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星】唐大福和他的干亲们(小说)
雨瓢泼而下,天空好像被撕开巨大的口子,没有停的意思。
“都下了一天一夜了,下的真是时候!”唐大福望望天嘀咕了一句。
这时,葬礼执事唐五宝走过来问道:“大福,这出殡是不是拖一拖?你看这雨……”
大福瞅了瞅执事:“五宝爷,时辰到了,不等了,这雨就是专门为俺娘送葬的!”
随着一声“起灵”,四个壮汉抬起用一张方桌改成的简陋“灵辇”,上面放着大福娘的骨灰盒,向院子外面走去。
泪水和着雨水,哭声伴着雷声,大福这些孝子贤孙,深一脚浅一脚地把他娘送到墓地安葬了。
可第二天,雨停了以后去圆坟。大福惊讶地发现,他爹旁边的圹子是空的,他娘被埋在旁边的另一个坟里。
他纳闷郁闷,怎么会这样?怨这场暴雨冲开了旁边的坟,怨那些帮忙的人怎么这样稀里糊涂,他更猜测这是有人在故意捉弄他,因为他这几年太红了。反正,大福埋错娘这件事成了一个大笑话,不孝的帽子算是戴得牢牢的了。
一
其实,在前些年,大福的孝顺是出了名的。大福嘴边上常挂着一句话,“俺娘豁出命生了俺,俺要报娘身上那块刀疤的恩!”
让大福刻骨铭心的娘肚子上的那长长的刀疤,是在一个偶然机会知道的。大福两岁时,他爹上山采石塌方被砸死了,大福娘常说,这死老头子是个财迷,那采石炮响了,得等一会儿再去石坑啊,可他像抢死一样冲到坑里!大福爹一死,大福娘把全部心思放在幼小的大褔身上,真像千顷田里种这一棵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大福都长到五六岁了,还让他娘搂着睡觉。到了懵懵懂懂,想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年龄。
一个炎热中午,大福在炕上歇晌,他娘摇着蒲扇给他扇凉,刚刚天空还晴朗,一会儿乌云蔽日了,只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声闷雷,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临。大福自小怕打雷,一听到雷声就六神无主。
大福娘告诉大福:“你是下大雨生的,那个雨大,雷声也大,一个个霹雳下来,山崩地裂。你一直哭,一直哭,直到哭到雷声停。我原来给你起了名字叫雷生,你爹说这孩子生带来这么大的雨,水就是财,财多就是福,就叫大福了。也不知道你爹从哪儿知道这些旁门歪道。”
每当这时候,大福就扯着自己的大耳朵嚷嚷:“耳朵大有福!大耳朵有福!”他娘就被大福的憨样逗得哈哈大笑。
这天中午的雷声也特别大,忽然一个霹雳带着一个火球砸在草垛边,一只黄鼠狼被霹死了。大福娘惊呼一声“作孽”,吓得大福一头扎在母亲怀里直哼哼。这个霹雳一过,雨渐渐停了,大福从娘怀里括起头那一刹那,他发现娘的裤腰带松了,露出的肚皮上卧着一条弯曲的“草鞋虫”,他急忙去捉拿,只听娘“哎呦”一声,原来是一条暗红色的刀疤。
大福问娘:“这是谁弄伤的?”大福娘急忙扯紧腰带说:“我的宝,你就是从这儿抱出来的!”
大福露出惊讶的神色,娘接着告诉他:“生你的时候太难了,大夫只好割破我的肚皮了!”
大福听到他娘这样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他娘劝了好久才止往。
大福拖着哭腔:“娘!那天我看到村里的母牛生小牛,没生出来,母牛死了,那眼珠子瞪得老大老大,吓死人了。娘啊,你生我这也是差一点儿啊!”
娘抚摸着大福的头说:“福儿,是咱娘俩命大福大,为了你,娘可以连命也不要。”
大福望着娘说:“我要快快长大,挣钱给你买好多好吃好穿的!”
听大福这样说,娘这个苦命人,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她拍打着大福唱起了儿歌:“灰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自己吃得好,哪管老娘身凄凉……”
看见娘泪花花的眼晴,想到娘成天絮叨模糊的爹,大福搂着娘的脖子撒着娇:“娘,娘,我不当灰喜鹊,也不要媳妇,我当你的孝顺儿子!”
“傻小子!不娶媳妇可不行!”娘打了一下大福的屁股,咯咯地笑了。
大福从小没爹,也没有兄弟,村里的一些顽皮孩子,老想着法子欺负他。大福从小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忍让。有时,衣服破了,灰头土脸地回家,娘问他怎么回事时,大福都装出憨憨的样子,说是和小伙伴玩耍不小心弄的。大福娘觉得在七岁八岁狗也嫌的年龄,是正常的事。
不过,有一天大福挨打,让大福娘作了一个后来影响大福一生的决定。那是一个冬天,天气很冷,天上还飘着雪花。天都很黑了,大福还没有回来吃饭,大福娘等得焦急,正要出门去找,只见大福鼻青脸肿,满嘴是血地哭着跑回家来。还用细麻绳反绑着手。
他娘给大福解开麻绳,给他止住血,洗洗脸,发现棉袄也被打得开了花。大福娘问:“福儿,你被谁打成这样,还绑起来?”
大福还在哭个不停,一气一鼓地告诉他娘:“大春说我是私孩子!”
大福娘听了苦笑着:“你们孩子不都这样骂人吗!”
大福打断娘,“不,大春说的有鼻子有眼,说是爹从东北把我俩捡来的!”
大福娘一愣,脸色很难看,骂道:“谁这样胡吣!俺老头子都死了五六年了,这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呀!”
大福从来没有看到娘这样愤怒,嘴唇都咬破了,手还在打颤。大福娘也从来没有看到大福这样伤心,一直在啜泣,她轻轻用盐水擦着儿子身上的伤痕,搂着大福泪眼婆娑,泣不成声了。
这时,懂事的大福替娘擦着泪安慰道:“娘,我要快快长成男子汉,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听到大福说这话,大福娘心里咯噔一震,原来这小小的孩子心里一直是在害怕着啊!没有顶梁柱,没有左膀右臂,孤苦伶仃就是这个滋味啊!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得想个办法!有了,结干亲!
二
结干亲,拜干兄弟,是乡里的一个习俗。一般是家里有娇贵的孩子,怕不好生养,或是为了转移孩子的命相,以求家庭和睦、家道昌盛。大福娘认干亲,是为了人多势众,让大福有个左膀右臂。结干亲讲求门当户对,投缘,合八字,大福娘不讲求这个,只要合得来就行。
大福娘看上了邻村李家庄李世仁一家,于是就想结这个亲。李世仁也在东北闯荡过,和大福爹一块儿采过石头。福爹活着时两人有些交往。李世仁的老婆很能生,两年一个,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到生第六个儿子时,大出血死了,孩子也没有保住。他的五儿子和大福一般大。大福娘想,结下这门干亲,她成了李家的干娘,李世仁成了大褔的干爹,这些孩子不都有了爹娘疼了吗?关键是大福多了五个干兄弟,腰杆立马就硬了,谁还敢平白无故地欺负他。
大福娘亲自登门拜访李世仁,表明结干亲的意愿。李世仁一开始有点犹豫,自已一个鳏夫领着一群孩子,和一个寡妇领着个独生儿子结干亲,怕让别人家笑话。大福娘就说这事先别定,让咱两家孩子先这么相处着看,结干亲是为了这些孩子多份亲情,多份家的温暖。大福娘的这句话让李世仁心里一热,没再说什么,似乎默认了这门干亲。
李世仁的五儿子小宁和大福是同班同学,都在李家庄小学上三年级,本来去大福家多,大福去小宁家也多。两家大人有了结干亲的意思,孩子们来往就更多了,大人对双方的孩子关心更多了。大福去李家庄小学有五华里路,路不算远,但小学没有食堂,中午要回家吃饭,这样一天两个来回就二十华里,而且是山路,遇到大风雨雪天气,对一个小孩子还是比较困难的。李世仁和大福娘说,就让大福来家吃午饭,别来回跑了。这样小学这六年的午饭,大福就一直在李世仁家吃,遇到恶劣天气就住下来不回去了。
李世仁的儿子从老大到老四,年龄从24岁到18岁,就像一个等差数列排列下来,他们在学业上没有什么追求,早早回家务农了。他们劳动力多,农活干起来很轻松,大福家就比较吃力了。平时他们忙完自己的活,就来大福家帮工,尤其是在春播麦收、秋收秋种农时不等人的季节,他们排好了工期,两家的农活总是比村里人早完工。每当大福这些干兄弟开着拖拉机,拉着脱粒机来帮工,就像过节一样,大福娘就十个盘子八个碗地做好吃的,犒劳大家,其实也是喜欢这种人气。孩子们脏了坏了的衣服,大福娘统统包圆缝补浆洗,把他们拾掇的利利索索。
两家走得近了,孩子们来往多了,正如李世仁预料的那样,闲话也出来了,都说大福娘要改嫁了,还有的公开道喜了。这时,大福娘就和李世仁商量,还是搞个结干亲仪式吧,免得大家胡猜乱想,毕竟干爹不是继父,干娘也不是后娘。李世仁同意说,两家孩子都熟悉了,也不用登门拜亲了,两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请上几个长辈见证一下礼就成了。俩人商定在大福家办,各自请了自家长辈好友见证。
那天大福家像办喜事一样,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喜盈满庭,其乐融融。在仪式当中,最为感人的就是拜亲环节,孩子们拜倒在干爹干娘脚下三叩首。李世仁拿出祖传的一把铜制长命锁挂在大福脖子上,大福娘看着大福脖子上的长命锁,泪花不由得打转。大福娘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做好的千层底布鞋,为五个干儿子一一穿上。孩子们不道干娘什么时候扒好了鞋样,穿着合脚舒适,不住地一口一个“干娘”地叫着,叫得大福娘心花怒放,顿时有了“多子多福”的喜悦,心里原来空落落的一角好像充盈起来。
生活中都暗藏一个缘字,就在结拜这门干亲第二年刚开春,发生了一件事,使这门干亲成了过命的干亲。那时候气候还没变暖,即使开了春,河湾里仍然结着厚厚的冰,只不过有些地方已经开凌了。
这天傍晚放学后,大福和小宁几个小伙伴来到李家庄村边大湾上溜冰。正玩得起兴,只听冰上“咔叭叭”响了几声,脚下裂开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大福大喊一声“快撤!”领着几个小伙伴往岸上冲,快到岸边了,听到小宁在喊“大福!救我!”
大福回头一看,小宁半个身孑掉在冰窟窿里,两只手紧紧地扒着冰窟窿边沿,吓得哭了起来。几个小伙伴想上去拽小宁,大福呵道制止,“你们想一块掉进去啊!”接着快速跑到岸上,找到一根干树枝,慢慢地爬到冰窟窿附近,让小宁抓住树枝使劲一拽,就把他拉上了冰面,匍匐地离开了冰窟窿。
小宁得救,连冻带吓,抱着大福哇哇大哭。大福安慰着受惊吓的小宁,在寒意料峭的春风里,拉着他的手往家走,俩个干兄弟就像亲兄弟一般。
时间过得飞快,大福和小宁考到县里上了高中,一同考上的还有新乐。新乐的亲生父母是李家庄的,两岁时过继给他姨当儿子,抱到了大福村。小的时候大福不知道新乐这个情况,只是认为他和自己一样也是独苗苗。俩人形单影只,惺惺相惜,一直很合得来。上了高中以后,他们立志要好好学习,考上心仪的大学。
新乐知道大福和小宁是干兄弟,一天他说,我自小缼少兄弟感情,自感势单力薄,我们三人既然是要好的同学,不妨也学桃园三结义,结异性兄弟,成金兰之谊。大福和小宁也欣然答应,撮土为香,拜盟发誓,苟富贵勿相忘。大福是大哥,新乐二弟,小宁三弟。三年高中生活,三人比学赶帮超,紧张的学习生活过得也挺快乐。
高考结束后,新乐考上了警察学院,小宁考上财经学院。大福因为物理偏科厉害,没有考上大学。大福落榜后,新乐和小宁鼓励大福复读一年再考,大福风趣地说,兄弟三个考上两个就可以了,都出去上学了,谁在家照顾老人呀!于是大福就在家务农,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了。
三
大福不上学了,大福娘也没有感到多么失落,就这么一个儿子,留在身边也不错。家中里里外外的活计营生,都由大福顶起来,他逐渐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大福娘只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福使他们家一下子富了起来。大福家住在凤凰山脚下,一条小溪常年泉水潺潺,即使是冬天也升腾着雾气,泉水也是温的。在这小溪的中段,一些又大又深的采石坑,已经成为常年不干的坑塘,里面的水也是温的。这其中有一个坑就是曾经砸死过他爹那个可恶的坑。大福懂事了,苦闷时就到坑边看看,在坑边徘徊一阵子,好像与死去爹的灵魂说说话,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就在大福送走小宁新乐他们上大学之后的一个清早,他心里有些说不出的苦涩的感觉,于是独自来到坑塘边。这时已是仲秋,小溪和大坑塘水面上已经升腾起淡淡的雾,天要转凉了。大福蹲下身撩水洗了把脸,水珠在脸上温润脂腻地滑动,顿感神清气爽。这一刹那,昨天晚上电视里播放的某山区村民养殖虹鳟鱼的景象,一下子投射到这大坑塘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大福从山上回来就坐车去了市里,到书店找了一些养虹鳟鱼的书籍报刊,回到家仔细研究起来,又去大坑塘测了下水温。接着根据电视介绍的地址去了某山区实地考察。到达那儿之后,他了解到水温和凤凰山水温相差无几,说明水温是适宜的,但当地养鱼人问他测了水质吗,这种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就怕水含硫太高。大福一听十分紧张,他只测了水温,对水质没有底。大福看到鱼塘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虹鳟鱼,心生欢喜,心里一横,光看没用,买些鱼苗试试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