莲 秀才,265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发表时间:2024-10-23 08:47:57
摘要:苦乐相伴是日子,起起落落是人生。人生最好的时候是现在、当下和此时此刻,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直在路上。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比较内卷,不管是干文职还是下苦力,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汗水,想要多挣点钱都是极不容易的。就像修鞋的大爷一样,我们身为普通人,身处生活的底层,在资源、资金、资产等方面都相对欠缺一些,更多的还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步地走,努力攒下每一个当下,慢慢铺垫起宽阔、平坦、畅通的人生之路。

俗语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天,我算是又深切地体会到了缝补的重要性,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该补时还得补。
   早上天空下着雨,心想穿双方便走路上下班的鞋子,还能不进水。于是,我就选了一双小短靴穿上高兴地上班去了,又是崭新的一天,心情必须要美美哒。可刚走下楼梯,还没有出小区门口,就听到鞋子发出咣咣的声音。我一看,不知啥时候一只鞋子的鞋跟底就掉了,不清楚是撞到坚硬的东西碰掉的,还是踩到坚硬的东西硌掉了,总之就是差一只鞋的跟底。要是继续走下去,不光要把鞋跟整个磨损掉,还可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摔跟头。
   想来是新买不久的鞋子,咋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呢,大清早的倒霉事真的是遇得到,心里就一直犯嘀咕。同行的朋友笑笑表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干脆直接扔了,重新再买一双新的,反正迟早都是要换的。话虽如此,但是我还是想要简单修补一下继续穿,毕竟鞋子还很新,也只是掉了一只鞋跟底,应该是个小事,何必想得那么严重呢?想起了还在劳作的父母亲,他们经常穿着破烂的鞋子忙活计,让他们买鞋不舍得,给他们买鞋也推脱不要,一句话,能穿就行。我拿起鞋子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几眼,还是决定找个鞋匠补补。
   平常上下班都没有看到周边路口有修鞋子的地方,接连问了好几个大爷大妈还是不知道哪里有补鞋匠?最后终于在一个小区的门卫保安大叔那里打听到了消息,他说老街口子上有一个会修鞋的匠人,平常时候一般都会在那里摆摊,但是今天下雨不知道会不会出来。我一边连向大叔道声感谢,一边急忙走到公交车站等车。因为路太远走过去的话,怕是要半个小时,想着还是坐车去,这样就不会耽误工作了。万一补鞋的大叔不在呢?万一那里现在已经没有补鞋摊了呢?坐在车里都觉得很不安生,很多问题出现在脑海中,担心自己这一趟就是徒劳无功,毕竟现在会修鞋这门手艺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再者说很多人还是图个方便,鞋子坏了就扔了重新买新的。
   正当我脑子还在胡思乱想时,就听到公交车语音播报“小街子”到了。我赶紧背着包包就下车,朝着路口的巷子走去,在淅淅细雨中看到了一个模糊微驼的身影,很像是保安大叔口中描绘的补鞋匠。带着期待的心情,我向那位身材有些矮小瘦弱的身影走去,经过咨询这位大爷就是补鞋的手工匠人,心里那种开心就像吃了一颗糖一样甜。说明来意后,大爷拿了一双蓝色的旧拖鞋给我换上,让我把需要补的鞋子给他处理,并让我稍微坐一会说等不了很久的。看着大爷细声细语的说着,我也微笑着点头表示可以的。
   大爷先用剪刀、锉刀一点点的将鞋跟底部中空的地方掏干净,再把断掉的塑料钉子全部取出来,又拿出一块黑色的很厚实的跟底皮革出来(近看有点像橡胶材质),比照着跟底大小剪裁出一小块来,再用特殊材质的一块布在上面来回进行摩擦,似乎很平整后,就把鞋子套在钉鞋架子上,将擦好的跟底粘在鞋跟上,待牢固后又分别在鞋跟底的四个角敲击钉下了四颗小铁钉,最后把电源插上,将整个鞋子的鞋跟底在机器上来回扭动,将多余的跟底全部磨掉,如此鞋跟底就算修好了。看着大爷娴熟的动作和繁琐的工艺,我问他需要多少钱,他说五块钱。我干脆地扫了微信二维码将钱付给了他,顺便关切地问他怎么下雨都还摆摊,没在家休息。
   其实,在我坐着等待修鞋的那会功夫里,大爷的摊位前再无其他人,或许现在的行情本来就有点冷清,他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还笑呵呵说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家工作了,只是他一直不舍得丢掉这门手艺,孩子们也没有继承这门手艺。做了三十多年的补鞋匠,也不知道到底修补了多少双鞋子,从运动鞋到休闲鞋再到高跟鞋、小靴子等等,没有细细登记过,只是在日复一日中修鞋的工具用坏了又修、修了又坏、更换了好几次。他还说自己是眼看七十岁的人了,或许明天就干不动了,但是还想干一天算一天,再者也算是对有需要的人的一点小帮助吧,毕竟花不了太多的钱就能让一双鞋子完好如初,看着路人高兴满意的神情,内心是很满足丰腴的。
   有句谚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或许大爷已经是这个补鞋领域的行家里手了,因为他总想把交到他手中的每一双鞋都修补好,不辜负前来修鞋的人的满心期盼。他说他七十年来从来没走出过县城,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可他从来不后悔,因为觉得很值得。是的,尽管只是在一个小小的摊位上工作,尽管只是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当修理匠,但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他都从没有放弃,把补鞋当一辈子的事业对待,热情选择坚持走下去。时光匆匆,他也将自己爱好了一辈子的补鞋手艺,在每个春夏秋冬、每个阴晴雨雪、每个早出晚归中传递着续写着,在每一双修补的鞋子中诉说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真情,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生活中,鞋子出现破皮、掉线、开口、泛黄、掉跟等问题是常有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能遇上一个会修补处理的人,就好像是遇到了雪中送炭的人,相信前来补鞋的本人也是很开心的。因为有些鞋子不光只是一双鞋子,还是一份爱、一份情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生动践行。还记得我们平常走在路上,或是在超市里,更或是在菜市场,总能听到一些人为了几毛钱几块钱讨价还价,虽然有时他们争的是一口气,但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是因为节俭,懂得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艰难,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当劳动所得。
   苦乐相伴是日子,起起落落是人生。人生最好的时候是现在、当下和此时此刻,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直在路上。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比较内卷,不管是干文职还是下苦力,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汗水,想要多挣点钱都是极不容易的。就像修鞋的大爷一样,我们身为普通人,身处生活的底层,在资源、资金、资产等方面都相对欠缺一些,更多的还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步地走,努力攒下每一个当下,慢慢铺垫起宽阔、平坦、畅通的人生之路!
   (原创首发)
  

共 23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雨天掉了一只鞋跟,那是多么不方便和令她尴尬的事。“要是继续走下去,不光要把鞋跟整个磨损掉,还可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摔跟头。”于是,她就想着要找一位补鞋匠修补一下,毕竟鞋子还是新的,换新鞋比较奢侈,节俭也是美德。经过打听,她得知:“老街口子上有一个会修鞋的匠人,平常时候一般都会在那里摆摊,但是今天下雨不知道会不会出来。”坐着公交车满怀期待去修鞋子,修鞋大爷"先用剪刀、锉刀一点点的将鞋跟底部中空的地方掏干净,再把断掉的塑料钉子全部取出来,又拿出一块黑色的很厚实的跟底皮革出来(近看有点像橡胶材质),比照着跟底大小剪裁出一小块来,再用特殊材质的一块布在上面来回进行摩擦,似乎很平整后,就把鞋子套在钉鞋架子上,将摩好的跟底粘在鞋跟上,待牢固后又分别在鞋跟底的四个角敲击钉下了四颗小铁钉,最后把电源插上,将整个鞋子的鞋跟底在机器上来回扭动,将多余的跟底全部磨掉,如此鞋跟底就算修好了。"大爷动作娴熟,手艺精湛,“做了三十多年的补鞋匠,也不知道到底修补了多少双鞋子。”“尽管只是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当修理匠,但不管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他都从没有放弃,把补鞋当一辈子的事业对待,热情选择坚持走下去。”作者由修鞋大爷联想到了现在行业内卷,挣钱都极不容易的事。希望我们“更多的还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步地走,努力攒下每一个当下,慢慢铺垫起宽阔、平坦、畅通的人生之路。”记录身边小事,感悟人生哲理。好文推荐阅读!【丁香编辑·小罗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6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23 08:51:04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句老话多少年没有听到了,如今物质丰富,我们鲜有这样的思想,遇到损坏的,破旧的物件随手就扔。作者的鞋跟掉了,多方打听后坐公交车去补鞋子,更是难得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0-29 21:58:59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学习和加油的。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23 08:52:04
  记录身边小事,感悟人生哲理。
   文章条理分明,叙述清楚,好文推荐给大家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3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23 08:53:00
  “苦乐相伴是日子,起起落落是人生。人生最好的时候是现在、当下和此时此刻,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直在路上。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比较内卷,不管是干文职还是下苦力,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汗水,想要多挣点钱都是极不容易的。就像修鞋的大爷一样,我们身为普通人,身处生活的底层,在资源、资金、资产等方面都相对欠缺一些,更多的还是要有一颗向上的心灵,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步地走,努力攒下每一个当下,慢慢铺垫起宽阔、平坦、畅通的人生之路!”
   结尾写的非常好,点明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4 楼        文友:闰土        2024-10-23 13:36:36
  写的真好,发自肺腑的感言,无不打动人心,文章结构完整,写出了新的水平。
5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10-24 20:42:13
  作者用身边很平常、一般人都不注意但或可不能缺的普通事的描述,感悟人生哲理,启迪读者正视生活。
6 楼        文友:王义尚        2024-10-26 23:40:42
  老师的文章蕴含哲理,通过对一个补鞋的老人,向读者诠释出大千世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具有一颗友爱向上的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
王义尚
7 楼        文友:王义尚        2024-10-26 23:45:09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属于一种不良的行为,该文中心思想明确,逻辑思维缜密,好文拜读学习!
王义尚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