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晨曦】诗歌欣赏‖康雪的《路过你的坟墓》(作品赏析)

精品 【金文·晨曦】诗歌欣赏‖康雪的《路过你的坟墓》(作品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2发表时间:2024-10-28 08:12:17

路过你的坟墓 ‖康雪
  
   用一小块土地
   能写一封多长的信?
   昨夜梦见你,仍是年轻、瘦削
   很难相信
   这些茂盛的蕨类
   就是你二十年前的语气
   我们相识太早
   见面却寥寥可数
   很难相信,这里栀子花越开越多
   白色竟是一种激动的
   色彩
   我该用什么回信?
   天已透亮,路过的人们看见
   草叶上的露水
   而我只看见,泪珠滚滚
  
   徐一波简评‖
   康雪的这首诗,宛如一首从灵魂深处流淌出的安魂曲,让我们仿佛踏入了一个交织着回忆、思念与生命哲思的幽秘之境。诗人以细腻而深邃的笔触,将对逝者的怀念书写成一封穿越时光与生死的信笺,让读者在诗意的流淌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存在与消逝之间那微妙而动人的张力。
   起句“用一小块土地/能写一封多长的信?”这看似简单的疑问,实则蕴含着对生命有限与情感无限的深刻思考。当我初次读到这句诗,内心便被深深触动。
   土地,那一小块冰冷的土地,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之所——坟墓。它沉默而无情地承载着逝者的躯体,将曾经鲜活的生命封存于黑暗之中。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下,所有的故事、欢笑与泪水都仿佛戛然而止。
   而信,那一封由生者满怀思念书写而成的信,是情感的寄托,是心灵的倾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无尽的眷恋、不舍与怀念。然而,当面对那一小块象征着死亡的土地时,这封信又显得如此的无力。
   我们总是渴望用语言去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为通过一封长长的信,便能将思念传递给已经远去的亲人、爱人。但在死亡面前,语言却显得如此苍白。无论我们如何绞尽脑汁地组织词句,如何深情款款地倾诉衷肠,都无法改变生死相隔的事实。
   生命是有限的,无论我们多么不舍,终有一天会走向终点,化为那一小块土地。而情感却是无限的,爱与思念在心中永远不会消逝。这种有限与无限的强烈对比,让我们陷入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之中。
   可是,难道就因为语言的无力,我们便放弃表达思念吗?不,尽管一封信无法跨越生死的鸿沟,无法将逝者唤醒,但它却是生者心灵的慰藉。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让那些美好的瞬间再次在心头浮现。这封信,不仅是写给逝者的,更是写给我们自己的,它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每一份情感,勇敢地表达内心的爱。同时,这一设问也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时光里,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是在忙碌与冷漠中度过,还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份温暖,用爱去填满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当面对那最终的一小块土地时,我们能否无愧于心,能否带着满满的爱与回忆离开?
   在梦中,诗人所见之人“仍是年轻、瘦削”,时间仿佛在逝者身上定格。而现实中,那些茂盛的蕨类成为了逝者二十年前语气的象征。蕨类的生长与繁茂,似乎承载着逝者未曾消逝的生命气息,充满了生命的隐喻。这是时间的交错,过去与现在在诗人的心中碰撞,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常和难以捉摸。
   “我们相识太早/见面却寥寥可数”,这是对人生遗憾的直白倾诉,也让我们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人生的轨迹常常不受我们的掌控,命运的无常使得那些珍贵的相遇变得如此稀少,徒留无奈在心头。然而,正是在这种无奈与遗憾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和那些短暂相聚的珍贵。
   当面对坟墓前越开越多的栀子花,诗人眼中的白色竟成为了“激动的色彩”。这看似矛盾的表达,实则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交织。白色,通常被视为纯洁、寂静和悲伤的象征,但在这一刻,它却成为了生命之美的独特展现,是诗人在悲痛中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祝福。栀子花的绽放,仿佛是逝者生命的延续,以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方式存在着。
   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然之物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蕨类、栀子花,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与永恒。它们在时光的流转中生长、凋谢,又重新绽放,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尽管生命会有终结,但生命的力量却永远不会消失,它会以各种形式在世间延续。
   诗人的感慨让我们思考,生命中的相遇和离别,或许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我们不能因为遗憾而消沉,而应该在有限的时光里,珍惜每一次相遇,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像那盛开的栀子花,即使在悲伤的情境中,也能绽放出激动人心的色彩,让我们相信生命的美丽是永恒的。
   诗的结尾,“天已透亮,路过的人们看见/草叶上的露水/而我只看见,泪珠滚滚”,将现实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露水与泪珠,一冷一热,一客观一主观,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悲伤和对逝者无尽的眷恋。
   整首诗以其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让我们在生死的边缘游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康雪用她独特的诗性哲学,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而爱与思念,则在生死之间永恒流淌。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像是诗人精心挑选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生命与爱的悲歌。

共 19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土地开始,由思念启程,这是一篇非常优美内涵深刻的赏析文章。我们读诗歌,喜欢精美的句子,读赏析文章,喜欢能够言简意赅突出中心的解读。这篇赏析,既抓住了主题,有一针见血,既全面从全局解析,又突出重点,让我们全面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感情。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金文编辑: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9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28 08:13:28
  赏析非常全面,分析十分到位!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28 08:13:59
  诠释非常精准,语言优美犀利!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0-28 08:21:58
  康雪的诗总会在不经意的地方令人心动,王老师的评论总是精彩绝伦!感谢大家的赏识品读!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29 22:30:11
  祝贺老师作品获精。致敬老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10-30 14:48:16
  老师的赏析精彩全面,致敬老师,优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