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乡村一日(散文)

精品 【云水·缘】乡村一日(散文)


作者:周长河 布衣,10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5发表时间:2024-10-25 13:02:50
摘要:休假日,去乡村寻找乡愁。

终于等到休假,我迫不及待约了三两好友去附近乡村转转。是寻找乡愁吗?我也说不清。
   车子离城愈来愈远,我的心情就越来越愉悦。不知何时开始,我对这个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倦怠,那紧密挨着的高楼,压迫着人的心里;那无休止的汽笛和各种噪音撕扯着你的神经。还有单位里各种规则和潜规则都使人身心疲劳,早已产生一种逃离的欲望。我摇下车窗玻璃,让微风洗涤我的面颊,我贪婪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恨不得像儿时一样放肆地钻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去任性撒娇!
   时序正属深秋,艳阳下,一大片金色的稻田铺到天边,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农家别墅、平房掩映在绿树丛中。道路整洁,丝毫看不到垃圾,两边是绿色的铁质护栏,路上偶尔遇到一两辆农用车擦身而过。现在正处晚稻初熟阶段,还没有到收割时节,田间偶见三两个农人出没。
   车子转了好几道湾,终于在盖有几间平房的一家农户门口停下。
   走进门头上写有“桌山土菜馆”字样的房子里,这属于农村老式住房,门口有几位老人在聊天,一只黄狗躺在地上安静地聆听。见到有人来,它懒洋洋地爬起来,只象征性地叫了几声后又摇起尾巴躺下。走进土菜馆,正屋是个客厅,一个大圆桌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中堂挂着彩色油画,下面是个书案,几乎和我老家摆设一模一样,恍惚间,我有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一对老夫妻正在边上厨房忙碌,土灶台上,两口大铁锅正冒着热气,散发一阵阵诱人的清香,老太太正在低头添柴烧火,老大爷在案板上熟练地切菜。
   我们点了几个菜,便到附近随便转转。转了一道湾,前面是桌山村委会。村委会紧靠边,是一家新建的企业,崭新的厂房已经建好,只是门口的牌子上还没有单位名称,看来还没有正式经营。村委会院子里静悄悄的,边上停了几辆轿车,透过接待办事大厅玻璃,看到里面人在办公,村委会外面的宣传栏上,几个大字引起我注意:“两个孩子好。”我不禁想起刚参加工作那会,配合乡镇搞计划生育工作,有时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今非昔比,不禁有些唏嘘感慨。
   看,那边好多柿子!顺着朋友的指点,我们直奔一个小土坡下面,一颗歪脖子大柿子树,像点起无数红灯笼,红艳艳的。我们找来凳子,一个拽着树枝,一个使劲地摘,就在我们忙得欢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我心想,坏了,我们被当成小偷了,心里不免有些紧张。那位妇女倒是很客气地说:“你们搞慢点,小心跌倒了,我们这里柿子多的是。”
   我和朋友相视一笑,又放心摘了一些,然后,拎着满袋子柿子回到饭店。
   小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菜,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有红烧土鸡,清蒸毛豆,猪头皮蒸干子,小炒青菜。我们早已忍不住了,一顿狼吞虎咽,正在这时,这家饭店最拿手的大铁锅巴上来了,黄澄澄的,又脆又薄,到口即酥,再用土鸡汤一浇,那味道更是极鲜。
   我随手拍了个视频,发到微信里,立刻有好友责怪,为什么不喊一声?还发来滴口水馋样子图片,惹得我们忍俊不禁。
   饱餐一顿美食,我们中午回家小憩,下午二点,刚打开手机,小妹发来语音:“嘎哥,你在休假啊,下午我们回老家挖芋头啊。”她讲的老家,是她婆婆家,离城区不远。
   我听到“老家”一词,感觉有些别扭,我们的父母都去世了,没有了父母的老家,还叫老家吗?但一想到我非常喜欢吃的山芋,还是答应了小妹。
   小妹骑着电瓶车带路,我们经过新二中,跨过环城大道,进入一片树林,前面豁然出现一大片菜地:有萝卜、白菜、青椒、山芋等等,妹妹的婆婆在摘菜,公公正在挖地,我连忙上去招呼,两位老人很客气,公公对我说道:“把你的铁锹都准备好了,叫你这个干部尝尝劳动人们的辛苦。”
   我笑着回答:“放心,我以前在家干农活也是把好手呢。”然后,我马上抡起铁锹使劲挖了起来,忽听到“扑哧”一声,婆婆惋惜地叫道:“你挖到芋头上了。”果然,一翻土,芋头被拦腰挖烂,白色的浆汁流到泥土上,仿佛流淌着委屈的泪水。婆婆于是耐心对我介绍,如何从芋头的根部四周挖起。我按照她的方法,小心翼翼,终于一颗颗通红的“大红袍”,完整而快乐地钻出泥土,随便抓起一个,在衣服上擦一下,一口咬下去,又脆又甜。
   挖了一会儿,我全身汗水湿透,气喘呼呼,没有想到,多少年没有干农活了,这才想到农民的辛苦。我们这些农家子弟,从农村考取大学,参加工作,其中有多少人早已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如果经常回农村,参加劳动,时常警示自己,应该有很多人后来不至于身临囹圄,后悔莫及啊!
   这时,小妹的公公怕我累了,过来劝我休息一会,我随口问老人家:“您现在不愁吃穿,住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政府安置房,每年有几千元低保金,干嘛还要种这么多菜地啊?”这位70多岁饱经沧桑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爬满层层皱纹,像核桃一样,他轻轻吐了一口烟,望着不远处城市的高楼大厦,淡淡说到:“这一块地是我祖上留下的,虽然儿子、孙子们在城里都住上了高楼大厦,但有这一块地,他们就有了根,他们的根在这里,即使以后有什么变化,这块地是永远存在的,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替他们看好了,不能让它荒芜了啊!”
   刹那间,我觉得公公这个普通的老农,像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间高大了。
   下午五时,我和妹妹满载而归,有山芋、白菜、萝卜等,一口气运到家,气喘呼呼,但满心欢喜,累并快乐着。
   休假第一天,也累了一天,但这一天是我最充实最开心的一天。乡村,是我们心灵深处储存的乡愁,是我们灵魂的归属之地。一回到乡村,马上治愈了我们这些所谓城里人莫名其妙的焦虑;离开乡村,总感到一种失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正在渐渐萎缩,我诚心祈祷,但愿美好的乡村,永远存在,淡淡的乡愁,永驻心间。期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永远拥有自己回得去的乡村,因为它是我们的根与魂!
   2024年10月16日于家中
  

共 23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情真意浓的乡村一日游散文。文章以一日乡下游为话题,通过作者自己的切身所见,感悟了自己曾经的历历过往,品味了新生活的改变。从以前的农舍,变为今日的高楼耸立,清洁卫生。从以前粗茶淡饭,到今日的盘上盘下。从农家大锅饭的美食到朋友圈众人的埋怨和羡慕。从随手摘柿子,到小妹婆家采农家菜,从中作者如重温乡土乡情一般,心中乡愁泛起。回忆曾经的上学到工作,虽离开了家乡,但根依在,浓浓的乡情更深。让读者在品读中,读文生情,见景释意,引人感慨无限,共鸣不己。亦如作者所感:这一天是累一天,充实一天,乡村治愈了作者的焦虑,离开了又多了份乡愁。当下,乡村在萎缩,心愿依旧美,是非之间,如何去实现责任和担当。文章饱含深情,笔触清新优美,场景生动,让人感同身受。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周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秋安笔丰,佳作不断,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5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10-25 13:05:03
  品味生活,感慨无限!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4-10-25 13:06:30
  再品佳作,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感悟!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花保        2024-10-25 23:08:09
  文章情感充沛,韵味悠长,耐人咀嚼。乡村,永远是我们的根与魂!老师说得太好了!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26 08:10:15
  周长河老师道出了多少漂泊在外的人的心声,让人感同身受,共鸣不断。虽说很多人经过打拼,在城里买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永远不会改变。作者通过乡村一日游,表达了浓浓的乡愁,让人身临其境,感慨不已。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秋日安暖,快乐相伴,佳作连连。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0-26 08:12:12
  恭贺周长河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好文章情真意浓,让人回味不断。佳作再次欣赏学习。感谢老师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乡笛        2024-10-26 10:35:27
  文章朴实感人,描写生动,画面感强,品味了农村生沾,感慨万千,深情厚重。好文章,学习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